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取穴针刺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压痛阈值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23 点击:

刘亚楠,李欢,范琳,张敏,陈文英,王渊,2,王强,2,乔海法,2

(1.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 712046;2.陕西省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咸阳 712046)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逐渐改变,电脑、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对其依赖,长期单一坐姿和重复性机械运动,使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遭受反复摩擦,局部发生水肿、充血,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1],引发肩前部位局限性疼痛。本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常见,但随着现今生活方式的变化及游泳、射击、投掷类体育项目的发展,肩前痛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年轻人中。其多因外伤或反复劳损后出现,引起局部纤维化,造成肩关节外展、上举及旋转功能受限[2],最终形成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目前,本病治疗主要为保守和手术。手术适合于肌腱撕裂或断裂的患者。当肌腱部分撕裂,可行修复术;严重撕裂或破裂时可考虑肌腱切开术。保守治疗多为冰敷、针灸、理疗[3-4]、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封闭等。经文献整理,在保守治疗中,针灸对本病有积极作用,疗效较肯定,不良反应较少[5]。本研究基于“循经取穴”理论针刺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60例,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6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均为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将其年龄、性别信息录入中央随机系统,系统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分配随机号及组别,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中女6例,男25例;年龄20~45岁,平均(31±6)岁。对照组中女4例,男25例;年龄19~47岁,平均(29±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6]相关标准,需同时满足以下6项。①肩前痛;②疼痛可扩散到上臂或下臂,并在夜间或训练后加重;③结节间沟或肌腱压痛;④Yergason征(+);⑤超声显示,LHBT局部扫描可见低密度影或高、低混合性密度影;⑥MRI显示肱二头肌长头腱鞘受损,但没有完全撕裂。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病程≤12个月;③年龄18~64岁;④VAS评分>4分且<10分;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患有结核、肿瘤等消耗性疾病者;②妊娠及哺乳期者;③严重内科病者;④患处皮肤损伤或患有皮肤病者;⑤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课题者。

1.5 剔除标准

①未按计划方案治疗或数据缺失,不能进行有效的疗效判定者;②治疗期间不予配合者。

1.6 脱落标准

①入组后因患者自身原因无法坚持治疗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中断治疗者;②因治疗不完整,无法确定疗效者;③治疗期间不能坚持者。

1.7 中止标准

在试验观察阶段内,发生不良事件者。

2.1 确定基础治疗点

先寻找患侧肩部疼痛区域,将手持式压力测痛仪(型号FPX25)黑色软头端垂直置于疼痛点上,缓慢、持续加压,当患者感到疼痛时停止加压,此刻显示器上的数值即为痛阈值,记录后,将仪器归零,再进行下次测量,每个部位共测量 3次,取其平均值,使用同样的方法再进行下一位受试者或部位的测量,平均值最小的疼痛点为基础治疗点。

2.2 治疗组

选用0.30 mm×40 mm华佗牌一次性不锈钢毫针,用75%乙醇棉签局部消毒,在基础治疗点、患侧列缺或尺泽穴处直刺或平刺 0.5~1寸。得气后,捻转行针1 min,拇食指前后捻转180°,频率2 Hz,然后给予压痛点和尺泽或列缺穴连接电针仪(型号 HANS-200A),频率2/100 Hz,疏密波,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设定刺激强度,未接电针仪的列缺或尺泽穴每10 min采用捻转手法行针1 min。共留针30 min。

2.3 对照

针刺操作方法同上,给予基础治疗点与患侧灵道或少海穴连接电针仪,未接电针仪的灵道或少海穴给予手法行针,具体操作同治疗组,共留针30 min。

两组均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并在治疗后的第4周(近期)和第12周(远期)分别进行两次随访。

3.1 观察指标

3.1.1 基础治疗点压痛阈值

治疗前后分别评定基础治疗点压痛阈值。

3.1.2 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

嘱受试者根据自己目前所感受疼痛的程度,在一条标有刻度的长度为 10 cm的线段上标出相应位置,从0点至标记点的距离,即为评分值。

3.1.3 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

治疗前后及两次随访评定肩关节功能,包括肌力、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活动4个方面,分数越高表明肩关节功能越好。

3.1.4 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36)

在治疗前后及两次随访从躯体健康、精神健康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Wilcoxon检验,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压痛阈值比较

两组治疗后基础治疗点的压痛阈值均升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压治疗前后压痛阈值比较(±s) 单位:kg

