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7 点击:

金青梅,刘 琴,苏 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数字技术赋能是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发展的关键议题,也是用好红色资源、延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路径。从“硬件”层面来看,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出现将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从有“数”向更加有“术”的路径转化,充分彰显数字技术这一治理工具的赋能效应。从“软件”层面来看,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提出:“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将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提出“要对各地的红色文献、图片、纪录片、声音等进行收集、挖掘梳理与整合,并建立数据库,同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数字模式。”[3]这为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政策导向。

伴随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领域的铺陈和渗透,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让优秀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与探索焦点。目前来看,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聚焦于数字技术的价值功能。许丽认为数字技术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文化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4];
李伯华等指出数字化保护技术作为集计算机、虚拟现实、5G通信、AI及新媒体传播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型手段,能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及传承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技术支撑[5];
沈文杰等认为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观众自动化、空间展示扩增以及虚拟博物馆的发展[6]。二是侧重于数字技术的场景应用。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保存中,三维激光扫描、全息拍摄等数字技术可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采集与记录[7];
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与传播中,虚拟现实、裸眼3D、720°全景等数字技术可以重构和再现历史场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率[8];
在红色文化资源的修复与传承中,修复技术、3D打印等数字技术可以修复已损毁的文化资源。三是关注数字技术的衍生风险。周济南认为当前数字技术的革新已远超社会的接受程度,技术变革衍生的如伦理风险、隐私侵犯、价值流失等风险势必会增加[9];
胡优玄指出当前对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概念、功能和方式等认识存在误区,过分夸大了数字技术的作用,导致数字化沦为形式,陷入“表面数字化”的误区[10];
吕俭等认为算法权力的扩张和技术伦理的失灵以及由此带来的法律危机贬低了人的存在[11]。

总体来看,近五年来国内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处在向成熟迈进的发展阶段,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文献数量和质量都在同步提升,然而数字技术应用于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且权威高频被引文献还未积淀形成。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创新转化是传承弘扬的必然选择,尤其是数字技术嵌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实践孕育了新理念、重塑了新模式、建构了新机制。但数字赋能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命题尚未有系统的理论阐释,故学术界亟待构建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分析框架对其加以系统阐释。鉴于此,本文从数字赋能这一理论轮廓出发,对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机理进行逻辑思考,就红色文化资源的现实困境进行理性磋商,继而从实践性的角度思考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路径,从而顺应数字时代背景下政策要求及现实需要。

数字技术全面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可以理解为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互嵌共生,即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效率高、精准性强、辐射范围广的直接优势,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过程中的多个节点。而穷尽技术赋能整个过程的所有节点是不现实的。结合学界对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实践,将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关键环节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指运用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进行资源数字化建设,二是指借助数字化再现技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活化,三是指利用数字媒介技术打造全方位传播矩阵,四是指区块链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再生产过程中的版权问题。本文将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关键节点分为基础层、核心层、发散层和衍生层四个层级,其中基础层是资源的数字转化,核心层是资源的创新活化,发散层是资源的传播,衍生层是版权拓展,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内在机理

(一)基础层:数字处理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转化”

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转化是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换言之,就是要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建构数字化空间,以延伸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分类标准,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自身特征,本文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转化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数字采集与加工

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数量、分布、形态、完好程度等多方面进行摸底调查,为资源数据库的科学建设提供支撑,为全面盘活红色文化资源打下基础。对红色文献、红色研究、红色创作等文献信息资源,通过数字摄影、OCR文字识别、三维扫描等技术,进行文字识别与图片拍摄,并将搜集到的扫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编码保存。对红色器物、红色旧址、红色建筑等物化文化资源,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三维激光影像扫描、航摄测量等技术,辅以拍照、手绘、资料查询等方法,采集其空间三维信息、色彩纹理信息,搭建起整体实景三维建筑空间的数字化模型。对红色音乐、舞蹈、戏剧等不断创新被传承的活态文化资源,通过2D、3D数字动画、全息拍摄、知识建模等技术,对这类型红色文化资源的动态过程进行动态、立体、高清晰的记录,分类整理并保存于数字磁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对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红色人物等精神文化资源,采取口述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动态、立体的文本资料搜集与记录,并辅以著录、说明以挖掘其背后的红色文化精神。

