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技术辅助血肿清除术在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中的应用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7 点击:

王鹏宇,姚宏伟,李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外一科,河南 商丘476100)

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是指在非创伤性因素作用下造成的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在基底节区聚集的疾病[1]。临床上普遍认为,出血量低于30 mL的脑出血患者发生脑疝的概率较小,推荐采用保守治疗[2]。随着早期清除脑内血肿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及立体定向辅助精准手术系统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治疗少量脑出血台数逐渐增多[3-4]。然而,临床对于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在中、小量脑出血中的应用尚存在争议。故本研究探讨立体定向技术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价值。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基底节出血;
②出血量15~30 mL;
③首次发生该病,发病至入院时间在24 h内;
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脑出血;
②既往存在颅脑手术史;
③严重心、肝、肾、肺功能不全;
④存在肢体残疾或精神障碍。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28~78(56.31±8.72)岁,男23例,女17例,出血量(25.13±2.41)mL,发病至住院时间(7.46±1.32)h。对照组30~78(57.15±8.62)岁,男24例,女16例,出 血 量(25.24±2.37)mL,发病至住院时间(7.40±1.35)h。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观察组给予立体定向技术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行头颅CT检查,并制作3D打印导板。根据血肿腔部位选取合适的体位,全麻手术,消毒前将导板与面部结构仔细比对,用龙胆紫在皮肤穿刺点做好标记。消毒铺单后,确认穿刺点位置,圆刀切开3 cm切口。以穿刺点为中心钻孔。骨蜡止血,双击电灼硬脑膜,尖刀呈十字型切开硬脑膜,显露脑皮质。安装好导板,将引流管从导板预设的位置刺入血肿腔,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 mL),洗涤、交换血肿腔内血肿。术后复查头颅CT,发现残余血肿,注射尿激酶促进引流。②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应用降压药物控制平均动脉压在100~140 mm Hg,给予甘露醇等预防脑水肿,应用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应用氨甲环酸预防再出血。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评估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其中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记录患者的预后良好率。统计患者的并发症(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呃逆)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 (±s)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住院时间及预后良好率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为77.50%,高于对照组的32.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住院时间及预后良好率比较±s,n(%)]

表1 两组的住院时间及预后良好率比较±s,n(%)]

组别 n 住院时间(d) 预后良好率观察组 40 15.56±1.43 31(77.50)对照组 40 24.95±1.51 13(32.50)χ2/t 28.556 16.364 P<0.001 <0.001

2.2 GOS、MBI、mRS评分 术后,两组的GOS、MBI评分均升高,mRS评分降低(P<0.05);
观察组的GOS、MBI评分高于对照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GOS、MBI、mR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GOS、MBI、mRS评分比较s,分)

时间 组别 n GOS评分 MBI评分 mRS评分术前 观察组 40 3.02±0.16 19.98±11.02 4.08±0.82对照组 40 3.04±0.17 21.03±13.23 3.99±0.83 t 0.542 0.386 0.488 P 0.589 0.701 0.627术后 观察组 40 4.04±0.66 75.18±15.38 1.90±0.68对照组 40 3.29±0.46 46.73±18.79 3.08±0.79 t 5.896 7.410 7.159 P<0.001 <0.001 <0.001

2.3 并发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脑出血是脑血管系统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基底节为神经纤维传导的必经部位,同时为自发性脑出血的高发部位[5]。15~30 mL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可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后续接受保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功能如言语功能、肢体运动等难以发挥预期作用,可增加家庭的负担。有研究[6]认为保守治疗时血肿未能及时得到清除,可对脑组织产生长时间的压迫作用,导致神经纤维束受压,进而出现不可逆的改变;
同时血肿块的压迫作用可造成细胞缺血、缺氧,诱发病理性坏死,细胞释放出的毒素可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周围细胞;
血肿块分解后其内有效成分为含铁血黄素,可加重周围组织的水肿,进一步破坏纤维束。故血肿的持续存在为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元凶,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关键为清除脑内血肿。然而目前关于手术清除中、小量脑出血尚的作用尚存在争议。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以其微创、对周围损伤小的优点被临床用于脑出血的治疗。立体定向技术辅助血肿清除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可在早期解除血肿块对脑组织压迫的同时,有效减少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将脑组织的二次损伤及术后颅内感染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可保留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立体定向技术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此前国内有报道[8]指出,采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预后改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朱红玉等[9]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MB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原因可能为手术治疗可及时解除血肿占位,防止出现周围水肿,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10]。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辅助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该种术式治疗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立体定向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可缩短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基底节自发性定向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临床骨科杂志(2021年1期)2021-12-03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老年医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3-09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20年8期)2020-12-23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2020年8期)2020-12-23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制造技术与机床(2017年3期)2017-06-23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病因学研究进展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6年6期)2016-05-17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年4期)2015-12-27推荐访问:血肿 自发性 基底
上一篇: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重症的相关性
下一篇:整体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