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来源: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11-11 点击:

 《职业生涯规划》 课

 程

 标

 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1422001 课程名称: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学分:2 计划课时:总 36,理论:36

 课程类别:必修公共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

 同步课程:

 后修课程:

 后修实践性课程:

 一、课程分析 1. 1 教学对象调研分析

  结合教学总结和访谈调查,发现我校肢体残疾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欠缺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不会学、学不会,厌倦学习、不愿学习,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复习、考试善作弊问题,从而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调查还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在学习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时过早,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入社会后自然而然就会做的一件事。(2)大部分学生对职业发展期望过高,职业路径设计不合理。(3)部分学生对职业准备不够.实践能力缺乏。(4)部分学生由于身体残疾,自卑、

  自暴自弃,对自己职业理想缺乏信心,导致上课不积极。(5)学习观念存在偏差、只强调专业课的学习中职生对于“为何学习”和“学什么”的认识比较局限。他们不愿意在学习上花费太多时间,尤其是在一些非专业课上,比如英语、政治等。他们认为主要学好专业课,以后找个好工作就行,普遍不喜欢“将来用不上”的文化课和“枯燥难懂”的专业基础课,只喜欢上直接与技能有关的专业课、操作课。这种轻基础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的实用主义短视行为,严重影响中职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2 岗位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到职业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关键就是要解决“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以什么样的心态干”的问题。

 对我校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不但有利于缓解中职生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中职生应对以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变故;既能弥补教育体制上的不足,也可以促进中职生我校肢体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

  更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帮助肢体残疾学生认清自身的优缺点,结合自身实际、社会需求及专业特点,摆脱自卑心理,树立职业信心和职业理想目标,规划好自身发展的道路。

 二 、 课程性质、地位与设计理念

 2. 1 课程性质与地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各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德育必修课,其主线是“我的梦.中国梦”,其灵魂是科学发展观,其主体是职业观念、职业理想为重点的职业生涯教育。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职业、个体认识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合理进行个体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为顺利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它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和职场生活有初步的认识,还能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在学校进行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到有目标的学习。同时,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未来的职场适应和发展有间接地影响和指引作用。

  2 2.2 课程设计的理念

 (一)注重理论引导,强化规划实践的能力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传授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实践操作、活动形式、个案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自我规划的能力,并能在学生今后的

  职业生活和人生发展中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为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就业形势出发,整合教学内容,适应学生、职业学校的实际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立足于学而有效、学为所用的去整合教学内容,特别是许多学生从中学到职业学校后,没有了升学压力的他们不会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没有了紧迫的目标,其实在轻松的学习中更需要学生合理规划自我,社会和职业的压力更是他们始料未及的,从就业的角度和职场发展的高度整和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进行个案辅导和跟踪,适合学生个体、个性化的指导需求 学生的个体化和个性化都表现十分突出,特别是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人生经历也大不相同,所以他们的人生轨迹和职业发展方向也会大不相同,这就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要非常注重个体性和个别指导。在教学设计上,我们注重团队教学和个案辅导的形式,为她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性化需求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目的

 1 3.1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职业态度转变 要求:了解社会职业的分类、岗位设置和职业知识、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 要求:学生能利用比较科学、全面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分析,深入了解自我的兴趣、性格和能力倾向,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调整和能力锻炼储备,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为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打下基础。

 (3)人际交往能力 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决策和职业规划能力 要求:在科学、全面分析社会、职业和自我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职业方向的决策、行动方案制定,设计一个相对合理的、有可实施性的职业知识和能力储备、行动的计划方案,能够很快地适应学校到职业的角色转变,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顺利实现未来的职业目标。

  3.2 2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

 (1)了解社会职业的分类、岗位设置和职业知识、能力要求; (2)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 (3)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

  (4)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

  (5)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职业生涯计划方法和职业发展路途设计步骤等。

 3 3.3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并且领会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我的梦”与“中国梦”的实现融为一体,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追求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德智体美“四育”有机融合全面发展的动力和争取成功职业生涯的自信,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四、课程的具体描述 —— 课程内容与任务设计

 该课程遵循“基础理论适度够用、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业技能”原则,按照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教学计划和大纲开展课程教学。注重实用性,理论为实用而设,教师为实用而教,强调以案例为引导、以实训为手段,以实际技能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对教学内容可在标准的基础上灵活掌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适当的比例进行。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并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个案辅导。课程内容贴

  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4.1 1 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学习情境 知识 技能 态度 第一单元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

 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第二单元 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 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

 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本人发展条件,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

 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第三单元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成。理解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理解近期目标和发展措施的重要性。

 根据本人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制定发展措施。

 形成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实事求是的观念,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是最好的目标”的发展理念,形成脚踏实地实现发展目标的态度。

 第四单元 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了解就业形势和有关创业的政策,理解角色转换的重要性;理解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及其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理解就业、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修改、完善发展目标和发展台阶,针对自己与“职业人”和创业者素质的差距,制订提高措施,践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行为,尝试求职的基本方法,编制模拟创业计划书。

 初步形成创业意识,形成关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能力的态度,确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

 第五单元 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 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调整、评价的必要性,理解终身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掌握管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方法,认真践行发展措施,学会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形成科学管理、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观念,培养成功者的心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努力追求职业理想的实现。

