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2 点击:

魏云云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广州) 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663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两次对思政课亲和力提出要求,亲和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标准之一[2]。当前影响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因素很多,本文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育人效果为目标,以参与式教学为重点,研究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价值内容与方法路径。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是师生协作式与合作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中教师通过打造师生全体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抓住学习的机会,是高效且合理的一种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往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必须灵活多样、直观形象,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3]。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加方便地交流和反馈,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掌握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能。

(二)参与式教学的特征

1.全员的参与性。参与式教学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由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授课过程由单一教学主体,转换为“双主体”或“多主体”的参与模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转换,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培育学生的思政课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挖掘教师的专业潜能,进而实现教学相长目标。

2.氛围的民主性。传统教学往往强调知识本位、学科本位、教师本位,更多地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课堂气氛相对沉闷;
参与式教学则主张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具有平等地位,平等沟通,平等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具有平等地位,全体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地加入教学实践之中,共同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中更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3.师生的互动性。参与式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互频繁,在这些交互性的活动之中,形成互学、互帮、共同提高的良性发展趋势。这种师生的互动性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与完善自我,也促进了教师获得更多反馈信息,随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实践。

4.课堂的开放性。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与突破。在参与式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仅是讲授者,还更多地给予学生思考与创新活动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思路,许多教学活动可以由学生自己来组织和完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新性与创造性[4]。

5.学生的发展性。参与式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行为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参与式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交流的本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中心,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

6.评价的综合性。传统教学评价一般以结果评价为主,主要依据为期末考试或考核结果;
而参与式教学因其自身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加注重过程评价,重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形成、能力养成及情感体验,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团队合作、参与程度等多个评价因素,评价标准更加注重综合性考量。

思政课对于高校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往往是由于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性过强、教学方式单一等原因,要使思政课变得“有滋有味”,与教学的亲和力有很大关联。参与式教学可以改进一些传统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政课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为根本内容。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中的根本体现,是学科教育的灵魂。当前,各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深化改革,应该抓住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这个关键,实现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发挥好思政课学科育人功能。高校思政课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四者在内涵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在作用上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是增强思政课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在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中培养其政治认同,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其理性精神,在案例分析中培养其法治精神,在氛围营造中培养其公共参与意识。

(二)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

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要充分展现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是思政课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更多地涵养人文情怀,开阔教育视野,由内而外地展现给学生自己的信仰追求、人性光芒和理性力量。以贴近学生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新途径,运用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新活力。有人格魅力的思政课教师将课堂从以教师“说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展示”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教学活动,把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课程实践与活动之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共情。在参与式教学中,随着教师人格魅力的增长,学生更加喜爱参与其中。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增强思政课亲和力,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平等、开放民主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上,学生们更多的是课堂上的听众,被动地听课,课堂参与度不高。而参与式教学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积极参与教学与互动,实现教学主体地位的真正回归,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师的指导与协助下,学生可以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计者、践行者、完成者和评价者,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思政课铸魂定向、涵德化人的目标,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精神家园。

(四)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思政课要完成铸魂定向、涵德化人的目标,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开展新颖有趣、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思政课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打造全体师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通过参与式教学的开展,构建和谐民主的思政课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抓住学习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高效且合理的一种教学方式[5]。同时,参与式课堂环境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更加方便地交流,促进学生对教师的认同,理解教学活动安排,跟随教师设计的活动参与课堂,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技能。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运用参与式教学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吸引力,然而教学实践显示,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对于参与式教学的重视不够

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的运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认可和支持,教学理念与教学环境是影响和制约参与式教学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在教育理念上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但少数学校依然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指标。还有的高校管理者对于参与式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高校思政课是专业性较强的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关联性不大,难以融合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因此,其在办学理念及相关教学制度方面,对于参与式教学的发展产生制约与限制。例如,学校重视不足、教师配备不强、课时得不到保证,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上的普及率,更无法实现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运用参与式教学的主观意识不强

在任何教学活动中,教师素质都是影响课程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素[6]。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观意识不强是制约参与式教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首先,少数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跟不上信息化时代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最新要求,没能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担心会丢失教师在思政课中的主导地位,学生无法掌握系统知识,因此,不愿意将参与式教学引入到高校思政课堂上。其次,部分教师对参与式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兴趣与意愿,可是担心自身能力水平有限,运用参与式教学会造成课堂混乱,实际运用参与式教学的效果不好。第三,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尝试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思政课堂的活动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经验比较缺乏,自身能力不足,对于这种参与式的开放式课堂掌握不力,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效果不好。

(三)学生参与式学习的热情不高

参与式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在高校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被动学习观念根深蒂固,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不高。还有一部分学生最关心的往往是最终考试的分数,以“旁观者”心态对待参与式教学。即使一些学生参与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单纯地搜集信息,盲目参与讨论,远离讨论主题,互动环节混乱等。主观参与意识不强,必然会使参与式教学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触发学生自主的深层次思维,无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堂的影响力。

