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布马舞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6 点击:

余 畅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2.澳门城市大学 教育学院,澳门 999078)

极富民族特色风味的潮汕民间舞蹈文化,是岭南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璀璨文化宝库中的重要一员,如:布马舞、英歌舞、鲤鱼舞等,均展现了岭南舞蹈的民俗艺术特质。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互联网大量信息的冲击下,许多民间艺术濒临无人可传的危险境地。因此,如何更好地对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也是学者们长期以来不停探索的问题。

布马舞是岭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具特色的一员,它是融合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于一体的汉族民间广场式舞蹈文化,具有民俗表演艺术特色。但其受众面较窄,仅限于在部分地区传播。加上无系统的教材记载和传承其技艺,仅靠传承人以及演职人员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播其舞蹈动作,人们对“布马舞”的概念停留在“活态传承”上,对其文化内涵的“静态传承”意义缺乏深刻了解与认知。

一个城市一张“脸”,一个城市一个“魂”。文化遗产的存在,不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当你视它为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文化资源时,它便可以成为整座城市光芒四射的“镇宝塔”,铸造城市的特色性精神文化“金名片”。随着我国民俗表演艺术文化研究成果的不断增多,潮汕民俗在艺术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1]作为“民俗舞蹈文化名片”的布马舞,从1956年开始便以其绚烂的姿态展现于全国各大艺术庆典仪式,以及在港澳地区各种大型巡游活动中留下其精彩纷呈的场面,不仅在1997年香港青马大桥开通庆典仪式上给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于2019年被中央电视台收录于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第208集“广东饶平篇”中,成为饶平民俗舞蹈文化的经典代言。

2004年,饶平县被誉为“布马舞之乡”。2006年,饶平布马舞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饶平艺人李蔚、黄耀好两位前辈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饶平布马舞的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饶平县保护中心(饶平布马舞)揭牌仪式在饶平县黄冈镇霞西村举行,霞西村俨然已成为当代布马舞的传承核心地带,饶平县黄冈镇获广东省命名的“广东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作为岭南文化孕育的产物,布马舞不仅是当地人民对英雄崇拜的文化象征,更是其抒发情感与自我娱情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布马舞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岭南文化孕育的产物

粤东饶平县的布马舞历经了700多年历史演变,其民俗文化属性包含了娱神娱人的潮州大锣鼓节庆游行活动,同时又是具备地域特色的广场式群体性情绪舞蹈活动。加之其服饰道具制作工艺具备“跑旱船”的体育特色又不缺潮汕戏剧文化特点,布马舞成为了岭南地区汉族民俗表演艺术文化的重要一员。

追溯其源流,岭南文化中的广东民间娱乐“色相”可谓是异彩纷呈,包括:春色、秋色、飘色、火色、水色、灯色、马色、鸟色、花色等,而饶平布马舞则是其中“马色”之角的代表。这个“色”字,不是一般的“景观”“景象”所能概括包含的。人们常将这类民俗艺术活动称为“出色”,如:紫坭一带的“春色”(分为“树头色”和“锣鼓柜色”);
“佛山秋色”赛会(佛山一带的“出色”活动多在秋季进行,即“色相”的表演及展览,故称“秋色”。多以娱乐、竞技、庆祝丰收的模式,陈列各类工艺品,包括灯饰、车心、旱船、十番等);
吴川、沙湾的“飘色”(源于明末清初,广东的古老传统民俗艺术活动,以凌空而起的技术为精髓,成为“飘”,集合了材料、魔术、力学、音乐、造型、装饰等多重工艺,有“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之称,不少外国人称其为“东方的隐蔽艺术”);
麻车的“火色”(也称“夜色”,指麻车舞火狗);
市桥、小榄一带的“水色”(水乡人民在水上扮演各类人物故事的表演);
佛山与潮州的“灯色”(佛山灯彩及潮州花灯)等。饶平之“色”实际上就是由“舞纸马”和“布马舞”所带来的“马色”。饶平布马舞所演绎的经典故事和演出模式也一直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变迁的步伐多次“推陈出新”,取古代表演形式之精华,汇新时代技术技巧的精粹。利用竹子制作成马的“布马舞”,超前于陕西与河北地区“跑旱船”的舞蹈原理,运用“人马合一”的表演形式,多在元宵节前后表演,成为广东地区春节期间民间流行的一种花会形式。它千姿百态的“色相”集合了汉族文化的潮州音乐、戏曲舞蹈、美术工艺、服装设计于一体,也成为了广东民俗艺术文化的载体。

