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策略研究——以湖北省非遗传承策略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2 点击:

管顺丰,赵 宸,田 耘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 “非遗”)传承水平的提高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要求,“非遗”传承正在走出以保护性传承为主的阶段,逐步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2021年8月国家发布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 “指导思想”部分提出了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工作方针,指明了我国 “非遗”传承事业向着创造性、创新性方向发展的新形势。

区域 “非遗”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某一区域内 “非遗”的传承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系统地研究某一区域内不同地域、不同类型 “非遗”传承策略的特征,对于借鉴成功的经验、发掘 “非遗”创造性传承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非遗”传承领域的研究主要以单一 “非遗”项目为对象展开,鲜见关于区域内 “非遗”的地域分布维度、文化领域维度相关的传承策略研究成果。此外,目前关于“非遗”传承策略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以经验总结为主,理论性尚不系统。故此,本文借鉴战略管理理论,从传承环境分析、传承模式构建两个层次建立区域 “非遗”传承策略理论:在 “非遗”传承环境分析方面,采用协同优化研究方法、借鉴战略环境分析理论,构建 “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理论;
在 “非遗”传承模式方面,运用归纳法总结专家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区域 “非遗”传承的特征,构建 “非遗”传承模式体系。

同时,本文以湖北省国家级 “非遗”传承项目的传承策略分析与优化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验证理论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一) “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的理论体系构建

协同优化方法①管顺丰:《艺术科学研究方法》,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34—142页。借鉴成熟的理论构建创新性强的新理论,运用该方法构建 “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理论的思路是: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理论,结合文化学领域的文化人类学、文化产业管理等理论,构建理论体系、确定其内容和方法。基于这一思路,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组织外部环境分析 (包括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这两个层次)和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价值链分析)这一理论构架为超序参量,构建起由文化变迁因素定位、文化生态系统分析和文化价值网络分析这三个层次组成的 “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理论构架。

(二) “非遗”传承环境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1.宏观环境因素——文化变迁影响因素

区域文化变迁的动因即促使文化变迁的动力因素,一般源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文化进化因素和人口因素,外在因素一般指的是人口迁徙因素、民族融合因素、政治制度因素等。

文化变迁路径是文化变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流派。广义的文化变迁路径理论主要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进行研究,将影响因素划分为 “发明和发现” “传播”“涵化” “革命”这四类因素。②参见童恩正 《文化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狭义的文化变迁路径理论主要从文化领域演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将影响因素划分为 “文化创新”“文化进化”“文化传播”“文化涵化”这四个方面。“非遗”是历史悠久的社会文化产物,故此,我们从广义的角度,从 “创新(发明和发现)”“传播”“涵化”“革命”这四类因素分析 “非遗”变迁的路径。

2.区域环境因素——区域文化生态系统

区域文化生态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位一体的结构模式,故此,其通常被划分为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这三个维度。冯天瑜、何晓明将文化生态系统的自然场、社会场要素具体化为社会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这三个维度,并从这三个维度分析、比较了中华文化、西欧文化这两大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生态及其演变特征。③参见冯天瑜、何晓明 《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从社会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这三个维度分析区域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社会地理环境是基础,物质生产方式基于社会地理环境而生发、最终产生社会组织形式这一高级文化形态。社会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这三个维度的每一个维度都是随着历史发展而演化发展的。

3.文化遗产因素——文化遗产价值网络

区域 “非遗”是满足了该区域人们的价值诉求而形成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客观上围绕着 “非遗”的价值创造活动而形成了其价值网络体系。“非遗”价值网络体系涉及构思、创意、创作等文化生产活动,以及展览、交流、销售等文化传播活动。

