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背景下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时代价值与策略选择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27 点击:

赵丽华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3)

“两山理论”作为新时代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具有科学、丰富的内涵,深刻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创新性地提出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和保障,“两山理论”就是通过有效减少消耗、降低污染、治理环境、节约发展成本、努力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2]。青海作为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生态资源总价值达到18.39万亿元,生态既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可持续的品牌,更是青海肩负的最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和来青考察时均强调青海的发展要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生态是宝藏、是资源也是财富,是“国之大者”;
明确提出青海要立足资源条件,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通过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进程,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可持续的生态旅游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转变的“催化剂”[3]。青海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环境政策支持都为青海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青海旅游业作为建设大美青海的领跑产业,如何实现产品生态价值,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青海大地的实践创新,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青海的底色、特色和各族人民永续享用的最大财富,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崛起之路,是青海省当下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一)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彰显青海生态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2016年8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从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的角度强调了青海责任,指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这充分说明青海在中国生态建设中地位特殊、影响深远,也为青海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

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影响,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5],实现旅游生态化、生态旅游化[6]。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是在尊重与保护自然的理念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达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是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理念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理清了思路。生态旅游是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满足人们追求优越环境和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用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服务大众。基于保护和发展并重的要求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生态旅游不断提升人们环境友好意识,传播生态文明,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生态旅游的内在属性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一致的,能够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就是要依托青海特有的雪山、草原、湖泊、湿地、河流、戈壁、荒漠、雅丹、冰川等生态资源,遵循“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高质量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业成为青海新发展阶段刺激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绿色惠民产业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行业。通过构建绿色循环产业发展体系、提高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推动青海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和生态旅游产业化的统一。通过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能够将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各个层面,落实到旅游体验的各个要素中,从而提高生态旅游的生态文明价值。通过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增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在生态旅游活动中领悟环境的生态文明价值,引导全社会上下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使生态旅游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保护动力,生态文明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内核和目标,形成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信仰,推进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传播。

(二)推动青海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形成创新发展新格局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青海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选择;
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抓手与途径;
是增加就业、带动创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天空之境凭借盐湖资源,青稞酒业深挖白酒酿造文化,在“旅游+工业”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民族文化浓郁的刺绣、唐卡在文创开发中走出了特色生态文化旅游之路;
从千姿湖螃蟹到天峻牛羊,生态旅游与特色养殖结伴同行;
从龙羊峡到青海湖,生态环保与旅游观光相得益彰,兔狲、雪豹等“小网红”展示了独具魅力的高原野生动物多样性,城市公园、乡村旅游也成为人们休闲游憩的目的地……目前,全省共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生态旅游示范区3个,风景名胜区1处,水利风景区13处[8],森林公园7个,湿地公园19个,地质公园7处,沙漠公园12处。世界地质公园1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全省有A级旅游景区160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39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0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3个、重点村3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80个,乡村旅游接待点2325家。推出了昆仑溯源、三江源头科考、国家公园生态体验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100条。旅游业充分发挥了涉及面广、带动力强、开放度高的优势,实现生态旅游与农牧、体育、科技、特色工业、关联服务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既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拓展全新空间,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动能,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青海旅游业正通过结构调整、业态更新,不断融入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的制定,更加明确了生态赋予青海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进一步明晰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依托三江源、青海湖、祁连风光、青甘川黄河风情、昆仑文化、河湟文化等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发挥我省交通干线、主要城市等布局优势,逐步形成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特色突出、联动发展的旅游目的地体系。通过串联立体化交通运输体系与生态旅游风景道,建设高效游客集散网络体系,营造景观空间优美,游憩服务设施完善,体验性强的生态风景线路。充分挖掘河湟文化、红色文化、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昆仑文化等多元文化内涵,由观光型向体验型生态旅游形式转变,形成生态观光、高原科考探险、生态体验和自然生态教育等生态旅游品牌。把生态安全屏障、国家公园示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理念与山地森林、湿地湖泊、草原冰川和地域文化等旅游产品开发有机融合,逐步建成与完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生态旅游教育等工程。不断提升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文化场馆、艺术演艺空间、产业园区、乡村旅游接待点、旅游驿站、交通枢纽的旅游集聚效应,有机衔接各类生态旅游资源,显著提升旅游服务供给能力,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做到共建共享,构建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并逐步形成“一环引领、六区示范、两廊联动、多点带动”的生态旅游发展新布局。

