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DOC,32页)

来源:日记大全 发布时间:2020-09-14 点击:

 2010 年我国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摘自发改委网站 2010 年煤炭行业运行简况 .................................................................................. 1 2010 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 2 2010 年主要高载能行业运行情况 ...................................................................... 3 2010 年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 5 2010 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回顾 .......................................................................... 6 2010 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7 2010 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 8 2010 年能源经济形势及 2011 年展望 ................................ 8 2010 年各地区工业生产增长情况 ..................................................................... 17 2010 年合成橡胶行业运行再创佳绩 ................................................................ 17 2010 年化肥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回顾 ................................................................ 18 2010 年炼油行业运行态势平稳 ........................................................................ 19 2010 年乙烯行业回升势头强劲 ........................................................................ 19 2010 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运行情况 ................................................................ 20 2010 年钢铁产业运行情况 ................................................................................ 21 2010 年电力运行情况 ........................................................................................ 22 2010 年电力运行主要特点 ................................................................................ 23 2010 年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 24 2010 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 25 2010 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 27 2010 年轮胎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回顾 ................................................................ 28 2010 年我国汽车物流发展情况 ........................................................................ 29 2010 年农机工业运行情况 ................................................................................ 31

 2010 年煤炭行业运 行简况

 2010 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较快增长,供需基本平衡,投资较快增长,效益明显提高,煤炭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煤炭产运销较快增长。据行业测算,全年原煤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全国铁路煤炭发运完成 19.99 亿吨,同比增加 2.48 亿吨,增长 14.2%。主要港口煤炭发运完成 5.56 亿吨,同比增加 9854 万吨,增长 21.5%。

 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全年煤炭进口 1.65 亿吨,同比增长 30.99%;出口1903 万吨,同比下降 15.03%;净进口 1.46 亿吨,同比增加 4237 万吨。

 港口与电厂存煤增加。12 月末,主要煤炭发运港口库存 2373 万吨,比年初增加 980 万吨,增长 70.4%;全国重点电厂存煤 5607 万吨,比年初增加 1777万吨,增长 46.4%,可耗用天数 15 天,比年初最低时增加 7 天。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0 年,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3%。

 行业经济效益提高。前 11 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155 亿元,同比增加 6233 亿元,增长 41.8%;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5397.7 亿元,同比增加 4523 亿元,增长 41.6%。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 2930 亿元,同比增加 1110 亿元,增长 61.1%。其中,前10 家企业实现利润 1110 亿元,占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 37.9%。

 2010 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煤炭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方面,产能大幅提升,产量继续增加。一些主要产煤省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大批新建、改扩建现代化矿井陆续投产。晋陕蒙宁等主要产煤省区煤炭产能大幅提升,其中内

 蒙古、山西产能分别达到 9 亿吨/年、8.5 亿吨/年。煤炭运输方面,大秦、侯月线等主要煤运通道运输能力和曹妃甸等港口中转能力明显提高,支撑了煤炭发运量的快速增加。

 (二)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耗增幅趋缓。2010 年,在各地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等因素的作用下,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行业煤炭消耗增幅减缓,火力发电量单月增速从 4 月份的 25.6%逐渐回落,进入四季度后火力发电量回落到上年同期水平。全年粗钢、生铁、水泥分别增长 9.3%、7.4%和15.5%,比上年回落 4.2、8.5 和 2.4 个百分点。随着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增幅减缓,煤炭消耗增幅下降。

 (三)煤炭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紧。3、4 月份,受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拉动、西南地区干旱来水偏枯、恶劣天气频繁,以及部分产煤省区资源整合、安全整顿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淡季不淡,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进入迎峰度夏后,随着南方地区普降暴雨、水电增发,以及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高耗能行业增幅下降,火电增幅明显回落,煤炭市场旺季不紧,供应宽松。入冬以来,除华中地区个别电厂存煤偏紧外,煤炭市场供应形势整体平稳。

  (四)国际市场煤价有所上涨。国际煤价在前三季度保持相对平稳,纽卡斯尔港标准动力煤离岸价格基本在 90—100 美元/吨。进入四季度后,受欧洲冷冬天气、澳大利亚和印尼特大暴雨洪水等影响,煤价出现持续上涨。12 月份纽卡斯尔港标准动力煤离岸价格平均价格达到 119.47 吨/美元,同比上涨 46%。

 总的看,全年煤炭运行态势良好,在迎峰度夏、度冬等用煤高峰时期,在应对特大干旱、地震、泥石流和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段,在世博会、亚运会等重要活动期间,煤炭供应都保持基本平稳有序。

 2010 年主要高载能行业运行情况

 钢铁行业。2010 年,全国粗钢产量 62665 万吨,同比增长 9.3%,增速同比减缓 4.2 个百分点;钢材产量 79627 万吨,增长 14.7%,减缓 3.8 个百分点。焦炭产量 38757 万吨,增长 9.1%,减缓 1.4 个百分点。铁合金产量 2436 万吨,增长8.2%,减缓 12.2 个百分点。铁矿砂进口 61863 万吨,下降 1.4%。焦炭出口 335万吨,增长 5.1 倍。钢材出口 4256 万吨,增长 73%;进口 1643 万吨,下降6.8%。

