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作品《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05 点击:

杨 琦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人生最真实的写照,这首作品表达了作曲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作品中运用了大量丰富且成熟的演奏技术,将个人情感和独特的音乐风格结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加上乐队的融入,两者之间既有矛盾也有统一,完美实现了钢琴协奏曲的交响化。

(一)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出生于德国,是古典和浪漫主义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虽然他从小经历各种生活困苦,却没有被打倒,只因他一直坚持自己的热爱和信仰,这是他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782年,年仅12岁的他创作出他人生中的第一首钢琴曲《钢琴变奏曲》。1787年,贝多芬来到维也纳向莫扎特等音乐作曲家拜师学习,在这个时期他接受到了更为专业的音乐教育,吸取了各家的音乐理论与各家之长,这为他后期的创作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正当他处于创作巅峰之时,命运却“扼住了他的喉咙”,耳疾降临在他的身上,作为一名音乐家,他受到无比沉重的打击,由于他拥有对音乐最纯粹的热爱,即使生活多苦难,他也并没有选择一蹶不振,而是勇于和命运抗争,失聪的他继续着自己的音乐之路。各种人生经历以及当时在战乱年代的所见让他在艺术创作和演奏方面有了更深的造诣,从而创作出更加成熟且富有精神意义的作品。

(二)贝多芬的作品特征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创作风格随着时代及个人经历愈加丰富成熟,从作品特征上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继承阶段。贝多芬在维也纳吸取了各位作曲家的作曲风格及音乐技巧后创作出的作品还是一贯的音乐形式,还未融入个人的思考。第二是发展阶段。贝多芬创作的《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开始运用宏大的创作风格,并结合交响乐的创作风格,使乐队与钢琴的协作融为一体。第三是成熟阶段。1804年,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使用了全新的音乐风格,作品中也加入了个人英雄性的思想。[1]从这时,他的作品已经拥有了独一无二的风格。尤其是贝多芬创作的《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不仅使钢琴和乐队高度融合,还直接展现出英雄主义思想,是他创作的最辉煌的一部作品,也代表着他的整体音乐风格已经趋于成熟。

(三)《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介绍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为鲁道夫大公而作的一首钢琴曲,也是他创作的人生的最后一部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809年。在这个时期维也纳正处于战乱,社会的动荡让他更加向往美好的生活,在音乐创作上更是表达了他对和平、自由、平等的渴望。即使他无法摆脱耳疾,无法逃离这个战争年代,他的内心仍然向往着英雄主义,贝多芬将自己全部精力与情感注入创作当中,所以这部《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蕴含着他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同时运用了庞大的曲式风格,是贝多芬创作的最辉煌的协奏曲作品。[2]

(一)力度与音色演奏技巧

贝多芬总是巧妙地在作品中运用力度和音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中就运用了大量的力度和音色的技巧。[3]因为比较注重情感的表达,所以会运用力度对比的技巧来体现,这种表现方式使整个音乐充满了跌宕起伏的变化。作品的第一乐章表现的是复杂多变的情感,所以在弹奏时,需要在力度上过多地进行强调,双手小指要在不断交替过程中,运用手臂的力量敲击出强有力的音符。为了更好地演奏好这个部分,演奏者演奏的时候就需要抓住情感抒发点,并注重对自身五指力度上的训练。在音色上,有几个音是需要重点强调的,比如上行左手和下行右手四音组的第一个音。在第一乐章中最后的六个音一定要运用力度的技巧弹的强有力,因为乐队演奏要在这个时候进入,最后的一个音一定是要和乐队同时演奏出来的。

(二)八度与音阶演奏技巧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演奏中,对于不同情绪的表达,它的演奏技巧是不一样的。这首作品使用了大量八度及半音阶演奏技巧,而在使用八度、半音阶演奏技巧的时候应当保持手臂的稳定,手指在手臂的带动下去弹奏出富有感情色彩的和弦,将每一个音巧妙、完美地演奏出来。比如这首作品的第三乐章从感情色彩上来说,是非常激昂、欢快的。[4]在练习这一段时,可以让手指带着重量缓慢地进行练习,提速后在八度的弹奏上才能更具流畅感及紧凑感。第三乐章中在半音阶的弹奏上要注重平稳行进,左右手交替用手指指尖轻快地触键,将每个音均匀、饱满地表现出来。

