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及优质高产对策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2 点击:

董尚荣杰

盐城市响水县气象局,江苏响水 224600

水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一半人口的主要食物是稻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总产量位居全世界之首[1]。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较为久远,且水稻种植技术、稻田管理和插秧等均是中国发明。当前,我国的水稻培育技术较为先进,且产量也较为客观。我国地域范围内比较适宜水稻种植地区较多,加上自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响水县隶属江苏省盐城市,位于江苏东北部沿海,地处连云港、淮安、盐城三市交界处,东濒黄海,北枕灌河,西与灌南、涟水交界,南抵中山河。响水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温和暖湿、雨水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比较适宜水稻种植。因此,分析响水县水稻种植气候条件,对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热量条件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全生育阶段对温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且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水稻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而自身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10℃~15℃;
在水稻出苗阶段,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对培育水稻壮秧极为有利,若当日最低气温下降到5℃~7℃,此时的水稻秧苗极易遭受冻害的侵袭;
水稻分蘖期内要求最适宜温度为30℃~32℃,若日平均气温超过37℃或不足20℃,会影响水稻的正常分蘖,尤其是日平均气温在16℃以下,此时水稻分蘖过程则会停止[3];
水稻孕穗开花期内要求最适宜温度为30℃~35℃,该阶段水稻可以忍受15℃左右的低温;
水稻位于灌浆成熟期内的最适宜温度为23℃~25℃,且成熟期内需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昼夜温差为7℃~8℃最为适宜。白天较高的温度对于水稻光合作用的开展较为有利,晚上较低的温度则会减缓水稻呼吸作用,加上作物消耗较少的养分,为籽粒的充实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成分供应,对优质高产水稻的形成较为有利。

通过对2012—2020年响水县温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难发现,近9年响水县平均气温为14.8℃,从3月份往后,响水县气温开始大幅度上升,到了5月份响水县平均气温为20.0℃,夏季平均气温为26.0℃。通过对年平均气温进行分析,每年最热月出现在7月份,平均气温为27.1℃,从7月份往后,平均气温开始下降,且昼夜温差也开始增大;
响水县秋季的平均气温为16.1℃,9月份的平均气温下降到22.2℃。

1.2 水分条件

水稻属于喜湿作物,全生育发展阶段需要较多的水稻供应,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当地的降水量为600~800 mm,且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也有一定差异。在水稻出苗前应保证田间最大持水量在40%~50%,此时可以满足水稻发芽和出苗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
水稻位于3叶期内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多,应保证土壤含水量稳定在70%左右[4];
水稻分蘖期内要求降水量为200 mm左右,若该阶段水分供应不足,会使水稻植株生理功能减弱,同时还会造成水稻植株干枯甚至是死亡;
水稻孕穗开花期内对水分条件的反应较为敏感,该阶段极易造成田间积水,此时需保证水层为6~7 cm;
水稻灌浆期内应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而水水层在3 cm以下最为适宜,促进营养成分的积累和正常运转。

对2012—2020年响水县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响水县年平均降水量为973.5 mm,年内降水量充足,但季节分布不均的现象较为突出。其中响水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这段时间每月的降水量基本都在100 mm以上,是全年降水量的66.1%。同时,以夏季降水最为集中,这段时间的降水量高达542.0 mm,从9月份往后,响水县降水量开始大幅度下降。

1.3 光照条件

光照对壮苗的培育较为有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水稻会产生较多的光合产物,进而增强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对处于秧苗期的水稻来说,应保证每天的日照时数超过4 h,大田期间的水稻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只有保证每天的日照时数在7~8 h之间,确保水稻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5]。

响水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893.9 h,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其中年内日照时数以4—5月份最多,这2个月的日照时数均在190 h以上。每年的4—9月是响水县水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的日照时数为1 037.9 h,将近是年日照时数的54.8%,基本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发育中对日照时数的需求。

