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场景构建研究——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04 点击:

齐慧姝,郑 芳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为了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乡村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部署和一系列政策的继承、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而乡村要实现振兴,文化是决定乡村社会发展高度的决定因素。民国时期“乡建先驱”梁漱溟曾说过,救济乡村只是“第一层意义”,乡村建设的“真意义”在于创造新文化,这才是乡村建设运动的精神和内涵[1]。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乡村振兴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将文化视为城镇建设、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部署,文件中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我国乡村社会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乡村振兴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依托丰富土壤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方式,而乡村文化场景正是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物质基础,也是传统乡村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演进、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以满足的实现场域,其构建水平和布局直接影响着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程度。

场景理论是一种用于分析地方文化风格或美学特征,以及其对地方发展作用的理论工具。它强调场景是由不同舒适物设施与活动构成的,其中嵌入了文化意涵和价值观,从而影响或引导着人们的态度与行为,塑造空间品质和社会生活进而构成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2011年场景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几年来通过不断发展已成为研究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兴理论之一。

1.场景理论概述

新芝加哥学派教授特里·克拉克及其团队首先提出的“场景”概念,对应英语“scene”一词,即以市民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消费时间,以便利设施为导向的公共产品及多样性人群等元素的集合体[2]。这些集合体不仅蕴含了社会生活的实际功能,也包含着相关城市或社区的文化、传统以及社群的价值观,通常认为“场景”由舒适物、人群、共同活动以及场景内的文化价值共同构成。

场景理论基于消费和生产视角,创造性地将文化和美学融入社会科学之中,建构起一套“识别和组合文化分析的基础要素”,并将其与城市公共政策制定、社区发展相结合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以文化识别和整合区域内关键要素来建构场景,从而形成区域发展的推动力[3]。场景理论给予每一种舒适物在文化上的意义,为匹配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科学依据。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场景理论填补了传统经济决定论和地理决定论的一部分空白,遵循这样一套自己的思维路径[4],见图1。

图1 场景理论思维路径

2.场景理论的构成要素

场景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工具和文化分析方式,其对场景的分析维度分为三个要素和15个子维度。

场景理论的三个要素是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也是一个场景中的三个价值分类,见表1。

表1 场景的三个要素

(1)真实性:指真实、实在的东西,而非虚假、伪造的东西;

(2)戏剧性:如果说真实性是关于哪个是真正的你,那么戏剧性是关于表演的,关于自身如何去“表现自我”;

(3)合法性:关注道德判断的基础,评定孰是孰非的方式,即合法性[5]49。

真实性、戏剧性和合法性是一个广泛的类别,组织一个场景仅有类别还不够,需要更精确的维度。场景理论给出15个可供参考的维度,具体如表2。

表2 场景理论的15个维度及对标的舒适物设施

3.场景理论应用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和意义

场景理论以场景在社区中通过文化要素整合为区域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同样也为文化场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可借鉴且具有解释力的逻辑和框架。

(1)场景理论应用的时代背景,符合当下中国乡村发展

场景理论发生于城市经济社会转型阶段,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很多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其时代背景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城市人口增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
第二,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大量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聚集,人们开始倾向于文化消费;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中消费所占比例加大;
第四,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场景理论把城市看作具有美学意义的地点,重点从消费端探究社会组织的形态,而后再通过场景把这些消费组织构建成有意义的社会形式,形成城市内生发展动力。

另外,场景理论虽然催生于城市,但是其与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中国的乡村也面临着人口流失、农业从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聚集、信息技术大大拓展了乡村居民的生活空间,给乡村带来巨大改变。不同的是,我国农村和城市二元社会机构依然存在,乡村的文化和经济消费水平亟待提高。同时我们也预见到,现阶段只靠单一经济要素驱动,是不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一样,面临着需要依托文化来驱动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场景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

