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用一生做一件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19 点击:

温飞一片儿

1

1499年,明朝弘治十二年,孝宗皇帝的案头上放着一份棘手的奏折。这份奏折关系着朝廷要职的更换,也牵扯着天下读书人对科举的信心。

这件事要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说起,他的名字叫徐经。

这一年,江阴的富商徐经进京赶考,这本不是什么大事,但他在路上遇到了另一个赶考的人,这个人在当时已名满天下——江南才子唐伯虎。二人结伴赴京,一个有钱,一个有才,一时间在京城风光无比。

不料,科考结束后,二人却被人举报舞弊。皇帝下令彻查,结果查无实据。但为了维护科考的尊严,平息舆论,徐经、唐寅被削除仕籍,发充县衙小吏使用,而告状的人也因奏事不实,被降了职。

牢狱之灾过后,豪情满怀的唐伯虎仕途便就此打住,他以放浪狂癫的形象过完了余生。而徐经同学呢,不但一生默默无名,还背了个作弊的骂名。

88年后,徐经的一个曾孙子降生了,家人给他起名叫徐弘祖。

徐弘祖自小就喜欢地经图志,博览群书却无心功名,十几岁去考个童子试都落榜了。按当时求取功名光耀门楣的社会常理,考那么烂,回家怕要挨棍子。不过,他的父亲徐有勉同样对科考深恶痛绝,看到儿子落榜反而乐呵呵地说 :“儿啊,你不是立志周游天下吗?想去哪就去哪儿吧!”

有這样的家庭氛围,徐弘祖在少年时便立下了宏图大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从20岁的第一次出游,到55岁拖病体而归,30多年里,徐霞客的足迹遍布今日中国的19个省(区、市),留下了洋洋洒洒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是的,徐弘祖就是徐霞客。

2

徐霞客一辈子能一直游山玩水,似乎从来不缺一样东西——钱。其实,徐霞客很缺钱,不少时候,比如被偷被抢后,都需要靠借贷和朋友的赞助来维持旅行。幸运的是,机票、门票、酒店、美食这些现代人旅行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明代几乎都不存在。徐霞客的出行,主要就是靠双脚走路,累了就睡船上,睡山洞,实在不行随处借宿,反正古人都很豁达。

在《浙游日记》里,徐霞客如此写道:“欲归宿,托言马岭无宿店,遂止祠中。”马岭没有住宿的地方,就住在祠里。“余闻新岭路隘而无托宿,遂宿于全张之白玉庵。”我听说新岭路险要没有地方住,就住在白玉庵里。至于吃,就更简单了。徐霞客想寻觅马祖岩,在路上时,“心知已误,因避雨岩间,剖橘柚为午餐”。心想已经走错了路,于是在岩石间避雨,剥了橘子、柚子当午餐。

徐霞客在路上并没有多么奢侈的开销,更不用谈买纪念品这些。令他真正忧虑的,是中国有个非常令年轻人纠结的传统礼教 :父母在,不远行。好在,他有个异常优秀的母亲王孺人。

徐霞客父亲去世较早,在周围邻居给徐霞客的出行泼来冷言冷语时,王孺人却说:“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岂令儿以藩中雉、辕下驹坐困为?”好男儿志在四方,难道要像鸡、马一样困在家里吗?为了催促徐霞客出门,徐母还亲手为儿子缝制“远游冠”。为了打消徐霞客的顾虑,她甚至说:“你可要遍览名山大川啊,我还想听你回来给我讲旅途见闻呢!”

徐家祖辈是江阴望族,虽然曾经家大业大,但留给徐霞客的家财并不多。不过,持家的王孺人还有个本事,就是善于织布。她织的布又密又细又平整,轻薄如蝉翼,市者能辨识之,称为徐家布。

在徐霞客探访山川的时候,母亲无论是经济还是情感上,都给了徐霞客莫大的支持。徐霞客对母亲的感情也尤为深刻,坚持“游必有方”,常常在路上就会涌来排山倒海的乡愁,千方百计也要先回家看母亲一眼。

在王孺人去世前,徐霞客的旅行大多耗时不长、难度系数也不太大。徐母80岁的时候,徐霞客准备在家奉养老母,但徐母却主动邀儿子一同出游,一路上还努力走到他前面。徐霞客知道,自己若是不去出游,即使天天陪在母亲身边,母亲也不会高兴。

1625年9月,徐母去世,徐霞客守孝三年。

一个非凡的母亲,一个“不靠谱”的爹和一个倒霉的祖爷爷,使得徐霞客热爱自然的天性得以保存和发展。

在旅行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任何外因驱使徐霞客踏上旅途,不带宗教信仰,亦不寄托功名抱负,他的旅行是对内心渴望的响应,是纯粹的与山水的对话,是经历生命的一种形式。