2.1 暴雨洪涝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响水县暴雨灾害频繁出现,很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虽然水稻属于沼泽植物,自身抗涝能力较强,但是长期淹没在水中仍会受到伤害。若是水稻淹没2~3 d会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淹没时间在4 d以上会使水稻产量下降50%以上,对优质高产水稻的形成极为不利。

2.2 低温寡照

响水县气候变化异常较为明显,春季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每年的3—5月往往会有低温天气出现,一旦地温偏低很难达到适宜水稻出苗的温度,将会阻碍水稻根系的正常发育。在水分、温度及湿度的共同影响下,低温会延缓秧苗的生长发育速度,使得长势减弱,营养失调,为病菌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导致水稻苗期出现病害[6];
若低温天气出现在水稻移栽大田期后,会对正常抽穗产生影响,极易出现延迟性冷害;
持续性的低温天气会导致水稻幼穗分化期、抽穗扬花期出现障碍性冷害,其对水稻的危害更为严重。低温会造成花粉不能正常形成和受精,空壳率增加,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

2.3 大风

大风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受风力大小、持续时间、水稻品种的影响较大。在大风灾害出现时,高秆品种受害程度更大,水稻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要比幼穗期和分蘖期受大风灾害的危害严重。在抽穗前期,大风对水稻的危害相对较小,若是水稻抽穗开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出现大风,会影响水稻开花授粉的正常开展,进而出现结实不良,秕谷增多。若是大风出现在水稻成熟期,会造成稻秆倒伏,落粒增加,降低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2.4 高温

在农业生产中,高温也属于灾害性天气的一种。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会加快农作物呼吸消耗作用,降低净光合积累速度,若是高温天气持续数日则会造成农作物快速衰弱;
在高温作用下,某些作物用来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关闭,作物光合作用下降;
高温还会造成蛋白质凝固变形,或者有毒物质增加,使得农作物遭受伤害;
高温对作物花器官的危害较大,若是高温出现在水稻盛花期内,会增加花粉粒发育畸形率,花粉管尖端破损而丧失了受精能力,增加了秕粒数;
若是早稻乳熟期遇到高温干旱,会使水稻早熟,因千粒重下降,会降低水稻产量,高温高湿对耐热性作物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7]。

3.1 加大对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

响水县气象部门需高度重视起当地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社会大众全面了解到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及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政府部门需结合水稻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尽快制定针对性强的农业防灾减灾办法并落实对应的措施。另外,还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通过新媒体力量对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在实际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中,可借助微信、微博、网络、电视、报纸等不同方式拓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领域,确保每位民众都能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一定程度地了解,同时配合农气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降低不同种类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的危害。

3.2 及时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

农业生产受气候和气象条件影响较大,对气象信息有较大的依赖性。因此,在实际的水稻种植中,气象部门需将天气预报信息及时提供给农民群众,确保农民有充足的时间将防灾减灾准备工作做好,降低不利气象条件对水稻种植的危害。响水县气象部门需同当地涉农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实现信息共享,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气象信息。还可充分利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当地水稻种植情况,同时方便气象部门及时掌握水稻长势状况,提升气象信息的精细化水平。

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遇到的气象灾害种类不尽相同,农民需对天气状况变化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8]。响水县气象部门应积极派遣本部门气象服务信息员在关键农事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提供技术、准确的气象信息,并积极开展田间指导和培训工作,以现场观摩交流、发放气象灾害防御手册等方式不断增强农民自身的防灾减灾意识,指导农民科学进行农业生产,通过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农业生产的影响。

