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08-11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3篇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篇1

(一)员工管理机制

1、全面质量管理

建立有一整套有管理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方法,根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有关要求,全面推行质量管理,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手段,从调动员工积极性出发,实现全员性的质量管理,加强服务过程控制,其有效方法:“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即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目标控制,把质量目标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直到每个人,并通过质量监督检查,使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管理活动。

2、目标管理

将按照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标准制定各项管理指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的具体创建方案。以此为目标,对物业项目部各职能管理人员明确责任,授予权利,对实施的各项目标管理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时用图表和文字表述出来,实现目标管理动态控制,以进行目标管理成果评价,确定成果和成绩,并与个人利益待遇相结合。

(1)单项计划控制。在年度收支管理中,首欣物业对项目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而在预算实施中会出现人员、作业环境、法规环境的变化,项目部会根据实际变化对预算进行调整,报公司批准后,实施新的年度收支预算。

(2)目标分解的控制。根据项目部目标责任书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在全年工作中以年度工作计划为纲分解月度绩效目标计划,之后再进一步分解到各个项目组以确定项目组计划。

3、协调管理

运用协调管理的方法,解决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一是行政促动力,以行政职务权利为依托,以行政命令为基本形式,以奖惩为后盾的强制性促动力。二是竞争促动力,运用竞争手段促使相关方面关系的协调,如通过竞争,以先进带动后进,共同完成任务。三是舆论促动力,因势力诱导利用舆论达到协调的目的。四是管理者的凝聚力,具体情况为领导者或一名管理人员对于下属的吸引力、影响力,这将是本项目部今后促进日常物业管理工作协调的核心力量。

4、督导管理

在管理方式上,对各职能部门实施指挥和指导管理。一是经济管理,通过制定员工岗位和工作成绩挂钩的工资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二是制度管理,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以此规范员工言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宣传教育管理,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员工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激励活动要素在进行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及激励效果之间内在联系的综合机能,其作用旨在提高“内聚力”。一是实施管理日常目标责任制,增强管理层的工作主动性。按照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标准制订各项管理指标,项目部将按此标准严格做好每项工作,明确奖惩。实施奖金、破格晋级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热情。项目部员工实施奖惩,奖金标准与工作表现和业绩挂钩,并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先进给予破格晋级,以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三是依法管理,管教结合,融情于管。项目部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务合同,关心员工生活,使其保持良好工作情绪,给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三)员工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是实现物业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必要外在约事条件,防止或纠正工作中出现偏差,保证项目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一是管理者对机构内部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二是业主对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是否依法从事管理活动进行广泛监督,形成多方面综合的监督体系。同时通过反馈监督,实行监督来保证社区物业管理有实现。

通过签订《项目物业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和权利,明确考核方式,明确考核结果,在公司范围的平台上对整个物业形成有效的激励。通过建立和实施绩效考核体系,每月对各部门实施考核,考核结果调整部门报酬。通过制定《物业管理体系执行考核办法》,督促职员按标准提供有效工作过程和结果,使职员行为趋于规范。建立《项目物业巡检制度》,根据物业管理体系文件的标准,各部门主管是其部门的品质责任人,对所负责范围内工作实施现场管理,并根据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调整职员报酬,达到激励作用。

(四)员工自我约束机制

建立决策实施过程中的自我约束机制,以便各项物业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一是经济利益促动引导自我约束机制,充分适用经济措施去诱发管理对象利益敏感的动机,由这种动机去对行为作自我约束。二是目标结构与责任相联系而造成的促动机制。三是权利链条机制相互制约,建立管理对象之间相互制约的权力链条,造成相关机构、相关员工相互制约的自我约束机制。

(五)员工信息反馈渠道

1、信息反馈渠道

首欣物业要求项目部经理和客服部经理全年必须亲自走访小区内30%的业主;
每个月必须与业主委员会保持良好沟通。

2、信息反馈控制方式

(1)通过信息网络接受系统及时反馈每个区域发的任何情况。

(2)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运作。

(3)流畅严密的运作流程,一环扣一环,一环监督一环。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6-20 11:09:18 阅读:1669次

-

(4)通过告知与不告知的工作效果的追踪来获取反馈信息。

(5)通过反馈信息的归类处理,及时发现管理服务上的缺点、盲点,以便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六)员工量化管理及标准化

1、量化管理

(1)根据ISO9001质量管理方针,确定年度质量目标,对业户满意率、机电设备运作完好率、维修及时率、消防隐患处理率等作出量化要求。

(2)实行目标经营管理责任制,对项目部管理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作出具体要求。

