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与实践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8 点击:

朱崇先,徐龙海,范保兴,曹庆景,戴 波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随后,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和任务,并首批立项12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为引领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推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1]。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养老服务业,聚焦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以团队建设为契机,对接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以山东省高水平老年健康服务专业群建设为驱动,走出一条养老服务领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烈,尤其对能为老年人健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护理、康复、健康管理、药学等专业化需求更为迫切。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定位错位问题,我国职业院校设置的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和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多面向医院和制药企业,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高质量养老服务岗位需求存在错位;
行业文化融入不足问题,毕业生对从事养老服务事业了解不深入,热情度不高,不愿从事养老服务业;
与养老服务机构深度合作不够问题,定向培养与招工招生一体化不紧密;
教学团队中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着高职院校养老服务领域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的、熟悉了解老年科学、热心养老服务事业、对老年人群充满爱心并愿意为他们服务的“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是卫生类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任务。

2.1 提升团队教师的协作发展能力

聚焦职业院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打通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的通道,建立双元协作共同体,组建由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和健康管理4个专业,专兼教师组成的“二·八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员工互为导师培养机制和分工协作制度,形成校企利益共生、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

2.2 提升团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围绕养老服务岗位职业能力和“1+X”证书制度试点,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模块课程开发、模块课程教学设计及组织实施和校企融合课程资源研发等措施,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1+X”证书培训能力、模块化课程建设能力和教学改革研究能力,促进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

2.3 提升团队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根据“三全育人”理念,组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教师”三元融合思政育人小组,通过将养老服务特色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调研、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等环节,实现育人工作贯穿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团队的育德育技能力。

2.4 提升团队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与区域代表性养老服务机构联合共建养老服务培训基地,通过系列培训,深化社区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开发,构建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团队的培训资源开发与实施能力。

3.1 构建“任务驱动”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模式

3.1.1 搭建校企融合教师发展共同体 聚焦养老服务岗位职业能力,秉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组建由学校护理、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及药学4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和养老服务机构中的护士、健康管理师、康复技师、药剂师4个岗位技术骨干组成的“二·八式”专兼融合教师发展共同体,明确职责范畴和待遇激励,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在互培发展方面,采用“互为导师”制。充分发挥双方人力资源专业和技术优势,聘请机构技术骨干为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导师,一对一指导校内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提升教师实践教学和技能大赛指导能力,让学校专业骨干作为机构技术人员专业教学导师,指导机构人员参与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二是在科研服务方面,双方人员共同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申报、技术研发和专利申报,制定科研成果共享机制[3]。

三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以机构为主导,联合确定订单式人才目标和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牵头制订团队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医养康养学院框架下,多方协同实施订单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为区域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养老服务人才支撑。

四是在绩效激励方面,建立双岗执业、多点取酬制度。学校教师挂职交流到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至少一年时间,期间教师在月基本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奖励绩效按照机构同级别技术人员执行,机构技术人员参与学院教学享受校内教师课时薪酬待遇,双方人员参与其他项目收益,按照项目承办单位相关绩效管理文件执行。同时,学校充分利用20%流动编制,聘用部分机构技术能手,拓宽总量控制下人才引进渠道。

3.1.2 组建“三元融合、层级耦联”模块化协作组织 聚焦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围绕德技并修的育人要求,联合机构组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机构人员”三元融合的协作组织,深入省内外高端养老服务机构岗位调研,开发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项目/任务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群模块”三层级养老服务模块化课程体系。对应成立“3~5人的项目/任务模块协作小组、6~8人的课程模块协作小组和12~16人的课程群模块协作小组”三层协作分工组织,各小组协作分工既有交叉,又有侧重,呈现层级递进,内部耦联。如:项目/任务模块协作小组侧重单个项目、任务开发、设计及组织实施;
课程模块协作小组侧重同类项目/任务组合的模块课程开发、课程标准编制和课程改革方案设计;
课程群模块小组侧重同类模块课程构成的课程群设置、调整优化。同时三级协作小组共同参与产业与岗位调研、教学改革创新、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实现团队分工协作的精细化和高效性[4]。

