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重难热点专练04,生命活动调节(原卷版)

来源: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12-30 点击:

 点 重难点 04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趋势】

 生物作为一门应用类的学科,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体现便是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部分内容,在北京高考中,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向来十分的频繁,连续多年出现在高考的舞台上。根据近两年的趋势来看,免疫作为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目前的考查频次还是最高的,所以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于这一部分的知识一定要做到融会贯通,既要做到夯实基础,同时还要学会分析一些典型的情境。

 【重难点清单】

 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机理; 2. 免疫调节的概念以及两种特异性免疫的注意事项; 3. 了解艾滋病的作用机理; 4. 了解植物激素调节的原理和作用。

 【重难点突破】

 1.(西城一模·10)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为 37 ℃。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传回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此中枢会整合这些信息并与调定点比较,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调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正常人体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发热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激素甲和激素乙都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 B. 体温上升期,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助于增加产热 C. 体温升高后的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 体温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2.(西城一模·11)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K + 内流是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B. bc 段 Na + 大量内流,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 C. cd 段电位下降的原因是 K + 的大量外流 D. 动作电位发生是一系列离子通道顺序开关的结果 3.(西城一模·1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 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 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 B. 新冠病毒不能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 C. 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病人患自身免疫疾病 D. 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 T、B 细胞 4.(海淀一模·9)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能够通过分级调节控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 肝脏的细胞膜上有肾上腺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C.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组织细胞葡萄糖的氧化利用 D. .胰岛素与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原 5. (海淀一模·10)新型冠状病毒是带有包膜的 RNA病毒,它利用包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完成侵染。在宿主细胞中,病毒 RNA通过复制产生子代遗传物质并作为翻译的模板。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 R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新型冠状病毒的清除需要通过细胞免疫过程 C. 康复者产生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的 RNA结合 D. 抑制 RNA复制的药物可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6.(海淀一模·11)某种线虫侵染拟南芥的根时,能够激活茉莉酸(JA)应激响应。以野生型与 JA响应缺失突变体拟南芥进行应激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有关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组别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C 的表达量 根生长速度 线虫卵数 线虫发育速度 野生型 较高 轻微减缓 较高 较快 突变体 较低 显著减缓 较低 较慢 A. 蛋白 C 能促进拟南芥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B. JA能缓解线虫侵染导致的根生长受抑制 C. 拟南芥的 JA应激响应有利于线虫的繁殖 D. 该线虫与拟南芥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7.(东城一模·9)如图为哺乳动物下丘脑与垂体调节活动的示意图,①、②、③均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元,A、B、C 均为血管。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兴奋在①与②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递

 B. 图中“某内分泌腺”和②分泌的激素都可能调节垂体的生命活动 C. ③分泌的激素在垂体释放进入血管,定向运输至肾脏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D. 机体失水过多,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将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8.(海淀二模·10)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B. 性激素可以进入靶细胞内发挥调节作用 C. 抗利尿激素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 血糖含量可调节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9.(西城二模·6)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一类有机物,在低浓度时就具有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 B. 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代谢和生理活动 C. 激素在高浓度下不会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 D. 激素分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10.(西城二模·7)研究人员检测尿液渗透压与人体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由垂体释放 B. 图中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尿液渗透压增加 C.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 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11.(东城一模·10)一种捕食鱼类的芋螺在猎物靠近时,可将装满芋螺毒液的齿舌射到猎物身上,再将毒液注入,减慢猎物的运动速度并将其捕获。芋螺毒液中除了神经毒素外,还发现大量特化型胰岛素,其结构

 类似鱼胰岛素。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芋螺毒液既影响鱼类的神经调节又影响鱼类的激素调节 B. 芋螺的神经毒素可能影响 Na + 、K + 等离子在神经细胞上的跨膜运输 C. 芋螺神经毒素与鱼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 D. 芋螺毒液作用可能使鱼出现低血糖导致鱼类运动能力降低而被捕食 12.(东城一模·11)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经历了细胞壁降解、内含物改变等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果实成熟过程中能够产生乙烯,继而影响其代谢活动 B. 果实成熟过程中纤维素酶的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 C. 果实甜度增加可能是某些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糖的结果 D. 软化的果实容易受到机械伤害和病菌侵染,不易贮藏 13.(海淀一模·18)吗啡是常用的镇痛剂,但长期使用会导致成瘾,科研人员对此进行研究。

