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文化在体育解说艺术中的作用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6 点击:

○秦秋莹 王东林 牛嘉琪

粉丝文化的显著表现以相关行业的公众人物与粉丝之间所呈现出的“拟亲属”关系为典型特征。所谓“‘拟亲属’关系,是粉丝个体基于偶像崇拜心理驱使之下的感性情感行为。”[1]基于这种关系,粉丝与公众人物的联系被放大,依托粉丝个体在粉丝群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展,随之产生相应的粉丝文化效应。

(一)粉丝与粉丝文化

1.粉丝

粉丝是一个舶来词。“最初的‘粉丝’是英文单词‘Fans’的音译,主要指‘狂热的拥护者’,现被广泛用来描述迷恋、爱慕各类明星偶像的疯狂崇拜者和支持者。进入新世纪,粉丝不单是指单个个体,更多指的是由有共同喜好的个体组成的社群。”[2]

2.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3]具体表现为粉丝对偶像相关的一切事物产生消费欲望,形成消费冲动,为此无偿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一现象在近些年形成愈演愈烈的态势。

(二)体育解说艺术内涵

1.解说艺术表达范式

所谓范式,即人们约定俗成且普遍接受的认知界定与评价标准,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条件下人们基于某种类型事物或行为特征的统一描述与约束。体育解说艺术的表达范式,就是解说员在进行赛事解说时经常使用的基本表达样式。传统的体育解说艺术表达范式具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个显著特征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形式强调”。例如,宋世雄的体育解说具有典型的“三超”特征:“嗓音超尖、语速超快、分贝超高”。这种体育解说艺术表达范式“实质上会最终流于对体育赛事形式上的图解,而疏于对体育赛事本身的关注,给人一种技术含量不足甚至是欠缺的感觉。”[4]传统体育解说艺术表达当中,“朗诵体”范式也较为常见,具体表现为语句工整对仗,但就传播效果而言并不理想,往往很难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下面这段广州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解说词的“朗诵体”特征尤其典型。

“女解说员:夜色下的广州,珠水如镜,穿城而过,奔流入海的江水打开了一座城市最包容的胸怀。

男解说员:夜色下的广州,大桥跨江,沟通两岸,坚实稳重的桥身,挺拔了一座城市最坚硬的脊梁!”

传统的体育解说艺术表达范式第二个显著特征体现在传播诉求方面的“语义附加”,即在体育赛事解说中,解说员会融入一些主观层面的“宣传教育意义内容”。例如在1981 年,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首次夺冠后,宋世雄解说道:“作家们,希望你们写一篇文章吧!讴歌我们女排的姑娘们,赞美中国姑娘们的拼搏精神……”显而易见,这样的解说表达从解说词与体育赛事吻合度上是彼此疏离的,“通过体育解说试图教育他人”的主观意愿,与客观上受众的娱乐诉求并不一致。

2.解说员风格

“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共同显示出的整体相貌,它不同于艺术特点,是特点的抽象,是存在着的虚无,属于庄子所讲的可以意察、不可言论的‘物之精也’”。[5]本质上而言,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独特的艺术特征的外在呈现。作为知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的“高、尖、快”、韩乔生的娱乐搞笑、洪钢的不苟言笑、贺伟的诗情隽永等,是他们每个人典型的风格体现。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咪咕视频邀请中国短道速滑比赛历史上第一个三冠王得主王濛搭档黄健翔担任短道速滑项目的解说,在解说中王濛通过“我的眼睛就是尺”等诸多金句受到了观众的关注与喜爱。正因如此,在粉丝的鼓励下,王濛后续的解说更加放开和有意无意地扩展自己这种表达方式。解说中,王濛不再仅仅局限于激情呐喊,而是将自己这种率真的解说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王濛通过轻松幽默的解说风格和爽朗的个性呈现吸引了大量粉丝,被粉丝们亲切的称为“濛主”。她极具个性的解说特点,改变了受众对于女性解说员怯弱拘谨的刻板印象,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代解说员整体风格转向的一个缩影。

3.解说艺术理念

理念是人们脑海中对不同事物形成的认知判断,并以此为标尺,作为支配自己行为或处理事务的指导原则。体育解说理念是解说员在解说实践中应该遵循的指导规范。粉丝文化影响下,体育解说传统理念出现一定改变,具体表现为“纠偏”与“提纯”两个方面。所谓“纠偏”,是将传统体育解说中的“教育附加语义”逐渐剔除;
所谓“提纯”,是使现代体育解说中受众希望通过观赏体育赛事获得愉悦身心的终极诉求得以实现。例如,2016-2017 赛季英超利物浦对阵埃弗顿的比赛中,解说员詹俊的“火燎的金刚,烟熏的太岁”被称为“神一样的解说金句”,一时风头无两,传为佳话。得到受众鼓励追捧以后,2021 年开始,他与张路搭档解说的“嘿哈侃球室”更是充满了欢乐,万千受众直呼好看、过瘾,以上解说理念的变化,无不体现着粉丝文化的作用效果。

