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九义务教育课程

来源:入党申请书 发布时间:2020-09-08 点击: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6年级)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

 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二、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

 第三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与组织………………………()

 第四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教师的有效指导…………………………………………()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实施的组织形式…………………………………………()

 四、实施的时间安排…………………………………………()

 第五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

 第六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三、教师培训…………………………………………………()

 第一部分 前 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深化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基本关系,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技术意识、劳动观念与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与创新,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适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综合实践活动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等原因,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程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

 (一)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目标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与活动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四)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的课程。学生的活动主题、课题或活动项目产生于对生活中现象的观察、问题的分析,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和深化,新的活动目标和活动主题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随之不断完善。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如下基本理念: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二)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

 (三)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一)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二)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认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

 ·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三)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着眼于宏观指导而研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学校要根据纲要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学生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尊重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擅长形象思维,想象力丰富,探究活动充满游戏色彩等特点。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使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让学生在探究生活中融入生活、热爱生活。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品尝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激发探究兴趣,获得探究的初步经验,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形成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的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3)初步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形成尊重事实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4)初步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认真完成分工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5)初步形成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学会关心他人和环境,关注社会进步,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基本道理,注意个人行为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后果。

 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十分广阔。

  (1)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和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可以来源于学校生活,也可以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该具有探究价值。对于同一个问题或主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范围,获得不同的结果。

 (2)学习内容选择的要求

 第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探究内容,是研究性学习活动持续并有效开展的基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题,确定方向,积极地投入探究。教师在活动指导中要创造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宜硬性规定研究的题目和内容。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形成问题。在学生产生研究的兴趣和愿望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提出研究的题目和思路。

 第二,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发掘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探究题材,是有效选择和组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要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机会,启发小学生提出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从风霜雨雪等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从个人的衣食住行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从校园的环境布置到城乡的规划建设,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现实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和提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和问题。

 第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多一点学生的亲身体验,少一点教师的知识传授;多一点实地调查和实验,少一点书面资料的研读整理;多一点手脑并用,少一点纯思维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和情境,深入浅出、注重实用,避免单纯的名词术语的讲解和记忆。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活动。设置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强化课堂、学校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举措。

 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目标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公民责任感。3-6年级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阶段目标是:

 (1)增强服务意识,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和充实进取的生活态度。

 实施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旨在引导学生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关心社区中的重大活动和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乐于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并随时乐意帮助他人。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服务和关心并不仅仅是给予,它更能带来心灵上的收获,在服务社区、帮助他人特别是帮助弱势人群的公益活动过程中,会有痛苦也会有快乐,会有挫折也会有成就,这都是难得的教育资源,都有助于学生珍视生命,热爱生活,体验服务的充实与愉悦。还要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的体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自己完全能达到的活生生的过程。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生存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具有独特价值。

 (2)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

 小学阶段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适合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与实践,提高实践能力,获得社会经验。要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进而逐步增强他们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要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懂得尊重人、宽容人,初步形成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意识与能力,学着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初步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道德情感。这对于实现学生在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

 实施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力求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克服重书本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教室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知识学习和社会体验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蕴藏于邻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资源,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全面提升学习质量。

 2.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领域是开放的,非常广泛,既可以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会等纬度出发选择内容,也可以从服务社区、关爱他人和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选择内容。选择内容时应着重考虑:

 (1)应根据课程目标与性质并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与条件选择适当的内容。内容最好以主题的方式呈现出来。

  (2)选择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根据社区实际,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

  (3)选择的内容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4)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应有助于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实施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应考虑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教室、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教室和系统的书本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实际锻炼。应围绕主题整合各科知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经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尽可能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的过程。要注意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其他内容融合起来加以设计,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性领域之一。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劳动与技术教育应当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应当从促进学生积极劳动体验的产生和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这一基本任务出发,形成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上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应关注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习惯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在注重劳动教育的多学科渗透和多渠道实施的同时,注意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有机联系和有序整合,努力发挥劳动教育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等方面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亲近劳动与技术世界的积极情感、良好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应当强调以技术内容为载体的“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技术规范的学习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统一,它不应只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理解与探究,重视对技术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认识与发掘,重视对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创造;应当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要领、技术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开展设计、评价以及作品交流等活动。

 1.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

 (1)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和技术实践,丰富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与此同时,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注重生活中的技术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一些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通过简单的工艺品或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实践,了解设计、制作及评价的一般过程和简单方法;或者了解作物生长和农副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一般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种植或饲养的一般方法。

