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10 点击:

潘汉超

政府在市场发展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要管控经济流通情况,推进国有经济的稳步发展,必须要定期优化管理条例、丰富管理内容,科学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在这个发展背景下,国家推出了新《政府会计制度》,成为了指导各单位规范化展开经济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实际上,《政府会计制度》主要用于对财政收支状况进行管理,可以分析财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客观的反映出经济的盈亏情况。但由于各单位性质不同,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向存在差异,可用的财务核算、管理方法就会所区别,需要单位结合自身工作情况找到适宜的管理方法,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支持下,完善内部的管理结构体系,提升工作质量及水平。

(一)资产核算方法发生的变化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从2019 年开始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会计管理工作中可用工具比较多、日常工作任务繁杂的问题,希望能够发挥出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提升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例,新制度当中更新了这类资产的核算方法,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及时转变工作思路,熟悉新核算技术的操作流程。实际上,新制度的主要变化就是开始推广使用平行记账的核算模式,用于全面、细致的体现出单位的经济发展情况,旨在让会计信息具有公开性、透明性的特点。同时,新制度对资产计量、折旧的时间与方式给出了明确规定,并围绕着核算任务提出一系列要求,对于完善核算报表,科学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类管理工作有重要的价值作用。

(二)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的变化

新制度重新定义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并调整了资产的确认规则。首先,制度中详细、直观、清晰的介绍了固定资产是政府会计主体为满足业务需求采购的一种资产类型。一般要持续持有一年以上,并要关注资产形态、使用价值的变化情况。通常不可移动的建筑物、大型机械设备都属于固定资产的类别。其次,制度中要求人才在确认资产时,应关注资产的价格,超过1000 元的资产才属于常规的固定资产。对于特殊资产而言,其价格应在1500 元以上[1]。根据这个条件进行资产的划分,可以避免资产核算、管理工作时发生争议问题。

(三)资产管理方法发生的变化

以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为例,日常针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工作时,不仅要定期进行资产核算,完成资产数量核对、价值评估工作。还要使用专业的管理会计工具,确定资产折旧、报废的时间。在这个环节中,新制度也给出了一系列科学、严格的管理规定。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以往制度中的虚提折旧被更改为实提折旧,这种方法为实物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制度还从资产剩余价值的研究角度,给出了闲置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折旧的思路。这对于管控单位的经营成本、缓解财政支出压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资产清查难度高

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资产可以分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大类,以固定资产为例,在决定进行资产管理时,要从资产采购、存储、使用管理等环节入手,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分析现阶段单位内部是否存在大量资产闲置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对策。目前,各个单位都在按照国家推行的新《政府会计制度》展开资产清查工作,实际会遇到的工作难题是:资产的清查难度比较高、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多。如果人才工作态度不积极、不了解新的资产分类标准和管理技术的操作方法,出现了工作马虎的问题,就容易导致账面记录的资产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再加上,固定资产清点的频率低,信息更新不及时,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资产的闲置和报废问题,延误了最佳的资产利用、折旧管理时机,这些都是单位在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方案时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二)管理质量有待提升

会影响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现行的内部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优化,内控制度没有与财务管理任务融合在一起,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严格的管理。同时,管理制度缺乏创新,仍然在使用传统的管理观念指导实践工作,导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突显管理职能的价值作用,容易造成固定资产报废、浪费单位经济成本的问题[2]。另外,内部管理流程不规范,在固定资产采购、维修、领用、租用管理环节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支持,会直接影响管理效果。

(三)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仍需提高

传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才的力量来完成,会出现管理速度慢、管理质量不达标的问题。目前,基于会计工作中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成倍增加,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培养人才时,会着重引导人才学习会计电算化技术。这项技术在现阶段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应用效果良好。但在业财融合管理环节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解决。比如,应构建网络工作平台,引进会计信息化技术,展开对现代化人才的教育及培训工作。不过,这项工作的难度是:单位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引进计算机软硬件设施,要优化信息系统。并应考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水平。然而,很多单位都没有将工作重心放在会计信息化建设环节上,这将显著增加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需要积极结合单位的实际发展现状,遵守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从中找到逐步提升会计工作水平的方法。

(一)做好账目资产账簿管理工作

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时,要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展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从基础的资产清查管理角度出发。一般应先结合国家给出的管理条例,依法优化内部的资产清查流程,要求会计人员将每次资产清查的结果真实、完整的记录下来,以保证账实相符为基础前提,设置责任监督机制,要求会计人员对账簿内容负责。与此同时,让会计人员深入单位的基层业务工作环节中,了解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处理情况,及时更新账目资料。另外,应专项加强产权管理,从土地资源、建筑物、车辆及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环节入手,及时做好产权变更登记,避免后续引发产权归属纠纷问题。新时期,为解决固定资产的盘点难题,很多会计人员都在尝试为固定资产单独建卡,记录资产的采购时间、使用频率、负责人信息,以一物一卡的管理方式降低固定资产管理难度,让工作具有便利性的特点。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结构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全面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应专项引进高质量、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并主动将传统财务会计转变成管理会计,将财务管理工作重心前移,从预算分析、风险评估角度出发,顺利解决管理难题。同时,配套建立完善的管理结构体系,找到各项工作任务的主次关系和关联性。并针对不同工作环节的实际需求,专项设定预算管理、采购管理、实物资产管理的标准制度。还要从中找到衔接管理流程,规范会计人员工作行为的可行对策。有了制度的保障,人才能自觉约束个人工作行为,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引发质量问题的几率[3]。基于此,单位大多会选择设置奖惩结合的管理制度,量化、细化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果的考核指标。要注意找到不同工作岗位与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的关系,保证实际设定的考核指标具有公平性、合理性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奖励或处罚,体现工作的规范性特征。现阶段,单位会重点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在决定资产的采购种类、数量,确定资产的报废时间时,都要依照新制度规定推动工作的稳步开展。

