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曲子戏传播路径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5 点击:

杨叶青 叶莉斯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北穿越河西走廊到达新疆继续西行延续不断。这一丝路上延续传承者一种“眉户(曲子戏)文化”,在各个丝路的点位上都形成了与当地语言风俗文化相结合的“曲子戏”,如敦煌曲子戏、民勤曲子戏、兰州鼓子等。新疆曲子戏也是这条丝路上形成的“曲子戏”家族的一员,眉户西行的途中与新疆语言风俗文化结合形成了新的“新疆眉户”,我们习惯的称为“新疆曲子戏”。这一传播成新的路径是我们理解新疆曲子戏需要理顺的脉络。

眉户(曲子戏)之所以称之为“小戏”是与“大戏”秦腔相对映的。明清以来,各地方戏曲兴盛,士大夫阶层放荡不羁,纵情享受,沉溺于声律,迷恋于戏曲,且家中大都养有戏班。如李开先、屠隆、张岱、李渔等人,有些官府也养有戏子,而地方戏曲又沿袭元时的形制以演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以叙口腹之虞,且同时把戏曲作为寄情寓意的工具,以泄情怀。从题材内容到表演形式,文人士大夫们相互攀比,于是许多表现历史重大题材的本戏便在各种型制的戏楼戏台上出现。西北地区主要的“大戏”秦腔便是此时的产物,从内容到形制均表现出一个“大”来,且他们又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借以寓情的玩物。封建社会等级森严,阶级划分与等级划分融在一起,统治阶级与上层社会的人士均称呼为“大人”,而呼平民百姓为“庶民”“小民”“草民”。因而主要流行于乡村民众中的这类民间戏曲眉户(小曲戏)等不仅从内容到形制体现出简而小,且从封建社会阶层等级观念上划分,此类民间戏曲均为小民之曲,顺其然呼其为“小戏”“小曲”。曲子戏的形式简单不繁杂,三五人即可开唱且随意性强,无拘无束都表现出一个“小”来。

在封建社会历史背景条件下称呼眉户(曲子戏)为“小戏”,是平民阶层自然且必然的社会阶层的遵循之举。眉户戏生于民间,是下层社会民众所喜好之物且多流行于乡村,因而眉户(曲子戏)西传至丝绸之路北道各地垦区,屯垦移居之平民是它传播的主要承载者。随着不断地西传,眉户也逐渐被称为“小曲子”,取眉户与“大戏”秦腔对应“小曲”之意。

清朝为加强边防,各地均驻有军旅,为解军旅粮草之需采用就地取材之措,实行军屯。清军兵卒多来自于陕、甘一带下层民众之户。在闲暇之时,三五人一伙唱几折小戏以解乡音之念。有史记载:19 世纪末叶,由左宗棠 、刘锦棠所率湘军中便带有湖南花鼓戏自乐班,这些花鼓戏自乐班随同军旅南征北战,曾一度使湖南花鼓戏在当时的迪化新城(红庙子)、米泉(三道坝)、阿克苏、焉耆等地红火一时,成为湖南花鼓戏传播于塞外的主要载体。因而,清廷所派驻丝绸之路北道、中道行驻守和屯田的军旅们也是眉户(小曲子戏)传播者之一。

在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西北地区的民族贸易曾一度兴盛繁荣,除清政府出面交涉组织的官方形式贸易之外,又借势兴起了民间贸易。这种官、民贸易均出现历史上少有的长期兴盛与发展的态势,这为丝绸之路北道各地社会经济、屯垦农牧生产的发展和各类开发传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种种贸易把中原内地和陕西、甘肃、青海及新疆地区连成一片,形成了各路商帮们的贸易网络。由此,各帮商人先后沿丝绸之路一线建立各自的包含各种社会功能的社会团体:商会会馆或同乡会馆,各帮会馆为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常常为各类戏曲班社提供演艺之地,各路戏曲艺人们也常把会馆作为栖身寄食之寓。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八帮商人们在古城行商互市盛况空前,出现了“内地商民,外番贸易,鳞集星萃,街市纷纭”,“每当会期、贷若云屯,人如蜂聚”的繁盛景象。如此良好的商机时势也为演艺戏曲,为众民娱乐提供了难得的场地。为扩展商机,张扬自我,时驻迪化的陕西商号“复顺玉”在掌柜梁炳卿的支持下由陕西会馆出面从关中搬来把式(演员、琴师、司鼓等)购置戏箱正式开戏,戏班多演整本戏秦腔(大戏),有时也演几折眉户(曲子戏)调换一下口味。由此,古城有了专业的秦腔、眉户戏班。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在当时迪化城陕西会馆的资助支持下,由甘肃籍艺人吴占鳌招集组建了秦腔戏班“新盛班”,这是迪化城中第一家专业秦腔戏班,常在庙会或会馆中唱堂会,“新盛班”到了1917年仍由陕西会馆出面联合山西、甘肃流入新疆的秦腔艺人扩建为“三合班”,三帮商会又出资从西安买来完整的大戏箱,八年后(公元1925年)又由“甘肃会馆集资出银票五十万两(旧币)添置一套新戏箱,专供秦腔“三合班”演出使用,同时三帮商会会馆还为戏班提供演出场地创造了条件。

