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类视听节目审美维度的多元化呈现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09 点击:

宋丽莎

舞蹈艺术的传播形式正在随着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近两年,以国风、国潮等中华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舞蹈节目通过电视频道和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受,从而引发了受众广泛的情感共鸣。大量舞蹈类节目的视听化呈现和多平台扩散,有效突破了剧场和舞台的固定空间,使更多年轻人能够接触到审美维度多元化的综合艺术。这既给舞蹈艺术和其他视听节目的融合创新带来了诸多启示,也对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时空关系可以将艺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时间艺术,包括诗歌、文学和音乐;
二是空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和建筑;
三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主要有戏剧和舞蹈等。①许多艺术史学家认为,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劳动创造了艺术,而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样式。带有物质功利性的劳动和富有精神审美性的舞蹈,使人类的体能和智能得到了拓展。②伴随着歌咏出现而手足并用的舞蹈,是最直接显示出生命活力、直接宣泄情感的方式,因此是原始艺术中最早的形式。③

当下,各种视觉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视觉语汇,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多种视觉审美特征。而视觉媒介的多元化,又极大地影响了人们视觉行为审美趋向的变化。视觉艺术编码与解码组成的有机整体,带来的是视觉传播体系在各个艺术领域里的渗透,而舞蹈艺术最为明显。

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无声的艺术语言,能够通过刺激观赏者的视觉器官传递特有的情感,从而表达作品的宏大主题和深刻内涵。舞者既能以变化的形体动作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又能营造回味无穷的美妙意境。登上2022年央视春晚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能引发全民关注和点赞,是因为其形体动作具有独特的视觉之美。这种美体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舞蹈动作与视听新技术相结合,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并通过对各种景别和运动镜头的切换,给了观众全新的空间感。

2021年,河南卫视与B站联合出品的舞蹈综艺节目《舞千年》,在B站和豆瓣播出后分别取得了9.9分和8.6分的高评分,并斩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1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和“2022文娱责任影响力年度盛典”时代征程奖等多个荣誉奖项。④与以往常见的视听综艺节目不同的是,《舞千年》以剧情片的形式,把24支舞蹈串联起来,不仅涵盖了民族舞、现代舞、芭蕾舞等不同舞种,还对汉、唐、宋和当代这4个时期的盛世现象用舞蹈动作进行纵向贯穿,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的视觉享受。

舞蹈类视听节目能够用影像手段彰显舞蹈的魅力。舞蹈是以形体、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为基本语汇要素的。观众在用传统方式欣赏时,会受制于场地、距离等因素,无法欣赏到多角度的精彩细节,如舞蹈表演者生动的表情变化。视听媒介则能够用角度的调整和景别的变换,让观众清晰地看到各种优美的舞姿造型。⑤舞蹈表演者在形体动作的表现上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张力,还可以利用脸部表情和身体各部位的变化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并延伸舞者的情感,反映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曾荣获第二十六届上海电视节最佳舞蹈类综艺节目奖的《舞蹈风暴》,是一档由湖南卫视推出的原创舞蹈类综艺竞技节目。该节目在第一季播出后便赢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后来的第二季与第三季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之所以能吸引人,最主要的原因是舞蹈表演者的形体动作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炽烈深邃的视觉之美。如《舞蹈风暴》第二季中的《问月》,一个个舞蹈表演者好像是穿梭于紫竹林间赏花弄月的仙女,使形体动作与故事传说浑然一体。

舞蹈类视听节目的广泛传播,进一步丰富了舞蹈艺术的美学内涵,拓展了舞蹈艺术的美学外延。在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舞蹈》中,由周丽君和张娅姝所演绎的舞蹈《尤物》就展示了独有的视觉美。这两位舞者的灵活度很高,形体动作富有质感,生动地对青蛇和白蛇的妩媚妖娆进行形象化再现,让观赏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民间传说的美丽世界之中。

舞蹈类视听节目的视觉之美,除了需要由舞者的形体动作来呈现外,还离不开其他造型艺术和空间艺术的配合,如背景设计、灯光布置、服装造型等。这样能在给观赏者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多元化的视觉之美。只有舞与情的交融,才能震撼和感染观赏者,达到共情传播的效果。

舞蹈类视听节目的美学表征还表现在音乐艺术的听觉之美上。音乐属于时间艺术,舞蹈属于空间艺术。在一般情况下,音乐只是独立的艺术形态,然而当它与舞蹈结合时,能从声音的维度解释舞蹈的动作变化。舞蹈是起源于人类肢体运动的艺术,其独特的时空属性决定了它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最早的舞蹈类视听节目也就是电视舞蹈节目,通常是以歌伴舞的形式出现的,这表明了音乐在舞蹈节目中的重要性。美妙的舞姿能让人赏心悦目,动听的音乐则能锦上添花。在如今的舞蹈类视听节目中,音乐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伴舞”,而是与舞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等多方面的作用。