(三)实现旅游发展成果共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指出,旅游是人的基本权利,旅游是人类实现自我精神解放的重要途径[9],旅游业具有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提高群众生活水平[10]、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民生功能[11]。旅游业发展与民生关联的要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四个方面[12]。青海旅游发展多措并举,让更多民众从旅游发展中收获幸福感、安全感。“互联网+旅游”深入推进,数字技术服务于文旅融合,一朵云、一张网、一中心实现文旅资源全覆盖,“码”上游技术助力,满足游客出行多元需求,大幅提升出行效率;
博物馆、文化公益“云课堂”“云直播”等数字化体验产品,丰富游客体验,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培育旅游消费新业态。旅游发展带动了目的地交通、通信、水电气、生态环境等硬件设施水平的提升,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得以优化和完善,让旅游过程更加顺畅。截至2021年年底,西宁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相当于每人有一座“小公园”。各类公园与街心绿地随处可见,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公共空间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双重提升,旅游目的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受益者。旅游业在本质上是民生产业[13],“旅游休闲是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体验‘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

有机、绿色林草产业与生态旅游发挥优势叠加效应,成为我省出口创汇主要的农林产品和带动农牧民脱贫增收的主要生态产业,同时在防风固沙、荒漠化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援青等政策在青海深入实施,168个村受惠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项目年均收益2545万元,吸纳1644人直接从业,辐射带动脱贫户10816户、35805人,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设立村内公益岗位2522个,人均年增收1500元左右,财富的区际转移和文化的多元交流与碰撞,让贫困地区的民众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增收”。

休闲农业的发展畅通了城乡双向循环,挖潜乡村价值、丰富乡村业态,因地制宜拓展农牧业功能,实现农牧产品、农牧居所、农牧景区等农业生产生活资料的多重增值,扩大农民就业容量,拓宽农民增收路径,增添了农村发展新活力[14],为乡村振兴赋能。“十三五”期间,青海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5亿人次,年均增速17.2%,实现旅游收入202亿元,年均增速19.6%,间接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就业近10万人[15]。2021年,我省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纳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加以推进,立足乡村风貌和村庄实际,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以自然山水与乡土气息营造良好的休闲旅游氛围,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有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全省目前共有各类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2778家,接待游客1769.23万人次[16],营业总收入达19.40亿元。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旅游业责任重大。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将推动旅游发展成果为百姓共享,时代特征显著的幸福产业作用将更加凸显。

近年来,青海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生态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和结构性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与国际接轨存在差距

旅游国际化就是创造符合国际游客喜好的旅游产品、建设国际游客舒适的旅游环境、提供达到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17],融入国际旅游网络的过程。从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旅游收入、人次情况分析来看,青海旅游收入以国内游为主,国内游客占据主要地位,入境游无论在人次还是收入上占比均小,入境游客共计28.8万人次,外汇收入逐年呈下降趋势(见表1)。目前青海还处于国际航空业务发育初期,国内外通航城市有60余个,但还未实现与全球出境旅游大国(如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主要城市通航的目标,青海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但国际航线(航班)未实现突破。西宁、海东、格尔木作为重要旅游节点城市,在餐饮住宿、城市公共交通、购物娱乐、信息咨询等方面还不能有效接轨国际水平。旅游出行、游览、零售等一线从业人员国际化交流能力普遍不足,服务能力不能让入境游客深入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风貌。“大美青海”独特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及神秘的宗教文化等资源价值尚未完全释放,利用国际赛事、科考活动、国际展会等平台开展的高层次海外生态旅游推广活动并不多,不能形成连续性、持久性的全球宣传效果。

表1 “十三五”期间青海旅游收入、人次情况分析表

标准化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是实现产品、服务、管理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我国已有涉及旅游业的国家标准66项、行业标准63项,1项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旅游与相关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 228)正式立项。现行国家标准中2项涉及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2006)《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2011),发布时间均在10年以上,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近一年内发布的《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数字城市景区旅游一卡通应用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更加关注旅游新业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青海省近五年来的地方标准有19项涉及旅游业或旅游要素,为旅游质量提升提供了基础技术保障,但还缺少能够发挥国际示范作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旅游消费模式的《生态旅游产品标准》《生态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管理规范》《生态旅游解说服务质量规范》《生态旅游者行为准则》等标准规范。