组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迪化“元新戏园”,便是由商家主持组建的戏班,“元新戏园”利用“老君庙”表演,由王福掌班唱秦腔和新疆曲子剧,王福并非演员而是开茶馆的小业主,他自任领班目的是为了招揽生意。[1]由此可见小曲子戏在乌鲁木齐以专业表演出现也是在商家的支持和为其自身生计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

综上说明西北的“大戏“秦腔或是“小戏”眉户(曲子戏)等剧种,在丝路北道一带传播是随贸易事业的兴盛而流传、流行发展起来的。各帮商旅所构织于各地的商贸网站,是“大戏”和“小戏”的具体载体和传输带,官商与民商兴盛繁荣是戏曲传入丝绸之路各地的主要渠道之一。

西北地区的主要戏种“大戏“秦腔和“小戏"眉户(曲子戏)传入丝绸之路北道各地,承载他们的社会主体,应是那些专业戏班艺人们和从事各类不同生计的爱好者们,他们是具体负载大、小戏流行各地与广大的喜好者和接受群体发生直接面对面交流、演艺的执行者。眉户(曲子戏)专业和业余戏班在那时有几种建制形式:一是大戏与小戏兼演,常随行就市更换内容和方式。如古城子出现的第一个专业戏班就是如此:“多演本戏秦腔(大戏),有时也演几折眉户戏(小戏)换换口味。二是由二剧兼演转为主演小戏,如: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迪化,商户们为招揽顾客以兴生计而由小业主王福开办的元新剧院便是由“王福掌班唱秦腔和眉户。这个戏班后来随着它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转制成了主演小戏的班社。三是原为演小戏后转为演大戏的班社,如在玛纳斯咸丰年间就有自乐班在演唱,并由唱“小戏”变成演“大戏”。[2]

小戏(眉户戏)的更多承载者,是那些遍布于丝绸之道各屯区市井的自乐班们,最初只是散布在各地农村的业余自乐组,活动于各地,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城市“社火”的兴起,便随时配合社火演出几折当时流行的民间小戏,如《张琏卖布》《兰桥担水》《二瓜子吆车》等。此后逐渐有了专业演出组,但是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每组七八人,除在城市里为堂会演出,大部分时间是游乡串村,在农村流动演出。这段记述描述了小戏是如何逐渐走人城市的,以及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而更多的农村工余自乐班却主要就地活动,如木垒县英格甫乡菜籽沟六队的曲子自乐班成员,自清代末年从敦煌迁来屯垦已八九代人了,以徐氏家族为主世代沿袭,每当农闲便活动于本村。除在本村活动外还常应邀到邻村、队为红白寿庆之事去唱曲子,类似这样以家族为主的,或非家乐班式的小曲子自乐班可以说是遍布丝绸之路北道一线广袤的农村,他们确实已与当地民俗文化相融成为民俗艺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清代陆续由陕西、甘肃中东部、宁夏以及河西四郡所属县乡迁来,一直世代延续繁衍至今。由此可以说那些专业或业余性质的秦腔兼曲子(眉户)班社,以及遍布于各地乡村中的曲子自乐班社和游走的个体曲子艺人,是使小戏传播至丝绸之路北道及南道各地的主要传播者和传播渠道。

眉户所到之地与当地方言语言、民歌曲艺相融,兼具了当地音调之风味,融入民间。除登台演艺外,大多是在诸如:闲暇自乐、男婚女嫁、老人祝寿、小儿满月、白喜凭吊、岁末节下等民俗活动中传唱传播,并溶为各项习俗重要的中心仪程。如在镇西府,民间婚礼仪式中有“烘房”习俗,届时,要请曲子艺人来“烘房”,即在娶亲的头天晚上,在新房(洞房)的炕上铺上红毡花毯,中央摆一炕桌,摆放点心等小食品,洞房花烛燃起,受邀的曲子艺人们进入洞房,依次上炕围桌而坐,座次顺序是:弹三弦的坐于上位中央,其次是唱曲的高手分坐于三弦两旁,其余拉二胡、板胡,打竹板、敲率子的也依次而坐。所谓率子是一对小铜铃,在乐队中发挥着启奏、把握节奏、统率整个唱奏的功能。参与烘房的听众多是事主家人、亲戚或邻居,他们坐站自便,听众太多,洞房过千拥挤,不少人只好在门外、窗下听唱。唱曲开始,一声清脆的率子铃响,弦乐演奏起来,待过门奏过,唱曲的歌手便抿细了嗓子或放粗了嗓门模仿着角色的男声或女声,时而尖溜溜,时而粗犷犷地唱将起来,听众也会依曲情的情绪发展而有所动。在烘房的喜庆场合里,所演唱的多是一些表现男欢女爱、诙谐幽默甚至打情骂俏为内容的曲目,如《卖水》《花亭相会》《大保媒》《张琏卖布》等。间隔休息时,艺人们可以喝口水歇歇嗓子,与听众逗逗乐,之后又会换上另一唱曲高手继续演唱。待到夜阑更深时分,喜主家便摆上酒席款待曲子艺人们,几杯热酒下肚,情绪高涨的艺人们会在十分夸张的动作和声调中激情唱曲,直到尽兴。这种快乐的歌乐声伴随着婚仪喜庆气氛,充溢在夜空中扩散远去。[3]

