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情况分析及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01 点击:

夏 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血液内科, 湖北 武汉, 430030)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临床治疗恶性血液肿瘤疾病有效方式之一。在对患者的治疗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临床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造血干细胞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1]。目前的研究认为[2],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以及营养状况呈现显著的相关性。所以在对患者的治疗中,及时有效通过营养支持干预,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的意义[3]。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4]。本研究主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情况及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标准[5];
②均为首次手术;
③所有患者意识清醒,无精神疾病和沟通障碍。排除标准:①既往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②其他营养疾病患者;
③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

120例患者中男55例,女65例;
年龄19~65岁,平均(38.86±2.37)岁;
体质指数平均(24.51±2.79)kg/m2;
血液疾病类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2例;
移植情况:亲缘移植67例,非亲缘移植53例。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
年龄(39.00±3.11)岁;
体质指数(24.61±2.78)kg/m2;
血液疾病类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9例。移植情况:亲缘移植32例,非亲缘移植28例。观察组25例,女35例;
年龄(38.72±2.09)岁;
体质指数(24.41±1.69)kg/m2;
血液疾病类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23例。移植情况:亲缘移植35例,非亲缘移植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营养指导,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给予患者治疗期间清淡饮食,每日热量控制在25~30 kcal/kg,蛋白质控制在0.6~0.8g/kg,同时对患者进行矿物质以及维生素补充。干预时间为2周。

观察组患者采取团队管理下的营养干预模式护理,首先建立有主管护师以及责任护士各1名的护理营养管理小组,同时在小组内由具有三级以上资格证书的营养师对护士进行营养知识培训,经过培训合格的护士才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在对患者的护理干预中主要包括营养评估、制定营养计划、设计营养食谱、营养监督、强化营养教育、移植期营养干预等6个步骤[7]。干预时间为2周。

1.2.1 营养评估:在对患者的营养评估中,主要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8],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的基本生理情况,包括身高、病史资料以及体质量等情况进行记录,有的放矢给予患者制定营养处方。

1.2.2 制定营养计划:营养干预小组根据患者的移植方案以及营养状况,对其常规性进食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以及序贯营养支持方案进行设定。避免在对患者的营养计划设定过程中标准化,根据患者的不同的差异性,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

1.2.3 设计营养食谱:在对患者的营养食谱制定过程中,根据理想体质量计算方式,计算患者理想体质量下的每日总热量。其每日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热量比中应达到55%,脂肪占比达到30%,蛋白质占比达到15%。一日三餐按照1:1:1进行分配,对于存在口腔溃疡患者,除对患者进行肠外营以外,也可以将食谱制成匀浆,经鼻饲给予患者进行输注。

1.2.4 营养监督:营养管理小组每天对患者的进食情况进行监督,了解其每日摄入量,根据患者的进食量计算患者蛋白质,脂肪以及热量的摄入情况及时对营养方案进行调整,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满意度。

1.2.5 强化营养教育:在对患者实施营养干预措施过程中,其健康教育措施主要采取视频宣教方式为主,在患者的住院期间每日对患者进行膳食指南视频进行播放,每次播放时间为20~30 min,每天播放1次,其内容主要涉及营养支持的重要意义、营养支持途径以及如何对食物搭配进行优化。在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注意对患者进行不良饮食习惯危害以及饮食注意事项的教育,在对患者出院前。对其家属进行科学搭配食物健康教育。

1.2.6 移植期营养干预:移植手术期间,根据患者的临床营养档案,每日通过微信随访或者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饮食进行个性化干预。

1.3 观察指标

1.3.1 营养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的营养状况,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水平(HB)、白蛋白(ALB)、前蛋白(PAB)、总蛋白(TP)进行比较。

1.3.2 生理指标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周的实际体质量与理想体质量的比值(IBW%)、上臀中部肌围(MAMC)进行比较。

1.3.3 免疫指标比较:分别对两组进行空腹采血4 mL,3600r,15 min离心,取上清液,采用RL Ma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免疫指标。

1.3.4 预后分析:分别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移植期感染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数据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B、ALB、PAB、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LB、PAB、TP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 HB(t=2.745,P<0.01)、ALB(t=22.435,P<0.01)、PAB(t=28.104,P<0.01)、TP(t=15.294,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