区域 “非遗”价值网络结构模型的构建可以借鉴一般文化产业价值网络和产业集群理论。在文化产业价值网络理论方面,一些专家从价值生产活动的逻辑顺序,将文化产业价值活动划分为 “创意构思、授权和导向”“生产方式或设备的调整”“再生产与大众分销”以及 “创意产品的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①Pratt A.C.,The Cultural Industries Production Syste:A Case Study of Employment Change in Britain(1984-1991),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7(11):1953-1974.产业集群分析模型强调主体之间的价值创造关系,但是并没有像文化产业价值网络理论那样把价值主体、价值载体和价值产出之间的关系系统、直观地表述出来。借鉴一般文化产业价值网络和文化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理论,构建区域 “非遗”价值网络结构模型 (见图1)以系统地表达出区域 “非遗”的价值主体、价值活动和价值产出之间的关联关系。

图1 区域 “非遗”价值网络结构图

(一)“非遗”传承模式体系矩阵构建

本文对1997年以来 “知网”中的 “非遗”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后发现,我国 “非遗”研究的发展方向正从 “保护”性传承为主向 “保护”“发展”“传播”“创新”并举发展。其中, “保护”模式研究的发文量在2004—2009年期间快速增加并达到顶峰,然后进入稳定状态,“发展”“传播” “创新”这三种模式研究的发文量则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区域 “非遗”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它们是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应时代潮流而与时俱进、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但是, “非遗”传承领域的相关研究尚存在不足。一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保护性传承方面,与时俱进的 “发展”“传播”“创新”型传承模式的研究较少;
二是近年来 “发展” “传播”“创新”型传承模式虽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相关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在必要性、意义和经验总结等方面,还不够系统、深入。

区域 “非遗”生发并根植于特定的区域文化,并且随着该区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其传播与发展也会受到接受者所在地的文化特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发展,为区域 “非遗”传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现实和虚拟空间。显然,“区域空间”因素是确定“非遗”传承模式的维度之一。

“非遗”在更广泛的地域空间传播与发展不仅仅涉及其传统内容的传承,还需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特征进行必要的 “调适”、产生变异。显然,“变异程度”因素也是确定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维度之一。

基于学术界关于 “非遗”传承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以 “区域空间”(“区域内”与“区域外”)、 “变异程度” (“变异大”与“变异小”)为维度标准建立二维分析矩阵,将 “非遗”传承模式划分为 “原真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传播”“产业创新”这四种模式。

(二) “非遗”传承模式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1.原真保护模式

之所以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被称之为“遗产”,是因为时代变革而导致了这些文化的生存环境改变,从业者减少而劳动力缺失、文化产品或服务失去需求,需要政府等主体进行 “文化遗产原真性保护”①参见伍俊荣 《文化遗产的价值继承、转化与创造》,《评论观点》2020年第2期。式的 “不走样”传承,以留住 “乡愁”。

原真性保护是 “非遗”传承最基础性的传承模式。本文从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的狭义含义出发,将其界定为 “地方文化遗产传承者依托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对其 ‘非遗’的继承、利用等保护活动”。

“非遗”传承的原真保护途径主要有传承主体保护方式、传承客体保护方式、传承生态保护方式等。在传承主体保护方面,我国建立了 “非遗”保护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以及社会化、融入地方民众生活的传承者队伍培养体系;
在传承客体保护方面,主要是通过建立虚 (网络)实 (实体)结合的保护体系和注重文化遗产的法规化保护;
在传承生态保护方面,通过建设传承生态系统(包括设立 “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维护和优化传承环境和条件。

“非遗”原真保护机制往往是以政府的投入和支持为主导,政府投入的资源占比较大。地方政府围绕保护地方文化、保持地方文化多样性的需要,综合考虑保护的效果与保证资源投入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进行 “非遗”的原真性保护。

2.文化发展模式

“非遗”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它的传承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 “非遗”传承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 “原真性”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应当与时代的经济、社会、环境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区域 “非遗”的文化发展模式指的是根据当代人们的需求特征对文化遗产进行 “调适”,以表演、表现、传播等方式将其表现形式植入到当代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实现其 “活态化”传承。区域 “非遗”的保护性传承是发展利用的前提,发展利用则能促进更好地传承保护。②参见刘明阁 《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江汉论坛》2012年第10期。

