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民俗体育“老虎上山”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2 点击:

武亚楠 冀 诚 陈 峰

1.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2.西安工业大学基础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3.翼城县汉德园中学,山西 临汾 043500

虎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占居颇为显赫的位置,经常与龙并称,在许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虎文化更是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之一,其历史悠久,在中华大地分布广泛,并且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有威风八面的虎图腾;
有赏心悦目的虎舞;
还有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等。在晋南地区,有着传统民俗体育“老虎上山”,是本地人民最重要的社火文化之一,在当今时代潮流下,正是这些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的好机会,

1.1 研究对象

通过对民俗体育绛县大交镇“老虎上山”的调查研究,以传承为中心论点,结合调查内容,探究其在传承中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1.2 研究方法

本文大致从三个方面对民俗体育“老虎上山”传承问题进行研究,再通过从其他非遗项目的保护措施中寻找灵感,提出有用的对策。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绛县民俗等关键词的检索获得了相关数据六十余篇,查阅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网络上查阅有关绛县大交镇“老虎上山”的有关数据。对绛县大交镇“老虎上山”的研究找到突破点,同时也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1.2.2 访谈法

此篇论文所研究的对象是一项社火活动,与当地组织者、继承者、表演者进行交谈,以此来获取绛县大交镇“老虎上山”的第一手资料,访谈法可以从当事者的角度来总结此项民俗的历史渊源,更加直观。

1.2.3 实地调查法

又称为田野调查法,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存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通过实地探访,深入了解“老虎上山”文化。

“老虎上山”是一项非常有技巧性的民俗表演,在我国分布广泛,各地都有形式多样的“老虎上山”的表演,在晋南地区,这一项民俗活动十分流行。它更是作为绛县社火表演的重头戏深受人们喜爱。

2.1 “老虎上山”产生的历史渊源

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从古至今,它始终被作为权势和力量的象征,也是一直为人们所崇拜的。从古至今,虎是人们最为熟知的,它不像龙那样的神秘。虎前额上的斑纹形成我们汉字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由此而来,意思是统治者。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三,并被认为是世上一切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勇敢的、积极的,也是大方的、慷慨的,他们可以长命百岁并且擅长领导而非遵从。[3]在中国人心里,老虎的动作迅猛、威力无比,是镇宅、驱邪、降灾,以及生养和财产的保护神,是中华大地上的吉祥物,它寄托着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历史上威猛的将军素有“虎将”之称,“虎”成为军队将领骁勇善战的象征。从这些可以看出虎文化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权势。[4]人们不但塑造出各式各样的虎形象而且赋予虎丰富的人文概念,用人的意识研究加工虎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虎文化延绵不绝,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由此可见,虎文化承载了人们很多美好的夙愿,使人们不断创造出新的虎文化,并且一直传承至今。虎文化在很多具体的民俗中可以体现出来,是一种重要的民俗事项,使其可以几千年不灭传承至今的秘诀也在这些民俗当中。

2.2 “老虎上山”的产生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它的产生来自于一个人与老虎相斗的故事:很早以前,有一个叫王二小的樵夫,在砍完柴火之后,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只大老虎和两只小老虎,只见四只猛虎大吼一声便向他扑过去,危险时刻,幸好一位壮士路过此地,向他施以援助。于是,二人巧妙利用地形,与猛虎斗智斗勇,通过两人配合,设法将猛虎一一引上山后杀死,保全了性命。后人依据这一人虎相斗的传说创造了集武术杂技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老虎上山”。

2.3 发展历史

表1 “老虎上山”表演的历史[5]

“老虎上山”作为一项观赏性极高的民俗体育活动,其表演队伍也是历史悠久。自明末产生至今三百多年的历史,在不断演变下已逐渐发展成为元宵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19世纪末,“老虎上山”传入绛县,在绛县有了新的传承人,并且在绛县大交镇成立了第一个“老虎上山”表演队,每年都会在绛县社火活动中进行表演,还被应邀到其他地方进行表演。20世纪初,“老虎上山”在晋南地区广为流传,很多地方组建起了表演队,并且由于各地的文化不尽相同,因此,“老虎上山”也被赋予了很多不同的地方特色,例如:音乐、场地、道具等会根据当地的文化传承发生一些改变。

