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影响开发的乡村景观改造设计——以广东陆丰市乡村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01 点击:

何继业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广州 523083)

乡村是中国社会模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继2005年、2013年相继提出建设新农村战略后,我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再次强调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性。景观设计在美丽乡村的构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特色城镇的景观规划则能直观反映出村落的风貌与人文。文章以广东陆丰农村为例,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乡村景观改造相融合,并提出改造策略,为现代乡村景观改造提供合理化建议。

低影响开发理念,英文全称LowImpactDevelopment,是一种易于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补充地下水的生态技术系统。包括: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等。低影响开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能够尽量降低对城市的环境影响,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减缓雨水对城市的冲刷,建立与自然相匹配的城市排水体系,并通过适当的手段来有效控制雨水的流向,从而达到降低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目的。

低影响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以已有的自然生态体系为整体规划发展计划,应从区域及区域的环境入手,确定区域与区域环境,并确定具体指标;
其次,寻求在小流域(或小流域)与邻近区域降雨治理的可能性与限制;
确定并维护对环境有影响的土地资源。

专注于控制雨水径流:采用了对地面的设计战略改进,并采用可渗透性铺层,减少了非渗透性铺层的覆盖;
结合绿化屋面与集雨体系于建筑的整体规划;
在可渗透的地方导入屋面雨水;
保留原有的树和风景,以确保更大的覆盖范围。

从源头进行雨水控制管理:在降雨治理中,采取了分散治理和排水措施;
降低排泄斜率,增加径向通道, 扩大流域面积;
用敞开的排水系统保持天然水流。

创造多功能景观:把雨水处理设备与其它发展要素结合起来,以维护可利用的用地;
采用能清洁水、减少流量峰、提高渗透率并为水资源提供保护作用的设备;
采用园林绿化的方法,降低了雨水量,降低了热岛的影响,提高了建筑的美学功能。

农村民居的外墙上涂满了传统典故,杂草丛生的土地变成了村民活动广场,曾经肮脏恶臭的水沟也被改造成了一条充满乡土气息的河流,来到广东陆丰市的河东镇青山村,就像看到了一副如画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陆丰市近年来大力推动低影响开发理念+“美丽田园”示范带的创建,形成了“山水画廊”、“龙潭湖谷”、“谷乡慢城”、“浪漫荷香”、“薪火蓝湾”等五条旅游特色带,以点带线、线带面,形成了具有美丽乡村特色的风景带。

3.1 构建生态环境的全面性

在规划村庄的景观改造设计时,要考虑到周边的河流、地形、农田、村庄和配套条件,并将其纳入到规划中,以此来确定该地区的功能分区,使其更好地适应本地人文环境,从而达到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最小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大自然[1]。

3.2 提升地域景观的文化性

在低影响力的观念下,通过对乡土建筑的自然、金属、土壤等进行简单处理,以乡土建筑的形式表现出对乡土的认同和乡土的归属感,并将乡土文化与周边自然生态相融合,并赋予其一定的科学性,让民众更好的理解当地人文意蕴,从而形成具有观赏性与文化性的标志性建筑,并将这种兼具观赏性与文化性的标志性建筑,打造成为吸引更多外地游客的特色旅游方式,推动特色乡村建设效果的落地,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3.3 实现设计治理的系统性

在干旱、洪涝频繁发生的区域,如何与河流保持协调一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可将河滩地区改作梯级可浸的梯级栽培,利用本地水陆两栖植被来应对洪涝,扩大河流的冲刷面积,改善邻近水体的趣味,增强区域的灵活性,从而应对更为复杂的自然灾害。在实际治理上,可保持多个自然水库,以滤出渗入及时处理降雨,同时也能够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减轻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其在适当的时候自行恢复。

4.1 使用复合生态袋技术以净水护坡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农村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建设和建设观念日益增强,坚固的水泥大坝在应付洪水的时候起到了更加有效的作用,但也破坏了自然水文机构的运行,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大了灾害隐患,因此越来越多的软性建筑逐步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施工,一些地方采用了生物学的方法代替了传统方法。生态防护就是通过运用根系机械的方法来加强对土壤的稳定,这种方法的原理是能够利用根系和根系之间、根系与土壤之间的相互缠绕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如图1,而茎叶的脉络和面积则可以分散降雨对土壤的侵蚀,减少降雨的面积,保持土壤的养分含量,为根系和土壤之间的微生物群落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而保障植株的生长发育。实践证明,微生物数量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污染物,但细菌很可能会随河流的侵蚀而损失。沸石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治理材料,它充分发挥分子筛的微孔功能,给微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和物质,从而使其与水体紧密结合,进而有效开发和运用了一种新型的水治理技术。因此,需要选择一些耐水性强的草本、小型灌木和小型树木,在培养过程中,要掺入一些木质纤维和木片等,这些辅助养分可以促进植株的成长如图2。可以选用黑麦草、狼尾草等出草快、覆盖效果好的品种作为草种,而护坡的植物则可以采用连翘、迎春等小灌木作为点缀,以增加植被的层次,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河滩风景。