(三)踏板的应用

贝多芬的这部作品为了呈现出多彩丰富的情感,设计了踏板,比如在《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开始运用了右踏板,踏板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为和声效果及主旋律服务,表现出强烈对比的气势,将作者想要表达的音乐效果表达到极致。[5]

第一乐章中,也运用踏板的延音效果。在199-200、221-223小节中,作者明确了踏板如何使用,结合当前的钢琴风格演奏者可以在轻踩踏板结束后迅速松开踏板,用点踩的方式而不能直接踩到底,这样演奏出来的声音更加干净与清澈。

在第二乐章的开始部分也设计了一个踏板,至于怎么使用作者并没有明确,作者希望演奏者能够不被限制,在使用踏板演奏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所以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旋律的理解来进行使用。

(四)装饰音演奏技巧

装饰音的主要作用是对主旋律进一步地修饰。贝多芬的这首作品中的装饰音主要分为颤音和回音。颤音和回音出现在协奏曲的很多地方,比如贝多芬运用双手同时齐奏同一旋律同时颤音的方法,来进一步强调欢快的情感。在练习颤音时,需要格外注意颤音间要保持平稳流畅,衔接自然,这就需要2、3指灵活地进行交替,确保颤音清脆、干净地演奏出来。作品中的回音要注意突出旋律并保持音色的独立和连贯性,用指尖进行温柔、轻快地触键,从而表达出欢快、活泼的感情色彩。

(一)快速音阶

《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快速音阶,对于新学者来说,这便是演奏作品面对的一个难题,由于过于追求速度,练习或者演奏过程中就有可能弹奏失误,主要还是心理上过于急躁的原因。初学者往往会出现有碰错音、赶拍子的情况,还会出现容易的地方越来越娴熟,困难的地方总是出错,手指力度不一,手指僵硬等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学会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单一地过度追求速度。初学者刚开始最需要的是缓慢精准的练习。

弹奏作品时需要五指的灵活配合,但考虑到部分初学者可能先天手指力量不一致,就需要针对手指加强训练。比如有些人的大拇指灵活性较差,就需要针对大拇指进行刻意练习。大拇指不同于其他手指的重要一点是只有两个关节,弹奏时就容易格外依靠手腕和手掌的辅助,所以练习时要注重过度不依赖手腕和手掌,只依靠大拇指两个关节本身。大拇指落指和抬指都要迅速果断。比如有些人的小拇指比较无力,每次使用小拇指弹奏出来的音符都比较沉闷无力。这时候就需要对小拇指进行力度的训练。一般在钢琴曲中,小拇指承担着演绎最低音和最高音的重任,所以要着重针对双手小拇指进行一些力度及灵活性的锻炼。大小拇指的灵活性及力度完全达到标准后,五个手指才能更加顺畅完美地将作品演绎出来。另外弹奏过程中手掌、手腕、手臂三者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比如手腕可以增加手指的力量,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手腕的固定,手腕可以随着手指弹奏相应的调节位置,辅助手指更好地弹奏,但注意不要过度抖动。这就需要日常训练中反复高抬手指缓慢敲击琴键过程中手腕保持平稳,使指尖获取充足的力量并迅速发力,弹奏出强有力的声音。

初学者经过基础的敲指独立性训练之后,在完全掌握力度及灵活性下,下一步就是进行一个速度的提升。但切记不要急于求成,速度一点一点地加快,一遍一遍地耐心地去练习。

提速度一定会有一个过渡,不可能立马从慢速变成快速,练习方法可以运用节拍器打分拍的方式,每次练习一点一点地提速度。过度单一地去提速度,有些弹奏上的小细节、小失误就容易被忽略,养成了习惯以后再发现也是比较难改变的。这首作品演奏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些连续且快速的音阶一次比一次紧凑,一次比一次富有激情,练习者只有掌握上述技巧、勤加训练,才能将这部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二)线条感旋律

