将语文教学“链”向深处——指向深度学习的“阅读链接”的教学策略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8 点击: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星拱小学/ 汪降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在构建语文学习群中强调“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2]在倡导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实践性中提出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
[3]倡导“少做题,多读书”。[4]统编版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在阅读体系中新增了一个“阅读链接”板块,每册的链接内容数量不定,到了五、六年级数量有所增加,有的课文后链接一篇文章,有的后面会链接几篇文章;
有的是同作者不同质的内容补充,有的是不同作者同主题的内容融入。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没有充分发挥“阅读链接”的作用,往往只是一读而过,未能真正落实编者的意图。事实上,如果能有效发挥“阅读链接”的作用,让“阅读链接”与课文相互补充,架起一座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梁,则有利于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向更深处漫溯。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对“阅读链接”的整理和运用谈谈如何通过“阅读链接”落实编者的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其引领到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中去。

在备课时,我们会发现有些课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对遥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将阅读链接的内容前置,在教学导入时进行适当的介绍和铺垫,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降低学习的难度,跨越阅读障碍,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例如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链接了闻一多为当时中国被列强霸占的七块土地所做的一组诗中的两首——《七子之歌(节选)》和《香港》,还有冯亦同的《和平宣言(节选)》,它是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公祭仪式上,南京青少年代表齐声诵读的一则宣言,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与哀思,发出了对和平的呼唤。其中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节选)》和《香港》已经被创作成脍炙人口的歌曲,教学时笔者以两首歌曲为课堂背景,并在其中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在歌曲营造的情感氛围中走进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情境,如此,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在读课题时,笔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文眼与文章内容的冲突。如课文题目叫《圆明园的毁灭》,但是课文从第2 自然段到第4 自然段却花了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声未动情已发,当学生怀着这样一种情感去阅读文章时,对于课文的理解自然更加深刻。

阅读链接是编者精心选择的内容,其内容跟单元人文主题或者语文要素都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糅合”式阅读,这对于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四年级下册《琥珀》,它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中推测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但没有进行科学知识的抽象讲解,而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远古时代地球上发生的故事。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推测”与“猜测”的区别,并联系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推测的依据是什么,是这节课的核心目标。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是王文利的《琥珀物语》片段,作者用科学而严谨的文字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树脂—硬树脂—琥珀。这个介绍既可以为推测提供科学的依据,又有助于本单元要素的落地,即试着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学习阅读链接豁然开朗:原来这篇想象科普说明文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采用丰富的、科学的、合理的想象推测出琥珀的形成过程的;
它跟每一块天然琥珀的形成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如它包裹着蜘蛛和苍蝇。通过阅读链接的嵌入,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虎添翼,使语文学习趣味盎然。

再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鲁迅”的第二篇文章《好的故事》,这是一篇十分难懂的散文。六年级的学生大多可以读出文章中鲁迅先生恍惚看到的美丽景象,但如果仅仅读到这些,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充分发挥好文本选入的教学价值。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嵌入阅读链接中的名家解读,如冯雪峰和李何林对“昏沉的夜”和“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站在名家解读的基础之上,深刻地理解这两个意象的丰富含义,从而将文本读深读透。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巧借阅读链接可以将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作者:法布尔)链接的是苏联作家比安基的《森林报》中的《燕子窝》,学生初步把握法布尔对蟋蟀住宅住址的特点描述以及对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连续观察之后,再引导学生读读《燕子窝》,想一想比安基又是怎样观察燕子窝的。当学生把方法迁移到阅读链接中,不难发现这篇文章也采用了连续细致的观察:“燕子已经不衔泥了”“衔干草和绒毛”“燕子窝成了一个有缺口的泥圆球,右上角留了一个洞口”“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它们一只只地打窝旁飞过去”……学生发现作者从燕子衔泥做窝开始一直观察到雌燕子孵出小燕子以及养育小燕子的过程,从做燕窝的勤劳一直写到燕窝里的甜蜜。此时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记录的。学生很快发现,这两则观察日记中既有自己的眼睛所见,又有观察后的想法。如,“这就是家的大门啊!”“我当初骂雄燕子懒,看来是冤枉它了”……课后,笔者将这种写法迁移到平时的习作练习中,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培育豆芽的过程。学生们兴趣盎然且展示了精彩细致的记录过程:“旁边的红豆也不甘示弱,棕红色的脑袋里探出了一个小芽儿,白白嫩嫩,可爱极了!”“可是有一个绿豆宝宝始终没有变化,是不是也像丑小鸭一样特别呢?或者是想冷不丁惊艳一下吧!”诸如此类的习作中既有观察,又有观察过程中产生的思考,实在是童趣十足。

比较是发现的重要过程,在比较中提取信息能够提升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一般分为“同质”比较和“异质”比较。同质比较是基于“求同”的阅读思维,引导学生从课文与“阅读链接”中寻找相同点,从而在求同中深化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总结出一定的写作方法和阅读策略,达到落实单元要素的目的。如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作者:马克·吐温)课后链接的是朱自清的《威尼斯》和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片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位作家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朱自清和乔治·桑分别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威尼斯的。最终学生在比较中就会发现这三篇文章都抓住了具体事物,运用比喻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来写威尼斯的宁静和美丽,而这又是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相契合的。如此,在比较、探究中潜移默化地构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异质比较则是基于“求异”的阅读思维,引导学生从课文与阅读链接中寻找不同点,从而让学生从常规阅读思维中跳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如四年级下册《猫》(作者:老舍)链接了夏丏尊和周而复这两位作家的《猫》的片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同中求异,思考三位作家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就会发现:夏丏尊的《猫》是通过一家人对猫的态度来表现对猫的喜爱;
周而复是通过细致描写猫的外形特点,让猫的可爱呼之欲出,从而表现对猫的喜爱;
而老舍先生则通过明贬实褒的方式来写对猫的喜爱。在一系列的比较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更高一层的阅读体验,并在比较中了解到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通过比较,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也为单元要素“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提供了思维支架。

阅读链接是课文后的一个辅助板块,但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链接都能插入文本,有些时候,一篇文章是一个完整独立存在的个体,并不适合插入其他内容打乱它的节奏,这种类型的链接更适合放在课文学完之后作为课外阅读推介引入课堂。叶圣陶先生曾说:“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篇作辅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起“1+X”的阅读模式,让学生在书海里精准遨游。例如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课后的阅读链接是《南辕北辙》,《陶罐和铁罐》链接的是《北风和太阳》。这两个链接不仅指向了单元语文要素“读语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还有效连接了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教师可以借此引领学生在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中驰骋,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等。阅读链接承担着“1+X”阅读模式里的“1”的桥梁功能,将阅读教学从课内引向课外,指导学生向“X”进发进行深阅读、精阅读。

总之,阅读链接作为统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有它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理解编者的用意,合理高效地发挥它的教学价值。实际教学中,“阅读链接”的使用更加考验教者处理教材的能力,不同的处理策略所产生的效用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我们在教学中对“阅读链接”的使用都要紧扣语文要素的落实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把语文教学“链”向深处。

猜你喜欢琥珀燕子课文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少儿科技(2021年12期)2021-01-20琥珀凝光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情厚重斟琥珀杯 琥珀的前世今生紫禁城(2020年5期)2021-01-07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燕子叫戏剧之家(2018年29期)2018-12-08琥珀诞生记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7年10期)2017-11-08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燕子一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8期)2016-05-14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指向 深度
上一篇:U型井取热不取水地热开采潜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践行产教融合思想,优化职业教育工作*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