“非遗”的文化内涵是其传承的内核和基础,它以文化产品 (服务)的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并得以传承,区域文化环境则是其能否得以有效发展的 “土壤”。因此,“非遗”文化发展模式的实施包含从文化内涵发展到文化产品发展再到文化环境发展的层次递进的发展方式。其中,“文化内涵发展”指的是在保护 “非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文化产品发展”指的是开发文化产品以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
“文化环境发展”指的是优化 “非遗”生存的社会环境。

区域 “非遗”的文化发展传承能够让传统的 “非遗”与时代文化相结合,成为造福当代社会的地方文化元素。这一传承模式需要地方 “非遗”传承体系中各主体共同参与,他们既是 “非遗”的传承者,也是 “非遗”发展的受益者。

3.文化传播模式

在文化艺术领域,文化艺术传播的概念既包含了信息层的传播、也包括了实物层的传播。本文将区域 “非遗”传播策略定义为“某一区域的 ‘非遗’生产者和传播者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和方式,将 ‘非遗’信息、作品和产品传递给接受者的信息和物质传递过程”。其中,“非遗”传承的物质传播指的是 “非遗”以实体的文化作品、文化产品的方式向接受者传递的过程;
“非遗”传承的信息传播指的是 “非遗”以信息、知识的形态向受众传递的过程,包括直接传播方式 (生产者直接与接受者接触、交易而完成产品或服务传播)和间接传播方式 (生产者借助一定的中介机构完成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的传播)。

运用传播模式进行 “非遗”传承,要求区域传承者跳出 “非遗”在本区域纵向传承的狭小空间,了解更广阔的经济社会空间中人们的文化诉求、利用 “非遗”蕴含的丰富文化要素进行地方 “非遗”传承资源的整合,开发出以 “非遗”文化为核心的、满足当代人们需要的文化形式,并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进行传播和推广。

4.产业创新模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继承、善于创新。①参见佘嫱 《从非遗的保护看秦腔的文化创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只有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之实现与现实文化的相融相通,这是科学发展观在 “非遗”传承领域的具体体现。“非遗”传承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也非常重视创新在 “非遗”传承领域的应用,它对于区域 “非遗”的保护和实现“活态”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域 “非遗”的传承创新模式指的是“一个地方的某一 ‘非遗’生态系统中的政府、企业、事业机构、传承人等核心要素和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环境要素,通过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组织创新等的组合创新,对区域 ‘非遗’的文化特征、文化产品形式、文化传承组织等因素进行质的改变和量的提高的创新活动”。该模式可以是渐进的创新,即 “非遗”产品或工艺、传承组织的连续的、显著的改进,也可以是突破性的创新,即根本性的突破而产生新的产品、工艺或产业组织形式。②参见廖江波 《守正创新之思:基于 “非遗”夏布织造技艺传承的考察》,《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第4期。

“非遗”传承的产业创新模式的实施方式主要有技术创新方式、产品创新方式和组织创新方式。其中,技术创新方式可以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途径来开发新的 “非遗”产品或服务;
产品创新方式主要通过功能 (文化)创新、形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创造出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区域特色和生活特色的产品文化内容,给消费者以精神的有益启迪、产生情感共鸣;
组织创新方式指的是区域 “非遗”传承主体通过建立新的文化传承价值网络的组织制度、传承企业和机构的组织制度以提高 “非遗”传承活动的市场、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湖北省 “非遗”传承环境和模式的现状及特征

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科教大省,拥有历史悠久的荆楚文化, “非遗”数量众多,其传承策略和经验具有很好的典型性。故此,本文将湖北省145个国家级 “非遗”项目 (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0月)按照十大门类进行分类汇总 (将相同或者相近的项目进行合并),从中选择49项具有地方特色的、相对独立的项目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1.湖北省 “非遗”传承环境分析

