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需要到艰苦地区锻炼成长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18 点击:

吴俊

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高原地区、高寒地区、边远地区、海外地区(以下统称:艰苦地区)拓展,工程需要大量有知识、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施工管理技术一线。然而,艰苦地区由于环境恶劣、工作辛苦、生活条件差,造成了项目人才“引不来、留不住”“断档缺位”。如何激励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工作,使之百炼成钢,已经成为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急需破解的课题。

年轻干部之所以不愿意到艰苦地区工作,一是生活艰苦乏味,到交通滞后、物资供给不足的地方长期工作,缺乏一定的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休闲娱乐方式也极度匮乏,致使其兴趣信心大减。二是工作困难重重,企业在艰苦地区承建的项目普遍是重点难点工程,工作强度大难度高,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让一些年轻干部望而却步。三是薪酬达不到预期,即使实际收入比在其他地区高,但付出与回报似乎不成正比,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四是思乡之苦与日俱增,到艰苦地区工作常年不能回家,年轻干部的婚恋问题、家庭问题也成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五是忧虑职业生涯发展,年轻干部担心到边远地区工作远离企业核心区域,不利于个人职务晋升,一旦在外镀不到“真金”,就会错过事业发展黄金期。

一是践行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政策。党的好干部标准已经明示,我们需要培养选拔既“信念坚定”,又“敢于担当”的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明确指出:经历单一或者缺少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应当有计划地派到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复杂环境工作。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展现非凡的能力,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引导组织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工作,既是培养造就年轻人异于常人素质的重要渠道,更是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和国家人才培养政策的重要体现。

二是为企业战略发展培养精英人才。到艰苦地区工作,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其工作生活环境特别能锻炼人培养人,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企业有计划地把有激情、在状态,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艰苦地区锻炼,在实干中增长才干,为企业培养一批能吃苦、能战斗、素质高的精英人才,这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三是有利于塑造年轻干部良好品质。艰苦地区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干部的毅力。他们通过直面困难和挫折,砥砺品质,铸成“大器”。

激励广大年轻干部积极投身于企业改革发展事业、主动到艰苦地区工作, 需要找准化解“难点”,打通“堵点”,从政治上感化、待遇上保障、工作上支持、心理上关怀,让年轻干部主动到艰苦地区工作成为常态。

强化政治引领,激发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使命感。担当作为既体现干部的能力素质,更体现干部的政治品格。如何激发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使命感?一是注重教育引导。企业通过发放宣讲提纲、召开形势报告会、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进行广泛动员,讲清艰苦地区工程项目对国家、地区、百姓、企业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激发广大员工的家国情怀;
讲清艰苦地区项目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不粉饰、不掩饰,激发广大员工挑战困难的斗志和信心。二是注重典型引领。企业要深入挖掘选树一批近年来在艰苦地区新担当新作为的先进典型,总结宣传他们的业绩和事迹,激励广大员工见贤思齐、奋发有为。三是注重以上率下。企业不仅要发动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干事创业,还要有意识地组织一批领导干部到艰苦地区工程项目任职,大力弘扬“勇担当、强作为、当先锋”精神,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

优化薪酬激励,满足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获得感。要充分发挥薪酬待遇的指挥棒作用,推动收入分配向艰苦地区干部员工倾斜,切实让“有劳者有所获”。一是建立专项薪酬制度。要完善工资结构,提高工资标准,强化绩效考核,确保艰苦地区项目员工收入比内地一般项目有较大幅度提升。二是实施特殊津贴政策。针对工程项目所处地区的海拔高低、距离远近、艰苦程度等情况,分类分档设置不同的津贴,明确相关标准。以中铁某局为例,对地处西藏地区的高原铁路项目参建员工实行统一的高原津贴,其标准为:海拔高度在2 500~5 000米区间的,每500米划分一个档次,津贴标准为150~500元/天不等,在越艰苦的地方工作取得的收入越高。三是实施差异化分配薪酬。建立健全与岗位价值、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薪酬分配向贡献突出的人才和一线“脏累苦险”关键岗位倾斜;
实行绩效工资总额包干制度,由工程项目部按照参建员工现场表现情况进行二次分配并及时兑现。

完善后勤保障,提升年轻干部敢闯敢拼的安全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是完成一切生产经营任务的前提条件,是“安全感”最大来源。一是打造标准化驻地。工程项目部要积极开展“三工”建设,创建员工“幸福之家”,保障员工饮水就餐安全便捷、生活环境舒适整洁、文化活动场所宽敞明亮。二是做好医疗保障。工程项目部应与当地医疗机构加强沟通,统筹协调建立一定的医疗保障體系,配备一定的医护人员,形成一定的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进出于艰苦地区工作的人员要实行健康体检制,对出现健康隐患苗头或不适宜继续在艰苦地区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四是实施岗前培训。对所有到艰苦地区工作的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不少于20个学时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所在地区风土人情、健康安全保护、岗位技能要求等,既做到入乡随俗,又要让参建人员学会“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倡导人文关怀,实现年轻干部融入组织的幸福感。人文关怀主要从四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实施谈心谈话制度。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和业务系统管理者要定期与艰苦地区项目干部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可采取面谈、电话或网络视频等方式,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等,让他们感觉到时时被关注,而不是放任自流无人问津。二是关心家庭及个人问题。项目部领导要主动与员工沟通,了解8小时以外相关情况,如:员工婚姻、家庭生活、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状况,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帮助员工解除后顾之忧。三是保障员工休息休假权益。企业应制定员工休息休假计划并严格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影响员工正常的休息休假,严禁员工长期超时工作、透支健康。四是加大轮岗交流力度。要建立艰苦地区项目员工轮岗制度,做好艰苦地区项目与其他项目的横向交流、机关与项目员工的上下交流、国内与国外的内外交流,有计划分批次轮换人员,真正实现“下得去、上得来”,让年轻干部明确知道“去多久,何时回”。

优先选拔任用,提升年轻干部职场发展的成就感。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工作除了要实现“蹲苗壮骨”,还要进一步打通他们的职务晋升渠道。一是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企业各级组织要为到艰苦地区工作员工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尤其在领导岗位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用于锻炼培养年轻干部。二是实施针对性培养。要为到艰苦地区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跟踪考察,加强培养,加快其成长成才步伐。三是优先提拔重用。企业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考核选拔干部应倾斜于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提拔使用,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按程序应予以破格提拔使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轻干部只有经受住基层实践的洗礼、艰苦生活的磨炼,才能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企业应积极引导年轻干部主动奔赴艰苦地区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尽情施展才华、干出一片新天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须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猜你喜欢 年轻干部薪酬干部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党的生活(黑龙江)(2022年4期)2022-04-25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党员生活(2017年1期)2017-02-05吸引人才,薪酬体系需细分人力资源(2015年3期)2015-09-10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党员生活(2014年10期)2014-10-2770%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检察风云(2009年13期)2009-09-09干部任免四川党的建设(2009年7期)2009-08-31干部任免四川党的建设(2009年6期)2009-08-04干部任免四川党的建设(2009年5期)2009-06-04信干部任免四川党的建设(2009年12期)2009-02-04推荐访问:艰苦 锻炼 干部
上一篇:温州移动:坚持“5+4工作法”为群众办实事
下一篇:严格把好监督关,风清气正促发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