众所周知的是,钢琴的一大弱点是无法长时间保持及延续一个音,所以演奏者就需要利用一些演奏的技巧来弥补这一弱点,从而演奏出具有线条感的旋律。钢琴是通过手指敲击琴键,这就需要手臂、手腕、手指充分协调配合,触键时一般以轻、快为准。但为了弹奏出具有线条感的旋律,就需要减慢速度,这样轻柔缓慢触键弹奏出来的旋律才比较舒缓。例如在《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曲》中,有很多地方是通过缓慢触键来体现,运用慢触键的方法让这些音符听起来藕断丝连,具有了线条感。慢触键练习中,演奏者首先需要灵活地去控制手指,并灵活借用手臂的力量。其次,手指在紧紧依附着琴键时可以轻抬手指,手指缓慢去触键的过程中将手臂及手腕的力量传达到指尖,弹奏出柔和的旋律。在尾音结束抬手换气时,身体随着音乐的起伏跌宕做出相应的配合及反应,让整个作品更加的流畅与自然,自然可以演奏出有线条感的旋律。[6]

(三)装饰音

这部作品中装饰音有很多,比如一长串的颤音。演奏者坚持长时间左右手同时弹奏一长串的颤音时,可能就会出现手部肌肉抽筋或者僵硬,而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单纯地使用两根手指快速交替,要学会利用手臂、手肘、手掌的力量。练习过程中要以稳和准为主,速度并不是主要的,等到找到了手臂、手腕、手指灵活配合的方式,在进行速度练习。

在练习手指的灵活性上,可以采用三连音练习法。三连音练习是指每三个音为一组,每一组的第一个音使用“提起手、落下去”的方法弹出加重,其他音不变,每个部分的节奏速度要保持一致,达到灵活准确的程度后在进行速度的提升。

另外,在弹奏一连串颤音时,总是出现手指僵硬、麻木的情况,针对如何有效地练习颤音可以先从学会手指放松出发。在练习颤音时,先将手指放在琴键上保持不动,每个手指分别反复地进行触键、离键的动作的练习,并保持手指处于放松的状态。敲击琴键要把握住快与准这两个点,快速敲击的每个音的力度也要保持一致。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曲》这首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精神世界,凸显了英雄主义的形象,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和平、自由的渴望,丰富了钢琴曲的演奏技术,将协奏曲的交响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首钢琴协奏曲中,音乐情绪千变万化,情感与音符合二为一,不愧为协奏曲交响化的典型代表作。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演奏技巧与教学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到作者的创作风格及演奏表现形式。通过研究贝多芬演奏技巧来改善自身演绎及练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演绎作品时,充分运用演奏技巧并结合个人的思想,为完美演绎作品其中的情感打下基础。本文针对这部作品的演奏技巧及教学简单分析,期望能够对未来各位演奏者演绎这一作品时解决部分演奏技术难点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颤音触键大调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颤音问题研究">孤岛自鸣:流连与放逐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颤音问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2年3期)2022-09-28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乐器(2021年2期)2021-09-10G大调随想曲ViVi美眉(2020年2期)2020-08-04春天的证词(外二首)诗歌月刊(2020年4期)2020-05-11一千零一个愿望琴童(2017年12期)2018-01-09让情感在指尖流淌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1期)2017-04-27钢琴演奏中触键与音色的关系研究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浅谈钢琴演奏中歌唱性触键戏剧之家(2014年17期)2014-10-09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大众文艺(2014年10期)2014-04-08论巴松Vibrato技术群文天地(2011年17期)2011-08-31推荐访问:贝多芬 钢琴 大调
上一篇:《无词歌》之《猎歌》的音乐分析及艺术体现
下一篇:复兴路社区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管班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