2.虚拟修复与再现

数字修复技术的存在可以帮助部分破坏或完全湮灭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恢复和再现。对红色文献、红色研究等文献信息资源,将现有计算机技术与AI、PS等修复技术相融合,构建虚拟数据信息,即可完成对现存图片的提取与修复工作,从而实现视觉恢复。对红色旧址、红色建筑等物化文化资源,采用激光三维扫描、CT扫描技术采集图像、数据信息,并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起实物三维或模型数据库。对红色音乐、舞蹈等活态文化资源,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传承人等方式,借助数字技术复原再现红色文化现象、场景、事件或过程。此外,这类活态资源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展开形式创作。对红色精神、红色人物等精神文化资源,采取VR、AR以及全息投影等技术对相关文本、图像、音视频进行数字修复,以实景演艺、影视作品等形式展现红色精神。

3.资源整合与共享

在网络化时代,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已非单纯的资源保护,更多在于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其一,搭建地方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将前期采集到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按照统一的元数据标准、统一的音视频数据格式进行描述、著录、标引、组织整理与分类归档,并存储在网络数据库中。这不仅能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及时、有效的存储与长期保存,而且可确保未来用户能获得全面、系统、准确的数字资源。其二,搭建全国统一的红色文化资源平台。在分析筛选、加工归类、逻辑整合的基础上,以数据关联技术为基础,把分散于不同资源数据库的红色文化资源按时间、位置、人物和景点进行有机关联,并辅之以语义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搭建一个全国统一的红色文化资源平台。这不仅能发挥资源聚合共享最大效应,实现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知识共享,而且能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

(二)核心层:数字再现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活化”

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与转化,不仅是对红色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数字转化”,更是红色文化资源内容的“数字活化”,是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是红色文化的社会意义空间营造。具体而言,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转化是外显层面上红色资源的解构与重组的创新表达,是内隐层面上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等精神意义的挖掘、拓展和延伸。

1.数字技术助推文旅融合,衍生文旅新业态

红色文旅是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最基本业态。在数字技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AI、VR、3D影像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衍生出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红色博物馆、红色云展厅、线上虚拟展、沉浸式演艺等新的文旅业态。如扫描二维码,就能云上逛红色景区;
观看3D影片,就能切身感受红色故事;
带上VR眼镜,就能沉浸式体验革命文化……诸如此类的数字化基础工程正在不断增加,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立体式、沉浸式的丰富体验。延安就是践行红色文旅融合的典范,在延安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处处可见数字技术的运用。延安革命纪念馆运用3D裸眼技术、全息成像、虚拟讲解等多媒体手段,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立体化、生动化与动态化展示。此外,延安革命纪念馆还开设了数字博物馆,观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随处参观博物馆。

2.数字技术加持文化创意,打造红色文创产品

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与转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意转化。随着5G应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逐渐普及,具有可视化、交互性、沉浸式等特性的数字创意产品不断涌现,在展示红色形象,讲好红色故事的基础上,也是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重要载体。当前,国内已经开始了数字文创开发的初步探索,以时下年轻人喜欢的红色云游戏为例,将某些红色元素、符号、形象、场景等进行二次创作后融于游戏中,借助红色数字游戏将红色故事深植入其中。玩家可以在构建的VR虚拟场景中沉浸式感受历史浪潮中的“惊心动魄”。未来,以革命精神为指导,以数字文物资源为题材,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打造数字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的数字红色藏品将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3.数字技术融入文艺创作,延伸红色文化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12]紧扣时代主题,立足红色基因,依托数字赋能,综合运用影视、综艺、动画片、短视频等艺术形式,通过“跨界突围”的方式将红色故事、红色文艺中蕴含的文化基因深植于影视、动漫、综艺的经脉中,最终实现对文化意义的传达与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以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为例,该剧综合运用戏剧对白、民歌对唱、秧歌、腰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讲述了延安十三年的峥嵘岁月,让红色故事更加鲜活。近年来,诸如此类有影响力、创新力和传播力的文艺精品频现,对优秀文化传承、主流价值引领和民族意识整合起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成为我国新时期文化传播版图上独具特色的媒介景观。

(三)发散层:数字媒介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传播”

在数字、文化、信息交融的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共享已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物理空间,而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社群化的传播特征。通过数字媒介技术的虚拟、仿真和投射,红色文化资源在网络空间和现实场景下实现了内涵和价值的拓展与转移。以“媒介技术”为支撑,以“互动传播”为突破,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传播矩阵,激发受众与红色文化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从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可持续传播。