(三)推广使用信息化技术

单位内部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难度高,管理任务量大。在大数据时代下,应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引进新的资产管理工具及技术方法。主要应结合现有资金总额、单位建设规模和工作具体情况,合理分配资金,科学采购计算机设施,构建网络工作平台,尝试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依靠专用的网络工作系统,实现会计数据的自动化整合、实时传递目标。具体进行创新研究工作时,首要任务就是引进物联网技术,为固定资产生成唯一的二维码,在存储、使用资产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了解资产的应用情况。其次,是将线下管理流程转换成线上管理模式,重点要在申领使用资产时,提交电子申请报告,管理人员应通过电子签名技术来审批报告。最后,建立网络互动交流平台,通过通信技术为人才之间提供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关键要以动态化跟踪管理的方式,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为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降低资产的使用安全风险提供技术支持。这需要让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能够相互配合,高效完成基础的固定资产管理任务。

(四)尝试对各部门进行分工管理

人才的工作素质及能力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这要求单位在推行新管理制度时,能参照《政府会计制度》提出的新管理要求,引导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提高人才的专业工作能力。另外,应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特点,专项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一般要分设管理团队、会计团队和业务团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由于这项工作有一定的开展难度,通常应采用分工管理的方式,提前确定每个部门在工作中的权责关系。并注重体现出人才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从平等管理的角度出发,让工作人员互相监督。这不仅可以减轻单位管理者的工作压力,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通过及时处理问题,减小或规避单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个要求,单位应做好内部组织结构建设工作,关注现有岗位是否存在人员冗杂的问题,科学增减岗位人数,合理为人才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4]。还要有序完成岗位拆分和合并处理,最终实现分工管理的目标,克服工作难题。

(一)保证工作具有合法合规的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是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因此,单位领导者需要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在涉及到财务问题时,更要严格遵守国家出台的新《政府会计制度》。比如,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时,应通过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找到现阶段内部工作的优势及不足,寻找问题所在,设置合法合规的管理制度,公开、公正的执行管理规定。要保证管理过程规范、核算结果真实。新时期,大部分单位还会控制每个项目中资产的支出量,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完成盈亏管理工作,以此来规避经济运行风险,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

(二)保证工作具有实效性特征

固定资产大多都具有实物形态,包括计算机设施、房屋建筑、车辆等。不同资产有不同的管理侧重点,在进行个性化的管理工作时,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要先从提升工作实效性的角度出发。避免管理会计在单位内部做无用功,这不仅会增加人力、资金成本投入量,还会影响资产的使用价值。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单位对资产的使用需求,确定资产的采购数量,关键要保证新采购的资产都有利用价值。在制定业务经营计划时,也要考虑到现有资产种类、数量,从提高资产利用率的角度优化工作方案。与此同时,应提升会计人才的创新意识,要求人才主动引进新的管理工具及技术方法,简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满足单位对工作实效性的管理需求。

(三)保证工作具有准确性特征

现阶段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受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工作范围、内容、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成为了会计人员的一项核心任务。通常应先进行预算评估工作,准确预测采购固定资产所需的资金成本,提前编制经济风险管理计划,避免由于大批量采购固定资产,导致项目运行时的资金不足[5]。同时,应按时、有序完成折旧计提工作,确定哪些收入和支出需要计算到当期盈亏数据中,完善财务报表,掌握真实的资金、资产剩余量。

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特殊性质来看,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要关注资产的存储安全问题,还要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带动单位的经济稳步发展。基于目前资产管理工作有一定难度,单位应专项组建会计工作团队,要求人才转变传统工作观念,主动学习管理会计知识,有序完成账目资产账簿管理工作。同时,单位应结合国家出台的新制度,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体系,推广使用责任监督机制、奖惩结合管理制度,围绕着固定资产管理要求设定考核指标,并构建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借助现代化技术减轻管理工作压力。这还涉及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合理进行各部门分工管理的环节,是发挥人力资源应用价值,顺利解决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基础前提。

引用:

[1]温晓岚.浅析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J].商讯,2020(15):32-33.

[2]马颖.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0):11-12.

[3]袁冬明.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国有资产管理,2020(12):45-48.

[4]罗巍,刘光军.我国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商业会计,2021(22):55-59.

[5]周佳.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财经界,2021(3):152-153.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资产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能源(2017年7期)2018-01-19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商情(2017年29期)2017-09-14《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新会计(2017年6期)2017-07-12《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国际商务财会(2017年8期)2017-06-21《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会计之友(2017年8期)2017-04-26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商业会计(2017年6期)2017-04-06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国总会计师(2014年1期)2015-03-16推荐访问: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上一篇: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路径浅探——以长治市为例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思考探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