 (4)激发技术学习兴趣,初步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进行简单的技术探究的基本能力

 关注身边的技术问题,形成亲近技术的情感,具有初步的技术意识;能够安全而有责任心地参加技术活动,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技术方面合作与交流的态度与能力;通过体验和探究,学会进行简单的技术学习,初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及技术创新的意识,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能力;初步形成与技术相联系的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以及关心当地经济建设的意识。

 (5)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

 关心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职业角色,初步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知道职业与技术、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2.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范围及主要活动形式

 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可以在以下范围组织:

 (1)劳动实践活动

 包括校园内的自我服务劳动、公益劳动;在社区进行的社区公益劳动;在当地厂矿企业或在农村的农田、林场、牧场、渔场等场所进行的简单生产劳动等。

 (2)技能练习活动

 主要有常见的工具使用、常见材料加工、常规构件或部件的连接,日常生活中的技术产品的使用、简易维护与保养;具有一定技术特征的生活技能,如日常烹饪、衣物缝制、常见洗涤等方面的技能学习,以及一些简单的、通用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练习等。

 (3)工艺制作活动

 主要指体现技术特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的制作活动,以及纸塑、泥塑、编织、印染、雕刻、刺绣、电子等项目作品的制作等。

 (4)简易设计活动

 包括对一个简要技术作品的需求调查、方案构思、草图绘制、模型制作、调配装试、交流评价等活动。

 (5)技术试验活动

 主要指技术实践、技术探究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些简单的技术小试验,如种植、养殖中的农业小试验,常见材料的性能试验,技术设计作品的功能试验等。

 (6)发明创造活动

 主要指从现实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出发,以人类未曾出现的技术产品或技术手段为对象,采用一定的创造技法、系列化的步骤,努力形成具有一定创新性成果的活动。

 (7)职业体验活动

 主要是指学生结合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一定的职业理解、体验为目标,在一定的职业岗位上实地扮演职业角色、进行职业实践的活动,如在商店里进行营业员职业的体验、在工厂的零件装配车间进行装配员的职业体验等。

 以上主要内容及活动形式,既有一定区别,也相互联系,在课程实施中不能机械理解、相互割裂。

 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可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其项目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等方面。其中,技术初步主要是通过包括材料认识、工具使用及简单的技术设计、制作、评价等在内的项目活动进行技术的启蒙,使学生初步了解技术世界,形成初步的技术素养,具体项目有纸塑、泥塑、编织、刺绣、传统工艺品制作等工艺制作项目,有木质、金属、电子等材料的作品制作、农作物栽培、花卉栽培、摄影、养殖、树木种植等基本技术项目;家政部分则以生活中的技术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生活适应能力为目标,具体项目有简单菜肴制作、物品洗涤、简单的家用电器使用等。家政方面的技术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不可或缺的。

 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可根据当地条件和学校实际,选取技术初步中的2个以上项目和家政中的1个以上项目作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职业指导则应渗透其中。

 (四)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乃至终生学习奠定良基础;可以从小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1.内容结构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要基础,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各地可在针对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设备、师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置,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发展。

 2.内容的设置和选择原则

 (1)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主线,强化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淡化学科体系

 (2)强调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之间、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

 (3)适应地区差异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地域特色

 (4)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殊发展需求,鼓励技术实践与科技创新

 3.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奠定信息素养基础,习得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并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形成信息意识;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常见数字化工具、常用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计算机网络的常用功能;初步形成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求知欲;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和讨论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负责、安全、健康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4.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1)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学会操作计算机

 ·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

 ·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的基本流程;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核心作用。

 (2)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初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

 ·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志愿。

 ·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时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初步养成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信息资料的习惯,初步形成尊重他人的信息成果和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意识;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文件加密、防查杀病毒等信息保护方法。

 (3)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开展学习、探究,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学会从不同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对信息搜集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学会利用常用设备(如数码相机、探测器、扫描仪等)获取第一手的数字化信息,或利用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化转换,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资料;能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并能迅速查找和提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通过比较和实际体验,感受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存储和管理的优势,认识到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能熟练有效地运用远程通讯工具和在线资源(如:E-mail、因特网等),浏览、查找、下载和保存远程信息,以支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其他问题解决需要。

 ·能评价电子化信息来源的准确性、相关性、适切性、全面性和可能存在的偏差,甄别和选用有价值的信息。

 (4)能应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创作并发布电脑作品

 ·能根据需要确定电脑作品的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选择合适的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素材,对电脑作品的制作进行一定的设计和规划。