(1)文化变迁因素和文化生态系统因素分析

在文化变迁方面,现代发明和发现的成果——信息网络、新技术、新文化、交通便利化等传播因素,外来的文化和技术、广阔的外部市场对本地 “非遗”的涵化,目前我国人民文化觉醒、对 “非遗”的传承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些文化因素对 “非遗”传承产生着重大影响。

在文化生态系统方面,社会地理环境的变化导致现代市场经济向传统地域的渗透而产生替代效应、年轻人外出打工而形成 “非遗”接受者和传承者的双重萎缩;
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给 “非遗”传承带来了挑战,也促进了新消费观的形成、创造了 “非遗”文化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既带来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嬗变、导致传统荆楚文化影响力的下降,促进了 “美丽乡村”建设、民族扶持等政策创造的现代 “非遗”传承组织形式的形成。

(2)文化价值网络因素分析

湖北省各类 “非遗”领域的传承价值网络中的需求者、生产者、政府、行业组织等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各有其特点。以“非遗”传承项目数量占比最多的 “民间文学”领域为例。在文化价值网络要素特征方面,需求者以当地群众为主,少数为外地民众 (木兰山道教徒等);
生产者包括传承人、艺术团等传承组织、村民 (村民间自发延续),民间文学爱好者 (昭君文化爱好者等)、道教徒等;
供应者 (素材)主要有历史传说、道教文化、楚文化、地方志、历史典籍等;
政府主要承担着资助传承人、文献资料挖掘和保护、文化生态保护、支持出版相关作品、文化传承工程、拨款修路等职能;
行业组织主要有宗教组织 (道教、佛教协会等)、禅宗文化研究会、黄鹤楼研究会等,其他组织包括文化站、民间文艺工作者、出版社、采访的媒体等。在文化价值网络要素关联方面,需求者的文化需求多样化对 “非遗”产生巨大的冲击;
生产者与地方需求者的文化娱乐、民俗等生活密切相关;
文化创作的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历史传说、道教文化、楚文化、历史典籍和地方志等;
政府在资金投入、文化保护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其中涉及到文化生态传承;
行业组织主要是宗教及相关的研究组织,他们以文化内容的传承为主。

2.湖北省 “非遗”传承模式的特征分析

(1)传承模式的分布特征

湖北省的国家级 “非遗”传承项目在模式类型、区域分布和领域分布方面存在一些典型的特征。

在模式类型方面,原真保护模式的项目最多,其次是文化传播模式,文化发展和产业创新模式的占比都比较少。

在区域分布方面,产业创新模式均分布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处于原真保护模式。

在领域分布方面,原真保护模式在各“非遗”领域中均处于主导地位,传统戏剧领域运用产业创新模式相对较多,传统音乐领域运用文化传播模式相对较多。

(2)传承模式实施方式的特征

湖北省各项国家级 “非遗”传承项目采用的原真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传播、产业创新这四类传承模式中,每一类模式均尝试了较多的实施方式,采用频次较多的方式主要有:

原真保护传承模式主要采用 “代表性传承人、艺人传承”“古籍文献考究”“文化遗产抢救与挖掘”“兴建和完善传承基础设施”等方式。

文化发展传承模式主要采用 “开展表演演出与竞赛活动”“吸收其他文化艺术进行文化发展” “运用现代专业技术 (乐谱、曲牌结构化等)”等方式。

文化传播传承模式主要采用 “利用政府和社会媒体宣传 (孝道、民俗、传说等)”“向周边区域和更广阔的范围进行主动传播”等方式。

产业创新传承模式主要运用 “融入地方旅游产业发展” “以非遗为核心打造旅游品牌”“建设非遗传承的生态要素”“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