 钢材价格前 4 个月呈上涨态势,5-7 月一直下行,8 月份又开始持续上涨。12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 126.83,同比提高 21.21 点。6.5mm高线、20mm 中厚板、1.0mm 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 4702 元/吨、4641 元/吨和 5458 元/吨,同比上涨 2.6%、2.9%和 1.3%。

 前 11 个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 2356 亿元,同比增长 63.1%,上年同期为下降 40.8%。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 603 亿元,增长 1.1 倍,上年同期为下降 48.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 1283 亿元,增长 58.1%,上年同期为下降 42.6%。

 有色金属行业。2010 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 3153 万吨,同比增长17.3%,增速同比加快 11.5 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产量 1565 万吨,增长19.9%,加快 18.9 个百分点;铜产量 479 万吨,增长 12.2%,加快 2.6 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 9.8%,减缓 6.6 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 19.7%,加快 8.1 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增长 22.4%,加快 18 个百分点。

 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上半年呈下滑态势,7 月份开始持续上涨,12 月份略有回落。国内市场铜、电解铝、铅现货平均价 12 月份分别为 64089 元/吨、16303元/吨和 17248 元/吨,同比上涨 14.3%、1.9%和 7.9%;锌价为 18507 元/吨,同比下降 2.2%。

 前 11 个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 1435 亿元,同比增长 80.3%,上年同期为下降 20.4%。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 449 亿元,增长 76.6%,上年同期为下降 26.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 986 亿元,增长 82.1%,上年同期为下降 17.1%。

 建材行业。2010 年,全国水泥产量 186796 万吨,同比增长 15.5%,增速同比减缓 2.4 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 63026 万重箱,增长 10.9%,加快 9.2 个百分点。

 水泥价格前 7 个月基本稳定,8 月份开始持续上涨。平板玻璃价格上半年呈下滑态势,7 月份开始不断上涨。12 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为366 元/吨,同比上涨 75 元/吨,涨幅为 25.8%;平板玻璃出厂价 84 元/重量箱,同比上涨 4 元/重量箱,涨幅为 5%。12 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 1412万吨,同比上升 10.7%;平板玻璃库存 1989 万重量箱,上升 44.3%。

 前 11 个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 2005 亿元,同比增长 49.3%,增幅同比提高16.7 个百分点。其中,水泥行业利润 487 亿元,增长 34.6%,增幅同比回落 4.4个百分点;平板玻璃行业利润 66.6 亿元,增长 1.3 倍,上年同期增幅达 12.3倍。

 化工行业。2010 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8%,增幅同比回落 0.1 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烧碱产量 2087 万吨,同比增长 12.8%。纯碱产量 2029万吨,增长 4.2%。化肥产量 6620 万吨,增长 2.5%;其中,氮肥产量下降3.6%,磷肥、钾肥产量分别增长 20.2%和 12.7%。农药产量 234 万吨,增长20.4%。橡胶轮胎外胎产量 77634 万条,增长 19.8%。电石产量 1462 万吨,下降 0.2%。

 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前三季度小幅波动,四季度明显上涨。12 月份,烧碱(片碱)平均价格为 2500 元/吨,同比上涨 13.6%;纯碱 2250 元/吨,同比上涨

 75.8%。尿素 1960 元/吨,同比上涨 10.1%;国产磷酸二胺 3300 元/吨,同比上涨 22.7%;电石 4450 元/吨,同比上涨 43.5%。

 前 11 个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 2724 亿元,同比增长 58.8%,增幅同比提高45.1 个百分点。

 2010 年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随着中央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的深入实施,2010 年,我国船舶工业克服了国际船市持续低迷的不利影响,逆势上行,继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10 年,全国造船完工量 656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54.6%,创历史新高;新承接船舶订单量 7523 万载重吨,是去年新接订单量的 2.9 倍;截至 2010 年底,手持船舶订单量 19590 万载重吨,比2009 年底手持订单上升 4.1%。2010 年,2141 家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6799 亿元,同比增长 25.2%;1-11 月,实现利润总额 408 亿元,同比增长 22.9%。

 2010 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回顾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2010 年医药产业生产、销售、效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形势好转,结构调整逐步推进,产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一、 产业增速高位运行

  1-11 月份,医药产业实现产值 11239 亿元,同比增长 26.4%。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 2157 亿元,同比增长 24.4%;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 3185.6 亿元,增长24.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 1048.3亿元,同比增长 23.2%。前 11月,医药

 产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 15%左右,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近 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 12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27%左右。

  二、产品销 售率有所下降

  1-11 月,医药行业整体产销率为 94.9%,同比下降 0.6 个百分点,主要受实施新版药典的影响,特别是关于新生产的药品必须使用变更后的说明书和标签等要求,使得产销率持续走低。从 1-11 月分行业产销率情况看,除制药装备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外,其它行业产销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下降了 1.6 个百分点;其次是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下降了 1.1 个百分点。