(二)“马崇拜”与“英雄崇拜”的文化象征

源于宋末元初的饶平布马舞,经历7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海陆丰、普宁、饶平一带,几经改良,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三者巧妙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跑布马”“拍布马”“布马戏”“舞布马”等名号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的英雄故事:有《三国演义》第109回之“姜维射郭淮”、《八仙八骑》《昭君出塞》《陆文龙归宋》《花木兰》《六国封相》《穆桂英挂帅》《辞郎吟》等爱国主义题材经典片段。直到延传至饶平九村一带,布马舞才正式进入到一个女性英雄崇拜阶段,与古越民族和动物为舞有相应的渊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经历不断的精修和完善,饶平布马舞仍保留其女性舞蹈的特征,将巾帼英雄在沙场上亦柔亦刚的形象,为民族尊严而奋战的飒爽英姿,以舞蹈形式进行演绎和传颂,其表演风格具备潮汕民间戏剧及舞蹈艺术的柔美、刚劲、矫健、勇猛、威武等特点。

1.“马崇拜”的始源

这一民间舞蹈的艺术形态最早由南宋江西饶州(上饶市)的陶瓷工人传入,其烧制的泥马陶塑深受民众喜爱,以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泥马渡江》(即“泥马渡康王”的民间传说)为本:传说在金兵入侵,对康王赵构猛烈追击之时,“圆悟堂”的泥塑之马化身为一匹骏马,驮送康王越过漩涡翻滚的江河到达彼岸。从那以后,“圆悟堂”被赐名“庆云禅寺”,百姓遂将泥塑马视为神物,更有临安富豪用名贵的绸缎将泥塑马像进行装饰并供放厅堂,使“彩饰之马”成为祈福纳吉的“祥物”。[3]为让当地所有民众无贫富贵贱之分,逢年过节皆能感受其带来的吉祥寓意,人们发明了舞蹈游街的形式纪念这一经典,也将“马崇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2.从“马崇拜”向“英雄崇拜”演变

“英雄崇拜”一般指个体对他(她)人的所作所为达到一定高度,从而产生的钦佩、敬畏、尊重与信任之情。它几乎和人类文明一样悠久,出于人类本原性的心理欲求。多为赞颂杰出英勇的首领或是足智多谋的文人志士、英雄偶像。

饶平布马舞最初的表演形态和福建三明建宁及江西很接近,皆是一个完全对“马崇拜”所产生的舞蹈。由于饶平北部山区的人民对抗元巾帼英雄“许夫人”(南宋名臣、儒将、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之女陈淑祯)怀有崇拜之情,创作者将“许夫人”角色并入“三山国王”体系,成为“三山国王”的“娘娘”,并选用动物“马”为威严的象征进行舞蹈创编。广东饶平布马舞第一个阶段表演模式是男女皆可参与的舞蹈表演项目,原“王爷和娘娘出巡”便成为对“三山国王”的崇拜而特有的戏份。第二阶段则为纪念南宋名臣文天祥高中状元,且抗元有功而设计的“状元游街”表演。由于皇帝为表彰文天祥的功绩,表演队伍中人物角色增设了“榜眼”“探花”及其各自的夫人、童子,一同游走庆贺。因此,布马的表演队伍增加到九骑,庆贺的锣鼓伴奏中也增添了“状元游街”的部分。从那以后“文天祥”取代了原来“三山国王”在布马舞中的角色,而抗元女英雄“许夫人”也就并入“状元游街”队伍中,以状元的“夫人”的角色演绎。在第二个阶段演变中,人们为扩大阵容,将原布马舞表演队伍中的人物形象演变并分身,“三山国王”演化为“大王爷”“二王爷”“三王爷”,“娘娘”则分成“大娘”“二娘”“三娘”,“状元游街”则以“状元”“榜眼”“探花”偕各自的夫人游街庆典。从此,该表演形式的布马舞便活跃于饶平新丰、葵坑、九村洞泉一带,成为每逢新春佳节的流行欢庆仪式。舞者将布马背围挂于肩上,置于腰间,“人马合一”状似神勇的骑士,驾驭着矫健的骏马,家家户户盛行排演“布马游村”节目。[4]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布马舞流传至黄冈一带,并经饶平艺术工作者们的整理,赋予了新的内涵。所有布马舞表演者均换为女性,年均20岁,以表现古代巾帼英雄的事迹为主要内容,如家喻户晓的王昭君、花木兰、陈壁娘、穆桂英等人们赞颂敬仰的沙场女将的人物形象。演出队伍也随故事的更替,人数不断扩大,从11骑扩大至18骑,后来又增添至24骑。再后来,各种布马舞的推崇热爱者便于元宵佳节,让长相姣好的年轻女娃们装扮成状元、夫人、英雄等形象,坐于彩缎布马之中,游走于街市供人观赏。不仅提升表演欲望,增添节庆气氛,同时还能共同庆贺佳节,纳祥集福,深受民众喜爱,几经发展,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舞蹈程式,从此相习成俗,广为流传至今。不得不说,饶平布马舞打开了女性舞蹈的英雄主义新篇章,且引领了一股越舞越勇的时代精神。