(二)湖北省 “非遗”传承策略优化的对策

1.原真保护模式:推进 “非遗”传承在原真保护基础上的 “活态化”发展

原真保护模式虽然可以充分发挥 “非遗”的社会价值,但是其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不足。显然,湖北省 “非遗”的传承应该从静态向动态——即 “活态化”的方向发展,以应对外部文化与技术的涵化 (尤其是对湖北省恩施州、随州市、仙桃市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非遗”生态体系应对外部文化的强烈冲击)、提升传承活力。

湖北省应该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和开展 “活态化”理论研究,提高 “非遗”传承项目在原真保护基础上的“活态化”传承能力。一是政府根据不同门类、不同区域 “非遗”传承项目的特点,合理规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运用政策予以分类引导和支持,并组合运用扶贫、产业扶持、人员培训等政策,重点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非遗”传承者提高 “非遗”传承的投入能力;
二是根据传承环境和条件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引导资金、组织协调等手段引导和支持“非遗”传承者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开展传承基础条件建设;
三是引导和支持高校、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围绕 “非遗”文化内涵与形式的发展与创新、文化生态环境和价值网络体系优化进行研究与探索,包括利用 “美丽乡村”建设机会恢复 “非遗”文化生态、塑造现代 “非遗”传承价值网络体系等。

2.文化传播模式:充分发挥其在 “非遗”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文化传播模式在湖北省国家级 “非遗”传承项目中运用的占比较高,是很多 “非遗”传承者从原真传承走向 “活态化”传承的首选模式。

根据湖北省 “非遗”传承领域文化传播模式运用的现状,应该采取措施增强 “非遗”传承者运用该模式的能力。首先,帮助 “非遗”传承者转变观念,改变过度依赖政府组织的传播活动的惯性,主动挖掘传统荆楚文化中独特的孝道、民俗、传说等特色文化内涵,运用文化传播模式 (尤其是运用互联网媒介手段)扩大社会影响,塑造一系列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 “非遗”文化品牌。第二,针对传承者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的特点,培训传承者掌握现代传播学知识、了解其优缺点,学会根据自己 “非遗”的特点合理选择多种传播模式进行组合传播、提高传播效果。第三,引导和支持 “非遗”传承者运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以直播等主动传播类的方式扩大影响力。

3.文化发展模式:运用文化发展夯实“非遗”传承基础

运用文化发展模式开展 “非遗”传承活动对传承者的专业技能和主观能动性的要求比较高,实施的难度比较大。湖北省 “非遗”传承领域运用该传承模式的占比低,实施方式主要集中于传统的和模仿性的表演演出、竞赛活动、文化借鉴等,实施难度比较大的“开设 ‘非遗’传承教学课程和教学形式”“开发新的演奏技艺和文化内容”“成立 ‘非遗’传承团体”等方式的运用频度较低。

针对湖北省 “非遗”文化发展传承层次尚不够高的问题,传承者应该以 “非遗”文化内核传承为核心,充分利用当代人们个性化需求和文化觉醒的机遇,吸收先进的现代文化生产手段、吸纳其他文化艺术进行融合发展。政府应该通过组织 “非遗”传承者参加现代市场和产品开发知识培训、优化区域“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网络和价值网络建设,促进以 “非遗”为核心的技术、文化融合发展,提高各类 “非遗”项目的文化发展能力。

4.产业创新模式:实施三级次递进的“非遗”传承产业创新示范工程

促进 “非遗”传承事业创新发展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 “非遗”传承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湖北省文化厅关于开展 “非遗”保护 “十个一”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提出“各地要以活态传承项目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为落脚点,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建一批特色活动品牌、文艺作品、创新产品等 ‘非遗’品牌”。

针对湖北省国家级 “非遗”传承项目中达到产业创新水平的项目占比低且主要分布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域的现状,应该通过由内至外逐层扩展的能力示范 (核心层)、项目示范 (支撑层)和区域示范 (扩展层)三层次示范体系建设,实现能力提升、项目提升和区域带动的三层次系统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创新模式实施的深度和广度。