镇西府所辖木垒一带,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婚俗:由娶亲的男婚家,邀请曲子艺人到家中唱曲祝贺,待艺人和家人依次坐定后,由主持人报称“为了祝贺某某夫妻之令郎燕尔之期,大家欢聚一堂,弹唱曲子以表祝贺。”随后碰铃响起,弦乐奏起,曲唱起。听曲者有男家亲戚、友人、邻居等,数曲唱罢,众人齐声道贺,男家又忙迎亲事宜了。女嫁唱曲子程序与男婚同,只不过主持人报称略有变更为:某某夫妻之“令爱出阁”。

老人祝寿时的习俗一般在寿者家中堂屋举行:正墙上方悬挂大红布,红布左右上角分别书有“福”“寿”字,以示福寿双全。红布正中央书有“庆祝某某先 生(若寿者是女性则称孺人或夫人)某寿华诞”字样(各年龄段过寿称呼如:50岁称“艾寿”,60岁称“耆寿”,70岁称“稀寿”,80岁称“耋寿”,90岁称“耄寿”,百岁以上称“期颐寿”),待家人、亲友和曲子艺人依次坐定,由主持人报称:祝贺某某先生(或孺人)某寿华诞仪式开始,随后请寿星(夫妻)就坐,陪寿就坐,坐于寿者两旁,子孙、亲朋进献寿品,寿者许愿、吹烛,此时乐声徐起,奏祝寿歌,家人依长幼,依次鞠躬拜寿,此刻乐队连续演奏如:【纱帽翅】【八谱儿】【满天星】【大红袍】等曲牌,接着唱曲子《天官赐福》,拜寿结束后,来宾入席。席毕,由曲子艺人演唱欢庆曲目,直到尽兴方散。

白喜凭吊,这一带是用于寿高者,在镇西的风俗中称为“喜丧”,在木垒一带用于80岁以上老者离世场合。演出开始前,艺人们齐集灵堂向逝者致礼,然后奏曲牌音乐如:【柳青】【一柱香】,秦腔曲牌【柳青娘】等。转移场地后,弹唱的首曲是《韩湘子卖道袍》《灵英降香》《八洞神仙》等曲目。

为贺小儿满月,均由儿家邀请曲子艺人来家,亲朋好友满聚。开唱前,由主持人报称:为祝贺某某夫妻添丁之喜(女孩称掌珠之喜),我们欢聚一堂,演唱曲子以肃贺麟喜(女孩则称鸿喜),之后开唱喜庆活泼曲目。另有一些家资殷实的人家,在岁末节下为增添喜庆气氛,祈福取乐也常邀请曲子戏艺人班组来家唱奏。而更多的活动则在漫长的冬季农闲时节,人们闲暇无聊之际,由那些乡民组织的曲子自乐班或零散艺人们游走各地演唱,填补了乡民们的生活空白,听曲子、唱曲子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这均是小曲子在天山北坡一带农村中经久不衰的原因。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植根于人民。新疆曲子戏在陕西眉户为源头的基础上,随着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发展而一路西行传播,在商号主导的专业班社和民间戏班的共同推动下逐渐融入到新疆的城镇和乡村,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小曲子”。时至今日,“小曲子”仍然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继承发展着。新疆曲子戏在新时代的背景中迸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从一个田间地头的“小曲子”发展成为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的“新疆曲子戏”,从曲艺到戏曲成为“曲子戏家庭”中与众不同的代表。

注释: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新疆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50.

[2]玛纳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玛纳斯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426.

[3]王建基,许学诚.爬梳镇西:掀起新疆汉文化神秘盖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15.

猜你喜欢 小戏戏班秦腔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北方音乐(2019年23期)2019-02-10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艺术评鉴(2018年16期)2018-12-29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传奇故事(上旬)(2018年2期)2018-03-21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声屏世界(2017年11期)2018-01-22小戏骨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老区建设(2016年4期)2016-09-28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延河(2016年6期)2016-08-04推荐访问:新疆 曲子 路径
上一篇:平台反垄断的监管变革及其应对*
下一篇:香蕉果肉类胡萝卜素提取与测定方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