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新时代要求∗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01 点击:

汪亭友 裴亚男

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pp.1-2)这段重要论述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高度,不仅首次提出“三个务必”的重大论断,而且要求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运用历史思维,深入探究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党,是一个善于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正确把握历史前进方向、顺势而为、奋发有为的党。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发挥创造历史的主动性,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看起来扑朔迷离、千头万绪,仿佛是人的各种活动和偶然事件的无意识堆砌,充满随机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但历史本质上是客观的,存在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是有迹象可寻、有线索可察、有规律可蹈的。当人们认识了历史规律,把握住历史大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就会推动历史大踏步前进;
反之,当人们错误认识历史,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就会迷失前进方向,丧失历史机遇,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2]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指明了人类到达理想社会彼岸的主体力量和根本途径。尽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曲折而漫长,需要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人士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牺牲,但由社会规律所决定的历史总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历史的铁则”总是以坚韧顽强的姿态穿越历史长空,留下清晰而耀眼的轨迹。深刻认识人类社会规律和历史演进趋势,始终与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保持一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摆脱黑暗和苦难、追求光明和幸福、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思想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100 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就是党领导人民尊重历史规律、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知难而进、顺势而为、奋发图强的历史过程。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的一切变革,都是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方向开辟、求索而来。锲而不舍的历史担当、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成为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支柱。回顾历史,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党的二大确立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道路和科学的思想。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中国共产党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完成国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从此踏上社会主义道路,此后党领导人民又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现代化取得初步的胜利,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历史性改变。这些努力和奋斗,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重新认识国情,主动顺应时代变化和人民愿望,做出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并从实际出发,确立了到21 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在实现温饱和总体达到小康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提出到建党100 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并对我国现代化战略重新作出安排和部署,明确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就是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p.21)报告还做出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即从2020 年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p.24)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二十大确立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圆满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变革史,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正因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历史大势、主动赶超历史潮流,才能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正确选择,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深刻的变革。矢志不渝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始终贯穿于党的奋斗全过程,体现在党和人民事业各方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不论何时何地都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需要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p.16)全体党员要俯下身子、静下心来,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要求,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的历史、党的成就结合起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要深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坚定必胜信念,增强斗争本领,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孩浪的重大考验,勇于战胜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坚强可靠的安全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必然性是通过历史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是通过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创造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以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是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充分发挥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抓住历史变革的机遇,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在攻坚克难、奋发有为中取得的,是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取得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倶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在实践探索中正确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而依然朝气蓬勃的奥秘所在、关键所在。

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种子,只有扎根中国大地才能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传播普及,在与中国社会的初步结合中展现出真理的威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与在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变革要求,勇于推动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取得一切胜利、创造一切奇迹的根本思想保证,是百余年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思想保证。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不仅成功找到一条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而且成功找到一条通向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梦想,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广泛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伟大的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将推动14 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在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它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摒弃了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摒弃了精神颓废、物欲横流的现代化。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摒弃了竭泽而渔、不可持续的现代化。它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了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在世界现代化史、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共产党正因为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变革创新,不仅找到了一条发展社会主义、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完善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根本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一方面充分肯定过去十年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大成就,另一方面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高度,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在新时代,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需要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创造人类制度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文明的孕育滋养,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创立发展起来的,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融通、交相辉映,共同构筑起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p.42)的文化发展目标,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入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两为”“双百”“双创”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党领导人民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道路探索、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方面,还体现在实践创新方面。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党领导人民成功实现了从单一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文明”“四个文明”再到“五个文明”一体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更加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性转变,从低水平、粗放式、不可持续的发展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从弱化、虚化、淡化党的领导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实践创新为党的理论创新、道路探索、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奠定了前提和基础,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需要全党同志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繁荣昌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指日可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1](p.18)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勇于奋进,不断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发扬光大。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历史是不间断的连续过程,是一代代人接续创造的过程。一定时期的历史是在一定时空环境、社会条件下发生的,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受到历史条件限制,既有物质生产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思想认识等主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实践中出现失误甚至犯错误在所难免。毛泽东深刻指出:“人的思维不可能完全确切地反映客观实际。人类只能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认识的不足,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事物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又是在发展变化的,人的思维的反映跟不上客观实际,就一定会犯错误。”[3](pp.65-66)

新中国是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帝国主义封锁中推进的,别国经验不能适合中国的情况,独立自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由于缺乏经验,加上理论准备不足,主观认识脱离了客观实际,我们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遭遇了挫折,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错误。这是中国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时难免要经历的过程、付出的代价。只有在曲折中接受磨炼和锻造,党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会不会发生失误、出现错误,而是对待失误和错误的立场、态度是否端正,纠正失误和错误的方法、措施是否得当。列宁指出:“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政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4](p.167)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我们党百年历程中有过三次大的历史总结。一次是1945 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功过是非、主要经验教训。一次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统一了全党和全社会的思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还有一次是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三个历史决议的通过,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对于全党全社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都具有无比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科学分析、正确对待历史上的失误和错误,必须警惕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2021 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2]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概括我们十年来的形势时强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在分析当前面临主要问题时依然强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1](pp.5、14)在我国,历史虚无主义试图通过歪曲贬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达到否定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这股错误思潮有着复杂而广泛的表现,其思想认识基础是历史唯心论、价值虚无论,惯用手法是采用含沙射影、移花接木、牵强附会、戏说调侃等方式,肢解宏大的历史叙事,碎片化、泛娱乐化历史,用支流冲淡主流,用枝节取代主题,割断历史主线,扰乱历史逻辑,宣扬现象化、表象化的历史观,更具迷惑性、煽动性、危害性。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需要全党全社会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分清主流、支流,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要历史地看待历史活动和历史人物,既不能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用今人的眼光、今天的成就苛求、贬低前人,也不能消极对待历史,仿佛存在都是合理的,看不到前人、历史的局限,甚至为前人的错误辩护。历史研究同人类其他认识活动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主观符合客观、认识符合实际的过程。当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历史,主观结论反映客观实际,这样的历史研究才是真实可靠的。要用宏大的历史观认识历史、把握历史,把一定时期的历史放到历史长河中进行观察思考,探究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本质联系,把握不同阶段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诠释历史演进的脉络和真谛,深化对历史本质和要义的认识,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历史的本质是观念不断更新、时代不断变迁、后人突破前人的过程,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从历史深处汲取把握现在、走向未来的智慧,用科学的历史思维、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走稳走好自己的路。

猜你喜欢 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特色 边疆治理现代化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特色种植促增收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评《中国现代化论》">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2期)2020-02-18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完美的特色党建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0期)2017-11-07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读者·校园版(2016年17期)2016-08-25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大众创业(2009年10期)2009-10-08推荐访问:历史 新时代 自信
上一篇:军装风格在现代工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情况分析及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