(2)场景理论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相同的目标属性

探索区域发展的文化动力感应,是人类行为决策的基础。场景理论的特点之一就是反映了区域内个人或群体对当地特有文化的感应,这种感应进而影响其在消费、择居、就业等方面的决策[6]72。场景理论以文化为切入点,以文化和特征整合城市各区域内的关键要素,进而建构城市场景,并且认为相异的城市文娱设施及其营造的活动空间皆存在消费者特定的价值倾向、情感内涵或生活方式意义,便以此为目标进行研究,最终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7]。而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同样是以文化资源为主要动力,一方面以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一方面注重挖掘、保护、传播在地优秀文化资源。对乡村文化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重新审视和构建,丰富文化服务和文化商品的供给,从而激活当地文化氛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满足当地居民不同文化需求提供更多的场域,促进乡村地区早日实现文化振兴。由此可明晰出二者的目标载体具有显著的文化或文化消费属性。

(3)场景理论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同样的逻辑内涵

场景理论主要通过社区空间中的舒适物载体与活动进行数量统计与文化特征分析,总结出该社区的美学风格、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它给城市生活赋予的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这种以文化要素整合作为城市社区发展动力的实践,在西方社会应用中取得了实际成效,与其具有异域同构性的乡村振兴,也可以借鉴同样的逻辑内涵。发掘、整合乡村文化资源,识别乡村文化要素,通过舒适物空间搭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俗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等,形成乡村独特的文化场景,并赋予每个场景一定的文化价值观,展现乡村魅力。按照场景理论的说法,当一个社区变成一个场景时,它可以成为培养各类精神的地方。同理,当以文化场景统合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要素时,乡村就成了文化振兴的地方。

(4)构建乡村文化场景,激活乡村内生公共文化资源

传统乡村文化中存在着农业生态、农村精神、农村民俗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构建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生活画卷,是维护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也是中国农村的内生文化资源。具体表现为精神层面无形的文化习俗、家族伦理、价值观念、风土人情等,以及物理空间层面的庙宇、祠堂、古街道、传统民宅、历史遗迹等。多年来,来自政府外部输入的公共文化活动实践表明,内生文化资源脱胎于乡村,与农村居民的文化诉求高度契合,它才是有效唤醒农村居民文化基因、增加文化活动参与度和活跃度的核心要素。而乡村文化场景的构建,大部分都是依托于农村内生文化资源构建起来的,通过挖掘和利用乡村内生文化资源舒适物,搭建本土文化活动空间和文化实践活动,在乡村形成多样化可供利用的文化场景,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唤醒乡村生活新风貌,实现文化振兴。

1.场景维度及乡村文化舒适物元素分类

场景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概念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地方其内部和外部所具有和呈现的美学意义,进而形成文化生活的聚集。其中,场景维度代表其自身的意义和特性,舒适物是构造场景的一种重要指示器,所谓“舒适物”,通常指使用或享受相关商品和服务时所带来的愉悦,但又很难量化的东西[5]42。这里我们将乡村社会文化场景分解为一系列离散的舒适物元素,通过场景理论的15个子维度,再将这些舒适物元素重新组合,得到某种场景的典型特质或象征意义,进而将乡村文化场景类型归类,见表3。

表3 场景维度及对标的乡村文化舒适物元素

2.乡村文化场景的类型及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意义

依照上述表3中整理的乡村文化舒适物元素,即场景要素。将这些舒适物元素进行重新组合,结合对应的场景维度特征,得到四种象征不同乡村文化特质和活动场域的文化场景,即民俗文化场景、生态文化场景、公共文化生活场景、产业文化场景。这四种场景借助乡村文化元素传递信息,使乡村居民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进而塑造乡村社会和文化生活。

(1)民俗文化场景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民俗指“民间的民俗习惯”[8]951,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形成或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社会风尚。民俗文化包含的内容庞杂,生产民俗、巫术民俗、信仰民俗、建筑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服饰饮食居住民俗、制度民俗、文艺游艺民俗、岁时节令民俗、商业贸易民俗[9],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种类多样。具体的民俗文化场景包括民俗戏曲、歌舞表演、非遗传承展示、祭祀仪式、民俗节庆活动、民俗礼仪活动等。