组别观察组(n=60)对照组(n=60)HB/(g/L)治疗前106.37±12.36 105.73±12.16 0.286 0.775治疗后52.09±2.08 41.73±2.91 22.435<0.001治疗后118.06±12.71 111.64±12.91 2.745 0.007 ALB/(g/L)治疗前36.41±11.63 36.01±12.28 0.183 0.855 PAB/(mg/L)治疗前229.73±22.24 229.2±22.00 0.131 0.896治疗后341.03±12.73 275.04±12.99 28.104<0.001 t P TP/(g/L)治疗前56.85±1.56 56.81±1.77 0.131 0.896治疗后67.91±2.64 61.15±2.18 15.294<0.001

2.2 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BW%、MAM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BW%、MAMC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IBW%(t=17.417,P<0.01)、MAMC(t=9.650,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比较()

组别观察组(n=60)对照组(n=60)IBW%MAMC/cm治疗前89.37±2.79 89.34±2.31 0.064 0.949 t P治疗后107.57±2.68 100.54±1.61 17.417<0.001治疗前18.32±1.57 18.72±2.90 0.940 0.349治疗后24.21±2.80 20.18±1.62 9.650<0.001

2.3 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补体C3、补体C4、IgA、IgG、IgM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补体C3(t=2.656,P<0.01)、补体C4(t=30.077,P<0.01)、IgA(t=3.124,P<0.01)、IgG(t=5.303,P<0.01)、IgM(t=2.263,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

表4 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

组别观察组(n=60)对照组(n=60)补体C3/(g/L)治疗前1.01±0.74 1.06±0.81 0.353 0.725治疗后1.89±0.28 1.77±0.21 2.656 0.009补体C4/(g/L)治疗前0.22±0.02 0.24±0.07 2.128 0.035治疗后0.47±0.02 0.33±0.03 30.077<0.001 IgA/(g/L)治疗前1.14±0.52 1.16±0.42 0.232 0.817治疗后1.36±0.23 1.22±0.26 3.124 0.002 IgG/(g/L)治疗前5.81±2.52 5.84±1.53 0.079 0.937治疗后9.24±1.51 7.14±2.67 5.303<0.001 t P IgM/(g/L)治疗前1.22±0.72 1.25±0.54 0.258 0.797治疗后0.77±0.39 0.62±0.21 2.623 0.010

2.4 两组患者预后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χ2=4.821,P<0.05)、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χ2=6.321,P<0.05)、移植期感染率(χ2=7.431,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预后分析[n(%)]

恶性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大剂量的化疗药物以及放射线进行预处理。在消灭患者的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其正常的细胞造成伤害,尤其是快速生长细胞[9]。一旦胃肠道快速生长细胞发生损伤,严重影响其消化功能。也有研究指出[10],此类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应激反应,机体对于蛋白质以及能量的需求较高,在移植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的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随着其免疫功能的显著下降,移植期间感染发生率呈现升趋势。较高的代谢应激反应还会造成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营养不良,进而形成恶性循环[11]。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营养及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本研究中采用营养干预小组模式对患者开展营养干预,通过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利用目前已知的营养标准化程序对患者开展全面、专业的饮食指导,并开展个性化的营养指导。通过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对其营养支持方案进行优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预后[12]。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生理指标分析,其IBW%、MAMC呈现显著的升高趋势。血清学指标的改变提示患者的细胞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而生理学的指标分析显示,其肌肉组织的消化以及代谢情况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机体的蛋白负平衡得到有效的纠正[13]。同时,通过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补体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提示,通过对患者的团队管理营养干预模式,优化其营养干预措施,降低营养风险,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14]。

既往研究指出[15],虽然通过营养干预可以降低手术期间以及手术后的不良反应,确保顺利完成后续治疗,但是并不是每位患者均需要进行营养支持,一定是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干预,如果对患者盲目性的开展营养支持,会造成其肾功能以及代谢功能的负担[16-17]。而本研究采用的团队管理下的营养支持干预,在对患者进行干预模式之前,首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通过对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有效制定相关食谱。同时在食谱的执行过程中,通过营养督导以及营养健康教育,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营养干预的患者,其治疗期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移植期感染率显著降低。杨妙华等[18]通过对患者的团队管理模式下的营养干预,患者的预后显著改善,满意率显著提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干细胞移植手术患者采取的团队管理模式下的营养干预,患者的营养及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补体营养状况白血病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4期)2022-05-23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医学概论(2022年4期)2022-04-24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8期)2021-08-13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3期)2021-07-21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2期)2021-03-29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首都公共卫生(2019年5期)2019-05-21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中国科技信息(2015年2期)2015-11-16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中国科技信息(2015年6期)2015-11-10阅读理解Ⅰ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4年3期)2014-04-29推荐访问:营养 移植 造血干细胞
上一篇:论坚持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新时代要求∗
下一篇:FDA批准口服JAK抑制剂Olumiant用于COVID-19成人患者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