(四)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不佳

参与式教学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来增添高校思政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从而提升学生参与互动的热情。当前高校思政课堂的参与式教学设计缺乏吸引力,对于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效果不佳,无法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究其原因:首先,课前设计薄弱。少数教师忽视了课前设计的关键性,在案例准备、情景预设、活动安排过程中,缺少前期的逻辑筛选。其次,课堂上活动组织不力。在课堂参与式的学习讨论与活动中,教师的引入程度不深,教学设计不能环环相扣,缺乏亲和力与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不高,或者参与时思考范围狭窄,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第三,缺少参与式教学反思的设计。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现行的参与式教学往往注重参与式活动过程,却忽略了课后的教学反思环节,影响到参与式教学的改进与提高。

(五)缺少参与式教学系统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具有诊断、激励、导向、调节作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因其自有的特点,对传统教学评价提出更高要求。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灵活和评价方式多样。当前思政课参与式教学的评价体系相对滞后于参与式教学的需求度,在具体评价中缺少对参与式教学的科学评价标准,仍然有少数学校坚持“唯分数论”,只注重最后的考试分数,不注重课程本身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评价机制欠缺、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现状,造成了教师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顾虑,也成为影响思政课参与式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亟须改善。

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要积极研究参与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找准出发点,把握根本点,抓好关键点,明确着力点,打牢支撑点。

(一)出发点:营造和谐的参与式教学氛围

1.打造学生喜欢的参与式课堂环境。学生喜欢的参与式课堂环境会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运用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巧妙设计,优化人员分配,注重团结协作,提升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如果学生人数较少,可以安排学生轮流担任助教,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实现角色互换,自我提升[7]。如果学生人数较多,可以以分组形式开展课堂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例如:针对善讲者,通过组织演讲、辩论等形式搭建展现个性风采的舞台;
针对善写者,通过组织写作、随笔等形式搭建文字舞台;
针对擅长媒体技术者,通过组织绘制课件、录制视频搭建网络舞台。在参与式教学中,注重激发每一位学生潜能,为学生搭建舞台,激发参与热情,让学生从喜欢的课堂环境中收获成就感与满足感。

2.打造教师主导的参与式教学环境。参与式教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学生的参与度高,但是为了保证教学方向与教学效果,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打造教师主导的参与式教学环境,教师要真正倾注心血,付出真诚。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以积极心态参与教学活动,把以教师“说教”为中心的主舞台,转变为提供给学生“展示”的分舞台。作为参与式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完成传统教学的讲授任务之外,还要担负起课堂内容的组织、人员的安排、节奏的把握以及气氛的调控任务。通过参与式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增强了沟通与了解,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促进师生合作,通过真诚的互动交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信、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学氛围才能进一步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3.打造便捷的参与式网络环境。“互联网+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打造和谐的参与式课堂环境提供了便利。以互联网为媒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8]。依托网络,教师可以在课前调查学生疑问与关注问题,准备好相应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互联网相关平台,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提前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教学内容,把自己的疑问、思考反馈给教师。依托网络,创设教学情景与课堂配套练习,在思政课堂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双向互动。依托网络,可以在课后学习中进行师生间无障碍交流。便捷的网络平台,为思政课参与式教学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

(二)根本点:树立正确的参与式教学理念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无论何种教育教学方法,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要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参与式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搭建更多的独立思考、协作交流、深度思考的平台。逐步培养学生在思政课中发现问题、比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有能力、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理解与实现自我价值。

2.树立教学相长的理念。教学的真正涵义不应该简单分为“教师教”与“学生学”,这样的简单概括是对“教”与“学”的割裂,没有深刻理解到教学的本质。教学活动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双向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教”与“学”的双向影响与共同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单向划分。以参与式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我们应该科学认识教学的真正涵义,这对于明确教学目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式教学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教学相长的理念,教学双方积极沟通,共同参与。师生之间互相交流知识,互相启示思维,互相分享感受,取长补短,互动提高。

3.树立实践验证理念。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课探索性的教学改革。参与式教学方法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可以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将参与式教学运用到高校思政课之中,要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将校内与校外实践学习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高校思政课要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思政课全过程,科学合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师生的参与度与获得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关键点:培养合格的参与式教学人才