1.沉浸体验+景观呈现,技术支撑创新场景化传播

在数字赋能时代,5G技术集群通过感知技术、VR技术及AI技术等手段实现社会生活场景与媒介场景的深度衔接,在真实世界中完成媒介化迁移,并形成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融合的新宇宙。不同于真实场景,媒介场景是基于虚拟技术、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等技术集群构建“环绕式”与“沉浸式”的“红色拟态环境”,为受众打造“身临其境”的在场感,从某种程度上可激发受众的情感共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渗透力。具体来说,建设虚拟体验中心,综合运用VR、AR、3D体验等数字技术从多维度展示红色文化、历史故事等内容,让原本“不在场”的观众置身于真实与虚幻、历史与现实、情与景的交融中,从而建立起有关红色记忆的“想象共同体”,加深观众对红色历史的集体记忆,不自觉地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2.媒介延展+立体覆盖,全媒体助力文化裂变传播

在全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的传播着眼于媒介信息形式的多样化,即文本、音视频、图片等物态资源与AR、VR、MR等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全媒体横向矩阵建设层面,微信、微博、微视频与手机客户端(三微一端)构成了融媒时代新型的传播矩阵。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可视化元素,以微视频、微故事、微小说、微电影等形式将红色文化元素分置于电视媒体、互联网平台、三微一端等外矩阵平台,如此不仅可实现全媒体、跨平台联动,还可促进互联网自媒体用户自发主动地进行二次传播,实现“台—网—社—自”的全媒体传播。在全媒体纵向矩阵建设层面,以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为目标,构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产品线,实现纵深布局。例如,深度挖掘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业务板块的功能,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提供纵向支撑。

3.数据采集+智能分发,大数据驱动文化精准传播

“基于数字技术的互联网,让横亘在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透明茶色玻璃壁垒瓦解,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在互联网上重新获得生机。”[13]在数字技术的深度嵌入下,红色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智能化的运行逻辑。首先,利用大数据跟踪、个性化推荐算法等技术对观众的偏好特征、浏览习惯、主观评价等维度数据收集分析,实现信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从而建立个性化的用户服务平台。其次,利用舆情分析、文本挖掘技术精准确定传播内容的着眼点,对受众进行分众引导、精准推送、个性匹配。最后,利用数字挖掘技术、智能分发技术、文本关联技术加速红色文化资源的发现、获取与流动,促进传播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及其与新生传播力量的融合,实现红色文化的“二次传播”。

(四)衍生层:区块链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IP授权

衍生层涉及红色文化资源的再生产与IP授权,目的在于解决资源共享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红色文化资源IP授权的实质在于红色文化资源产权交易,即利用知识产权转移进行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以“数字版权”为连接点,实现数字化再生产的可持续,通过授权激活社会力量对其数字化的投入,方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1.借助区块链技术便捷确权流程

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字资源的全时、全域、全场景的智能化保护。在数字采集的过程中,借助区块链分布式存储技术快速准确地登记资源的采集权、使用权、修改权等,实现对多元异构的数字文化资源版权主体认定。在数据加工的过程中,借助区块链信任和共识机制对经过确权的数字文化资源进行结构化管理,并依据数字资源的生成时间构建用户画像。在数据存储的过程中,对已加工的数字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标记,便于溯源。在数据资源传播的过程中,借助区块链智能合约严格约束数字红色文化资源的版权,构建具有实时追踪的版权监督生态圈,以有效监管数字红色文化资源的流动过程与侵权行为[14]。

2.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升授权效率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已突破传统产业结构形态,在遵循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基础上,以文化授权的方式对原始红色文化资源整合提炼、创新转化,从而生成创意文化产品。文化授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行为,是红色文化元素、红色文化内涵通过授权进行再创作、再加工后形成的新产品。数字赋能时代,区块链技术为有效解决IP版权授权问题提供了技术取径[15]。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跨平台、跨媒介、跨地域的版权交易平台,将数字红色文化资源的版权交易活动统一纳入该平台。在版权交易系统中,红色文化资源的任一项版权归属、版权交易时间、版权转让情况等都可直接查询,有助于解决重复授权或者多方授权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更新,数字技术在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与转化,仍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一)顶层设计薄弱

近年来,促进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文件逐渐增加,逐步细化。如《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 年)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都强调切实做好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发展工作。但整体上来看,真正落实到“数字经济+红色文化”领域的政策意见及法律法规略显不足,现有的政策文件都较为宏观且仅是只言片语的描述,缺乏专门针对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微观实施细则,而且关于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发展的顶层规划、行业规范、技术标准、金融财税、人才配套、产权保护等支持性配套政策基本空白。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发展较落后的地方政府仅停留在文件制定层面,缺乏与数字技术赋能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与附属能力,未能实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的全面调动与协调。