舞蹈中的音乐通常与舞蹈内容、舞者表情、作品风格相吻合。如在《舞蹈风暴》第一季中,由王雪柔与郝若琦合作表演的舞蹈节目《惑心》,其背景音乐就是电影《画皮》中的原声音乐《画心》和歌手苏运莹演唱的《时候》。两位舞者分别穿着红色与黑色的纱裙,倒立托举,演绎出电影《画皮》中换心的经典画面。当音乐切换至《时候》时,舞者的舞姿和情绪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音律的强弱不断调整舞姿,以此来传递或喜或悲的思绪。⑥

舞蹈类视听节目的传播,以视觉符号为主,以听觉符号为辅。经过视觉传播符号和听觉传播符号的互补与整合后,这类节目呈现出综合的艺术观赏价值,传达出丰富的审美艺术情趣。在舞蹈类视听节目中,音乐与舞蹈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音乐对舞蹈不但起到烘托作用,还具有点睛的作用。从许多人能随着音乐节拍起舞这一点可以说明,音乐可以激发人的内心情感,给舞蹈创作者和舞蹈表演者带来灵感。舞蹈表演者不同的形体动作,实际上是对抽象的音乐传播符号的具象表达。许多细微的肢体语言都能够在与音乐融合时传递某种思想主题。比如粗犷豪迈的蒙古族舞蹈、节奏欢快的维吾尔族舞蹈和律动优美的傣族舞蹈等,对应的音乐旋律都与舞蹈本身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并非独立于舞蹈之外。

音乐与舞蹈都能传递信息、反映主题、抒发情感,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属于听觉艺术,后者属于视觉艺术。在舞蹈类视听节目中,音乐是舞蹈的伴侣,可以起到衬托作用,有时候也可以是舞蹈的灵魂。很多舞蹈类视听节目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离不开这些作品中音乐旋律的听觉之美。因此,要拓展舞蹈类视听节目的审美维度,就必须注重音乐艺术的听觉之美,将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风格与舞蹈的舞种进行有机匹配,使音乐的听觉之美与舞蹈动作的视觉之美保持统一。

在舞蹈类视听节目中,舞蹈的动作会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变化,两者相辅相成。音乐旋律是抽象的,而舞蹈动作是具象的。舞蹈表演者通过音乐旋律,能够进一步激发艺术想象力,更好地展现舞蹈的魅力。像蒙古舞的背景音乐大多为蒙古族民歌,因为蒙古舞的形体动作力度较大,需要相应的旋律彰显其内涵,以增强感染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舞蹈类视听节目中,音乐的功能实际上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可以唤起舞蹈表演者的丰富情感,从而形成收缩、伸展、闭合、打开等一系列动静结合的精彩舞蹈动作,以此来表达作品的思想主题。像《舞千年》这类含有故事情节的舞蹈作品,有多条叙事线索,呈现的情感也很丰富。选用的音乐也与舞蹈动作相对应,有着不同的调式和不同的节拍。这样能通过旋律的变化和听觉之美,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生动又富有情感色彩的人物形象。

从当前一些热播的舞蹈类视听节目中可以看出,背景音乐贯穿了舞蹈表演的整个过程,而各种舞蹈表演动作也都会随着旋律的变化而变化。音乐的听觉之美与舞蹈表演者形体动作的视觉之美有机融合后,极大地增强了舞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性很强的音乐曲式结构都是按照舞蹈表演的整体布局安排的,无论是音乐中的展开部分,还是呈现部分,甚至是再现部分,都与舞蹈表演的动作发展高度吻合;
二是背景音乐完整的曲式结构为舞蹈动作的故事化演绎提供了帮助,并使音乐和舞蹈更加协调,确保了舞蹈类视听节目叙事、表意和传情的顺畅性。

视听媒体既可以记录舞蹈,也能够对舞蹈作品进行再加工,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形态,并通过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来构建生动细腻的情境之美,其强大的影响力也能进一步提升舞蹈艺术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湖南卫视的《舞蹈风暴》融合了民族民间舞蹈、现代舞、芭蕾舞和拉丁舞等各个舞种的表演手法,并借助视听技术对舞姿进行多元化演绎,为观赏者提供了形态多样的审美享受。在《舞蹈风暴》的三季节目中,都有对舞者特写镜头的慢放和叠化处理,使舞者原本在现实中只有短短几秒的跳跃动作,经过延时处理,让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舞蹈中的细节美。

受众观看以剧场和舞台作为空间表演场所的传统舞蹈时,观看视角较为单一,无法领略到舞蹈艺术的真实细腻之处,而舞蹈类视听节目则有效改变了这一不足。由于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手法,舞蹈类视听节目的画面不但可以有全景、中景、近景,还可以有特写和变化多样的各种运动镜头,再通过蒙太奇手法的组接制作,使观赏者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受到舞蹈艺术的情境之美。