(二)旅游要素供给尚不充分

青海省总体经济规模较小,对涉及生态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要素投入力度还不能匹配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要求。从全省来看,星级酒店分布不均衡,中高端酒店配备不足,且景区周边酒店消费分层布局不明晰,特色不够鲜明,旅游接待设施和能力不足。全省目前尚无甲级、乙级资质的民宿作为窗口向游客生动展现青海特有的地方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306家5A级旅游景区,我省163家景区中5A景区只有4家,4A景区38家,两者占比为25.7%,目前还没有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缺少对入境游客的吸引力。近年来,青海省旅行社数量增长虽然较快,但发展仍停留在“散、小、弱、差”的状态。截至2020年,全省528家旅行社中,只有25家国际旅行社,其他旅行社普遍规模较小,能向外延伸的寥寥无几。全省4238名导游中,高级导游仅有17名,中级导游286名,占比仅为7.1%,外语导游不足300名,高品质中高级导游与外语导游人才的缺口较大。景区管理、市场营销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高管人才和文旅综合体、乡村旅游、自驾旅游、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特色民宿等各类旅游新业态专门人才不足仍然是制约旅游发展的短板,涉及行政管理、企业经营、一线生产服务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培训体系还不完善。

(三)生态旅游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十三五”期间,青海省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排除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青海省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次每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以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等为主的观光型旅游格局尚未转变,产业链总体还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潜在旅游需求和细分市场,个性化、新型化的旅游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基于互联网+的跨界旅游全要素供应链结构还不完善。如“醉美青海APP”,PC端及移动端内容更新不及时,发布信息的内容以短视频、游记美文、企业广告居多,游客关心的住宿、餐饮、购物、攻略、出行(停车场、路况、人群密度)等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衔接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现,重要节点城市、集散中心、服务中心、自驾营地、停车场、厕所的智能引导、行程定制等方面互动性、便捷化、高效化的智慧服务信息少,降低了旅游效率。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专项产品开发不足,以边麻沟、卡阳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景区,都建有观景台、观景长廊、中心花坛、彩虹滑道和游步道等,产品同质化、模仿性严重,开发层次浅,产品互动性不够,雷同的产品项目让游客体验大打折扣。西宁市唐道·637商业综合体和力盟商业巷步行街两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无人值守的智慧书店、AI智慧餐厅、无人驾驶巡逻等无人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应用不广,在博物馆、文化遗产、非遗传承等方面缺少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开发的历史复原、时空穿越等沉浸式、互动式旅游体验产品。具有国际品质的昆仑文化、唐卡、青绣、藏毯文化等旅游资源体验化与科技化开发不足,现代科技加持的数字文创产品匮乏。深厚的历史、民族、乡村、宗教、藏医药等传统文化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自然资源碰撞融合中缺乏个性鲜明、影响广泛、具象化的旅游目的地IP,以旅游业为引擎的全旅游产业链盈利模式和产品体系还不成熟。

(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十三五”以来,青海骨干道路、主干电网、机场、市政等基础设施水平有较大改观,但短板仍然不少。全省还有3州不通铁路、2州不通航、6县不通高速,省内骨干交通有待进一步完善。伴随乡村振兴,农村地区已成为旅游出行的重要目的地,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村公路已达6.43万公里,约占全省道路的74.69%。但农村地区道路整体线长面广、道路崎岖、等级较低、通行条件复杂,连接景区之间的交通车道不够宽敞,部分乡村道路缺乏必要配套标识标牌,道路拥堵时常发生,旅游的可进入性差。景区与交通干线、景区与旅游集散中心、景区与景区之间连通性不足,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模式未完全形成。此外,旅游旺季核心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无法满足井喷式游客的需求,很多景区卫生、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也不完善。还存在公路沿线、景区内厕所选址、服务半径不合理,标识不统一、管理维护水平低的情况,广大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旅游景区、旅游场所的厕所建设标准低、设施配置不合理、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依然存在,与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相去甚远。省内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依然突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城镇融合发展不足,使得青海目前还较多地被当作一个旅游过境地而不是旅游目的地,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五)生态补偿制度不健全

2021年青海省完成生产总值3346.63亿元,在全国排名仅高于西藏,是经济小省;
青海作为“中华水塔”,是国家至关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产品供给地,又是一个生态大省。自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以来,中央对青海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32.57、39.15、46.18、50.42亿元。尽管生态补偿的资金渠道不断拓宽,资金规模逐年增加,但资金总量、实施范围、补偿对象远不能满足目前生态补偿需求。仅以湿地为例,青海湿地面积814.36万公顷,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5.19%,省内有3处国际重要湿地,8处湿地型自然保护区、19处国家湿地公园、32处省级重要湿地,湿地保护面积达523.8万公顷。现有的生态补偿资金还不能有效推动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良性发展,依然难以满足生态补偿的实际需求。2020、2021年,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了《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支持长江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但临近省(区)间就补偿目标、补偿标准、补偿实施以及补偿考核等还缺少规范性文件和法律依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综合生态价值核算、各方权责、跨省界补偿措施、保障机制等还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补偿方式有待创新。

