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6 点击:

刘 超,冯春林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产业结构面临着转型升级,这对服务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主体,自然要与时俱进,深化专业(群)改革,促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对接、融合。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先后出台,皆提出了未来要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的目标,以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这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因此,研究双高专业群如何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高度的战略意义。

以主题“专业群and区域产业”在cnki中搜索,显示近年来研究论文呈激增态势,特别是2019年双高计划实施后,专业群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二者的研究,主要从协同创新[1-2]、契合发展的价值内涵[3-5]及路径[4-6]、以及结合具体地区的适应性分析[7-8]等方面开展。邱福明研究认为: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链的协调创新能推进专业群的内涵建设和产业升级,并从平台搭建、运营机制构建、技术攻关方面提出了二者协同创新的路径[1];
胡计虎认为:为促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深度融合,要从统一发展理念、构建双元育人模式、做好三对接、加强“政行企校”四合作、搭建产教融合五平台等方面展开[6],谢茂康以湘南示范区为对象,研究了该地区的专业与产业发展的不适应性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教学条件等方面,提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对策[7]。

总结来看,既有学者对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但缺少二者的兼容度、载体、模式、环境的系统性分析,鉴于此,笔者引入共生理论,从崭新的视角开展研究,以期丰富既有理论,并对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及其与区域产业互促互利提供理论借鉴。

共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最早于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AntondeBary提出,原意指不同的生物能够按照特定的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彼此依存,协同进化[9]。伴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共生理论已不再局限于生物学,而渗透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揭示了多事物普遍联系的一般规律,成为重要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方法。

共生理论强调了各主体在共生系统中能够相互依赖、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实现共存共荣。高职院校专业群需要对接区域产业,以区域产业群为依据开设专业,确立人才的培养规格,需要借助产业要素促进专业建设;
区域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需要依赖专业群培养的人才供给,因而,专业群与地方产业间存在着共同生存、互促互利、进化发展的共生关系。部分学者运用协同理论分析二者的关系[1-3],相较而言,协同表征的是协调、同步的发展方式,而共生既体现了发展方式,也包含了共赢的目标;
共生理论既能从宏观角度揭示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也能从微观角度解析系统要素之间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共生理论能以全广视角、更具指导意义地解析二者的协同关系。

构成共生系统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以及相互作用的载体或媒介即共生界面,它们相互影响,共同反映了共生关系的动态变化规律。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共生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共生系统

2.1 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中能量生产与交换的基本单位,是构成共生体的基础。双高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共生系统的共生单元是专业群中的所有专业、所对接区域产业中的企业。其中,双高专业群的各专业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10]等原则建群,它们的教学硬件软件优良,培养的是群内跨专业的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
所对接的区域产业往往是地方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或产业的高端业态。厘清共生单元的内在属性特征,需要用质参量进行描述。至少一组质参量兼容是共生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显然,质参量对共生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专业群依据产业群组建,亦或依据岗位群组建,它们间的关键质参量如下:一是专业的种类、结构及发展方向,是否和区域产业的类型和升级方向一致;
二是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是否适应所服务企业的岗位需求,结果来看,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过程来看,在整个人才培养的周期中产教融合的程度,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契合度、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度等。

当前,一些高职专业设置或专业群组建时不分析本地产业结构,研判未来趋势不足,“拿来主义”普遍、“同质化”现象严重[11],与区域产业的发展产生错位,更是滞后于产业的升级趋向;
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教学内容与过程未能与产业有效衔接,难以培养适配地方现代化产业的人才需要,共生单元间的质参量兼容度明显不足。

2.2 共生界面

共生单元通过共生界面发生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共生界面主要是人才市场、技术服务市场以及广义上的产教融合平台等。通过人才市场,实现了人力要素的供求与流动;
通过技术服务市场,实现了校企间研发资金及智力成果等要素的流动;
产教融合平台中的信息化平台、实训基地、创业园、引教入企平台以及更高级形态的产业学院等,能实现多元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换。

产教融合平台往往是由学校主动建设、企业辅助参与的,初衷是推动多元育人格局的形成,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与黏度不高,“重前期建设、轻后期运营”,双方对接内容单一且层次较浅,互动较少,产教供需对接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12],平台还未发挥有效共生界面的实质作用。

2.3 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是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结合的形式。在共生模式的形成、变化过程中,共生新能量揭示了共生系统发展的本质。区域产业给专业群输入的共生新能量主要包括: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等提供决策,引领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进修场所,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吸纳学生就业提升专业的就业率、增强专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等;
专业群给区域产业提供的共生新能量主要是:供给人才要素保障产业的运转与升级,制定行业标准引导产业发展,技术研发促进企业的创新进步,提供培训赋能企业员工等。

根据能量分配的对称程度,共生模式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四种,理论上,对称互惠共生是最理想且最有效率的模式,是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共生发展方向。实践中,一些双高专业群与区域产业间呈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毕业生的本地就业率低,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不强,技术攻关能力薄弱,在产业链中指导作用不明显,企业获取的共生新能量相对较少,致使资金、设备、知识、管理等市场资源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不足。

2.4 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影响共生系统的一切内部和外部因素的总和。影响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共生的环境多且复杂,既有内部的微观因素,也有法律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宏观因素,它们对共生系统的影响或大或小、或正向或负向。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从产教供需对接、人才培养、企业培育等方面多维并举,如表1所示。