如今的布马舞可谓中国传统民俗舞蹈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女性舞蹈。这是饶平布马舞从古代“动物性舞蹈”转变为“祭祀舞蹈”,再转化为“状元游街”和“王爷和娘娘出巡”的戏剧舞蹈,最后演变为今天以“巾帼英雄”为题材之“女性民俗舞蹈”的蜕变过程。

(三)民俗表演艺术的体育精神

“民俗表演艺术”涵盖了历史学、体育学、艺术学三大领域,是一种反映人们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又增添了生活的文艺气息,表现出了多种社会功能。

1.舞蹈艺术与体育功能共存

布马舞是广东饶平的汉族传统民间舞蹈艺术,也是具有民俗表演艺术精神的广场情绪舞。它身上散发的艺术气息影响着饶平县的精神文明状态,饶平也因此获得了“布马舞之乡”的美誉。布马舞在饶平有着广泛且牢固的群众基础,不仅走进了民心,也反映了民心。饶平布马舞包含了民俗艺术中“体育舞蹈表演艺术”四大特性:(1)体育舞蹈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即运用舞蹈艺术表演手段来表现体育精神;
(2)包含人体姿态、情绪情感、艺术造型和肢体动作等表现手段,如:布马舞以“人有情,马有情”为其一大表演亮点;
(3)表演以体育形式为题材,如:布马舞运用了“跑旱船”原理的体育题材,借助广场式舞蹈的演绎方式呈现;
(4)体现人类对体育精神、体育道德风尚、体育生活的美好情感。人们喜欢布马舞展现出来的吉祥喜庆,喜爱潮州大锣鼓和唢呐伴奏的欢快热烈。而灵巧可爱的布马形态和色彩缤纷的服装设计,眼花缭乱的队形变换,无一不促动着饶平人民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对传统节日的眷恋,以及对喜庆氛围的崇尚。每到逢年过节,每个十字街口、官府衙门前、神庙前、广场中、舞台上,均要按舞蹈套路表演一番,以这欢天喜地的喜庆场景来预示好事将近。

2.“活态”与“静态”共生

布马舞的演出也给予了人们鲜活灵动的视觉冲击,既推动了民俗文化与舞蹈艺术的交融,还愉悦、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布马舞既可以将人们的精神从紧张的情绪中抽离出来,使人们在舞蹈中得到缓解,配合舒缓或热闹的音乐,加上率性的舞姿,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压力,还可以从中收获快乐的生活娱乐方式。早在宋金时期,便出现了“儿童戏竹马”的活动形式,而后便在民间一直传承,明清后在南方许多地方,“跳竹马”“竹马灯”等表演形式便广泛流行。在饶平,布马舞的表演队伍也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尝试和创新,除了最早的青少年布马舞队外,还衍生出了“幼儿布马舞队”和“老年布马舞队”。2005年10月,由37匹“小布马”组成的“小精灵布马舞队”在饶平县中心幼儿园成立。中心幼儿园还把布马舞的起源、发展、象征、气势、动作、阵型、音乐、道具、服饰等文化知识列入传统文化教学课程,形成园本课程,首次尝试运用布马舞手偶演绎布马舞,让布马舞突破空间限制。2012年9月25日,饶平县中心幼儿园被确立为“饶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少儿布马舞传承基地”,幼儿园还根据传统成人布马舞基本特点和幼儿年龄特点而创编幼儿“布马舞操”,动作形象生动,使幼儿兴趣浓厚,又可以在舞动中锻炼身体,形成“玩中学”“学中舞”“舞中练”的有效体格训练。2018年,为了庆祝饶平县黄冈镇“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特意组建了“老年布马舞队”。不得不说,目前成立的老、中、青、少、幼布马舞队在新老传承的道路上赋予了布马舞别样鲜活的生命力,她们不仅促进了布马舞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更以全新的模式诠释“传承的力量”,将布马舞雀跃灵动、生机勃勃的体育精神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除了现场的舞蹈艺术表演,还离不开当下数字媒体信息技术等在背后的默默助力推动。布马舞的感染力从舞蹈艺术渲染到美术设计、摄影、视觉传达等领域,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关注。在第八届“人类贡献奖”国际民俗摄影年赛(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主办)中,澄海区女摄影家蔡红霞的作品《布马舞》组照,从168个国家递交的7000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该年赛的高等奖项“文献奖”。在此次比赛中,蔡红霞花费了近10年的心血与时间拍摄出作品《布马舞》组图照,生动地再现了潮汕地区布马舞的精彩瞬间。