图1 生态防护示意

图2 复合生态袋技术护坡

4.2 利用土壤与植物的生物处理方式

低影响开发在乡村景观改造设计中要有针对性,通过对当地水文格局、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尤其适合农村这样土地资源丰富的地方。土壤对雨水径流量的储存、输送和处理具有重要影响,土壤的构造因区域而异, 土壤中的有机物通过消化、重组等物理过程与矿物粒子结合而成,并根据其排列方式、团聚体的大小和数目而组成土壤的构造。例如,最不能渗透的泥土可以安置不透水道路,沙质的渗透率最高,可以安置低污染的处理设备,便于渗入和处置。在进行植物设计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到土壤的特性,而在不同地区种植的植物品种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土壤的湿度分配将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低影响的发展是利用生物保留体系储存雨水的径流量,并以植物土壤中的生物群落为载体,将其转化为雨后的污水处理厂。

在低影响开发中,雨水花园是一种技术设备如图3,它可以在天然低洼地带配置根系发达、净化能力强的灌丛、草本植物,通常以高生物量方式净化水质,与寄主花卉及花朵相结合,增加观赏价值,它的作用机制是土壤、植被的过滤、植被的蒸腾、土壤的蓄水、土壤的微生物分解等,都能降低或延缓土壤的生成,并能起到明显的美化作用。

图3 雨水花园技术路线

4.3 依托本土文化元素塑造地域形象

4.3.1 找准区域定位融合文化内涵

由于我国土地广袤,各个村庄地理环境有着极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相比较为滞后,但各自都具有丰富的地域历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各地的风景与人文特色也不尽相同[2]。因为农村人口多,一些地区因其地域优越或历史悠久而具有鲜明的特色;
有些建筑乍一看很是寻常,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块砖石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让人惊叹不已。在规划特定地区的湿地体系时,首先要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尊重地形,尊重土壤,尊重水文,尊重植被,尊重野生动物。在遵循“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基础上,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同时兼顾农村湿地的特点,进行“去人工化”的景观实践,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乡村景观改造和自然系统的稳定性。

在景观改造设计前期,设计师应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利用原生态的树木、砖瓦、岩石或泥土等材料,使场景更具有地域魅力,更能融入本土文化,也更容易引起本地游赏者的情感共振,且更具有科普宣传价值[3]。

4.3.2 植入地域文化展示空间特性

根据周围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将景观区域进行大致分类,但因为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空间形式不同,所以不同的人群、设施和植被的配置也不同,所以不同景观的风格都要突出,而不是一概而论。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动、静区域的空间布局,区域景观设计、路线规划、视野轴的设定都与区域的空间属性紧密相关,例如:动区的位置应该位于规划人口密集的区域,主要是出入口处、广场或运动区域,地面平整,视野宽阔,可以聚集大量的人群,并满足一定休闲需求;
这里的绿化面积比较大,靠近自然景观,旁边有一条一米多宽的三层小路,周围有竹子、有花圃、有游憩的露台,还有一些其他自然景观,最适宜三三两两的人闲逛。对于这一区域的植被布置尤为关键,既要兼顾当地植被的特殊性以及四季变化,还要兼顾自然景观的自然演化与规律,在符合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改造和优化[4]。在天然湿地中,应保留足够数量的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如此既能保持原有的生态环境,又能保持生物的多样化,达到人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目的。

在当今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风潮下,设计者应将低影响开发理念贯穿其中,建设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美丽乡村,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雨水景观区域 农事 雨水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景观别墅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1-11分割区域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1年3期)2021-03-25农事 雨水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03-19火山塑造景观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12期)2021-01-08沙子的景观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7期)2020-07-28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20年12期)2020-06-09区域发展篇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年1期)2017-02-05雨水旅游(2016年2期)2016-02-04推荐访问:陆丰市 乡村 为例
上一篇: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探究
下一篇: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探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