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坚守匠心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4 点击: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成立于1952 年6 月1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组建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历经70 年的拼搏奋斗,从三秦大地走向了世界各地,铸造了一个个建筑经典,成为全国资质最全、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之一。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中建西北院正致力于打造从“投融资策划、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工程总承包及运营导入”的全产业链,以“1+2+N”业务模式,努力成为“城乡发展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在数字化赋能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建筑行业的数字化稍微显得不那么尽如人意。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在全球机构行业数字化指数排行中,建筑业在资产数字化、业务流程及应用数字化、组织及劳动力数字化方面居倒数第二位,仅高于农业。在我国机构行业数字化指数排行中,建筑业在资产数字化、业务流程及应用数字化、组织及劳动力数字化等方面数字化程度更低,居倒数第一位。

从建筑设计行业来看,落后现象加重,设计标准的主要参考还是国家工程制图2008 标准,十几年间基本没有变化。一盏孤灯一叠纸,一把标尺一支笔,是对过去建筑设计的生动描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设计形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比如客户会突然提出要求,让设计企业立即提交合作项目的建筑面积等数据,单纯依靠纸笔计算是行不通的;
再比如“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建筑减碳势在必行,而作为工程建设前端的设计,成为建筑减碳的源头所在。

无论是客户需求,还是社会趋势,都在推动设计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中建西北院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积极拥抱数字化往前走。以管理平台的建成应用为例,“云即时通信系统”“云综合办公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超融合平台”等应用系统的建设,都是中建西北院以数字化促进精细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与此同时,在设计数字化方面,中建西北院也在2018 年就开启了二维协同平台开发工作。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建西北院逐渐形成对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洞察。

首先,设计图纸的精准化是设计企业实现数字化的原点。建筑工程若想顺利实施,离不开最前端的零误差图纸设计。提升设计图纸的精准化,镌刻在中建西北院的成长基因中。30 多年前,建筑设计行业基本是纯手工画图,而中建西北院就创新性地以节点详图的方式规范设计作图,提高画图效率。当时中建西北院针对各类建筑的关键节点,做了很多设计样图,当遇到类似建筑项目时,需要哪些节点详图,可以直接从节点详图样本中寻找。这种方式在施工中难免会有一定的误差,但受时代与需求所限,人们对类似误差错误的容忍度很高,即便错了10cm,有经验的现场工人也会调整过来。但在目前数字化时代,如果以2008 制图标准来衡量设计企业设计图纸的精准度,基本是零差错的,但从客户的视角看,百分百满意度的设计图纸是不存在的。围绕客户需求,借助数字化手段对设计图纸及时纠偏,达到客户视角的零误差精准度,而不是设计企业自己认为的精准度,是设计企业实现数字化最起码的要求。

其次,以结果为导向推进数字化事半功倍。以结果为导向,关注点是促成高性价比的工程,而不是过度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在早期推进数字化时,中建西北院倾向于将数字化作为技术工具,以设计从二维向三维转变为例,初期组织一批人员集中学习软件,再将这批人员分派到各单位开展三维设计出图培训,以推动各单位更好地承接工程项目,但实施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市场认可度也不是很高。经过几次反复,中建西北院发现了问题所在。数字化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但可视化只是设计三维化的一个表面特征,设计三维化最终要实现的是减少设计变更,与施工及运维阶段有效融合,推进建筑工程高质量完成。自此,以结果为导向贯穿了中建西北院推进数字化的全过程。

再次,“以人为中心”先改良后改革推进数字化。推进数字化需要讲究策略方法,对建筑设计数字化而言,要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从他们的工作痛点与难点出发,以点带面、有序维进。举例来说,设计师的产值收益往往与设计项目数量相关,而过多的设计沟通会议占据了大多的时间,是设计师比较头痛的事情。基于此,中建西北院陆续上线了二维协同设计系统平台、设计师交流平台等,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沟通,受到设计人员的广泛好评。再比如推进BIM 应用方面,除非项目有要求,很多设计师仍习惯使用CAD 等传统出图工具。自2019 年起,中建西北院牵头,连续三年举办陕西省BIM 大赛以及首届中西部BIM 联赛,通过开展公益竞赛的形式,以赛代练,主导西北区域形成基于交付价值导向的命题式BIM 竞赛,引领BIM 创新发展。与强制推广BIM 应用相比,这种软推广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社会各方客观、理性地看待BIM 技术的真正价值,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相关人员对BIM 应用的抵触心理。

最后,数字化转型需要协同创新与生态合作。在中建西北院看来,建筑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要围绕建筑行业全产业链,站在全产业链的角度思考数字化的目标和路径,通过智慧化数字化系统,把设计、施工、运维等数据连通起来,以数据驱动工程建筑的精细化管控。这一切的实现,与创新生态合作密不可分。先从产业链自身来看,要聚焦建筑业务,实现设计与业务结合。以往设计与施工现场基本是割裂的,设计人员只在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与甲方联系密切,等到建设的时候,设计单位人员在施工现场基本是缺席的。由于设计师现场缺席,其价值不能快速、精准得以体现,例如,针对图纸上预留的一个孔洞,结构工程师、水电工程、消防工程师多个专业设计师快速结合施工现场,给出有针对性的、当地认可的说法。可以说,施工现场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需要多专业的融合。基于此,中建西北院采取BIM 人员出现场的方式,与建筑师、工程师相比,虽然BIM 人员在结构计算、幕墙受力计算等方面不是很专业,但他们能够通过BIM 模拟建模,快速综合建筑各专业模型,综合完整地反映整体设计意图,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各参与人员面前,大大节约沟通成本,在设计院、施工单位与甲方之间起到很好的沟通中间体作用。再看生态合作方面,中建西北院积极扩大战略合作圈,大力推广应用国产BIM 设计软件,在住宅等项目领域中率先试用广联达数维建筑设计平台进行正向设计,积累正向设计经验、培养BIM 设计人才,探索设计、造价、施工等全过程一体化的BIM 应用,同时与金融科技类公司探索供应链金融。此外,中建西北院更是锚定“双碳”战略目标,与时俱进牵头成立了“匠之基.零碳建造”创新工作室联盟,汇聚相关行业的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行业专家和技术工人,在智慧城市、低碳建筑、建筑行业信息化、智能建造、智能制造、节能减排等方面共同开展技术改造与革新。