布马舞作为岭南地区汉族民间文化,因为集聚了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民间工艺于一身,可谓“全身是宝”,是一项有极高艺术价值的民间产物。其文化底蕴之深厚,表现形式之丰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粤东民间艺术的一朵绚丽之花。[5]

(一)布马舞音乐特点

布马舞的背景音乐选用的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传统音乐中最有名的潮州大锣鼓,是由历代相传至今的鼓吹乐一类演奏方式演变而成的一种由锣鼓乐及民族管弦乐交融搭配的具有即兴特色的演奏形式,是最具代表性的潮汕风情的乐种之一。

布马舞音乐灵活多变,从民俗音乐至现代音乐均可采用。据饶平县霞西村委书记张尚家透露,布马舞发展至今,早已借鉴华尔兹舞曲,多数音乐曲目为四三拍。在舞蹈的伴奏和配乐方面,霞西布马舞队使用了潮州大锣鼓、潮汕管弦乐,由余枝兴、余舜茂作曲,余舜茂、林两来先后担任布马舞司鼓,张焕钦领奏。除此之外,还使用电子乐器,中西结合,使之现代化。这样一来,布马舞既有雄伟的气魄,又有婉转的情韵,阵势浓烈激越,形象丰满酣畅,多姿多彩,充分发挥了潮州大锣鼓鼓乐的雄壮气势与管弦乐抒情委婉的音乐特色,与舞蹈表演密切配合,求得表演的相得益彰。表演在模拟马嘶的笛音开始,在雄浑的鼓乐声中,马队奔腾而上,时而汹涌澎湃,像驰骋于宽阔的草原;
时而幽静唯美,像漫步于黄昏的山间小路,使得舞蹈动作与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4]

饶平布马舞的音乐伴奏,由早期的汉乐大八音锣鼓配大唢呐,演变为潮州大锣鼓配管弦乐,采用潮乐曲牌演奏。乐队多至47人或55人,演奏人员20-70岁不等。潮州大锣鼓的伴奏阵容主要是以大鼓为中心,在多种打击乐器的搭配下,伴以唢呐为领奏的管弦乐队的合奏形式。大鼓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有如西方交响乐团中的指挥,主导整个演奏,场面壮观。潮州音乐大锣鼓中常具备的乐器有:吹奏乐器(大唢呐、大竹笛)、拉奏乐器、弹拨乐器(扬琴)以及打击乐器(大鼓、斗锣、大钹,小钹、曲锣、九仔锣等打击乐器)。音乐曲牌有:《将军令》《文点江》《一江风》《风入松》《上天梯》《武点江》《步步娇》《小扬州》《登楼》《尾声》等。但由于布马舞主题是以舞为主,因此伴奏的音乐仅选用了潮州大锣鼓中的大鼓(2个)、斗锣/战锣(8面)、曲锣(俗称小斗锣,16面)、大钹(2副)、小钹(2副)、大唢呐(4支)、竹笛(4-8支)、扬琴(1架)、椰胡(2把)、二胡(2-4把)。乐曲的调式、旋律、结构、节奏和演奏风格十分讲究,乐器的应用、乐队的配合更是非常默契,自成一格,整套布马舞的表演音乐氛围热烈,铿锵有力,古朴幽雅、疏放潇洒,又不失激越豪壮的独特音韵情愫。