2.4 “老虎上山”的独特性

虎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华大地的每个地区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虽然它们的起源都来自虎文化,但在各地的传承中还是由于地域特色的原因在文化内涵及表演形式上有着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充分体现出了地方特色和艺术价值。“老虎上山”就拥有着其自身的一些特性:(1)表演形式:绛县大交镇“老虎上山”表演大都选在开阔场地,首先,在广场中央竖一根10~15米高杆,顶端用门板搭建一个4平方米的表演平台,平台上固定两个背靠背的太师椅作为假山,俗称“小山”,平台四角由四根绳索做牵拉地线以保持稳定,平台两端各拉两根并列的粗大绳索,作为“老虎上山”坡道,俗称为“云梯”,“老虎上山”的场地布置好,表演就开始了。(旧时均要举行祭奠仪式,即所有表演人员组队出村进庙内焚化纸敬酒叩首,主持人念完口诀,由迎虎人持大刀引虎出外才能进行表演,现改为在场地鸣响鞭炮后开始)首先会在平地进行一段情节表演,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响起,一打柴樵夫下山回家,途中忽遇两只大老虎、两只小老虎,随后樵夫仓皇逃命,四只老虎紧追不舍。这一段的表演形式为由一人扮演的樵夫跟随着轻快的鼓点哼着小曲进入场地,围着场地走了一圈之后老虎上场(两只大老虎和一只小老虎,大老虎由虎头和虎尾两人组成)这时鼓点音乐的节奏加快,老虎和樵夫在平地上追逐一番后,由另一人扮演的壮士出场,耍刀弄棍搏斗几回合后难以制服。壮士连忙引虎上山,首先由壮士先行通过云梯爬到“小山”上通过各种动作进行诱虎上山,两只大老虎由两端的绳索也先后攀爬上山,上山时两人手足并用,趴在两股绳索上徐徐攀登,途中在壮士的挑逗下,老虎们摆出“凤凰单展翅”“金鸡独立”“仰天长啸”等活泼有趣的造型,引得观众发出阵阵欢笑声,在一只老虎登顶之后,会不时做着各种动作,或四面张望,或打滚撒娇,或挠痒直立。两只大老虎都登顶之后,小老虎也随着爬上来。随后,在两尺宽的高空平台表演仰面、回舔、护崽、挠尾、啸天、望月、环视、单立、倒立、打斗等多种高难度特技,绝活一个接着一个,表演精彩,技艺高超,有惊无险,扣人心弦。之后壮汉与猛虎逐一下山,结束表演。[6]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个有着太极拳发源地之称的陈家沟村内,同样有虎舞的表演,与“老虎上山”一样,是将武术与杂技相结合创造出的一项民俗表演,但与之不同的是陈家沟的虎舞是在十二层凳塔上完成的,最上面是一把太师椅,一共十三层!而这凳塔,是靠人去固定的,高高凳塔,无从保护,在场的人看得心惊肉跳,这种形式又叫作上塔。此外还有盘桌、盘大椅等表演形式。在同市区的中站小尚村也有虎舞的表演,除此之外,焦作市还有常家武虎、沁阳市言状老虎、博爱砖井狮虎舞等多种形式的虎舞。[7]与这几种虎舞相比较,“老虎上山”更加追求表演的技巧性,其惊险程度略高于其他的虎舞。(2)文化内涵:“老虎上山”的表演是在大的虎文化背景下,先祖由一个传说故事而来灵感,创造出的一项民俗表演,表演的每一项环节都有其内涵,整个表演都体现出人虎相斗的惊险,也体现出了人们在面对危险时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一面,充分展现本地的区域特点。(3)音乐与器材:绛县大交镇“老虎上山”乐器由原始最简单的小鼓、小锣等乐器增改为大鼓、大锣、大钹等乐器,并吸收了当地锣鼓点的精髓,戏曲色彩浓郁,观赏性也极强。

通过这几种虎舞的对比发现,它们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在表演的技巧性和观赏性上几种虎舞都具备这些特点,但它们所产生的条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现在的传承状况却又不同。通过对比“老虎上山”作为虎舞文化中重要的一员,它在反映绛县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承载了每一代传承人的寄托。

3.1 传承的区域环境

地理环境:绛县地处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部,县境由中条山环抱,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构成,与翼城县、闻喜县、垣曲相邻,北部自东向西由翼城、曲沃两县和侯马市环绕,总面积约996平方千米。[8]从表2得出绛县设县距今历史悠久,并且始终保持着一个整体,没有出现过文化的断层,因而它的历史文化也是十分浓厚的,传承至今的优秀民俗也有很多。