  2 4.2 主要章节 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以 18 个教学周计算,共 36 学时,全部为理论讲授课,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外 其它 小计 体教学手段 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2 职业理想的作用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3 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4 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5 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6 确定发展目标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7 构建发展阶梯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8 制定发展措施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9 正确认识就业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10 做好就业准备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11 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12 管理规划,夯实终身发展的基础 2

 2

  13 调整规划,适应发展条件变化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14 科学评价职业生涯发展 2

 2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15 机动 4

 4

 16 复习 4

 4

 合计 36

 36

  五 、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5.1 教学策略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是集理论课、实践模拟操作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

  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还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2)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报告会、小组讨论、调查等方法进行。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网络资料等;调动社会资源,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5)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掌握教材内在逻辑,突出核心课程特征。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即学会规划职业生涯的方法,做到对未来“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树立既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又催人奋进、奋发向上的发展目标。珍惜学生时代,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就业创业做好准备,自觉提升自身素质。

 (6)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活动为载体,重视个性发展和“做中学”,吸纳活动课程理念。“规范行为”即引导学生在“学会方法”的过程中“树立观念”,落实在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上,即为了职业生涯

  的成功,积极主动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也就是说,职业生涯教育要落实在“规范行为”作为衡量德育实效的重要标志。活动课恰恰为学生规范行为提供机会。

 (7)在落实方向性、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应遵照以下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学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第二,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用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看待学生,真诚地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激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三,课堂教学与日常德育工作、各科教学相结合。教学要与多种德育渠道结合起来,发挥德育课教师在教师集体中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引领作用。

 第四,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发展措施,转化为发自内心的需要,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和管理置于集体之中,发挥他律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5 5 .2 教学方法

 六、评价策略 与评价方法

 (1)案例教学法

  通过案例让学生在参与中理解教学内容,并得到感悟启迪。它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对现实问题或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它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锻炼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亲和力。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扮演某一职务的担任者从而处理这一职务中的某些工作,以体验各种类型人物的心理,使自己和其他学生从“表演”中受到启示,从而改进自己行为。此方法让学生通过行为来学会处理问题,其形成的情况则是参与者、观察者一起投入一个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准备一些背景材料和角色,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结束后,再让“演员”发表看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教师给予归纳性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

 (3)情景仿真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载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主题辩论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课程中某一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要注意辩论主题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学会方法、树立观念、规范行为”主要任务一致,具有挑战性,并对学生有吸引力。

  (5)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中,调查、访谈以及完成规划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都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在项目教学时,要注意操作要领提示、典型操作师范、鼓励独立搜索、分工合作完成、及时评价激励。实施项目教学法时,要强调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分组互助合作。教师要做好不同特点的学生搭配分组,发挥学生优势互补作用,重视项目推进的过程和完成结果,注重观念渗透、方法掌握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总之,教学方法选择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制订既实事求是、又富有激励功能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态,有助于学生主动按照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6.1 评价策略与方法 学习评价必须遵循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职业发展规划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需要评价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学习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认知水平分为“了解”、“理解”两个层次。运用评价主要指职业生涯规划各环节和

  整体产出的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激励作用。

 具体来说,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过程考核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形式。过程考核分两部分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课堂作业。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占总成绩的 2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 30%。结业考试,占总成绩的 50% 6. 2 课程合格条件(含职业资格证书)

  过程考核和结业考试成绩在 60 分及以上为合格。

 七、课程实施建议

 7. 1 教师配备与素质要求

 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知识,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就业趋势和情况。同时,需要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就业指导能力。具体来说,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具有现代教育观和科学文化素质。

 (2)具有现代思想道德和身心文化素质。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4)具有良好课堂组织能力。

 (5)有一定教学科研能力

  7. 2 教学设备配置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具备多媒体教室提供相应的设备、职业生涯测与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书籍、报刊、影视资料、网络资料等。

 3 7.3 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一)丰富、拓展课程资源 文字与音像资源。最主要的资源是教科书,其他涉及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也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人力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人力资源还包括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

 实践活动资源。广义的实践活动包括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

 信息化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

 (二)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

  自主开发。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特色开发。学校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

 共同开发。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职业生涯规划》教材选取既要有系统理论和模型分析,又要切合为我校肢体残疾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方面训练,内容全面,穿插案例、测评与互动讨论内容,现实性、指导性、操作性强,可对学生提供积极帮助。

 推荐教材:

 《职业生涯规划》 主编:蒋乃平;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教学参考书: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参考书》 主编:蒋乃平,杜爱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存在 问题与 课程 改革

 8 8 .1 存在 问题

 (1)学生认知能力及对专业发展必要信息掌握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2)教师缺乏专业技术,职业规划设计指导质量提升困难; (3)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纸上谈兵”。

 8 8 .2 课程 改革 与延伸

 (1)结合实际,注重渗透,把握当前创业侧重点; (2)推行德育“双师”制度,提高师资水平; (3)围绕能力核心,以人为本,加强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4)确立“大德育”观念,做好部门协同,实现“二个延伸”,提高职业规划的专业性、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

 九 、 特色与创新

 (1)与时俱进,开展创新教学; (2)激发兴趣,开展体验式教学; (3)注重实效,改革考核方式; (4)结合实际,灵活安排教学; (5)创新形式,开展课堂教学。

 十、修订和调整纪要

推荐访问:课程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
上一篇:施工安全保障措施方案
下一篇:上海市市级建设财力项目代理建设管理办法x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