表1 两组压治疗前后压痛阈值比较(±s) 单位:k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 1 2.6 3±1.7 5 4.6 7±1.9 3 1)对照组 2 9 2.4 3±1.0 1 4.7 5±2.1 0 1)

3.3.2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及随访 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两次随访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VA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VA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第1次随访 第2次随访治疗组 31 5.62±0.71 1.83±1.171) 1.03±0.811)2) 0.63±0.651)2)对照组 29 5.68±1.09 2.04±1.301) 1.69±1.391) 1.16±1.191)

3.3.3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CMS比较

两组治疗后及随访 CMS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CMS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CMS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第1次随访 第2次随访治疗组 31 48.63±8.01 70.81±7.511) 76.65±6.261) 77.74±6.401)对照组 29 46.64±8.46 68.57±11.791) 72.58±11.261) 75.21±9.371)

3.3.4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SF-36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及随访 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SF-36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SF-36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第1次随访 第2次随访治疗组 31 109.85±11.68 124.35±10.271) 130.98±10.621) 131.47±11.411)对照组 29 111.02±14.08 120.05±10.711) 125.08±12.391) 126.24±11.741)

3.4 安全性评价

本研究发生了1例不良反应,患者在第2次针刺结束后出现列缺处轻微发麻,并向食指放射的现象,考虑可能由于医生在治疗时手法较重,产生了针刺后遗感,并向患者详细解释说明,第3天患者不适感消失。

肱二头肌腱鞘炎是临床中引起肩前痛的常见病,属中医学“筋痹”范畴,该病的发生以气血、脏腑不足,正气亏虚为本;风寒等邪气阻滞气机,或伴有外伤因素致气血瘀滞肩部为标;亦可虚实夹杂致肩前痛症状发生。手太阴经循行经过肩关节,同时跨越盂肱关节,并且循行于整个上肢,其经筋循行也经过肩前,与肩前痛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肺主一身之气,气血精液的运行依赖气的推动,因此可通过调节气血运行,使经络无瘀血阻滞,而达到通则不痛的功效。现代研究[7]表明刺激手太阴经穴位,可以通过大脑皮层对肢体起到调节作用,起到对疼痛的抑制作用。古文献中治疗肩痛的经络涉及10条正经,其中手太阴频次12次,手少阴频次5次。手太阴经与手少阴经的腧穴使用频次分别位于第六、第七[8],说明肺经与心经均与肩痛相关。两经均分布于上肢内侧,同属于阴经,循行都经过了上臂和前臂。且心为五脏之中心主血脉,肺主一身之气,气血的正常运行及组织的代谢离不开两者相互配合,由此手太阴经与手少阴经均可通过调畅气血起到缓解肩前部疼痛的效果,因此以循心经取穴为对照组治疗本病。

该研究除结合循经取穴的理念选穴针刺外,还选择基础治疗点即压痛阈值最低点进行针刺治疗。从现代临床研究来看,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阿是穴实际是肌肉的粘连或肌腱炎症处,临床上常用痛点或结节来定位[9]。对压痛点进行针刺,可以解除肌纤维缠绕,缓解粘连,将针刺信号通过刺激处的神经干、神经支快速传给大脑,通过中枢调控,释放神经递质,提高和加强机体的抗炎作用,迅速镇痛[10]。

治疗后两组基础治疗点的压痛阈值均升高;治疗后及两次随访,两组VAS评分均降低,CMS、SF-36评分均升高;治疗组VAS评分在两次随访中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循经取穴治疗可升高压痛阈值,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近期与远期疗效显著;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针刺肺经穴的疗效优于针刺心经穴。

本研究表明,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患者的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后期还可以采取手阳经上穴位进行治疗,同时还可对机制进行研究,并检测随访期基础治疗点的压痛阈值。

猜你喜欢 腱鞘炎二头肌压痛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例临床骨科杂志(2021年6期)2022-01-08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12期)2021-06-09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4期)2020-04-21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年10期)2019-11-27肱二头肌远端肌腱的高频超声扫查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9年1期)2019-03-05双侧肱二头肌副头伴右侧肌皮神经变异一例*解剖学杂志(2018年2期)2018-02-13得了腱鞘炎别按摩保健与生活(2018年11期)2018-01-28肩关节镜与小切口胸大肌下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对照研究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7年1期)2017-05-17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15期)2017-01-21醋熏治好了腱鞘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5年1期)2015-05-14推荐访问:肩关节 压痛 阈值
上一篇:细胞焦亡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机械性与非机械性肠道准备对后腹腔镜肾/肾上腺手术后康复的影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