表1 近年来促进“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政策

分析发现,这些政策规定引导性相对较强,但体系化弱、可操作性差;
经济环境方面,新消费的兴起及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驱动了产业结构及其人才需求的调整;
社会环境方面,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加上交通便捷性提高,加剧了产业的转移及人才要素的流动;
技术环境方面,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介入,重构了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的共生组织不断震荡变化。

破解专业群与区域产业“背离式”共存的窘境,需要运用共生思维,从提升质量兼容度、打造多元高效的平台、构建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营销良好的共生环境四个方面,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3.1 提升产教供需兼容度是协同发展的前提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专业群的结构、专业的设置及其人才的培养要主动围绕产业的变化而调整,打通匹配区域产业链、岗位链的人才链、能力链。

3.1.1 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

共生组织进化的方向是“一体化共生”,但要摒弃“静态—体化”思维,而要实现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同频共振与动态共生。对此,一要建立专业群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机制,成立由学校、企业、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健全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发挥他们在专业群建设顶层设计方面的指导功能;
二要建立区别于校内评估的、由行业企业主导的第三方评估机制[13],对专业群发展规划、发展效果,服务区域产业的贡献度等作出合理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专业群动态调整的依据;
三要建立退出机制,做好退出高水平专业群或淘汰专业的师资、实训室、设备等资源要素的有序转型,避免人为因素对专业群调整的干预。

3.1.2 实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产教供需兼容度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对此,要做好双元互动、协同育人的深度变革,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于教师、教材、教法中如何嵌入产业要素。其一,要建立校企混合师资团队,采取吸引机制将企业导师常态化嵌入课堂,延长校内教师在企业一线实践进修的时长,并将其作为职称评审条件;
其二,校企合作编写教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按岗位需求确立各类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其三,探索合作式、项目式、任务式的教法,对接企业,创造条件实施真实岗位任务、真实场景教学。

3.2 打造多元高效的平台是协同发展的抓手

各类产教融合平台是可塑化的共生界面,根据共生原理,宽泛、高效的共生界面有助于要素的流动与交换,促进共生系统的发展。

3.2.1 整合既有平台

目前,围绕专业群、院校搭建的产教融合平台数量多,存在重复交叉的现象,有必要明晰体系结构及各平台的功能定位,并进行组织、资源的整合,健全平台的各项制度尤其是激励企业参与制度、资源开放共享制度,保证平台能常态化运营。

3.2.2 增补缺失平台

建议地方政府或协会牵头搭建区域的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平台上定期公布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案例库等信息,引导产业发展与专业群建设;
平台上要动态发布院校人才、智力、设备资源供给与产业所需信息,搭好产教对接的桥梁。

3.2.3 做强特色平台

高水平专业群的产教融合平台需体现“合作形式广、融合程度深、产出质量高”的特色,如探索多主体联合共建的职教集团、二级学院或专业群等形式,能更深层次的融合“产教基因”,多维角度开展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专业群和区域产业共生模式的进化。

3.3 构建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是协同发展的关键

专业群与区域产业寻求协同发展中,是不同共生单元利益博弈与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区域产业链中的企业获得的共生新增能量与其投入往往不成正比,与专业群获得的能量不对称,需要能量补偿与平衡,构建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创造双赢的发展局面。

首先,专业群及其院校自身要强化内功,主动担当作为,增强对区域产业的服务能力与贡献度。职业教育进入了后质量发展时期,应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14],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质量改进与质量追踪,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
在社会服务方面,以定目标、明责任,改革收入分配机制等措施,强化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动力,以“传、帮、带、引”等多种方式,提升为区域产业、企业排忧解难的服务能力。

其次,强化对企业及个人的激励,补偿共生能量,增强其投入职教发展的内驱力。值得肯定的是,多项制度文件规定了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金融、财税、用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但需要细化规定并真正落到实处,让企业“看得见”“能用上”,才能让他们“有动力”“做实事”;
另外,对于投入产教融合工作的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要做好工作报酬的计量和成果的分配,确保所获待遇不低于投身自身职业工作时的收益。

3.4 营造良好的共生环境是协同发展的保障

3.4.1 地方政府要做好制度安排

其一,在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文件基础上,各级政府应制定促进地方产教融合的实施细则办法,形成上下一体的、可具操作性的政策体系;
同时,要总结经验,找出具有规律性的、可复制推广的机制、路径和模式,形成指导区域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指导意见[5]。其二,留住培养的所需人才,才能体现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的效度。留住人才,不仅仅要取决于企业的薪资与福利水平,还要政府采取政策条件吸引人才落户。因此,中小城市对于那些紧缺型技能型人才、区域重点产业技能型人才及取得技能证书的毕业生,要放宽人才落户门槛,并加大落户后租售房屋、安家补贴等支持力度。

3.4.2 行业协会要发挥积极功效

行业协会在产教对接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实践中支持力度还较为有限。要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参与者”“协调者”的作用,解决校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相关部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15];
同时,还要发挥行业“引导者”作用,针对产教融合的正面典型设置表彰奖励,并作宣传造势,不仅增强学校、专业群及企业的社会声誉度,还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共生产教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6期)2022-07-02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22年2期)2022-04-21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5期)2021-04-13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0年10期)2020-11-10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9-10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推荐访问:共生 协同 视角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价值与策略
下一篇:基于文献计量的林纾研究分类及其翻译探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