粉丝文化作用下的体育解说具有以下5 个显著特征:粉丝吸引、粉丝聚集、粉丝动员、涵化作用、群体排异(图1)。

图1:粉丝文化作用下的体育解说5个特征

(一)粉丝吸引

对受众产生足够吸引是艺术作品或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喜爱的前提。在粉丝吸引阶段,受众出于对解说员个人的喜爱,在观看体育赛事比赛时会不由自主地对解说员产生选择偏好。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中不少解说员通过自身语言魅力吸引粉丝,为粉丝聚集奠定基础。例如,解说员于嘉用“玉汝于成,踏雪寻龙”形容谷爱凌的“完美一跳”,通过“诗意化”的表达,将中华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粉丝聚集

粉丝对解说员产生喜爱、崇拜等心理后,通过转播渠道接收信息。在此过程中,受众个体接收到感兴趣的赛事及友好粉丝的影响,便会出现粉丝黏化趋势,形成粉丝聚集效应。在众多体育赛事中,特定受众会因为自己喜爱的体育解说员去观看某场比赛,个体粉丝聚集形成粉丝群体,完成粉丝聚集过程。例如,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中通过“唠嗑式”解说爆火的解说员王濛,频频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为了感受王濛的妙语连珠,众多粉丝“围观”王濛参与解说的比赛项目。北京冬奥会期间,在#王濛解说#微博话题中,调查数据抓取到19.9亿浏览量、39.4万条讨论、王濛金句集锦播放量超过2500 万次。从新浪微博平台王濛的粉丝数量增加,到王濛粉丝团“冰柠檬”的形成,完成了这一时段王濛个人的粉丝聚集。

(三)粉丝动员

所谓粉丝动员,即粉丝群内部之间进行自我管理与联络沟通,其主要表现为组织开展社群集体消费、声援拉票,其目的是支持群组共同拥戴的偶像。在这一过程中,网络线上平台是主要根据地,例如微博超话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QQ 群等,都是实现粉丝动员的重要场域。在新浪微博平台的“王濛超话”中,粉丝群组“冰柠檬Family”的主持人多达7 人,发帖量达到32 万,共有42.3 万粉丝共同经营,粉丝个体人人参与其中,增加了粉丝群体凝聚力。

(四)涵化作用

粉丝群体在自营过程中呈现涵化特征。“由美国学者格伯纳提出的涵化理论的基点是关于三种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媒介反映的‘符号现实’以及受众所理解的‘观念现实’。”[6]

“社会现实”源于粉丝文化作用下,粉丝更容易表达个人对偶像的喜爱,由个体形成群体最终成为组织有序的粉丝社群。例如,解说员韩乔生在北京冬奥会比赛期间通过新浪微博平台开设了个人特别栏目“韩你看冬奥”,与大家分享交流冬奥会知识,通过粉丝在留言评论中的反馈,不断改善自己的解说语言。

“符号现实”基于粉丝与偶像接触渠道逐渐多元化。传统的体育比赛中,解说员只能描述比赛现场,难以了解粉丝观看比赛时的反应,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解说员在解说比赛时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等与粉丝进行实时互动,通过粉丝的即时反馈,对接下来的语言、语式、语态实时调整。

“观念现实”基于粉丝从心理层面对偶像的喜爱,以及行为方面为偶像无偿付出的普遍观念。北京冬奥会期间关于解说员的话题频频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无论是陈滢的“诗意”解说,还是韩乔生的“韩你看冬奥”栏目,微博话题榜上都有各家粉丝在竭力推崇自己的偶像,为偶像点赞、打榜。

(五)群体排异

群体排异,即不同粉丝群体之间对彼方喜欢的解说员互相排斥的行为反应和表现。通过这一现象可以看出粉丝对于偶像的喜爱具有排他性。例如,喜爱贺炜“诗意型”解说的粉丝群对白岩松“白话体”解说样式未必感兴趣;
而喜爱“白话体”解说的粉丝群对“诗意型”解说同样可能不愿意接受。从社会学角度考察,粉丝群体赋予了个体粉丝责任感,在“人人都是参与者”的关系网中,会强化粉丝群体对于其他解说员的排斥意识。