3

1636年,50岁的徐霞客感到自己老病将至,酝酿已久的西行计划再不能迁延,于是毅然踏上旅途,开始了一生中最重要也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

这一年9月19日,徐霞客“乘醉放舟”,水陆兼程,穿越江浙,一个月后进入江西。在江西盘桓两月有余,遍访名山古寺,1637年正月初一抵达武功山,并在大雾天登顶。十天后,离开武功山,进入湖南,以衡州(今衡阳)为原点,游历湘南,登临南岳衡山。

五个月后,徐霞客经湘江进入广西,西行之旅开始进入高潮。石峰林立,岩洞密集,桂林山水的精彩纷呈让徐霞客应接不暇。他把最高的赞誉也留在了这里:洵神仙之境,首于土界得之,转觉神州凡俗矣。在广西云游近一年后,自南宁北上,进入贵州,过贵阳,至安顺,寻白水河瀑布,即今日之黄果树瀑布。

1638年5月中旬,徐霞客进入云南,经曲靖,抵达昆明。为考察南北盘江源头,徐霞客沿滇池东岸南下,在滇南兜了一大圈。途中与当今的两个小众网红目的地——兴义和罗平撞个满怀,他惊叹道: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11月下旬,徐霞客离开昆明,北上赴鸡足山,穿越元谋县时,被一种从未见过的地貌景观所陶醉:金沙烨烨,如云母堆叠,而黄映有光。时日色渐开,蹑其上,如身在祥云金粟中也。76D78629-7DE1-41DC-AD9E-3363F79718D3

1639年正月,在鸡足山还愿后,徐霞客继续北上丽江,意在完成自己的终极目标——探寻长江源头。

在丽江木府,徐霞客被土司木增视为贵客,宴乐之余,又是修书,又是题跋,还给土司的儿子辅导作业,忙得不亦乐乎。可当他提出要进一步北上溯源的时候却遭到木增委婉而坚定的劝阻。无奈,凭栏眺望远處巍峨的玉龙雪山,他留下深深的叹息:从楼北眺雪山,隐现不定,南窥川甸,桃柳缤纷,为之引满。

在丽江逗留近半个月,见继续北上无望,徐霞客转而南下,准备经由腾越州(今腾冲)出境。途经大理,在苍山洱海间寻觅风、花、雪、月。1639年4月中旬,徐霞客从永昌府(今保山市)西行,翻越高黎贡山,抵达腾越州(今腾冲),并赋予其“极边第一城”的称号。

徐霞客本欲继续西行进入缅甸,却再次遭到阻拦。人们说5月的丛林中瘴气甚厉,还有野人出没,西行会有性命之忧。实际上,此时的徐霞客已是54岁高龄,长年的奔波已使得他“两足具废,心力交瘁”。权衡再三后,他最终放弃了出境的念头。这是徐霞客旅行30年来,第一次主观上的放弃。

腾冲,成了徐霞客人生旅程的终点站。

4

《尚书·禹贡》中讲“岷山导江”,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长江的源头在岷山。但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徐霞客认为,长江的水量远大于黄河,长江的长度不应该比黄河短,所以源头一定不在岷山。他翻阅群书,发现大家都只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而已,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探查。

虽然受阻于丽江,但他这一路走来,对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源这一结论已确信无疑,所以他在《溯江纪源》中斩钉截铁地宣称 :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孔子编纂的《尚书》中长江源头的结论进行勘误。

勘误,似乎是徐霞客的强项。1618年,徐霞客先后登顶天都峰和莲花峰,判断黄山的最高峰是莲花峰而非人们认为的天都峰。1632年,徐霞客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徒手登顶雁湖岗,证明雁荡山的大龙湫瀑布并不是发源于山顶的雁荡湖。1638年,他指出了《大明一统志》中的种种谬误,最后还对这种不负责任的编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彼不辨端末巨细,悍然秉笔,类一丘之貉也夫!

不只勘误,徐霞客对地质地理学的理解和见识也远远超越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在《粤西游日记》中,他寥寥数语便点透了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比如,他这样解释峰林峰丛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盖江流击山,山削成壁,流回沙转,云根迸出,或错立波心,或飞嵌水面……崖间有悬干虬枝,为水所淋滴者,其外皆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这看似云淡风轻,其实是徐霞客不辞艰险钻了两百多个洞穴,攀援了无数座石灰岩山峰才有的成果。

徐霞客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最杰出的岩溶地貌专家,如果我们一个世纪前有更多的发言权,那么这种美丽的地貌景观也许就会被冠上“桂林”或“徐霞客”的名字。

5

《徐霞客游记》在20世纪90年代被评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20部著作”之一,同时,这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故事书。古时候,人们称它为“卧游胜具”,意思是卧在床上看书就能达到亲临其境的效果。