在实际项目开展中,中建西北院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产业链、价值链等关键环节,利用BIM 技术,在设计阶段引入施工优化、融合施工需求,通过完善深化设计连接设计与施工,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将各阶段、各节点信息要素进行数字化,重构设计与施工流程,促进BIM 行业发展。同时,中建西北院创造性地提出“两全一站式”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以设计为龙头,全生命周期的关注,全产业链资源的整合与价值创造,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

以BIM 全生命周期应用的典范——西安威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为例。作为中国民航局“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西北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该机场预计2030 年实现旅客吞吐量8300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 万吨。其中,东航站楼(T5 航站楼)是扩建工程的核心工程,建筑面积达到70.03 万平方米,堪称西北民航发展史上最大的单体建设项目。2017年,中建西北院在全球多家优秀设计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区规划暨东航站楼建筑设计”项目。考虑到参与方多,既有内部的各设计所,也有外部的民航西北院等,还有专项分包各单位,沟通协调难度可想而知。中建西北院牵头组建了“建之芯”BIM 团队,充分整合各方设计资源,通过搭建BIM 管理协同平台,利用BIM 模型进行前期设计图纸的验证与问题跟踪,形成基于云端的多方协同设计+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在设计、施工、运行等阶段实现BIM 全生命周期应用,服务现场一线生产,推动机场成为国内首个从初步设计阶段开始,以统一的模型和协同的平台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BIM 应用的机场。

为规避BIM 的应用仅限于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带来专业信息割裂,造成信息交付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创建BIM 模型时,中建西北院已充分考虑到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各专业间的应用,将各阶段需求前置,实现各阶段信息的有效传递,提前解决大量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设计质量,设计模型将延续至施工阶段,促进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同时,借助BIM 管理协同平台,通过插件实现BIM 模型轻量化上传,实现了即时浏览模型数据,对模型进行浏览、测量、剖切、查看属性、漫游、查找问题记录并发送任务至相关设计人员,设计人员确认问题、调整设计图纸完成图纸优化,解决设计图纸问题。以BIM 技术为支撑,通过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打通各个专业、分包之间的接口,降低各个环节之间的浪费,有效提升项目价值,节约社会资源。

西安幸福林带建设工程项目是“两全一站式”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样板工程。1953 年,苏联专家首次提出西安幸福林带建设工程,用于隔离军工企业生产、生活区域。但在随后50 年的历史中,幸福林带建设被一再拥置。2012 年底,随着《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总体规划(2012-2020 年)》通过西安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作为核心项目的幸福林带建设进入加速度。2016 年11 月,中建西北院作为中建联合体成员中标幸福林带PPP 建设工程。西安幸福林带是我国成立以来西安规模最大的市政工程、体量最大的绿化工程,南北长约5.85km,平均宽度210m,总占地面积约123 万平方米,涵盖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和地铁配套五大业态,总投资超240 亿元。

自中标到约定的交付期限,留给设计与施工的时间非常有限,仅有48 个月。面对有限的时间,中建西北院探索了“两全一站式”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以设计为总控,通过BIM 全生命周期应用,建立可视化三维模型,用“数字孪生林带”优化管理,实现林带内所有设备、资产等数据和信息均可从模型中调用,通过虚拟世界里的“幸福林带”,实现项目高度一体化管理。与此同时,中建西北院有效依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内的“咨询、投资、设计、施工、运营”全产业链优势,有效集合了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各优势单位,分工明确、协同发展,比如投资依靠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计联合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内各设计院所或工程局在西北地区资源,运营借助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先进管理理念等,通过聚合资源,在产业链中创新价值链,实现了项目建设与交付的整体优化解决。

推进BIM 全生命周期应用,探索“两全一站式”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只是中建西北院数字化漫漫征程中的缩影。“当前,城市建设到了精细化发展阶段,我们要通过不断丰富、构筑、阐发新时代城市发展方向的时代内涵。在更高起点上以改革创新拓展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中建西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翌表示。纵使山高路远,哪怕道阻且长,中建西北院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的初衷不变,以数字科技推动创新转型的决心不变。随着城市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项目实践的进一步沉淀,中建西北院将会为更多地方带来更多的精彩项目。

猜你喜欢 中建西北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新年感怀东坡赤壁诗词(2021年2期)2021-06-01一座西北小城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缠海鞭杆—西北棍戏剧之家(2019年30期)2019-11-28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英语文摘(2019年9期)2019-11-26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黔西北行吟散文诗(2017年15期)2018-01-19三角板“牵手”直尺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7年1期)2017-03-25中建五局广东公司“十三五”瞄准新目标:打造“三个数一数二”大社会(2016年4期)2016-05-04推荐访问:匠心 坚守 传承
上一篇:康妇消炎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下一篇:恩替卡韦序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系统评价与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