3.1.3 实施团队名师周期培养制和骨干教师牵头人负责制 出台《名师大师(室)培养管理办法》,从医养康养产业学院团队遴选出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为培养对象,采用低职高聘或待遇按揭制,与机构联合实施2年一周期的培养,给予专项经费,采取“下任务、立指标、重考核、导师制”等培养措施,助力名师大师快速成长,引领整个团队发展。实行专业群建设任务骨干教师牵头人负责制,将专业群建设任务分解成“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模块化课程、1+X证书、课程资源、社会服务”等若干个模块建设任务,每个模块建设任务均有1名团队骨干教师牵头,成立任务建设小组,制定模块建设任务绩效考核标准,实施月调度与年考核工作机制。同时,名师和骨干教师绩效考核结果纳入项目人才评选、职称评聘和个人年度考核中,对任务完成优秀、绩效突出的教师可直聘或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

3.2 创新养老服务卓越工匠人才培养模式

3.2.1 搭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平台 依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秉持“校企双主体、双发展”的合作理念,以“专业设施设备共建、人才订单培养、教师与员工培养、纵横课题研究和行业赛事举办”等有形资产和技术投入为纽带,面向“健康、半失能、失能”老年群体服务对象,与区域多家代表性的医养和康养服务机构共建混合所有制性质的“1+N”医养康养产业学院,推行“三制”管理模式,即学校院长和机构负责人双负责制、教师员工双岗制和行政管理人员互聘制[5];
在“1+N”医养康养产业学院框架下,以发挥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和解决现实需求为出发点,采取“一机构一模式、一机构一特色”灵活的合作形式,在教师员工互用共培、学生互培留用、技术互输共研、设施共建共用和成本效益共担共享等方面达成一致,以正式协议形式固化约束,建立起校企命运共同体,为促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和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搭建稳定的产教融合平台,畅通人才输出和激励通道。

3.2.2 组建团队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订单班 聚焦保障老年群体健康的专业化人才严重缺失的关键问题,尤其是能同时满足“健康—亚健康—疾病”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护理、用药指导、身心康复于一体的团队式老年健康服务保障人才紧缺的问题,围绕老年护理、康复与保健、健康管理、用药指导、中药养生保健岗位群,组建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药学老年健康服务专业群,专业群建设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依托专业群建设,在医养康养学院内实施“1+N”订单班培养,即1个班级学生全部与多家养老服务机构签订学习与工作协议,根据协议要求,每年在学生大一第二学期初,按照40%、30%、15%、15%配比,采取“笔试+面试+座谈+体验”的方式,联合从护理、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和药学4个专业中,遴选出意愿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学生,组建“团队式卓越工匠班”,单独成班制管理,校企联合实施卓越养老服务人才精准化培养。

3.2.3 创新“五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第1阶段,专业群的4个专业学生组成团队式学习小组到老年人照护场所(居家社区、康养中心、医院)进行全面岗位认知,明确各岗位协同工作要求,树立团队意识,建立感性认识。

第2阶段,在产业学院完成专业群共享课的教学,然后以团队的形式再到合作的养老服务机构见习,使学生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感性认知升华为理性认识。

第3阶段,由健康产业学院的一名教师岗员工和1名技术岗员工组成“1+1”专业教学团队,分专业针对各岗位核心技术技能培养需求,在校企交替开展理论教学、仿真实训和职业技能培养。

第4阶段,校企“双元”开发模块化课程和活页式教材,通过团队协作、制订老年健康服务整体方案,然后再回到养老服务机构,根据方案进行真实的职业体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专业素养,也培养了学生的跨专业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5阶段,在养老服务机构分专业由“1+1”专业教学团队指导学生跟岗实习,每半个月在教学团队和4个专业学生组成的学习团队共同开展一次真实病例研讨,不断深化学生的跨专业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促使学生就业后很快融入其他工作团队。依托医养康养产业学院,实施“五阶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专业群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推动校企双元育人真正落地[6]。

3.3 重构养老服务模块化课程体系

3.3.1 重组健康服务认知模块课程群 支撑后续养老服务模块课程群,将人体解剖、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健康评估、药理病理与病理生理、生理、生物化学、健康评估等传统学科式课程,以“器官—系统”为主线,按老年群体系统疾病进行模块重组,融合成人体正常形态功能与异常、病原微生物与免疫、老年健康综合评估等3个模块课程,同时将模块课程细化为若干项目任务模块。如将融合5门课程的人体正常形态功能与异常设计为10个模块化的教学项目,对应老年群体十大系统疾病。