(一)解说员主动圈粉

“Park将品牌形象划分为体验性形象、功能性形象和象征性形象进行测量,对品牌形象进行了精准的概括,该划分方式获得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同并被沿用至今。”[7]粉丝文化对于体育解说员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个人IP 的建设与维护上。咪咕视频转播2022 年北京冬奥会时之所以邀请韩乔生担任解说员,一个重要原因是看中了韩乔生有一个“全能王”的雅号,这一代称就是其IP 化形象的体现,韩乔生正是通过“全能王”的IP形象建设与不断完善来吸引粉丝。

解说员是否主动实施圈粉行为结果大不一样,从蔡猛和韩乔生之间的粉丝数量对比可以直观印证(图2)。

图2:解说员有无圈粉行为效果比较

(二)互促机制构建

不仅粉丝行为会影响体育解说员,解说员作为赛事转播的描述者和报道者,也会对粉丝产生一定影响。“一般而言,赛事转播具有三重任务,也就是报道比赛,提供审美与娱乐以及塑造听众的价值观。”[8]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中,自由式滑雪女子U 型场地技巧比赛,我国运动员张可欣在第三轮比赛中摔倒,解说员席睿在颁奖仪式说,“这一刻抛开成绩,我们只关注张可欣的身体状况。”通过席睿的解说,许多观众被运动员执着拼搏的精神感动,引导受众在关心奖牌的同时,也关注运动员本身(图3)。

图3:解说员与粉丝互促机制

(三)粉丝社群效应

“粉丝”与“偶像”的“互促”机制促使粉丝群体呈现‘社群性’特征,即‘粉丝社群’效应。”[9]“粉丝社群”效应即粉丝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粉丝对于解说员偶像的情感依赖,进行组织有序的社群援助活动。在粉丝社群活动中,粉丝将自己对解说员的情感依赖转化为社群活动的动力。2022 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项目比赛中,解说员陈滢在解说金博洋的比赛中说到“他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一时之间,解说员陈滢的名字与“解说仙流”“神仙解说”等人设相连接,解说员借助粉丝社群而热度攀升,形成广泛受众期待,粉丝群热度攀升,对于解说员而言,偶像的粉丝社群效应充分显现。

互联网时代,粉丝文化已经影响和渗透到体育解说艺术的各个方面,而且这种影响作用正在日渐扩大。一方面,粉丝文化对于体育解说艺术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粉丝群通过网络渠道的诉求表达、情绪传递、对所喜欢和拥戴的体育解说员进行主观评价上的“偶像化渲染”等,进而对体育解说员的心理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对于解说员不断提升自己的解说艺术水准,客观上产生促进与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粉丝文化作用下,粉丝群的“分立站队”与“圈层识别”现象,容易引发粉丝群基于对不同解说员截然相反的认知评价,继而导致不同粉丝群之间的所谓“互怼”和“内卷”现象发生。

注释:

[1]晏青,付森会.粉丝-明星关系感知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基于混合方法的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1(10):6-28.

[2]尹佳琪等.基于信仰教育的大学生“粉丝文化”现象探析[J].理论观察,2021(12):165-167.

[3]粉丝文化[EB/OL].[2021.12.28].https://baike.baidu.com/item/粉丝文化/4786641?fr=aladdin.

[4]王东林.“本真式”体育解说的特征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2):33-36.

[5]丁君君,贾文龙.现代戏的表演艺术风格[J].中国戏剧,2021(09):45-47.

[6]黄琼慧,陈矿.涵化理论视阈下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策略[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04).

[7]PARK C W,JAWORSKI B J,MACLNNIS D J.Strategic brand concept-image management[J].Journal of Marketing,1986,50(4):135-145.

[8]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节目播音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181-182.

[9]董雅如.网络粉丝社群运行的情感能量分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1(17):163-164.

猜你喜欢 解说员社群偶像 偶像报意林·全彩Color(2020年1期)2020-12-02小小解说员少儿科技(2019年11期)2019-09-10社群短命七宗罪现代家电(2019年4期)2019-06-12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红领巾·探索(2018年7期)2018-10-16水果总动员小学生作文·小学低年级适用(2017年10期)2018-03-23出卖偶像中学生(2015年35期)2015-03-01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创业家(2015年9期)2015-02-27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天使进化——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偶像们都恋爱了东方电影(2015年4期)2015-01-10推荐访问:解说 粉丝 作用
上一篇:采得准、写得好、吸引人、走得远——以《中国税务报》为例谈政策解读类报道
下一篇: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停车楔研发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