1.健全教师培养体系。为了实现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要将培养参与式教学人才融入高校教师日常培训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培养体系的长效机制[9]。主要措施包括:科学规划思政课人才培养培训内容,建立和完善正规化的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组织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与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访学研修活动,采取考察调研、实践锻炼、学术交流、专题研修等方法,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思政课教师培训常态化,注重将基础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于参与式教学实践方面的培训内容。通过培养与培训,让高校思政课教师亲身参与和体验,使思政课教师真正感悟和领会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与形式,并将其真正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2.完善教学知识结构。培养合格的参与式教学人才,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首先,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思政课教师要将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内在联系的知识性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价值性相统一。第二,坚持时代感与人文性相结合。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将网络信息、学生关注热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将人文知识融入思政课堂。第三,坚持常理性与解惑性相结合。大学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升学、就业、恋爱等问题的困扰,迫切需要精心引导。在教学设计中,既要突出人生发展的常理性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世界,也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各种关系,解答学生思想困惑。

3.优化教师话语体系。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话语体系的关键,是建立一支学生信任与爱戴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学识渊博且富有亲和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影响力,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当前,优化教师话语体系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媒体优势,构建全新的话语表达形式。“思政网红”就是适应网络新环境,开辟教育新阵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大胆尝试。可以大胆借鉴“思政网红”扩大影响力的经验做法,鼓励思政课教师在具备思政教育专业素养的同时,敢于突破常规思维,运用网络受众多、传播快、影响大等特点,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网络空间,依靠个人才华和人格魅力走红网络。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传播社会正能量,实现学生由观看传播到认可赞同、肯定接受的变化,进而实现内化、效仿、践行的系统性过程[10]。

(四)着力点:丰富多样的参与式教学内容

1.丰富实践性教学。参与式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实践性教学活动,将思政课理论知识与实践性教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方式一:用好课内实践。用好“第一课堂”,通过采取主题发言、专题讨论、分享感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方式二:延伸课外实践。组织学生将“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校园专题讲座、读书活动、晚会比赛等,参加不同的校内实践活动,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方式三:拓展校外实践。将思政小课堂融入到社会实践大课堂之中,通过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基层调研、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提升认识,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依托新媒体开展教学。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要“管用”,必须不断弃旧纳新,依托新媒体优势开展教学。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移动电视、网络平台等,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可以充分借助新媒体广受青年学生喜爱关注的优势,延伸思政教育触角[11]。我们可以通过微视频、微课堂、微论坛开辟思政课教育新途径,占领学校新媒体教育阵地;
可以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的官微与公众号,使学生第一时间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知识;
可以通过积极搭建网络媒体虚拟社区,在以思政课教育为主的前提下,兼顾学生学习、生活、娱乐需要,转换师生沟通交往的方式,提高思政课教育效果。

3.引入情境式体验教学。在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音乐、图片、视频、动画、故事情节以及角色扮演为学生创建情境式教学体验,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合力研究解决问题。首先,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之中,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增强情境教学的真实性与体验感。其次,科学合理安排,尽可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其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参与情境教学,体味课程内涵,感悟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再次,强调学生的情感感受,学生通过在情境中的感知和体验,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所要学习的内容,构建知识体系。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需求,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支撑点:优化科学的参与式评价体系

1.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近年来,高校不断加强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创新,以此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反思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优化科学的参与式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创新思政课队伍建设和激励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与根本动力。优化科学的参与式评价体系,要注重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行为表现相结合,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日常表现、小组讨论、实践作业、成长日记都可以作为考核学生行为性表现的方式,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纸质的作业和最后的试卷成绩。在评价渠道上,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网络媒体构建学生学习服务平台,方便学习,及时反馈,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足。

2.健全综合性评价体系。优化科学的参与式评价体系,要突出高校思政课考核的综合性,制定规范完善、健全科学可行的考核评价办法[12]。首先,通过政治考验、师德考量与业务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严格自律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其次,以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为考核重点,参与式教学的运用与教学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因素,与教师奖惩、职称评聘、职级晋升相挂钩。再次,以综合性评价为依托,将培养优秀思政课教师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参与式教学,培养一批有情怀、敢创新、视野广、深受学生喜爱与敬佩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代表,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荣誉感。

3.倡导多元化评价体系。优化科学评价体系,应该注重多元化原则,遵循统一标准、分类评价、坚持创新及尊重个性差异的原则,从不同侧面和切入点给予教师更多的自由开放空间。首先,建立教师自评体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设定自我成长目标,学会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对于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反思,进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调控与自我突破。其次,建立教师互评体系。教师同行,对于学情、教情及教学现状都比较熟悉,可以准确发现同行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可以在互评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认识,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再次,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学生评教可以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学生的评价能最真实反映思政课堂是否受到学生喜爱,也可以最真实地反映参与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情况,较全面地反馈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亲和力思政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世界汽车(2016年5期)2016-05-24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世界汽车(2016年5期)2016-05-24Just for today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2015年3期)2015-10-21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优雅(2015年9期)2015-09-07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推荐访问:亲和力 路径 提升
上一篇:《庄子》句法刍议
下一篇:公安院校警卫专业实战化教学模式构建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