3.3.2 开发系列养老服务模块课程群 面向“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类老年群体对身心健康服务需要,围绕康养和医养机构养老服务岗位职业能力,在保留原专业属性的基础上,开发设置“养老服务基本能力、健康老年人服务能力、亚健康老年人服务能力、疾病老年人服务能力”模块课程群,结合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的心理、躯体和生活服务需求,每个模块课程群下设2~3门模块课程,每门模块课程开发若干个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项目/任务单元,以上模块课程为4个专业共同学习的模块。

3.3.3 优化模块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新课程体系组织实施过程中,在学习“健康服务认知模块课程群和养老服务模块课程群”时,“团队式卓越工匠班”4个专业学生共同开课学习,在学习“专业模块”时,4个专业学生独立开课学习。

3.3.4 融入老年服务特色课程思政元素 坚持“三全育人”,深入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德育调研,开发“尊老敬老、爱老护老,老年卫生清洁”等具有老年服务特色的德育元素,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联合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团队教师育德育政能力和课程思政建设培训,感悟课程思政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增强教师育德育政意识;
联合编写模块课程的思政改革实施方案,举办专业思政示范课比赛,构建专业思政育人体系,提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育德育政能力和课程思政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素养。

3.4 共建养老服务“产教研培”综合体

3.4.1 建设健康养老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院 按照“凝智聚慧、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原则,与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简称“中福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健康养老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院,实行学院与中福协的双理事长制,研究院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产业标准研究中心、专业标准研究中心和培训技术服务中心等4个职能机构,研究院配合地方民政部门针对不同老年群体的服务模式,开展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围绕健康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的目标,系统性研究服务标准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依据标准研究专业群的专业设置、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师资体系,实施职业技能分类分级优质培训,拓展专业技能人才实习就业渠道,共同打造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十四五”期间高效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3.4.2 打造生命与健康科学馆 为强化生命健康教育重要性,提高国民健康教育意识,与山东数字人公司、河南中博塑化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建成总面积1500余平方米的生命健康与科学馆,利用现代化的数字科技手段,设计并开发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老年健康教育与科普视频资源,融合超媒体虚拟技术,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生命科学、健康促进、公卫科普知识,重点突出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健康教育知识,同时,面向老年群体开展高血压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教育、冠心病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脑出血预防及康复保健、运动健康教育、慢性疼痛、失眠等主题讲座,成为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平台[7]。

3.4.3 成立老年健康大学 探索老年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新路径,打开老年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空间,联合市老年大学成立了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分校暨聊城市老年健康大学,针对老年健康大学学员开发设计生命科学及健康科普、四季健康讲座之传统与现代医学、老年常用救护与康复技术、老年健康大学与学生文体联谊、康养联盟观光游、老年大学现场义诊等系列课程与活动,借助老年健康大学平台,打造引领全国健康教育、支撑老年健康促进的国家样板。

3.4.4 建设养老服务培训基地 为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区域养老服务人才质量,联合民政局部门、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共建养老服务培训基地,面向区域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群体、医院护理人员,开展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技能等级评价认定、养老护理员培训及“1+X”老年照护等级考试等项目,规范化推进养老服务技能等级评价认定,建立健全激励褒扬机制,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养老服务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为开展养老服务、促进服务质量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为期3年的建设,建成“团队协作高效、教学改革卓越、工匠技艺精湛”的养老服务领域专兼结合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山东省高水平老年健康服务专业群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建成服务区域养老事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蓄水池”,为区域养老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建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领域“产教研培”综合体,为区域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培训、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建成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团队,辐射带动区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创新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养老模块专业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年3期)2022-07-21“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2年5期)2022-06-01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专业降噪很简单!摄影之友(影像视觉)(2019年3期)2019-03-30专业化解医疗纠纷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养生不是养老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养老更无忧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养老之要在于“安”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养老 团队建设
上一篇:浅刺疗法作用机制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下一篇: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康养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