(3)对全体员工培训指标进行量化,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及效果评价、考核。

(4)年度岗位考核量化,年度岗位轮换率10%。

(5)财务成本量化,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方案,对项目部采取计划的控制成本的财务指标量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2、标准化运作

(1)贯彻公司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目标。

(2)贯彻公司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3)运用《公司员工手册》,规范员工的行为,提倡专业、规范、文明的行为表率。

(4)发挥公司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作用,提高物业管理工作效率。

(5)推进和实施公司形象系统工程。

(七)“亲情式服务”及“专业化物业管理”相结合

在物业服务过程中,物业服务人员与业主长期相处在同一个小区内,业主在强调服务得到满足时还关心物业的保值增值,我们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学会换位思考,角色互换,工作中要强调“亲情式服务”。

“亲情式服务”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的需要便是我们的工作,满足客户需求是我们的服务的目的。

“亲情式服务”体现在服务的全过程中,对客户的尊敬及对服务技巧的运用上。面对面的直接服务在物业服务中最常应用,物业公司员工均要待人温文尔雅,遇事冷静、果断。

“亲情式服务”的另一特点便是在服务产品设计上。对服务产品的设计首先要实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客户方便;
其次是细致,在服务产品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应环节保障,做到万无一失。

现代化物业管理的标准是以量化和数字为依据的,全部管理内容将推行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将对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工程维修人员、保洁员、保安员的工作职能、仪容仪表、语言、态度、工作技能、工作效率实行百分制的量化考核标准,确保各项管理、服务标准的执行。同时我们对客户的投诉,处理投诉的时间、过程、每项投诉的回访、客户的意见及满意率也通过数字和量化的形式定期向客户公开,主动接受客户的监督。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篇2

公司管理机制

一、流程管理

一、客户需求分析,填写内部工作单,设计需求明白后需在工作单签字确认,设计师一律按工作单要求设计;

二、收集整理资料及设计,向客户发设计稿必须使用公司内部格式像客户发送稿件(如PPT、I-book电子书);

三、客户确认设计方案,出黑白稿样,校队确认文字无误,交客户审稿及签字;

四、客户通过后,各小组同事相互检查后在发印刷

附:内部项目工作单

二、责任管理

1、按照业务流程图,每个环节要尽职尽责,交单人如有交代不清楚设计人员可拒绝做活,但是如果交单人交代清楚客户需求并录音,写好客户需求,如设计稿有任何问题都是设计的责任,如工作积累过多,项目经理需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2、设计稿交客户第一、二稿为电子稿,最终确认稿需打样成品客户确认无误后签字印刷,但是客户签字确认后,公司内部各小组成员必须相互校对,如印刷成品有技术性问题或低级错误,设计人员将承担公司损失的60%,公司承担40%。

三、奖惩管理

符合以下几点需给予奖励

1、因项目时间紧急,经常加班者;

2、为团队承接其它业务者;

3、项目从接、到完工没有任何因粗心大意出错者,将有项目奖金

(项目奖金如何发放?)

四、福利管理

1.月薪制度

2.年薪制度

3.月奖励制度标准

4.晋级/降级制度

5.员工基本福利保障

6.特殊福利制度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篇3

“一案三制”应急系统
SARS期间,国务院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重大课题,原本只在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应急预案延伸到社会管理领域。
2003年非典之后,中央成立应急管理办公室,各省和地方成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办公室。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形成以“一案三制”为代表的第二代应急管理系统。
2004年,“一案三制”工作正式启动。“一案”即预案,国家以及地区层面都设置不同预案;
“三制”指“法制、体制和机制”。
2006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总纲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
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发布,要求所有街道、社区、乡镇、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要编制应急预案。

在国务院的推动下,全国数百万件预案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在体制方面,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响应的应急体制。

2007年11月,《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随后,2009年5月,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开始实施。在机制方面,中国建立了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针对不同环节的运行机制,提升了整个应急体系的效率。

2008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宣布全国应急体系基本建立,应急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应急体系覆盖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各方面,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突发事件中,应急体系开始显示其功效。