(二)技术应用障碍

诚然,数字技术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但是,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相生的,技术赋能依然具有内在的限度,在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仍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技术障碍。在数字采集过程中,为从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数据资源,尚需研究出高精度的大数据获取技术。在数字修复过程中,市场上现有的设备及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修复受损严重的资源尚有一定难度,许多遗址的修复仍靠机械复制实现。在数字存储过程中,随着数字技术变革的不断更新,许多数字资源因设备及软件版本过旧而无法读取,对数字资源的长期存储造成威胁。在资源整合与共享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元数据建设标准,异构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难度加大,跨系统之间传输和交换数据存在障碍。

(三)人才支撑不足

推动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尤其需要精通红色文化的数字技术人才。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现有专业技术人才、数字人才、文化人才等各方面人才都较为短缺,导致数字技术的赋能与深层次红色文化内涵的结合成为创新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短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从人才招聘来看,更趋向于招聘考古学专业或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人才,缺乏具备数字技术与行业经验的跨界人才。从人才分布来看,大部分人才集中在红色精神的研究领域,聚焦于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的创新型、复合型及实用型人才数量相当有限。从专业素养来看,目前大多数从业人员普遍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与合格的专业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不足。从人才供给来看,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严重脱节,数字化人才鸿沟日渐凸显。

(四)传播媒介单一

从传播形式来看,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性、文化性、严谨性与数字媒介时代的娱乐性、碎片化、个性化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也间接导致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形式存在“一刀切”的致命问题。除了少数红色文艺作品,我国目前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形式主要借助语言、活动、场馆等传统载体,虽有涉及新媒体传播,但是多集中于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报道,以传统的知识讲解、历史介绍为主。以延安为例,其一,像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革命类纪念馆,以红色革命遗物陈列、图片的静态展览为主,多数电子屏处于关机状态,缺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维立体的数字化展示。其二,现阶段关于延安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的主阵地还是集中在“两微一端”,红色专题也仅是图片与文字的结合,缺少趣味性和互动性,未能抓住受众的特点。在这种单向性、静态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几乎没有参与感,更谈不上内涵解读与印象深刻。

充分借助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以数字技术加速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以数字创意助力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以数字营销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传播,以数字版权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再生产,顺应数字转型与红色文化资源当代发展的双重需求,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政府—技术—人才—传播”四维视角,本文从顶层设计、技术升级、人才建设、体系构建四个层面提出解决当前发展困境的路径。

(一)政府视角

1.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构建协调发展、高效运行的政策支撑体系能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整合与开发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一是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文件。《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就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融合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对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二是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乡镇层层细化的关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法律体系。三是继续加大出台激励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数字红色文旅创新发展的宏观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加快制定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微观实施细则。四是逐步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规范标准、技术标准、金融财税保障、人才配套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创新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新业态、新模式。

2.基建建设健全赋能保障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因此必须加强数字新基建的建设。一是加快5G基站、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全面覆盖,为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提供高质量的5G网络,保障各类新基建快速投入使用。二是推进地理信息系统、智能识别系统、物联网感知设备等硬件和软件的数字化基础建设,为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提供基础支撑。三是积极发挥政府在数字新基建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新基建的投入力度,确保各地区、各层级都能共享“数字红利”。四是加强中央、地方政府、文博单位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在技术研发、资源利用、IP授权、集成管理等方面形成互动合作的发展局面。

(二)技术视角

1.建设元数据仓储数据库

元数据是数字资源统一检索、整合、开发和评估等工作的基础,建设元数据仓储数据库能有效解决数字资源采集标准不一、资源重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等问题。首先,对所有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展开分析,明确各类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关系模型。其次,参考与数字文化资源相适应的ISAD标准,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元素,初步确定元数据需要复用的元素与修饰词。最后,参考业界成熟的元数据标准规范,确定元数据表达与描述信息的基本规则与语法,形成完整的红色文化资源元数据仓储数据库[16]。

2.搭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

数字化共享平台的建立不仅是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各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必要手段。首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手段,搭建独具特色的地方红色文化数字化平台,如延安精神文献库的建立,为观众在线使用数据库提供了极大便利。其次,由国家整体规划,对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库进行整体性挖掘与系统性整合,基于国家战略层面搭建全国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囊括各地区、各种类、各形式的红色文化资源,从而推进国家和地方媒介之间的层级交流与合作共享。最后,强化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功能建设,开设基于地区、类别、形式分类的多功能版块,方便红色文化资源的检索与应用。