徐霞客的游记除了记录山川地理,还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作为一名“驴友”所经历的种种遭遇以及其温柔而有趣的内心。

徐霞客是一个用生命在旅行的人,他的游记中不乏种种惊险刺激的情节。

比如,时不时要和强盗打照面。“余谕其此间去吉郡甚近,何不同至郡,以舟畀给以汝。其人闻言,咆哮愈甚,竟欲顺流挟舟去。余乘其近涯,一跃登岸……”有一次遇到强盗抢船,我跟强盗商量,等一同到了吉郡府再把船给他们,他们听后大怒,要强行把船拖走,我趁船靠岸的时候,身手敏捷地跳上了岸……

除了惊险的,还有很多好玩的事,也被忠实记下。“独此寺丽妇两三群,接踵而至,流香转艳,与老僧之坐日忘空,同一奇遇矣。为徘徊久之。”有一天,杭州的一个寺庙里来了一些香艳漂亮的女人,她们和老僧坐在一起望着天空发呆,真是一种奇遇,我来回看了半天。

当然,更多的是旅途中那些平淡而真挚的小细节。比如第一次登上黄山后,赶上了大雪封路,他便坐在山中的寺庙里听了一天风雪呼啸的声音。又比如在福建登上了一座叫仙阳岭的小山,阳光好,杜鹃花开得很可爱,“仙阳岭不甚高,而山鹃丽日,颇可爱”。

6

1636年,在徐霞客将要开始西南之行时,江阴迎福寺的僧人静闻也想要去云南大理鸡足山。那时的云南还是难以涉足的偏瘴之地,静闻深知靠一己之力是去不了的,他听说徐霞客要去云南后,便谋求与其一起上路。

起初的旅程还算风平浪静。1637年9月,静闻在广西南宁的崇善寺卧病不起。徐霞客为了行程,与之暂别。等到12月回到崇善寺时,徐霞客才得知他走后两天,静闻就与世长辞,只留下遗言:必定骨鸡足山。

其实徐霞客与静闻,也只是萍水之交,就像我们在旅行时遇见一两个谈得来的人,彼此留下微信号,大概就是这样的友情而已。静闻没有写日记的兴趣,徐霞客也没有向佛的热情,那么,事到如今,徐霞客继续上路就行了。

但是,徐霞客没有这样离开。他心想:静闻曾见我,要我带他前去鸡足山。我答应过他。可是静闻已经死了,那我就带着他的遗骨去鸡足山。我一定要了却静闻心愿,不管有多难!

一年后,1638年的冬天,徐霞客背着静闻的遗骨,抵达了鸡足山。当他抵达的时刻,古刹众僧无不动容。当静闻骨灰与血书都交付寺院,尘埃落定,徐霞客也放下了心中的重石。

这一生已胜人间千百生!而长年的奔波,难道对人生没有伤痕吗?不是的!到1640年,54岁的徐霞客再也走不动了,几个精壮的纳西族汉子遵照土司木增的指示,将他抬回了3000公里外的江阴老家。一行人,穿山越岭,披风沥雨,足足走了156天。几个月后,徐霞客在自家的病榻上辞世。

徐霞客的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但是,真的就此画上句号了吗?

回看徐霞客最重要的生平,无非是行走和记录。后人为他加上“地理学之父”“探洞第一人”等各种称谓,可是我觉得,这些头衔与徐霞客本身相比,都如烟似烬。

他曾在病床上这样说道:“张骞凿空,未睹昆仑;
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张骞、唐玄奘都是受国命之托西游。我就靠自己一身老布衣、一根手杖、一双麻鞋,走遍河沙、昆仑、西域,这一生没有遗憾。

徐霞客究竟还给了我们什么?遍寻所有的句子与词语,都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因为没有任何赞誉之词,能超越那样的荣光,那就是:一个人用一生的时光,去做了一件他想做的事情。

编辑/梁宇清76D78629-7DE1-41DC-AD9E-3363F79718D3

猜你喜欢 徐霞客 Right to Roam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0年6期)2020-12-21Travel Is The Best Teacher初中生学习指导·中考版(2020年3期)2020-09-10贵州的醉人之意不仅在酒,更在山水之间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1期)2019-03-18只相信行动故事家·高考季(2018年8期)2018-11-07寻踪徐霞客 大美彩云南云南画报(2017年8期)2017-10-24徐霞客志在四方儿童故事画报(2015年8期)2016-01-27徐霞客的“公款消费”民间故事选刊·下(2015年8期)2015-08-06为徐霞客正名百家讲坛(2009年7期)2009-06-29徐霞客的“污点”文苑·感悟(2008年6期)2008-07-28推荐访问:一件事 徐霞客 用一生做
上一篇:玻璃板上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及转化
下一篇:如何给人安全感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