围绕提高产业创新能力、使得产业创新模式在湖北省 “非遗”传承领域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湖北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推进能力、项目、区域三级次递进的 “非遗”传承产业创新示范工程的实施:第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行业组织的引导与服务作用,以支撑 “非遗”项目的文创产品/文艺作品和传承活动创新的传承生态体系、传承价值网络建设为核心,开展高水平的 “非遗”传承体系创新能力提升的示范与交流活动,全面推进创新能力示范。第二,以运用产业创新模式和创新手段的优秀 “非遗”传承项目为载体,构建领域示范、区域示范、省级示范三层级的立体、多层次的 “非遗”传承项目产业创新示范服务体系,尤其是将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等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产业创新模式实施经验向以原真保护模式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三)湖北省 “非遗”传承策略优化的政策建议

1.推进 “非遗”扎根现代社会生活传承

“非遗”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有必要立足现代社会生活,将 “非遗”融入现代文化体系中,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是文化传承,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 “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基于“非遗”所在地域的文化生态变迁特征,推进“非遗”传承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发展。二是教育传承,探索利用中小学、高校、职业院校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开展运用 “非遗”的知识教学、兴趣小组和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三是产业传承,了解湖北省 “非遗”项目与人们社会生活中消费的产品、旅游服务、文化设施等的关联,推进 “非遗”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2.促进 “非遗”传承能力区域同步发展

针对湖北省少数民族集聚区、欠发达地区和相对发达地区各自的 “非遗”传承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实施扶持政策。一是通过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管理及技术推广等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少数民族集聚区的 “非遗”传承项目提高开发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政府支持欠发达地区的扶贫、产业扶持、传承人培养等政策,增强 “非遗”传承投入能力和提高传承活力。三是充分发挥相对发达地区创新资源富集、市场活跃的优势,引导 “非遗”传承项目利用区域资源、开展资源整合,提升“非遗”传承的产业创新模式实施的深度和广度。

3.实施 “非遗”传承行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支持建设多层次的湖北省 “非遗”传承行业组织,为传承者的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市场研究、产品开发、资源整合、政策运用提供专业服务。一是补齐短板,支持在没有独立行业协会的 “非遗”门类中建立行业组织。二是突出特色,支持 “非遗”产品创新、文化创新、专业培训、传播联盟、战略联盟等特色行业组织的发展,促进 “非遗”传承经验在各门类之间的交流以及现代科技向“非遗”传承领域的扩散与融合。

4.实施武汉城市圈 “非遗”旅游协同开发示范项目

利用武汉城市圈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非遗”发展水平较高、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整合资源与能力、构建武汉 “1+8”城市圈 “非遗”资源旅游示范网络。政府对“非遗”传承项目旅游开发及其与品牌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进行统筹规划,引导和支持“非遗”传承、旅游等领域的主体积极参与,提升 “非遗”与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水平、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非遗”传承涉及的门类众多、地域广泛,其传承模式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科学的 “非遗”传承策略理论为指导,有利于各区域 “非遗”传承项目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科学、高效的传承策略。

在我国 “非遗”传承事业从保护性传承向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转换的当下,急需系统、科学的 “非遗”传承模式理论。本文在现有的以经验为主的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文化变迁、文化生态、产业价值链、产业政策管理等理论,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理论研究范式构建 “非遗”传承策略理论体系。

猜你喜欢 传承者湖北省区域 分割区域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1年3期)2021-03-25蔡思雅 古老木偶背后的年轻传承者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区域发展篇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年1期)2017-02-05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农家顾问(2016年11期)2017-01-06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农家顾问(2016年6期)2016-05-14“铁人精神”的传承者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中国共产党优秀思想道德传统的传承者研究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期)2014-03-21区域民生周刊(2012年10期)2012-10-14推荐访问:策略 湖北省 为例
上一篇:三层聚焦:皮兰德娄剧作的艺术特征
下一篇:动画中文称谓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意义图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