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以自然之美润泽,童,心—以,“节气”学习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6 点击:

⊙ 郭凯欣(广东省江门市农林小学)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经过实践总结得出的经验,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节气学习为小学生这些“幼苗”提供了丰厚的知识“养料”,教师可以开展以小学“节气”为主的课程,从而将传统文化浸入学生脑中,以传达自然之美的形式润泽童心。

二十四节气科学准确地将变幻莫测的天气规律展现出来,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充分结合并完美展现。二十四节气不仅是语文课堂中的一角,还是生活中的重要常识。在由古代人民实践得出的节气文化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还能感受到节气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一)聆听节气之声音

在古代,天气不会被“报道”出来,辛勤的劳动人民根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在那变幻莫测的天气中找到了星星点点的规律,虽然天气不能发出人类的语言,但是那独特的象征着某种气候的声音是能被感知到的,仔细聆听,就会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比如雨水节气,这是一种代表降水的节气,“春雨贵如油”,对于农民来说,适当适时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这淅淅沥沥的春雨不仅浇灌了“渴望喝水”的农田,还润泽了学习节气文化知识的学生,闭眼倾听天上的雨落入凡间土地的动听声音,一滴一滴、一阵一阵,看似无声又安静,实则回响着大自然的独特声音。

比如在惊蛰时节,春气满满,大自然经过四季流转,再一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春雷惊百虫”的现象由此产生,春雷惊醒了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在阵阵滚动的春雷下,万物变得有生机起来。春雷像一位站在舞台上的摇滚歌手,滚滚的雷声就是它献给人间热烈真挚的歌。由此可见,大自然的声音多变且常伴人间,同学们应仔细聆听节气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二)浅唱节气之妙曲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方便记忆我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特意编制的短小诗歌,十分巧妙,这是一条与耕种息息相关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针。二十四节气歌将天文气象变化规律以“顺口溜”的形式呈现出来,这首短小的歌谣将自然时间分为了二十四节气,以一种更具体的时间观念细化了春夏秋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其中,使它“含金量”十足,二十四节气歌中的寥寥数字不仅划分了时间,还将生活中的民俗智慧展现出来,在吟唱节气之妙曲时,同学们要用心感受自然规律的变化,并跟着老师理解节气歌的内容。比如:歌的四句开头即“春夏秋冬”,分别对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中的“分”有“平分”之意,所以“春分”“秋分”都是指昼夜平分,“小暑”中的“暑”表示“炎热”,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同理,“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三)吟诵节气之对联

不难发现,前人对于节气的一些描述有着与对联一样的结构,类似“诗中之诗”的格式,形式对称,平仄对仗,文字精练,短小精悍。比如清明的“清新时雨才滋绿,明艳春光便泛红”,这句对联中的“清新”与“明艳”相对,“绿”与“红”相对,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绿意盎然,清新可人;
姹紫嫣红,明艳动人;
“滋”更是将隐藏不住的绿意直白地展现出来,花朵中泛出的点点红光令人欣喜,简单几字将清明的美好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降水有了明显增加,田中的农作物非常需要充沛雨水的浇灌与滋润。描写谷雨的“雨润茶香天渐暖,耕深植茂夏初阳”这句对联同样格式工整,内容相对应。“贵如油”的春雨滋润大地,使茶变得清香,天气逐渐变暖,耕种的茂盛农作物顶着夏季初期的太阳。“茶香”“植茂”相对应,茶的清香悠远和植物的茂盛葱绿呈现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谷雨景象,同时伴随夏初阳光的出现,天气自然变得暖和起来。

同学们在吟诵时想象不同节气时的不同景象,感受气候的变化,在平仄合律的对联中感受结构的精密、用词的巧妙,感受丰厚的传统文化,在欣赏中唤起对于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的兴趣,从而学到丰富的知识。

(四)品读节气之书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内容短小却丰富,影响深远。同学们需要了解的内容有很多,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聆听声音、浅唱妙曲、吟诵对联外,还可以读一些相关书籍,比如《故宫里的二十四节气》《这就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聆听二十四节气》等。这些书籍十分全面,把节气的传统由来、传统节日、古诗词、多种习俗进行了一一呈现,既有权威性又不乏趣味,同学们可以在丰富的书籍世界中感受自然母亲的一呼一吸,这不仅能培养同学们看书的良好习惯,获得书本知识的熏陶,还能使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热爱自然、敬畏自然,进而走进自然、贴近自然。

想要品味节气的趣味性,陶冶情操,离不开实践活动,节气文化往往通过民俗生活和民俗美食体现出来,同学们可以参与到关于节气的活动中。

(一)感悟民俗活动的趣味性

民间的活动十分丰富,人们根据节气变化、自然规律创造出了很多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有趣活动,比如立春的时候,民间艺人会用泥土制作出许多可爱的小牛,这就是“春牛”,这些小牛送往各家,牛到了,春也就到了。民间的立春颇有讲究,萝卜、姜、葱、面饼,吃这些东西叫作“咬春”,称法中带着对春天的期盼,又不失一丝俏皮。在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惯,另外,咳嗽的人可以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症状,应清淡饮食,少吃油腻辛辣之物。

清明扫墓,意在祭祀祖先。清明扫墓是因为春天来了,人们怕祖先的坟墓被动物打洞或者被雨淋得坍塌,便到坟上做一下修整,添几锨土,等等。踏青是人们与亲朋好友到郊外游玩,享受美好春光的行为。古时清明前后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通过切身感受、实践揭秘神奇的大自然,不仅可以增长课外知识,还有利于与自然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二)品尝众多美食的“节气味”

二十四节气不仅对应着诸多活动,还衍生出了很多美食文化。人们在不同的节气中可以品尝到新鲜的美食。比如立春的“春卷”,清明的“子推饼”,立夏的“立夏饭”,冬至的“饺子”等。

“芒种”和“夏至”之间的端午节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美食——粽子。这一天,人们通常用粽叶、糯米、红枣包出清香美味的粽子。在节气学习的实践中,同学们可以跟家长学习如何浸泡糯米、洗干净红枣,如何包出一个合格的粽子。通过亲身实践,不仅可品尝到美味香甜的粽子,还能深刻体会感悟到节气韵味,通过美食的色、香、味可发现节气与食物的紧密联系,通过亲身制作、后期品尝、了解文化这一系列的步骤,最终同学们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之美。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此,节气在自然母亲的一呼一吸之间,在诗词对联、各种书籍的文字中,在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在美味的食物中,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同学们在实践中会爱上学习传统文化,乐于感受自然之美,从而达到润泽童心的最终目的。文

猜你喜欢 节气对联民俗 民俗中的“牛”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民俗节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漫画民俗中国漫画(2018年4期)2018-12-05对联知识小问答对联(2011年2期)2011-11-19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对联(2011年22期)2011-09-19我怎样教写对联对联(2011年8期)2011-09-18『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对联(2011年6期)2011-09-1824节气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10年9期)2010-09-1924节气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10年8期)2010-06-2824节气一小满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10年8期)2010-06-28推荐访问:节气 润泽 为例
上一篇:血清miR-30b、miR-199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基于“平正轻灵”浅析花类药调理脾胃枢机之妙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