 (1)如图 1所示,吗啡与脑组织 V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M 结合,V区细胞产生_______,沿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多巴胺以________方式释放到_______,引起 N区神经元兴奋,经一系列传递过程,最终弓起强烈刺激和陶醉感。长期使用吗啡,会使 V区细胞对吗啡刺激的依赖性增大,导致成瘾。

 (2)科研人员构建转基因秀丽隐杆线虫作为该研究的模式生物,为使蛋白 M 在秀丽隐杆线虫神经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科研人员需将蛋白 M 基因与________等调控序列进行重组,再将重组基因通过_______法导入受精卵,获得转基因线虫(tgM)。

 (3)为了在 tgM 线虫中找到抑制吗啡作用的基因,科研人员进行图 2所示筛选。

  ①用 EMS 诱变剂处理 tgM,诱导其发生_______,然后连续自交两代以获得_________的 tgM。

 ②据图分析,最终在_______区得到的 tgM,可用于筛选具有抑制吗啡作用的基因,原因是_______。

 (4)研究发现,某些新型毒品的成瘾危害要远大于吗啡,让个体表现出难以中断、行为自制障碍、对药物的渴求、人际关系淡化、情绪失常等反应。有人说:“吸毒一口,掉入虎口”,为避免毒品成瘾,从行动上我们应当________。

 14.(东城一模·16)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死亡率高,易造成新生儿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1)脑的能量供应主要来源于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_________的同时产生大量的 ATP。但在缺氧情况下,细胞所需的 ATP主要通过发生在_________中的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丙酮酸形成_________在脑细胞中积累,对细胞形成伤害。

 (2)M 型 K + 通道开放剂是一类特异性增强细胞膜对 K + 通透性的化合物,常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选取若干只健康新生大鼠进行分组处理,一段时间后进行抽血检测。处理及检测结果见下表。

 组别 处理 NSE 含量(pg/mL)

 MBP含量(ng/mL)

 第一组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后不做处理,直接缝合创口;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mL 1.75 0.18 第二组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并进行结扎后缝合创口,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mL 8.62 2.34 第三组 分离右侧股动、静脉并进行结扎后缝合创口,建立缺氧缺血脑病模型;静脉注射 M型 K + 通道开放剂 1mL 4.81 1.56 注:①NSE(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含量可作为判断脑神经元受损程度 指标

 ②MBP(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可作为判断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受损程度的指标

 ①第一组对大鼠进行手术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NSE 是参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一种酶,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血液中 NSE 含量可作为判断脑神经元受损程度指标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由三组实验结果判断,M 型 K + 通道开放剂能___________。

 (3)在某些中枢神经系统中,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促使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谷氨酸起作用后会通过突触前膜上的转运体被回收。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由于 ATP减少等因素的作用,谷氨酸积累在神经元外,过度激活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进而活化后膜的 Ca 2+ 通道,引起 Ca 2+ 大量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凋亡或坏死。M 型 K + 通道主要作用于突触前膜的 K + 通道,根据以上信息解释 M 型 K + 通道开放剂在(2)实验中所起的作用:________。

 15.(东城一模·20)

 mHb 和 IPn 分别是脑中两个不同的区域,前者可通过相应神经纤维对后者进行调控,相关结构合称为“mHb-IPn 通路”。烟碱(又称尼古丁)是烟雾中主要的有害物质之一,机体可通过“mHb-IPn通路”产生对其的厌恶反应。

 (1)烟碱可激活脑中某些释放 GLP-1(一种多肽类物质)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以_________方式将 GLP-1释放到突触_________中,从而增强 mHb 神经元介导的兴奋性传递。

 (2)研究发现,T 蛋白(由 T 基因编码)作为 GLP-1 的下游信号分子,在 mHb 神经元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脑区,且能够降低机体对烟碱的需求。为探究 T 蛋白作用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