首先,集体遵从,不断践行,是民俗形成的核心要素。人们对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的认同是深厚、持久、稳固的。因此,民俗文化对于乡村居民的行为和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如果能够通过民俗文化场景构建,吸引乡村居民积极参加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规范作用会在乡民道德约束、伦理教化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使相逢更加淳朴,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其次,包括宗教祭祀、自然崇拜、农时生产、历史纪念等在内的传统节庆活动,最初是当地人精神宣泄的方式或劳作后的暂时解脱,现在衍生为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以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文化场景,可以给乡村居民带来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最后,乡村民俗文化场景的构建,能够唤起人们的“乡愁”与“乡情”,增强文化的认同和乡村的凝聚力,形成乡村独有的文化魅力场景。

(2)乡村生态文化场景

生态文化的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学者佩切伊首先提出,是关于人类文化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乡村生态文化场景是依托当地原始自然景观,历史传承的景观,当地特色地形、地貌,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态观而构建起来的。其舒适物元素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古街、古镇、乡村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艺术化处理的田园景观、宣传和展现生态观的活动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生态文化场景的构建,由乡村与其所在地的天然环境所决定,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自然文化符号,将乡村物质文化遗产和天然原始景观,与村民居住环境进行融合,保护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还原乡情乡愁,重塑乡村生态场景。一方面因地制宜的景观构建,有效避免了千村一面的乡村建设怪相,更容易塑造出符合本地人生活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环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乡村各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崇拜,建构在本土自然崇拜基础上的乡村场景、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使乡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生态文化脱胎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属于乡村内生文化资源,这就使得在生态文化场景的建构中,乡村居民更愿意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家乡的美化活动,使乡村生活更具活力。

(3)乡村公共文化场景

所谓公共文化,依据《辞海》给出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指“具有群体性和共享性等外在公共性的文化形态,如借助文化站、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开展的群众参与和资源共享的文化活动”;
严格意义上指“具有自觉性和认同性等内在公共性的文化形态,如旨在培养公共观念和文化认同的节庆文化、体育文化和城市文化”。可见,乡村公共文化场景应该是由具有群体性、共享性、认同性的乡村文化活动和实体空间构成的,舒适物元素包括乡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文化馆、展览馆、学校,送戏下乡、歌舞演出、文化节等。

公共文化生活水平是衡量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在乡村公共文化的场景中,乡村居民可以获得快乐、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从而获得幸福感、政治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因此,乡村公共文化场景充分发挥了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在构建和谐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另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场景本身就是一个良好文化氛围的存在,在这样的空间里,每一位置身其中的乡村居民都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调整自身行为实现帕累托改进,进而改进身边其他人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振兴。

(4)产业文化场景

产业文化是将产业与文化连接在一起的新的文化提法,虽然国内学者对产业文化的阐释还存在分歧,但主流的概念解释为“在经济活动中注入文化内涵,使产业产品人格化”。简单概述,产业文化就是以产业为基础,展现出来的与相关产业有关的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等文化现象[10]。产业文化场景中的舒适物元素体现为特色饮食、建筑特色、非遗传承、民间技艺、休闲娱乐等。

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说过,“产品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取决于以文化为底蕴的观念价值”,没有文化内涵的产业无法保证长久可持续的发展,文化赋予产业价值和生命力。在乡村构建产业文化场景,首先要充分挖掘本地优秀文化资源,对已有乡村产业赋予文化价值,提升乡村产品的附加值,走特色化之路,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其次,乡村中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在新的场景支持下才能焕发活力。无论是创新、产业化还是技艺传承,都需要依托场景进行,在场景中活化。最后,产业文化场景是乡村发展旅游产业的必备要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产业文化场景赋予文化旅游以载体,将文化元素嵌入地方旅游资源,在此场景中游客实现了文化消费。

3.乡村文化场景的典型文化特质

由场景理论得知,从事文化实践的人、文化实践和文化实践场所共同构成了“场景”,场景又有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质。关于场景特质的考量,本文参照场景理论介绍的五分标尺法,即需要将场景中涉及的舒适物进行评估,用不同的维度来衡量,然后评分,最终得出具体场景每个维度的分值,以此来综合反映其整体特征。具体来讲,根据某一维度对理想型乡村文化场景带来的是积极的价值,还是消极的排斥,用数字1、2、3、4、5依次从弱到强对应打分。如果答案为“是”,给相应的维度打一个积极的分值——5或者4;
如果答案为“否”,就打一个消极的分值——2或者1;
如果中立,对两方面都没有强烈的影响,就打一个中间分值——3。具体权重要根据维度对该文化场景的影响程度来衡量。例如维度“本土的”在构建民俗文化场景中,可以带来积极的价值,其对应的分值是5或者4。进一步思考,“本土的”维度在民俗文化场景构建中,隶属于本地文化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这一象限的得分就是“5”,以此类推可以得出其他场景象限的分值,如表4所示。