(六)旅游发展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截至2021年底,青海11家上市公司中,虽然西部矿业、青青稞酒、正平股份等公司开发了工业旅游、民俗旅游、餐饮住宿等业务,但各企业的主营业务并非文旅产业,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在旅游行业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的320个项目西部地区占比达49%,青海依托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撒拉尔水镇风情度假小镇等5个项目入选,但总体数量偏少,缺少体现“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国家公园等世界级自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对打造旅游产业体系完善、发展水平高,形成国际知名度、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18]推动作用还不明显。现有省内文化旅游企业数量虽然不少,达到6385家,但旅游经营主体多元,小而不强,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基于资金的安全性、银行对借款人的要求、贷款额度的分配等原因,一些中小型企业只能获得少量贷款或者因无法达到贷款门槛而不能获得贷款。如2018年3月开工建设的贵德通用机场,正是由于建设运营资金缺乏,到目前为止青海省通用机场还未实现零突破,省内现有为数不多的通用航空企业由于审批手续复杂、运营成本高、缺少专业人才等因素,开发的产品项目比较单一,产业链条短,低空旅游产业格局还未形成。青海现有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黄南州麦秀林场、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林场等3家“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生态教育基地”,还不能有效发挥集法治教育、实践演示、影像互动、学术交流、旅游开发等多功能体验于一体的互动性教育实践基地作用。涉及生态文明知识传播、物种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普及率还不高;
推动全社会以主人翁的姿态融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宣传教育产品还不丰富,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教育读本等资源,全民生态环境教育体系还不健全,生态文明教育创新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

生态旅游发展强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其秉持的理念符合以保护促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2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为我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也为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但要真正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协调推进,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实践张力,形成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将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这项工作行稳致远,还需要对创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持续研究,加强配套政策的系统性设计,合力推动青海生态旅游高质量推进。

(一)坚持生态旅游国际化发展、标准化建设

把握国际化视野,充分利用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等青海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紧密融入“一带一路”共建,以扩大内需为战略目标,畅通优化国内文化旅游市场大循环环境,巩固东南亚、丝绸之路沿线主要国家旅游市场,大力开拓和优化中东欧等新兴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力争国际旅游市场新突破。以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昆仑山等世界级旅游资源为依托,加大资源整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和IP的国际影响力,拓展青海生态旅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把握国际化趋势,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国际、区域间合作与交流,全方位、多维度展示青海自然人文景观、灿烂的多民族文化,做实对外文化交流与宣传,让更多各国游客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大美青海。在服务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围绕国际游客需求提供标准化服务,推动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服务体系、产品项目、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实现旅游服务标准化、国际化、特色化、人性化的有机统一,提高入境旅游的舒适性。立足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生态旅游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我省生态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生态旅游乡镇建设、生态旅游风景道、生态旅游厕所、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等层面制定相应标准,提升生态旅游现代化治理水平。

(二)遵循“生态+融合+共享”理念,优化生态旅游发展格局

基于“一环六区两廊多点”科学空间规划体系,把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有机融入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乡村振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优化交通、通信、应急救援、气象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生态旅游公共产品体系,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做好生态旅游服务与支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价值最大化、全民共享生态旅游成果。推动生态旅游和区域文化协同发展,依托河湟文化、红色文化、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昆仑文化等多样化的历史、民族、乡村、宗教、藏医药等文化传统基因,深度挖掘青海湖、茶卡盐湖、金银滩、祁连山、昆仑山等“山水林田湖草沙冰”自然资源禀赋,以旅游业为引擎,推动区域生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并形成全球示范。推动生态旅游和产业融合发展,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休闲观光单要素与文化教育、农林牧、商贸、体育运动、卫生健康等多要素的有机结合,探索富有青藏高原特色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集聚多元业态,拓展旅游产业链纵深,完善生态旅游产品供给体系,特别是发挥黄河主题旅游景观廊道、青海湖、祁连山风景道、边麻沟、上山庄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自驾车露营地、旅游休闲街区等重点融合建设项目的带动作用,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进而在产业经济系统内部相互促进,实现生态旅游与区域农林牧、体育、康养、工业等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三)科技赋能,推动地区旅游发展的动力转换

