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药联合治疗婴儿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2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5 点击:

徐东,周秀云,黄永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武汉 430030)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和田鼠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的所有分枝杆菌属。NTM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淋巴结、皮肤软组织、肺部等病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针对NTM肺病的临床研究主要是成人领域,儿童发病率低,治疗经验有限,罕有临床研究报道。由于NTM的高耐药性,常规抗结核药物基本无效,临床上没有标准的儿童药物治疗方案。特别是婴儿,缺乏相关的临床用药经验及资料参考,存在疗效不明确、潜在不良反应风险,药物选择棘手等问题。针对脓肿分枝杆菌,多种药物治疗方案在体外实验均显示有良好的活性,但大多数在人类感染中几乎没有效果。笔者在本文总结2例婴儿NTM肺病的诊治经过及随访结果,为儿童特别是婴儿NTM肺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患儿1,男,2个月,因咳嗽7 d,于2020年9月21日入院,无发热、流涕等其他症状。系孕34+1周早产出生,已接种卡介苗。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音,肝肋下1.5 cm。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17.64×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47.7%,血红蛋白(Hb)105 g·L-1,血小板计数(PLT)734×109·L-1;
C-反应蛋白(CRP)23 mg·L-1;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0.06 ng·mL-1;
胸部X线片示:双肺多发性感染;
生化未见明显异常;
免疫球蛋白基本正常;
T细胞斑点试验(T-SPOT)阴性;
血培养及多次痰培养及其他常规病原检查均为阴性;
痰涂片及抗酸染色均为阴性;
胸部CT:右肺及左肺下叶感染性病变(图1);
入院第6天查深部痰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脓肿分枝杆菌(序列数179);
胸腔超声:双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替考拉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治疗,病原明确后改静脉用头孢西丁30 mg·kg-1,q8h;
利奈唑胺 10 mg·kg-1,q8h;
口服阿奇霉素 10 mg·kg-1,qd)及对症治疗22 d,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利奈唑胺(10 mg·kg-1,q12h,下同,总疗程8个月)及阿奇霉素(10 mg·kg-1,qd,用3 d停4 d,下同,治疗至今),定期于门诊随访。2020年12月因“咳嗽加重”再次入院,无发热。入院后复查肺部CT:右肺及左肺下叶感染性病变或肉芽肿性病变,右肺及左肺下叶部分膨胀不全;
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提示胸腔积液淡黄色、略浑浊,李凡他试验阳性;
胸腔积液培养、抗酸染色、NGS均为阴性。入院后给予抗感染(静脉用阿米卡星15 mg·kg-1,qd;
头孢西丁皮试阳性故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5 mg·kg-1,q12h、利奈唑胺、口服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11 d,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利奈唑胺、阿奇霉素及雾化吸入阿米卡星(200 mg,q12h)等治疗,定期于门诊随访,随访期间患儿除间断咳嗽外,无明显其他症状,监测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及CRP始终偏高,未完全恢复正常。2021年4月复查胸部CT:右肺及左肺下叶感染;
右侧胸腔及叶间裂积液。支气管镜下见右上叶尖段开口痰栓壅塞,远端通气不良;
肺泡灌洗液NGS:脓肿分枝杆菌(序列数5)。住院给予抗感染(静脉用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口服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15 d,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奇霉素及雾化吸入阿米卡星治疗1个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期间监测血常规、血生化、CRP均正常,监测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2021年6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散在感染,较治疗前明显好转,见图1。

1—2:治疗前;
3—4:治疗后。

患儿2,系患儿1双胞胎弟弟,已接种卡介苗,因“咳嗽4 d”与患儿1于2020年9月21日同一天住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音,肝肋下1.5 cm。血常规:WBC 11.48×109·L-1,NEU 41.5 %,Hb 95.0 g·L-1,PLT 622.0×109·L-1。CRP 1.2 mg·L-1;
PCT <0.05 ng·mL-1;
免疫球蛋白基本正常;
生化未见明显异常;
常规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
T-SPOT阴性;
胸部CT:双肺感染(图2)。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考拉宁)等治疗1周效果欠佳,行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肺泡灌洗液NGS检查结果提示为脓肿分枝杆菌(序列数101)、戈登分枝杆菌(序列数7)、耶氏肺孢子菌(序列数5)。调整抗感染方案为静脉用头孢西丁、利奈唑胺及口服阿奇霉素(用法用量同患儿1)、复方磺胺甲唑(20 mg·kg-1,q12h,总疗程2个月)等,继续治疗2周,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利奈唑胺、阿奇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唑,定期于门诊随访。2020年12月因仍有间断咳嗽,与患儿1同时住院治疗,入院后查血常规、CRP正常;
一般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
复查肺部CT:右肺上叶及左肺下叶感染,范围较前部分吸收好转。给予抗感染(静脉用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及口服利奈唑胺、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11 d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奇霉素及雾化阿米卡星治疗,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期间监测血常规、血生化、CRP均正常,监测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2021年4月,肺泡灌洗液NGS:未检出脓肿分枝杆菌。2021年6月复查肺部CT:双肺下叶少许感染,较前基本吸收(图2)。