此后,各省(区、市也建立起有自己特点的应急管理模式,比如北京兼顾地方、首都特点,确立了“3+2”的应急管理模式。

国务院应急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撰文认为,危机发生后,从管理者的角度,最需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
在危机事件中,信息不全、不准、不及时,会给危机应对造成更多困难。
2008年,南方遇雨雪冰冻灾害,因对灾情状况估计不足,曾出现应急反应滞后。
雪灾暴露的问题 1、
气象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统计显示,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70%。每年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多亿元。2008年的这次雪灾也不例外。在大雪开始的一个星期内气象部门并没有发布任何预警信号,直到1月19号安徽、江苏、湖南、贵州以及武汉气象部门才发出暴雪黄色预警信号,这时雪灾已经发展到了很严重的地步,迟缓了救援工作的实施和开展。
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1道路规模发展滞后。这次雪灾救灾行动考验了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输能力。在大雪到来的之后,只有部分铁路有运输能力,我们可以感受到铁路还是很滞后的。主要表现在:首先,铁路电煤供应严重不足。这次雪灾受到最大打击的是电力。而目前我国75%的电力依靠煤发电。不能把煤炭迅速运到南方受灾地区。(2南方电力、电信设备抗灾能力薄弱。寒冬腊月的南方十几个受灾的省市,深山到处是被压断的电塔,电线上的冻雨比电线本身还要粗好几倍,城市大面积停电,国家电网配送了一批批电力专家前往,却很难及时顺利地到达事故发生地带。(3能源格局亟待调整。现阶段,煤炭仍为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西煤东运的两条大通道朔黄线(山西朔州至河北黄骅港、大秦线(山西大同至河北秦皇岛目前已基本饱和。
3、
保险防灾体系需要完善。以此次巨灾为例,尽管保险业积极主动赔付,但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仍然很低,在直接经济损失中占比尚不足1.1%,远低于36%的全球平
均水平。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但气象灾害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测的。
从雪灾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缺陷
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设置,缺乏专门机构和完善体系(至多是针对一些专门事件的机构,缺乏专业人员和应急运作规则。跨部门协调能力不足。针对此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着以下几点缺陷:
1 预警机制不健全。仅就2008年雪灾而言,气象部门作为此次雪灾的预警机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我国还没有关于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案。全国人大代表邱玫准备提交制定《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希望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并通过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信息显示屏等,使预警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覆盖到有效区域。我国的预警机构,部门色彩浓厚,缺少统一的国家级紧急事务管理机构,难以做到时危机事件的详细预警分析。

2
快速反应机制缺失。我国尚未建立不同危机事件处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分部门、分灾种的危机管理体系使得我国应对复合型和国际型危机事件时,效率低下。
3
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在此次雪灾之后的保险赔偿中显现出了风险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防灾防损不到位。承保后的防灾防损检查和服务是实行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期以来保险业比较薄弱的环节。此次灾害突出地暴露出部分公司“防重于赔”的灾害应对思路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很多保险公司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业务发展上,而对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置重视不够。少数保险公司行动迟缓,对突发事件反应不够敏锐等。
4
对基础设施使用情况无评价体系。雪灾暴露的交通运输、南方电力、电信设备抗灾能力薄弱、南北能源格局等问题,都说明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隐患。这次雪灾突出的交通矛盾问题表明,我国亟待建立一套合理的交通运输系统,建立最经济最省时的资源运输网络,在全球性气候日益反常的情况下。灾害预防工作应该具有前瞻性。电力系统电信设备也应如此。

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通过对这次雪灾的规模性救助。可以看出,我国亟待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充实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内容。并给日后的各种危机事件提供更加宝贵的救助信息。
1 完善气象预警系统。首先。针对此次雪灾暴露出气象部门和电力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其次。要完善气象预警系统。第三.要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美国政府在其减灾计划中有个很明确的理念“减灾始于风险评估”,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
资源整合与协调管理相结合。当危机发生时。政府要积极主动地协调、组织、调配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社会资源的最大整合,这在政府危机处理中是最关键的。一是要做精专业力量,建立不同层次的专职化的危机风险管理团队。二是要重视财政保障和资源保障。三是协调管理。由政府部门第一责任人牵头,环保、农业、公安、消防、军队、武警等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3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保险具有其他金融工具不可替代的功能,即保险的保障功能。灾害过后,经济补偿是最直接的救灾措施,因此,保险业在巨灾中的作用格外突出。第一,建立专业巨灾保险基金。由所有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分摊巨灾赔款。巨灾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作。其次。发行巨灾债券,在资本市场上分散风险,可以说这是专门给企业建立的保险基金。以保障在巨灾面前企业的自身利益不至于受到很大的损害。第三,实行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分保安排。
4
建立公共设施使用评估体系。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中,应该对我国的基础设施:交通网络、电网、能源供给等等,给予定时评估,以便了解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并且可以从中发现存在的隐患;
再将各种隐患列入危机管理之中,不仅完善了危机管理的内容,也会在灾害来临时多一份保障。

推荐访问:高效 管理机制 支撑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支撑企业高效发展 优化人才工作机制

上一篇:2022平安单位申报理由
下一篇:融创!融创!融创!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