面向“五位一体”的发展总体布局,推进绿色新技术,优化目的地生态旅游项目结构,推广旅游产业链条上下游围绕“绿色、低碳”开发,大力实施绿色旅游企业和绿色旅游产品认证制度。加大绿色有机农牧产品研发生产技术,垃圾回收利用循环产业技术,绿色低碳建筑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光伏、风电、地热清洁能源生产技术等在生态旅游领域的研发利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促进旅游全产业链条的技术革新和旅游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广泛应用5G、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虚拟技术、全息技术等新型科技技术,不断完善城市智能交通导引、智能休闲社区、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智能信息系统监管平台,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全面升级;
在旅游企业运营管理、供应链延伸、产品和服务创新、城乡跨区域供应、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定制化营销体系等领域,加快旅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使数字成为流动的生产要素,为旅游企业加快现代化转型提供全新的动能,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的服务。在旅游景区、酒店、机场、城市公共休憩空间部署低空飞行器、地效飞行器、无人驾驶车船、房车营地等水面、地面、低空装备,以及冰雪、山地、水上运动等智能技术装备,改善生态目的地服务体验。

(四)绿色发展,完善生态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

多样生物、多彩生态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围绕守护好自然生态,维护好生物多样性,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地、自然遗产地保护体系,探索建立自然保护地内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建设项目负面清单,制定完善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制度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依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市场潜力进行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在规划设计、运营机制、技术创新、利益协调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动态调控,使旅游产业更具包容性、可持续性和发展韧性,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作出贡献。发挥政府等公共部门主导作用,统筹协调有效资源,加大财政支持,吸引多元资本进入生态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创新旅游信贷产品和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建立生态旅游投融资服务平台,对生态旅游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给予投融资支持。加快建设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生态旅游监管机制,建立涵盖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共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积极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实现行业内诚信的主体依靠信用资本配置到更多的资源,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生态旅游业营商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统筹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决策咨询制度,组建生态旅游专家智库,为旅游业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多元化、高层次的智力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与青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为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提供高端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方面的保障。在全社会大力推广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开发地方特色的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内容,把绿水青山搬进学校课堂,促进生态文明观的普及和传播。完善与青海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相匹配的社会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挂职、研企合作、定向培养等多元化模式,促进当地生态旅游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五)互利共赢,健全旅游生态补偿协同机制

遵循“受益者补偿、保护者获益”的原则,建立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补偿制度,推进生态旅游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明确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补偿对象,并从法律层面规定补偿标准、方式,确保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公正性和持续性。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补偿中的指导、扶持、保障与监督作用,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统筹生态旅游转移支付资金,规范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完善生态旅游补偿监管体系,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旅游目的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生态服务功能。推动目的地和生态受益地区发展一体化,采取资金补助、产业转型、人才培训等多元化补偿方式,激发生态保护动力,实现共建共享、互利共赢。通过“造血型”旅游生态保护补偿措施,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推动当地企业、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生态公益管理等方式获得旅游收益的分享,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生态旅游保护、建设和发展多元化,打造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双赢之路。

总之,生态作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和最重要可持续的品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是青海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载体和重要途径,时代价值尤为突出。目前,青海旅游发展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存在差距、公共基础设施支撑尚显薄弱、旅游发展外部环境亟须改善及生态旅游与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不足等现实问题,实施生态旅游国际化发展、标准化建设,优化生态旅游发展格局,完善生态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健全生态补偿协同机制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青海旅游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如何在现实基础上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实践张力,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青海大地的实践创新,让旅游业成为建设大美青海的领跑产业,仍然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注释:

文中有关数据引自: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官网。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 向目的地进发小主人报(2022年7期)2022-08-16恋爱中的城市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2022年2期)2022-02-18迷宫弯弯绕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4期)2021-06-15大美青海党的生活·青海(2019年12期)2019-12-23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中国水土保持(2018年8期)2018-08-14动物可笑堂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2018年9期)2018-05-14青海行七首(录二)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年10期)2017-03-16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红土地(2016年3期)2017-01-15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2期)2016-12-01推荐访问:青海 生态旅游 目的地
上一篇:“记号”与“符号”概念辨析:试论传统纹样的再设计
下一篇:民间故事资源创意开发探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