1—2:治疗前;
3—4:治疗后。

NTM根据生长速度分为快速生长型和缓慢生长型,根据Runyon分类法可分为四群,Ⅰ群:光产色菌;
Ⅱ群:暗产色菌;
Ⅲ群:不产色菌;
Ⅳ群:快生长菌[2]。

目前NTM感染在全球整体呈增多趋势,发病率及主要亚型存在地区差异性[3-4]。儿童感染并不常见,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为(0.77~3.3)/10万[5-7]。印度1~10岁儿童主要亚型为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8]。我国东部地区2004—2009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NTM感染占可疑肺结核患者的1.6%,且比较稳定[9]。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上海地区所有分枝杆菌阳性患者中,NTM占比由2008年的3.0%升至2012年的8.5%,5年平均占比为5.9%,主要亚型为堪萨斯分枝杆菌(45.0%)、胞内分枝杆菌(20.8%)、龟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14.9%)[10]。本文2例病原即为脓肿分枝杆菌,为快速生长菌。

NTM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大部分是腐物寄生菌,存在于水、土壤、灰尘等自然环境中,可引发淋巴结炎、皮肤或软组织感染、肺部病变、骨感染以及比较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1-13]。本文2例为NTM肺病,起病时仅2月龄,是目前笔者所见报道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临床表现为轻微咳嗽、呕吐、稍气促、食欲稍差等非特异性表现,例1有间断低热,例2无发热,起病隐匿,但就医时影像学表现都较重,肺部CT示多发大片实变影。例1在前期治疗过程中血常规及CRP始终呈偏高状态,后期症状及影像学好转的同时,血常规及CRP也恢复正常,提示血常规及CRP水平对NTM病情及疗效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NTM肺病特别是重症病例多见于有免疫功能紊乱或有慢性肺病的儿童,如艾滋病(AIDS)、器官移植、囊性纤维化或支气管扩张[14-15]。本文2例患儿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补体水平均基本正常,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查为阴性,全外显子基因测序也未发现先天性免疫缺陷,说明婴幼儿即使没有免疫缺陷,也同样可以感染NTM,且病情可快速进展为重症。

NTM起病隐匿,进展迅速,诊断困难,特别是儿童,一旦患病,将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得益于临床介入技术的发展,可以获得质量较高的下呼吸道标本,也得益于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NGS在临床疑难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应用,临床医生经验也得到快速更新积累。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或不同标本来源,检测结果指向相同,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但NGS结果如何解读,也需要慎重。一方面,其阳性结果,必须要能解释患者临床表现;
另一方面,根据其结果作出的目标病原治疗,取得相应的临床疗效,也能反过来证实之前的检查结果。本文中2例患儿为双胞胎,其生活环境、起病时间、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多发病灶表现都相近,且二者不同时间、不同方法获取的呼吸道标本NGS,都检测到种属相同、序列数较高的NTM——脓肿分枝杆菌,因此NTM肺病明确诊断。2例患儿根据病原结果,坚持针对性长期治疗,均明显好转,也进一步提示诊断NTM肺病准确。

由于多数NTM对常规抗结核药物耐药,针对NTM肺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对分离出来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若没有药敏结果,可经验性选择联合用药,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物为治疗基石,同时给予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阿米卡星、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利福布汀、氯法齐明、利奈唑胺、喹诺酮类、贝达唑啉、米诺环素等)[16],原则上主张联合、长疗程用药,治疗疗程可长达半年到3年半。目前推荐口服1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加2种静脉抗菌药物(阿米卡星、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替加环素等),治疗数月后改为口服2或3种抗菌药物,总疗程至病原检测阴性后1年[15],具体的用药组合及剂量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基础状况及脏器损伤情况等综合考虑,必然会涉及到超说明书用药,适应证和用法用量在相关的指南和共识中有相应的推荐[17]。

本文中2例患儿,婴儿期起病,咳嗽、易呕吐。前期给予阿奇霉素、利奈唑胺口服,无法完全保证治疗剂量,静脉输液疗程又受疗程不能太长等因素影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后期结合婴幼儿特点,采用以阿奇霉素口服为基础,住院期间联合静脉用药,出院后居家联合利奈唑胺口服、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并定期随诊的策略,效果明显。为避免阿米卡星长期使用的耳毒性,必须做氨基苷类药物耳毒基因检测,本文中2例患儿听力检测及耳毒基因检测均正常。诊疗约半年复查肺泡灌洗液NGS,例1脓肿分枝杆菌序列数降至5,例2未检出脓肿分枝杆菌,目前治疗及随访共9个月余,2例患儿症状及肺部体征均消失,复查肺部CT病灶明显或基本吸收,生长、发育情况良好,各项血液指标也处于正常范围。

猜你喜欢 米卡肺病阿奇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1期)2022-02-28老肺病你该怎么办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2期)2019-10-21阿奇,出发学苑创造·A版(2019年4期)2019-05-10巴金人物轶事当代作家(2018年10期)2018-10-24米卡的灯花文学少年(小学版)(2015年3期)2015-09-23惯偷朵斯的钱包科学启蒙(2015年1期)2015-02-03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3年6期)2013-05-14不要让爱变成伤害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8年2期)2008-03-25阳和汤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35例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4期)2004-04-26“还不是和好的杯子一样耐用”中国青年(1954年8期)1954-08-29推荐访问:分枝 肺病 杆菌
上一篇:九年级教学中数学综合题的解题技巧与策略
下一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治及妊娠结局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