表2 历史沿革

3.2 传承形式

“老虎上山”的传承大体上有三种形式:一是世代传承,即一个家庭内部的技艺的传承,有长辈向晚辈的教学传承,也有同辈人之间互相学习。二是引进传承,即社会传承,在19世纪末,翼城县南梁镇下涧峡村表演队到周围各县市进行表演,同时也将这种表演形式传播到各地,作者认为这种方式为“老虎上山”最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在学习涧峡村舞虎的基础上,各地都形成了具有自已独特风格的“老虎上山”表演。三是群体传承,这种传承方式应是“老虎上山”主要的传承方式,群体传承是指在当地成立表演队伍,并且以定时吸收年轻的会员来进行传承。在作者的访谈中,老传承人谈到:在最早的时候,咱们这个传承都是子承父业,一个家族就能完整的传承下来,后来有表演队到各地去表演,将“老虎上山”传到很多地方,再后来就在各地都建立起了表演队,并不断地吸收新成员保证能够历代传承。现在基本上都是这种表演队传承的形式了。可知现在所存的几只“老虎上山”表演队伍都是以群体传承的方式来将“老虎上山”薪火相传的。

3.3 传承机制

民俗的传承不像是在学校的课堂一样按照教学计划来学习,而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在学习传承,或是口耳相传,或是通过文字、教育,或是以自身的行为言传身教。“老虎上山”的传承则主要是靠语言、经验以及行为来传给下一代。“老虎上山”是绛县社火表演中最重要的一项,每年都作为重头戏深受人们欢迎,但其表演团队却只有一只,在作者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其中表演人员最大年龄在70岁以上,最小的也有50岁,在道具方面也呈现出落后单一的缺陷。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绛县“老虎上山”的最大的一项困难便是传承人老龄化,传承后继无人。从谈话中可以了解到,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对民俗文化的支持,各地也都积极的支持大家将民俗表演展现出来,在政策上得到支持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是高兴之余我们也要想到传承人的问题,民俗活动的主体是人,没有传承人就意味着这一项民俗即将消失在这片土地,虽然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们来观赏这一民俗表演,但大家都只是看一看热闹,再加上其自有的危险性,使它的传承更加受到限制。综上所述,作者认为绛县“老虎上山”的传承最紧急的问题在于寻找新一代的传承人,应有当地政府带头,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发动群众的集体力量,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承保护措施。

“老虎上山”作为一项优秀的民俗表演,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已经被埋没了很久。现在,是它重新绽放光芒的时候了,我们这一辈人对此都应进行文化的发掘整合和传承对策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当与人们谈论起这些民俗的时候,大家对这些民俗能够重新辉煌充满了信心,这给了作者很大的动力。在此,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老虎上山”的传承进行了思考,并想出了以下几条建议:(1)政府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条例,为老艺人及传承人提供保障,每年为这些传承人补发定量的补贴,由于“老虎上山”项目的危险性,为这些传承人提供保障不仅能够使他们及家人放心,也为找到新的传承人提供便利。(2)成立专门的民俗表演机构,将较为散落的民俗聚集在一起,定时举办一些表演活动或是商演,也可以搬上舞台,在旅游景区进行演出。这些不仅可以为民俗表演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还可以将“老虎上山”宣传出去。(3)向外传承发展,加强“老虎上山”的宣传,并与当地各高校进行合作,在校内寻找有身体基础的年轻人,聘请老艺人进行言传身教,使学校兼任起传承重任,尤其是体育类院校和武校。(4)紧跟时代潮流,发扬创新精神。依据当代人们的喜好对“老虎上山”的表演形式进行更新,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可以吸引年轻人加大对它的关注。“老虎上山”不仅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欢乐,也展现出了河东文化的风采,作者认为它应当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它的传承同样也值得我们的关注,让“老虎上山”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猜你喜欢 绛县上山民俗 即将上山的驱熊犬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11-27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绛县蹚出节水增粮增效特色发展之路——全国节水增粮增效技术观摩交流会在绛县举行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民俗中的“牛”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绛县:借助『互联网』建立智能化内控机制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11-19民俗节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漫画民俗中国漫画(2018年4期)2018-12-05上山的路赤水源(2018年5期)2018-10-10“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推荐访问:河东 上山 传承
上一篇:靠什么洞察『局』与『势』
下一篇:大学身体活动治理的理论架构、战略规划及政策行动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