表4 乡村典型文化场景维度特征

综合以上信息,对各文化场景的分值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粗略的结论:

民俗场景的特征为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型,因为传统的、睦邻的、族群的得分较高,与功利主义负相关,不难推断出这种原生态文化丰富的类型。

生态文化场景的特征为自然条件优越型,因为本土的、平等的得分较高,但是又与爱炫的、礼节的、自我表达的关联较小,显然是客观自然条件比较好。

公共文化生活场景的特征为理性普通型,因为国家的、理性的和平等的得分最高,而与族群、礼节无关,显然是一种外生介入的普通型场景。

本土产业文化场景的特征为民族商业型,因为传统的、族群的得分最高,又与企业的、功利主义的高度相关,可以推论这是一种可以借助文化发展经济的场景。

以上推论为因地制宜地进行乡村文化场景构建,确定乡村文化发展适用的类型提供了参考。

乡村文化场景的构建需要以文化整合乡村各领域要素,依托乡村本土进行舒适物与文化活动布局、基础信息调研和公众行为引导等活动,这些举措依靠乡村本体无法自发产生,需要外生力量介入协助推进,从而形成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场域。

1.多元主体合作参与机制

多主体合作参与的主体结构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最优选择,这种主体结构下的运行机制在治理功能方面具有极强的扩散效应[11],通过明确行为主体的权责边界,激活其参与活力,有效撬动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12]。参与乡村文化场景合作共建的多元主体包括村民、传统乡贤、新乡贤、基层政府、村委会、志愿者、艺术家、高校师生,这些多元主体在各自的意愿范围内,明确各自的目的和责任范围,通过良性的合作机制,共同参与乡村振兴。

首先,村民作为乡村文化场景构建的主体,本身就是场景中的一员,他们与舒适物、实践活动共同构成了乡村文化场景。在此场景中,村民即是当地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践行者,也是乡村文化振兴最终的受益者。因此,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到文化场景的建设中,体现主人翁意识,承担文化建设主体的责任,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选择。村民在乡村文化场景中将找到自我精神归宿,产生文化自豪感、地域认同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重塑文化自信。

其次,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在乡村文化场景构建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中国大地上多年的乡建经验足以表明,地方政府对待某一项目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该项目能否持久发展甚至是成败。如果基层政府对文化场景的布局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并且在公共财政支出上给予倾斜,政策上给予支持,就会直接影响村民对待文化场景的接收意愿和参与热情。当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乡村整体文化振兴的氛围,吸引更多的外生力量加入当地文化振兴的活动中。

再次,在乡村文化场景构建中,乡贤的力量不可忽视。乡贤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中是“乡村中德行高尚的人”[8]81。现在乡村中热爱家乡的文人和心系家乡、有着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反哺家乡建设的城市精英群体,构成了新乡贤。乡贤在乡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他们在村民中拥有威望,是村民与外界社会很好的沟通桥梁,他们的意见也比较容易被村民信任和采纳。同时,乡贤在能力范围内反哺家乡,在一定程度上也焕发了乡村的活力。

最后,企业家、艺术家、志愿者和高校师生作为乡村振兴的外生力量,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拥有的资源不同,但都是乡村振兴生态链上活跃的要素。企业家或者出于商业目的或者出于人文情怀、文化自觉,利用资本撬动和建设乡村文化场景的力量是最为直接的,也是效果最显著的。如河南建业集团联合导演王潮歌在郑州市中牟县投资兴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该项目以黄河文明为创作的原始根基,通过沉浸式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法,依托于“戏剧幻城”独特的建筑载体,向参与者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以此构建一个乡村文化场景。关于艺术家介入乡村建设,国内已经有很多案例和经验,以艺术家渠岩的“许村模式”和“青田模式”备受关注。艺术家作为一个公益主体介入乡村建设,通过乡村建筑外观重塑、激活地方受冷落的仪式文化与艺术等活动,期望达到乡村文明复兴和振兴乡村目的。文化志愿者和高校师生在国家政策的感召和引导下,未来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出更多的效能,贡献更多的力量。