(三)人才视角

1.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资源过程中要求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熟知红色文化、精通技术手段,还要善于利用文化传播、全媒体发展等规律,为赓续红色血脉赋能增效。第一,建立系统的内部培训体系。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馆要以实现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双赢”为原则,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与临时培训计划同步开展、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对馆内人才展开针对性、系统性的培养。第二,加强博物馆、文博单位与高校、文化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第三,推进各方人才队伍协同合作。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壁垒,鼓励馆际、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人才的协同合作,如人员交流、战略合作、项目共建等。第四,搭建红色文化人才信息库。整合红色文化领域专家、传媒界权威专家、意见领袖(KOL)、网络大V,协同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开展人才队伍共建、共治、共享,为弘扬革命精神和传承红色文化提供人才支撑。

2.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人才引进是实现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关键举措。红色文化资源所在地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必须创新引才方式,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与地域优势,打造独特的引才机制。首先,创新引才观念。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柔性引才观念,不局限将人才留在当地,尝试采用岗位聘用、兼职挂职等柔性引才方式吸引行业人才与跨界人才。其次,丰富引才方式。通过项目申报、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外来人才。利用地域优势,延聘退休人才来当地工作。借助互联网技术,创办网络人才服务平台,开展线上交流会,促进人才交流与知识流通。最后,优化引才政策。经济劣势地区降低对学历、职称等条件的硬性门槛要求,聚焦人才的潜在价值。加大对落地人才的补贴力度,帮助愿意落地的人才解决住房、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完善人才保障措施。政府各机关与厅属单位从各自业务经费中挤出一定的经费,建立人才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人才的引进、培育与激励。

(四)传播视角

1.打通全线渠道,扩宽传播广度

数字赋能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正持续动态地颠覆和重构着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万物皆媒”“价值互联”的传播体系,是数字技术驱动下从初始的简单“叠加”升级演化为深层次的智能“互嵌”。针对线下展示而言,借助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献、红色人物、红色建筑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复原,为观众创造沉浸式体验,以促进其传播。从线上角度来看,借助数字媒介平台,建设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网站网页、小程序、App公众号等实时发布及更新红色文化相关资讯,并开设留言区、互动区、话题讨论区等版块;
借助直播、流量大V代言、人物专访等手段,融通多媒体平台推进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红色文化资源。

2.强化场景体验,提升传播效能

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已进入场景化、体验化、互动化时代,VR、AR、5G等新媒介数字展示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提升受众的嵌入式体验效果,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快速传播。对红色遗址、红色建筑等物化文化资源,采用多通道沉浸式数字影片、实体沙盘数字投影与三维数据模型的联屏交互操作,对遗址、建筑内部的结构进行拆解、组合和微观展示,配合数字讲解。对传统音乐、舞蹈等活态数字文化资源,借助红外线体感技术实时带动画面上的影像资料,营造多元丰富的参观体验。对红色人物、红色精神等精神形态的文化资源,运用多点触摸、全息成像、虚拟讲解员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将红色故事、英雄人物立体化、生动化,调动参观者能动性……诸如此类,不仅能增强红色文化资源的趣味性与沉浸感,也能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正向“蝴蝶效应”。

数字技术赋能是数字时代赋予红色文化发展的增长点,不仅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引擎。在数字技术全面嵌入红色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中,无论是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转化、创新活化,抑或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与IP授权,数字技术都以智慧的组织形式为其提供智能化、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然而,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方式,在赋能红色文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顶层设计薄弱、技术应用障碍、人才支撑不足、传播媒介单一等层面的困境,降低了数字技术赋能的效果。面对以上困境,需要从政策、技术、人才及传播渠道方面予以纾解,从而促进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发展数字技术是推动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现代化转化、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在不久的将来数字技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将加速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依实践来看,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超社会可接受的程度,由此衍生的数字危机、信息茧房、隐私侵犯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猜你喜欢红色数字化数字红色是什么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1期)2021-12-06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红色在哪里?儿童时代·幸福宝宝(2020年2期)2020-03-02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答数字创新作文(5-6年级)(2018年11期)2018-04-23追忆红色浪漫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数字化制胜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数字看G20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成双成对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3期)2014-03-15推荐访问:机理 路径 转化
上一篇:次髎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下一篇:黏性沙级配对高速水流空化空蚀的影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