德国埃尔森大学教授卡尔劳达格曾在1995年莅潮访问时,潮州市民间音乐团以一场潮州大锣鼓《关公过五关》的表演令卡尔劳达格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并以德语赞许道“这就是东方交响乐!”作为潮州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大锣鼓以其恢弘气势让世人领略了它磅礴的气魄。而对于布马舞而言,潮州大锣鼓的奏乐与布马舞的表演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二)布马舞舞蹈风格

布马舞的主要动作十分丰富,从“缓行游马”“抖鞭走马”“屈膝跳马”的体态,再到“抽鞭纵马”“扬鞭跑马”“转身勒马”“前踢后蹬”的形态,延伸到脚下“碎步”“扭摆步”“颠颤步”“吻马”等步态,其灵动变换的舞姿将“马儿”的特色精妙呈现。从第一代省级传承人李蔚老师的手绘图稿,到市级传承人刘树钊老师绘制的电子图稿,布马舞的队形也在不断延袭且不断创新。从“单列圆场”“斜线穿梭”“长蛇开阵”“乾坤分队”“双龙摆尾”“交叉换队”“八字腾飞”“跳月走边”“蝴蝶采花”“传花编索”“闯跳四门”“八卦开门”到“双环戏水”“玉女穿梭”“点将图”“梅花点”等舞蹈队形变化,无一不饱含着几代传承人为布马舞传承与传播默默付出的智慧和心血。正因为不断的注入新的血液和灵感,才将兵强马壮、励精图治的“布马精神”演绎得神气活现、异彩纷呈。(部分经典队形如图1-10所示,图稿出自笔者与传承人刘树钊老师共同整理创作,其中“双环戏水”是笔者经传承人允许加以命名。)

布马舞阵势,随着世世代代的传承,由传统的9骑发展到现今的24骑,阵容更加雄壮,气势规模更加宏大,使在舞台上的表演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在舞蹈形式上,在传统的儒雅轻缓的风格基础上,加入驯马、恋马、奔马、腾马、吻马等舞蹈动态,使表演更突显“人有情,马有情”的艺术特色,节奏更加明快,跌宕起伏,张驰得当,舒缓自如,在粗阔中存优美,激烈中见柔情,在雄浑中注入更加细致的表演和更加优美的舞姿;
同时表演的阵形更是多姿多样,如有“闯跳四门”“蝴蝶采花”,有时还在这些基础上进行象征性的阵形变化,以重现史料中的文化内涵,也表达出鲜明的艺术特征。笔者在多年的研究中,与布马舞传承人多次探讨,力求将布马舞的舞蹈技法、舞蹈动作、舞蹈套路形成一套可以进入校园的文本教材体系,将“活态传承”与“静态传承”进行有效嫁接,在实现“非遗进校园”的同时推动民俗舞蹈文化的多元化传承。

(三)布马舞工艺特色

饶平布马舞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备受青睐,饱受好评,多次受邀到各地表演,为各种庆典活动助兴,是因为它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这一传统舞蹈进行更加艺术化和时代化的改进。

在布马的制作工艺方面,饶平县艺人余比儿运用他精湛的技艺制作了更加精巧、传神、栩栩如生的布马。现代布马追求制作工艺上的精致、生动,从布马的眼神、皮毛颜色、演员的服饰穿着、软披设计、头披等,都追求一种神似耀眼,改变传统的那种简单道具的制作风格,争取在视觉上重新突破。根据老一辈传承人李蔚、黄耀好老师的介绍,布马舞多以表现古代的女英雄(如陈壁娘、穆桂英、花木兰等)事迹为主要内容,多由女演员担任演出,但男演员也可饰演。“马身”是布马舞的灵魂,也是舞蹈设计的第一要素,颜色一般为红、白、黄、棕四色,搭配“女将”身上黄、白、蓝、绿、红的服饰,绚丽多彩的布马装扮可以完美渲染喜庆气氛。由布马舞的省级传承人李蔚执导的以粤东地区《辞郎洲》(南宋潮州右都统张达的夫人陈壁娘与元军血战沙场,以身殉国)故事为脚本的布马舞表演,在参加1988年汕头市迎春联欢节中,由原本的民间游街表演转变为正式的广场情绪舞(根据第一代省级传承人李蔚讲述)。