2.乡村类型与乡村文化场景的适配机制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辽阔,乡村差异显著,多样性分化明显,乡村文化资源在各地呈现出分布不均等、品类多样化、数量参差不齐等。当前我国农村又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应该从实际出发,尊重每个乡村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地制宜地构建乡村文化场景,依照乡村类型与文化场景进行适配。

首先,通过调研确定乡村现有优势文化场景类型。在进行构建工作以前,应要对乡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情况进行资料搜集和考察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乡村的自然景观、地理空间特点、历史传统、民间故事、风俗习惯、节庆活动、宗教信仰、民间工艺、村规村风、村民精神状态、生存处境、公共文化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现状,以及人口情况(包括数量、结构)。将调研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备案,形成档案,为今后进行文化场景布局、构建提供决策基础和参考。

其次,在调研数据基础上,形成一个舒适物数据库,并对文化舒适物进行打分。依此等分,对照前文的文化场景特征类型,得出本乡村区域内的文化场景类型及特征,进而结合本地资源,或者对已有场景进行完善和布局,或者对现状缺失的场景进行构建,具体测量方法可以参照场景理论。

最后,乡村文化场景优势资源测量,场景理论给出一套测量场景的标准化程序。统计乡村现有的文化舒适物,将其一一列举,为每个舒适物在场景理论给出的15个子维度里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如前文所述,用数字1、2、3、4、5依次从弱到强,5代表积极的分值,1代表消极的分值,3代表中立,分值代表该舒适物在此子维度里的影响程度。接下来针对每个文化舒适物涉及的15个子维度进行评分。根据乡村文化场景维度内每个舒适物的得分和数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6]76:

以乡村A“本土的”维度得分为例:

以此类推,得出具体乡村每一个维度的分值——表5中的分值1、分值2……分值15;
最后,根据该乡村每一个维度得分,对照表4中四类乡村文化场景分值模型,对比确认本乡村现有的优势文化场景类型,或者从中找到乡村目前缺失的文化场景,进行重塑布局。

本文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了场景理论作为一种可以分析地方文化风格或美学特征,并且促进某一地区文化发展的理论工具,其应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和振兴的合法性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乡村文化舒适物元素,并将其与场景理论的维度进行对标,进而将这些舒适物元素按照特征类别整理、分析,最终得出四种象征不同乡村文化特质和活动场域的中国乡村文化场景——民俗文化场景、生态文化场景、公共文化生活场景、产业文化场景。这一部分的研究结论,为中国不同地域的乡村能够结合自身资源情况,进行乡村文化场景构建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

场景理论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测量模型,使该理论在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量化的数字模型为人们提供行动依据。在构建乡村文化场景的具体路径中,依据场景理论,首先取得当地乡村已有的文化舒适物数据,并进行分类、打分,依此得分与四类中国乡村文化场景模型适配,进而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情况,取长补短、均衡配置,构建出既有本地区特色又符合当地文化资源状况,能够唤起和重塑乡村居民文化自信的乡村文化场景。当然,在乡村文化场景构建过程中,各地乡村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对于一些生存环境恶劣、人口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该地区适合易地扶贫搬迁,文化场景建设不必强求。

文化与艺术一样,需要与其他元素联结起来在一定的场域内传播、发展。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与乡村文化场景连接起来,通过合理的机制,科学的布局,共同为乡村居民构建一个独具魅力的宜居生活空间。

猜你喜欢 维度理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坚持理论创新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10期)2017-11-10人生三维度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文化之间的摇摆雕塑(2000年1期)2000-06-21推荐访问:场景 视角 振兴
上一篇:历史文化名镇旅游空间生产的路径研究
下一篇:扬琴音乐演奏时具有的表演美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