 ①将烟碱注射入大鼠mHb,分别检测野生型大鼠和T基因突变型大鼠体内IPn神经元的兴奋性电流,如图1。由图 1 结果可知,mHb 神经元中 T 蛋白是通过__________,提高烟碱对“mHb-IPn 通路”的激活能力。

 ②将烟碱以不同频率注射入大鼠 mHb,检测两种大鼠 mHb 神经元细胞膜上的 R 受体电流,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图 2所示。由图 2 可知,在________的注射条件下,记录到的 R 受体电流的幅度显著减低,表明该处理使 R 受体进入失敏状态;后续的电流变化表明 mHb 神经元中 T 蛋白能够__________。

  ③后续实验发现,GLP-1 受体激动剂能够提高野生型大鼠 mHb 神经元中 cAMP 含量但对 T 基因突变型大鼠无此作用;cAMP类似物能够让 T 基因突变型大鼠的 mHb 神经元中 R 受体从失敏状态恢复正常。综合所有相关信息,推测 T 蛋白在机体对烟碱产生厌恶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

 (3)增强对烟碱的厌恶反应可能有助于戒除烟瘾。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条增强对烟碱厌恶反应的思路____________。

 16.(西城诊断·17)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机体对抗肿瘤细胞的过程中,DC 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树突状细胞)和 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针对这两类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

 (1)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绝大多数的巨噬细胞仅具有较强的吞噬、处理抗原的能力。在受到抗原或特定信号刺激时,部分巨噬细胞可_____为 DC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从而激活机体的_____免疫功能。

 (2)正常机体中的 NK 细胞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使其破裂,释放其内部抗原物质。这种杀伤作用是天然的,无需特定抗原预先加以致敏。因此,NK 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__道防线。

 (3)为研究 DC 细胞与 NK 细胞在杀伤肿瘤细胞过程中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 DC 细胞、NK 细胞、多种肿瘤细胞等进行相关实验。

 ①研究者先用

 51 Cr标记肿瘤细胞,然后与不同处理下的 NK 细胞共培养,通过检测________(选择填写“上清液”或“沉淀”)中的放射性强弱来确定 NK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裂解能力。

 ②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_。

 (4)肿瘤组织中会有大量 NK 细胞、DC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聚集,若清除实验动物体内的 NK 细胞可导致肿瘤组织中 DC 细胞数量和效应 T 细胞数量大幅下降。请综合(1)~(3)信息对此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西城诊断·18)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不仅可以通过化学突触进行,也可通过电突触进行。科研工作者在螯虾躲避反射的反射弧中发现了电突触的存在。电突触是两个神经元细胞膜上由跨膜连接蛋白形成的通道,允许细胞内溶液从一个细胞流到另一个细胞。兴奋通过化学突触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时,有接近 1ms 的延迟(突触延迟),而电突触没有延迟。

 (1)反射弧由_____、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_____5 部分组成。

 (2)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_____,受到刺激后_____内流,导致膜电 位发生逆转,电突触允许_____从已兴奋神经元传导到未兴奋神经元,导致后者产 生兴奋。

 (3)研究人员用细胞内微电极研究鸡睫状神经节中兴奋在神经元间 传递方式,方法如图 1 所示。电刺激节前神经,神经节细胞电位变化如图 2 中 A 所示。先用细胞内微电极给神经节细胞通一定强度的电流使其膜内外电位差增大,再电刺激节前神经,神经节细胞电位变化如图 2 中 B 所示。

 ①研究人员推断节前神经元与神经节细胞之间既存在电突触,又存在化学突触。请根据这一推断,续写以下对曲线(B)的解释。节前神经受到刺激产生兴奋,通过电突触迅速传递给神经节细胞,因为膜内外电位差较大,神经节细胞未能产生兴奋;一段时间延迟后,_____。

 ②利用荧光黄染料和图 1 中实验装置设计实验可以进一步证实节前神经元与神经节细胞之间存在电突触,实验方法和预期结果是_____。

 (4)神经调节中电突触的存在,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何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项)

推荐访问:高考 热点 调节
上一篇:山东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工程测量学,(2)》期末考试复习题
下一篇:提料单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