舞蹈类视听节目需要一个如何凸显主题、深化内涵、引发共鸣的情境。这个情境主要通过舞蹈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背景音乐来营造。舞蹈表演者每一个细腻的动作,既是一种情感表达,也是一种与观众进行交流的艺术手段。《舞蹈风暴》中的舞蹈作品《九儿》以电影《红高粱》的女主角九儿为原型。两位舞蹈表演者通过芭蕾舞的形式,重新塑造了九儿冲破封建牢笼、敢爱敢恨的人物新形象。

河南卫视在2021年年底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不仅突破了传统舞蹈综艺节目的比赛方式,采用舞蹈演绎故事的形态与观众见面,还在情境营造方面有许多创新之处。该节目迎合了舞蹈的抒情艺术、影视的叙事艺术等多方面的审美要求,通过“一舞一故事”为观众提供了情感代入点。如舞剧《朱自清》的片段《背影》用影视场景作舞台,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与烘托下,用充满情感的舞蹈再现了朱自清在车站站台与父亲送别的故事,以情景交融手段反映了浓浓的父子之情。这种生动细腻的艺术意境给予观众的沉浸体验非常之强,让观众能更好地领略舞蹈的神奇魅力。⑦

此外,《舞千年》采用影视剧的场景化表现手法,让嘉宾化身成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通过“穿越”到东汉、唐朝、宋朝和当代四个文化盛世,让舞蹈、综艺和影视的综合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表现了独树一帜的审美特征。《舞千年》中的情境之美还在于开放式背景的衬托。这个舞蹈视频的录制选用了76个取景地的实景,大大突破了以往封闭式录制的空间局限性。舞蹈演员纵情曼舞在自然山水中,呈现的情景好似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

在舞蹈类视听节目中,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既可以进一步提升舞蹈的艺术境界,也可以让舞蹈的情境之美更加多元化。情境美的构建一般需要情节的融入,而情节的融入则能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在芭蕾舞剧《家》中,创作者借用“高老太爷”的一个动作和舞台上的一束光,把觉新、瑞珏等人的命运推向深渊。在这个片段中,背景音乐低沉悲戚,舞蹈表演者肢体动作的整体节奏也比较慢,这些独特的情境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⑧

舞蹈类视听节目是对传统舞蹈的审美重构,除了保留原有的视觉美学与听觉美学表征外,还加入技术美学,把舞蹈作品打造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进一步增强了舞蹈的情境之美。舞蹈类视听节目与在剧场或舞台演出的舞蹈不同,除了舞蹈表演者外,还涉及灯光、道具、舞美、音响和编导、摄像、导播等多个方面。如果是录播,还需有后期剪辑、合成、包装等诸多制作环节,因此需要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

舞蹈艺术的舞台形态和视听形态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观众从前者所接触到的美学体验仅仅局限于舞蹈本身,从后者接触到的则是全新的声画综合艺术,获得的是更加生动细腻的全方位审美感受。舞蹈作为一种视听艺术,非常适合在电视频道和网络平台传播。随着影像拍摄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舞蹈与普通公众的距离会越来越近。

舞蹈艺术与视听艺术有着不同的审美趋向,当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时,能呈现多元化审美维度,同时也能赋予其故事性,那么这样的作品就会凸显出强大的传播力。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时代后,舞蹈艺术要更多地通过视听节目的形态创新来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这样既能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丰富视听节目的形态,也能助推舞蹈这种“曲高和寡”的小众艺术走向大众化。因此,创作者和传播者要更加注重舞蹈类视听节目的视觉美、听觉美与情境美,从而让作品能经常性地成为网络时代的新景观。

注释:

①王次炤.音乐美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6:64.

②于平.艺术学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49.

③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123.

④董牧孜.《舞千年》与“国潮”趋势下的舞蹈综艺创新[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2(03):20-26.

⑤金丹元.电视与审美——电视审美文化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170.

⑥李琳.基于电视舞蹈的大众化“转型”分析审美思维的重新建构[J].艺术评鉴,2020(18):180-182.

⑦冯国慧.文化自信语境下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创作探析——以《舞千年》为例[J].视听,2022(06):60-62.

⑧陆小燕.舞剧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研究[J].尚舞,2021(14):92-93.

猜你喜欢 表演者舞蹈动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舞蹈课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艺术家(2019年12期)2019-01-12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动作描写要具体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8年3期)2018-04-17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4期)2015-07-07手称扑克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4期)2015-04-20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小品文选刊(2012年6期)2012-05-08聪明的表演者品质·文化(2009年7期)2009-07-17推荐访问:维度 审美 多元化
上一篇:价值统摄与话语转译:社会治理视角下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路向
下一篇:基于VMD,和WinLSP,相结合的GNSS-R海平面高度估测模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