 ·学会运用合适的技术(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对原始素材进行的初步的编辑、加工和集成,制作电子文稿、数据图表、多媒体演示文稿、网页等电脑作品,能对电脑作品进行必要的优化以增强表现力。

 ·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电脑作品进行评议,能比较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脑作品与传统制作过程和传统作品的异同。

 ·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初步的技术创新意识。

 (5)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共享信息、获取支持、表达观点或开展合作。

 ·学会使用在线讨论工具或已有学习网站,讨论课程相关问题或开展持续深入的主题研讨。

 ·学会使用网页制作软件,规划、设计、制作、发布简单的网站,通过网站共享信息、发表看法、发布成果、交流思想,支持合作学习和探究或其他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能观察和讨论网络交往中产生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在使用网络与人交往时,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网络礼仪;能结合实例,讨论网络应用对个人信息资料与身心安全的潜在威胁,形成网络交往中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不恰当的网络应用和网络交往用可能产生的后果。

 *(6)学会设计和制作简易机器人,体验机器人“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会利用流程图编制简单的控制程序

 ·能识别简易机器人的基本构造;说出各类传感器(如声音、光敏、红外、温度、触摸)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拟。能描述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如各类信息的搜集、通过程序判断处理信息、控制外部动作等。

 ·研究和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讨论机器人与人类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优缺点,例如,机器人对复杂情况的反应;机器人可以完成哪些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等。

 ·学会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要,利用仿真环境设计简单的仿真机器人解决实际问题,如:机器人导盲,机器人迎宾,机器人灭火,机器人踢足球,机器人走迷宫等;

 ·学会使用流程图编制简单的控制程序,并在模拟环境中运行模拟机器人,观察和调试程序;初步感受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学会设计、动手制作或组装实物机器人,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导出到实物机器人,运行机器人并做出必要的调试。

 5.实施建议

 (1)重视结合学生经验,突出实践性

 信息技术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将获得的操作技能迁移到更为复杂多样的问题情景中,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有关知识技能,临场生成技术应用方案。信息技术的学习一定要注意创设实际的技术应用情景,帮助学生结合实践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突出操作和方法的实用性;同时要注意为学生设计多种情景变式,提供机会让学生从不同方面反复学习或进行难度不同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易于提取和迁移、灵活变通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要摒弃脱离实际应用情境的“软件命令操作式”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信息技术知识或脱离实际机械练习操作命令。

 (2)强调技术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相互支持

 信息技术的学习既需要学生探究、理解和建构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有关原理和方法,更需要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发布、交流等技术活动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表达自己的认知结果。理解和建构是技术操作的前提,而理解和建构的结果要通过技术操作来表达。信息技术教育要创设适当的学习机会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操作,在操作过程探究、总结习惯方法和规律,实现技术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相互支持。

 (3)引导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学习不仅需要个体的自主探究和建构,更需要表达交流、讨论合作。而且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有力的探究和学习工具,还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计算机网络更是提供了跨时空互动交流的环境,使随时、随地、随需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成为可能。信息技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分享资料、讨论观点、交流想法,通过讨论深化自己的理解和建构;在合作过程中激发灵感、共享思路,学会协商沟通,逐步完善个性。

 (4)活动设计要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

 活动的选题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开发富有童趣的、有意义的活动主题;活动还要有适度的挑战性,以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必要的比较、分类、综合等深度加工,并通过理解、分析、推理等高水平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切忌学生通过简单的信息复制和张贴即可完成任务,以免学生形成通过复现甚至抄袭他人成果的不良习惯,以及不求甚解的研究态度。

 5.创设多样化、分层次的学习机会,鼓励个性发展和技术创新

 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的过程中的能力层次和兴趣分化很快。各地应根据本次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学习起点,开发恰当的内容体系和活动方式。教师要通过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设立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和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一方面为水平高、发展快的学生留有自主学习和探索实践的空间,鼓励富有创新的问题解决方法;对于基础差、发展慢的学生,可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习资源,通过同学互助等方式降低其挫败感,确保其得到适度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除此之外,班级活动、少先队活动、节日活动以及学校的某些传统活动等都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结合开展。

 2.小学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为依托,同时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追求活动内容的综合性。各小学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应力图以综合主题的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或由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统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亦可从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切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现四大领域课程内容的整合。

 3.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某些内容,在某个阶段可根据需要独立开设,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可独立开设总共68学时。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信息技术知识教学或技能训练。

