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的诊断价值*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04 点击:

赖宇林 文海洋 郭川兰 李星锐 余文洁

胸背痛是一种常见症状,而造成胸背痛的原因相对复杂,包括:肺栓塞(PE)、气胸、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食管破裂等[1]。既往研究表明:由于心源性胸痛发病率较高,其所致后果较为严重,临床上较为重视[2]。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胸痛,尤其食管后间隙病变常被忽视。食管黏膜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如:化学感受器、机械刺激感受器及温度感受器等,很多食管疾病可出现类似心源性心前区疼痛,导致临床诊断、鉴别难度较大[3]。临床虽然能帮助患者确诊,但是风险性及对医生专业技能要求较高[4]。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既没有电离辐射又有较高软组织分辨率,能对体内结构成像[5-6]。本研究以疑似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为对象,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疑似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疑似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7];
(2)行胸椎磁共振成像检查;
(3)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心血管病;
(2)具有磁共振禁忌证;
(3)不能有效配合磁共振成像检查。男42例,女36例;
年龄35~71岁,平均(60.23±5.61)岁;
胸背痛时间 1~7 h,平均(3.51±0.59)h;
体重指数(BMI)18~29 kg/m2,平均(23.51±2.68)kg/m2;
合并症: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高脂血症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磁共振成像检查,具体方法如下。(1)仪器设备及检查准备:采用飞利浦Achieva 1.5T超导磁共振对患者进行检查,配合8通道体部线圈完成胸椎磁共振成像扫描。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部预饱和,检查时保持平卧位姿势,头部先进。检查前指导患者身体保持放松,避免随意移动,并在扫描前加强患者屏气、呼吸训练,保证患者检查时能按照指令配合。(2)扫描:以T7椎体为中心完成胸椎矢状面T1WI、T2WI、T2WI压脂、横断面T2WI压脂扫描。矢状面相关参数设定:T2WI序列:TR 为 8 571.0 ms,TE 为 85.1 ms,矩阵为 288×288,层厚 4 mm,层间距0.4 mm,FOV为300 mm×300 mm;
T1WI序 列:TR 为 420.0 ms,TE为30.0 ms,矩阵、层厚、层间距、FOV与T2WI序列相同;
横断面T2WI压脂扫描,TR为9 231.0 ms,TE 为 104.4 ms;
T2WI压 脂,TR 为 10 588 ms,TE为 104.4 ms,矩阵为 288×288,层厚 4 mm,层间距 0.4 mm,FOV 为 240 mm×240 mm。(3)压脂采用SPAIR方法。

检查后由医院两名影像学医生共同阅片,除常规胸椎观察外,重点强调对食道和食道后间隙T2-SPAIR序列中异常高信号的观察[8-9]。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诊断标准:(1)经手术治疗的,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
(2)没有经手术治疗的,由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成像对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的检出率及疾病类型(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食管后间隙非特异性炎、主动脉壁水肿、贲门失弛缓、食管异物、食管癌、胸主动脉夹层)。分析所有患者磁共振成像特点。绘制ROC曲线,分析磁共振成像在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中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运用ROC曲线分析磁共振成像在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中的诊断效能,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磁共振成像对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的检出率及疾病类型

78例患者经金标准和临床诊断标准最终确诊71例,检出率为91.03%,磁共振成像检查最终确诊67例,检出率为85.90%。诊断符合率为94.37%。金标准下疾病类型占比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食管后间隙非特异性炎和胃食管反流病,见表1。

表1 磁共振成像对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的检出率及疾病类型[例(%)]

2.2 所有患者磁共振成像特点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磁共振成像检查,45例患者病灶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39例患者病灶T2WI呈高信号。典型病例见图1、图2。

图1 胸椎磁共振矢状面T2WI压脂像

图2 胸椎磁共振横断面T2WI压脂像

2.3 磁共振成像在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中的诊断效能

ROC曲线结果表明,磁共振成像用于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中AUC值为0.815,诊断敏感度为83.38%,特异度为79.81%(95%CI:0.701,0.906,P<0.05),见图 3。

图3 磁共振成像诊断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的ROC曲线

食道后间隙是食道和胸椎之间的松散结缔组织包括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脂肪、神经等组织。食管后间隙通过横膈膜潜在的裂隙向上与咽后间隙相通,向下与腹膜后间隙相通。从人体解剖学角度看,食管黏膜具有较为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涉及化学感受器、机械刺激感受器及温度感受器等[10]。由于食管感觉神经纤维和心脏感觉神经纤维定位重叠等,导致食管疾病能出现类似心源性心前区疼痛的临床表现,导致临床诊疗难度较大[11]。既往研究表明:食管疾病是引起胸痛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2]。临床检查是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诊断金标准,能帮助患者确诊,可指导临床诊疗[13]。但是,临床检查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对医生及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本研究中,78例患者经金标准最终确诊71例,检出率为91.03%,磁共振检查最终确诊67例,检出率为85.90%。诊断符合率为94.37%。说明磁共振成像用于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诊断符合率较高,可指导患者诊疗。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45例患者病灶T1WI成不均匀低信号,39例患者病灶T2WI成高信号。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技术,采用静磁场和射频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且成像过程中避免了电离辐射,可获得清晰的图像。既往研究表明:磁共振能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出人体器官失常和早期病变,其检出率优于X线、CT,避免人体影像重叠[14]。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发病机制复杂,病因相对较多,本研究中金标准下疾病类型占比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食管后间隙非特异性炎和胃食管反流病,具体如下:(1)食管后间隙非特异性炎。食管后间隙非特异性炎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典型症状为胸背部定位不明的疼痛,临床诊断、鉴别难度较大。(2)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肠内容物异常的反流到食管引起的症状及并发症,临床多表现为反酸、胃灼热及胸骨后疼痛。为了进一步分析磁共振成像在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本研究中引入并绘制ROC曲线,结果表明:磁共振用于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中AUC值为0.815,诊断敏感度为83.38%,特异度为79.81%,说明磁共振成像用于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中能获得较好的诊断效能。因此,临床上对于疑似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患者,应完善有关检查,加强患者磁共振成像检查,必要时行临床检查,帮助患者早期确诊。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用于食管后间隙病变所致胸背痛中检出率、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猜你喜欢 背痛胸椎磁共振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1期)2022-04-19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中医正骨(2022年1期)2022-04-18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祝您健康(2022年1期)2022-01-10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27期)2021-05-13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1年18期)2021-02-28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健康体检与管理(2021年10期)2021-01-03背痛, 你需要 了解更多科学之谜(2020年4期)2020-06-19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意林·全彩Color(2018年9期)2018-10-12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42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科学(2017年2期)2017-05-31经关节突入路减压固定治疗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效果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9期)2017-05-11推荐访问:磁共振 食管 背痛
上一篇:超声引导下前侧入路腰方肌阻滞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下一篇:经皮内固定与开放式内固定对多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