图3 蝴蝶采花

图4 八字腾飞

图5 传花编索

图6 四面开花和进退连环

图7 闯跳四门

图8 玉女穿梭

图9 双环戏水

图10 点将图,又名“状元游街”

布马舞的道具、服饰均称得上巧工细作。为体现潮汕戏曲艺术的风格,且同时满足道具舞蹈、广场式舞蹈的特点,保障表演者可以更完美地完成表演动作,布马舞的道具和服饰需要花费很大的心血与精力设计,制作极为繁琐。主要道具“布马”,随舞蹈的发展,分为成人布马和幼儿布马两类。“大布马”长120厘米,宽50厘米,头长45厘米(马嘴至后脑),颈高47厘米;
“小布马”马身长度86厘米,宽35厘米,头长36厘米,马身厚度20厘米,颈高30厘米(至头顶)、至耳朵高度38厘米。“马头”用圆柱杆安插至“马身”前方,可左右转动,加强马的动态感,马身中间留半圆开约40厘米的空洞,以便舞者套入操纵。布马的制作工艺需要精细的步骤。旧时的马身需要用竹篾编织,扎制成马头和马尾形状的框架。新时期由于团队人数不断增大,排练时长不断加强,且有幼儿布马舞队的诞生,为不影响幼儿发育,降低体力消耗,提高运动的便捷性,马身改良为泡沫塑料塑型。原来的布马是包裹蒙上白布料,再绘彩点睛,粘贴马鬃,臀部中间安上马尾。现在的布马则是用内衬布包裹好后,选用精美的绒面布料再次紧裹“马身”。舞者,将马形道具(分马头和马尾两截)按前后系在腰上,如骑马姿态,布马的下半身以裙装围一圈,即道具下部蒙以围布,以遮掩表演者的腿脚。马脖子上系一串小铜铃铛,这样舞动时可发出清脆的响声,显示“马儿”的欢跃。表演者手中的马鞭也随时代发展推陈出新,由旧式方形舞旗和戏曲马鞭换为新式的三角舞旗和彩绸马鞭。

布马舞在服饰设计方面,原来的布马巡游时,舞者分别穿着状元、探花、榜眼、进士官服以及各位夫人的宫妆。各马童身穿短打武士装。组成为一支浩浩荡荡的马队,在锣鼓和音乐中策马出游,时而漫步缓行,时而疾蹄驰奔,时而昂头腾跃嘶鸣,时而驯服摆尾。而官人、夫人们则如同驾驭着矫健的骏马巡游云衢,显示英武豪壮,赫赫扬扬与雍容华贵的风采神韵。现在的布马舞演员服饰则沿用潮剧中的太子冠以及穆桂英挂帅的服饰设计,更接近展现巾帼英雄的本色。

在民俗舞蹈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布马舞不仅是对中国民俗风情、乡土文化、民艺大观的彰显,更是饶平县地方风土人情、精神文明的体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尝试用新时代的传播途径,结合传统的方式方法,将“活态传承”与“静态传承”进行有效结合:在“活态传承”过程中做到不脱离传统舞蹈底蕴的同时,予以最大限度的创新和多途径编创演绎与教学实践;
在“静态传承”过程中以文本记载、传承人口述史、舞蹈图谱记载、摄影摄像记录、艺术工序记录、教材编撰等方式,挖掘记录传承最佳路径。用心继承布马舞的内在文化精髓与艺术价值,弘扬布马舞的外在艺术精神和文化信仰,怀着一颗对民间艺人及其民间技艺的敬重,用传承者之心推崇岭南“非遗”文化与民俗舞蹈文化,让民俗表演艺术的“精神命脉”得以延传。

猜你喜欢 民俗舞蹈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包装工程(2022年4期)2022-02-28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快乐语文(2021年31期)2022-01-18民俗中的“牛”金桥(2021年2期)2021-03-19学舞蹈的男孩子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舞蹈课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民俗节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吴其萃作品选海峡影艺(2019年1期)2019-06-24漫画民俗中国漫画(2018年4期)2018-12-05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推荐访问:饶平 内涵 价值
上一篇:牧民旅游态度对草原生态旅游的响应*
下一篇:大型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3+1”支人才队伍建设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