 4.坚持生活性及现实指向性原则,重视体验和探究那些来自小学生现实生活并对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及课题。

 5.根据学校及所在地区的特点,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社区和地方的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空间。

 6.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生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满足小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组织

 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围绕下列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当然,并不排斥不同维度之间交叉、整合的课程内容,而且在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设计与组织中,这些内容是被充分鼓励和倡导的。

 1.亲近与探索自然

 自然维度的课程内容包括各学校结合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开展的对自然的体验、欣赏、学习、探索与行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使小学生发展探究的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2.体验与融入社会

 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3.认识与完善自我

 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行动等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学习生活技能,养成自理、自律、自省的习惯。

 第四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一、教师的有效指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在坚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前提下,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虽然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带来教师角色的根本性变革,由传统的主导者、支配者转变为支援者、参与者,但这一阶段小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师在以下方面要给予切实的指导: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内在动机,帮助小学生确定体验的活动和探究的方向

 (二)审视小学生预期的探究方法与实践途径的可行性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三)督促和激励小学生的实践与探究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保证活动的持续进行

 (四)拓宽小学生的思维,将体验与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五)指导合作方式与技术,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六)引导小学生选择适当的结果呈现方式

 (七)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进行适当的反思

 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以上方面指导的力度应有不同。年级越低,指导的力度应越大。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倾听者和交往者,重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鼓励,使他们的天性得以充分的发展。在倾听学生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

 在活动展开过程中,允许小学生兴趣的转移,允许学生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和发掘新的探求题材。但同时不迁就或放任小学生的兴趣,在尊重他们兴趣的基础上引领他们深入探究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现象及活动。鼓励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品和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见解。

 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注意原始材料的保存,留下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轨迹,便于他们进行实践反思,完善以后的行动。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具体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有:

 (一)地方和社区的自然因素及其状况,如水土、气候、植被,以及综合环境。这些因素都与学生进行的关于自然问题的探究有关,诸如水资源状况的调查研究、水土保持研究、垃圾问题等。

 (二)地方和社区的社会因素及其历史与现实状况,如工农业生产、交通、文化遗产、社区经济生活、社区文化生活、政府与社会机构等等。学校可结合这些课程资源,开展多样化的社会问题探究、社会考察等活动。

 (三)地方和社区民族文化传统、学校传统。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传统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体验,获得民族文化传统的熏陶。

 三、实施的组织形式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并在小学生阶段即开始对团队合作精神予以启蒙和培养,在小学通常鼓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由小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组合,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小学生的组合。当然遵照小学生的意愿,也允许个人独立进行的活动与探究。

 四、实施的时间安排

 各小学要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保证基本课时(每周3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给予小学生弹性的时空环境,允许不同的学习小组或个体有不同的学习进度,保证小学生活动的连续性、长期性。同时要注意开发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外时间,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

 第五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初中生毕业升学的总体评价。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

 评价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需注意下列方面:

 (一)注重过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过分强调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关注的视角指向小学生获得结果和体验的过程,注重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即时评语的方式记录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小学生的标准。

 (二)尊重多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鼓励并尊重小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演讲、绘画、写作、表演、制作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三)注意反思

 发挥评价的指导功能,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调动小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因素,激励小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细节)、投入对问题的讨论、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评价以下列几项为标准:深刻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并以负责的态度参与这门课程的实践;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对学生广泛的知识需求;逐步发展活动中的规划、组织、管理、指导及与其他教师协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对各小学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学校具体保障措施的实行。包括对教师安排、课时安排、场地安排、设备配套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方面的评价。

 第六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类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和管理,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学校必须从师资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负责人,要承担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有关社会力量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原有的劳动技术课程专职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作用。

 学校要根据实际,明确某一部门协调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各部门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作用,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等),给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

 二、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督导与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不能人为地将综合实践活动分解为四门具体课程来开设,更不能用学科性的课程或地方课程来分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

 把对学校的管理与对学校工作的指导结合起来,通过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组织区域性的、校际的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创造性地落实课程计划中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调整教师编制结构,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等方面问题。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实际、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的需要,可分年段开发教师指导性的课程资源包,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国家关于中小学教材开发的有关规定,严格进行立项、评审,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管理。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注重引导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各级教研室应要组织力量,深入学校,共同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总结经验,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在通过培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同时,要鼓励、支持教师去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范,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推荐访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教育课程 义务 国家
上一篇:财政学类业国家质量标准
下一篇:开展“七五”普法自查总结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