3.3 做好水稻田间管理

响水县气象部门需与当地农业部门加强联合协作,及时将科学化的水稻管理措施提供给农民群众,可从以下几方面出发:为了提升水稻自身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可将优良品种选择、合理整地、科学施肥等措施进行结合;
对当地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全面掌握,进而制定出相关的水稻防灾减灾对策,同时还要重视季节化的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布局进行科学规划,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的危害;
为了对稻田进行保护,可在四周构筑防护林,对当地小气候环境进行改善,减少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的危害;
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县气象部门还应加强同当地农业、水利、环保、林业等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做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植树造林提升森林覆盖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3.4 加强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响水县气象部门需对当地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如临近预报业务系统、短期/中短期气候业务系统、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不断增强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精细化水平。尤其是在水稻关键生育期内,需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短期预报准确率,同时还要做好关键季节的灾害性监测工作,确保农民对农事活动进行合理安排。

3.5 加强各种气象灾害补救措施

3.5.1 暴雨洪涝灾后立即组织人力,集中设备排水抢救。早稻田抢排积水、清洗禾苗;
中稻和秧苗期的晚稻,先排地势较高田块,争取让水稻心叶及早露出水面,尽量减少受淹天数。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在高温烈日下,不能一次性将田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水稻逐渐恢复生机。一次性排干田水,容易造成水稻枯萎,反而加重损失;
阴雨天可将田水一次性排干,有利于水稻快速恢复生长。响水县年内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特征,夏季降水较为充足,强降雨天气结束后,需第一时间将田内过深的积水排除,使根系始终保持活力,降低涝渍对水稻的危害,确保生长发育的正常开展。

3.5.2 低温寡照白天浅水灌溉3~5 cm水层,提高水温和地温,有利于稻苗根系发育促进分蘖;
晚上在不淹苗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水层深度,灌水到水稻苗高的3/5,护苗缓解低温,待气温回升后恢复适宜水层。

3.5.3 大风常遭风害的稻田不要偏施或滥施氮肥,应适增施磷钾肥;
同时搞好水浆管理,合理、适时搁田,以增强植株抗倒能力。在大风多发季节,要注意在大风来临之前,田面可灌深水,以补充因蒸腾过度的水分消耗,减少植株受风害摇动的损伤。

3.5.4 高温(1)品种选择。在高温干旱或温度多变年份,可对中熟、偏中熟或抗高温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优先选用,使水稻幼穗期和抽穗期有效避开高温炎热期,降低高温对水稻的危害[9];

(2)合理安排播期。在水稻种植中,需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情况,对播种期进行合理安排,防止水稻开花期遇到高温天气。

(3)加强栽培管理。农民应确保施加的底肥足量,追肥可分期多次进行,将磷、钾、锌肥配合使用,水稻生育期内应施足长穗肥,后期补施氮素,保证水稻长势的平稳性水平,还能使水稻植株的抗高温水平得到增强。在水稻生长发育后期,禁止提前断水,应始终确保田面保持湿润,避免植株因早衰而降低水稻产量。通常情况下,选择深水灌溉或活水套灌的办法可提高10%的水稻产量。高温天气下,农民还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水稻大幅度减产。

为了确保响水县优质高产水稻的形成,当地气象部门应结合气候变化规律对水稻品种和播种季节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水稻开花结实期内可以有效避开不利气候条件,除了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安排水稻生产外,还要将天气管理工作做好,加强水肥管理,进一步提升水稻自身的抗灾能力。在灾害性天气出现前后,农民可结合物理与化学方法改变水稻植株的生理状态和生态条件,降低灾害性天气对水稻的危害,提升水稻产量,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猜你喜欢 响水县气象部门防灾 响水县联合督查企业环保设施安全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9期)2022-11-20响水县成立不锈钢产业商会海外调解中心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奥秘(创新大赛)(2022年6期)2022-07-29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5期)2022-06-16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军事文摘(2021年16期)2021-11-05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财会学习(2020年16期)2020-08-03Be T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s阅读(快乐英语中年级)(2020年12期)2020-04-06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响水县2014年-2018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医药前沿(2019年31期)2019-12-05推荐访问:响水县 水稻 高产
上一篇: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中病虫害防治探究
下一篇:优良饲草资源种植及利用探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