  三、对外贸易稳步回升

  1-11 月,医药产业进出口呈平稳增长态势,出口相对活跃,累计进出口额54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5%。其中,出口 358.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2%;进口额 18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2%。由于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贸易顺差达到174.7 亿美元,增长了 28.4%。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600 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6%左右。

  四、经济效益有所改善

  1-11 月医药产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1114 亿元,同比增长 28.3%;销售利润率10.4%,同比增长了 0.2 个百分点;医药市场的持续向好,提升了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从分行业情况看,对产业利润贡献率较大的行业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化

 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及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预计全年实现利润1250亿元左右,增幅有望保持在 28.5%左右。

  五、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1-11月,医药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753.3亿元,同比增长 28.8%。分行业看,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贡献较大的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一方面,鼓励医疗器械本地化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持续投入;另一方面,即将实施新版 GMP,促使企业制剂制造行业资金投入大幅提升。此外,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全面实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经费逐步到位,企业新药投入加大等,均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上升。

 2010 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0 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41415 亿元,同比增长 24.5%,增速同比减缓 6 个百分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投资 109505 亿元、69312 亿元和55924 亿元,增长 22.8%、26.9%和 26.2%,增速同比减缓 1.1、9.1和 8.8个百分点。

 31 个省份投资同比增长,除上海增长 0.3%以外,其余省份增速均达两位数,增速较快的广西、甘肃、宁夏分别增长 36.1%、35.3%和 34.1%。与上年相比,7 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福建、新疆分别加快 12.5 和 5 个百分点;24 个省份增速减缓,其中四川、山西分别减缓 20.7和 18.6个百分点。

 2010 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2010 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48267 亿元,同比增长 33.2%,增速同比加快 17.1 个百分点。其中,东、中、西部地区投资 28009 亿元、10517 亿元和9741 亿元,增长 32.7%、32.4%和 35.3%,增速同比加快 20.4、7.8 和 16.3 个百分点。

 30 个省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增速较快的海南、福建、宁夏分别增长 62.5%、60.1%和 56.3%。与上年相比,26 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福建、新疆分别加快 59.5 和 45.2 个百分点;4 个省份增速减缓,其中山西、云南分别减缓 22和 10.1 个百分点。

 2010 年能源经济形势及 2011 年展望

 2010 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实现回升向好后的平稳较快发展。能源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较好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能源生产持续增长,在资源环境、节能减排目标约束下,能源需求增速稳中有降,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一、2010 年能源供需形势及特点 2010 年全国 GDP实现了 10.3%的增长,增幅比上年加快 1.1 个百分点,接近1978-2009年平均 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延续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受宏观经济拉动,能源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能源消费持续回升,全年能源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煤炭产销快速增长,价格波动中调整 2010 年全国煤炭产销两旺。铁路运煤干线加快扩能改造,煤炭调运能力显著增强,全年煤炭运量累计完成 20 亿吨,比上年增长 14.2%;主要中转港口煤炭发运量 5.6 亿吨,增长 21.5%。年末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 5607万吨,可用天数 15 天,基本处于正常水平。2010年国际煤炭市场需求相对疲软、价格走低,东南沿海电厂加大海外采购力度,带动全国煤炭进口大幅增长,全年累计净进口煤炭 1.46亿吨,增长 40.9%。

 1、煤炭价格阶段性波动特征明显。2010年全国煤炭价格呈“W型”走势。年初极端低温天气带动取暖负荷大幅上升、火电量快速增长,加之枯水期水电减发,煤炭需求旺盛,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秦皇岛港 5500大卡煤炭价格 805元/吨左右。春节过后气温回升,煤炭需求和价格逐渐回落,3月下旬降至年内最低 675 元/吨左右。二季度,工矿企业生产持续复苏、高载能行业用能快速增加,西南地区干旱、火电满负荷运行,加之发电企业提前储煤迎峰度夏,拉动煤炭需求“淡季不淡”,5 月份秦皇岛港 5500大卡煤价升至 760 元/吨。迎峰度夏期间,水电满发,重点发电企业库存充裕,煤炭消费 “旺季不旺”,价格回落至720 元/吨左右。10月下旬以来,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我国冬储煤在即等因素影响,国内煤炭价格快速上涨,11月底达到 807元/吨,恢复至年初水平。

  2、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稳定市场煤价。入冬以后,冬储煤需求增加,全国大范围强低温天气推升取暖用煤需求,12月下旬,全国日均火电发电量达到 107亿千瓦时,创年内新高,旺盛的市场需求促使煤炭价格在高位运行,电力企业存煤积极性下降。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国家能源局召开座谈会要求煤炭企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迎峰度冬期间的煤炭供应;各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会同价格管理部门联手打击囤煤惜售、恶意炒作行为,不得干预煤炭外运,保持良好的市场流通秩序;督促电力、煤炭企业做好 2011年度电煤衔接,订立长期供货协议。在有关各方积极配合下,煤价趋于稳定,电煤价格适当下降。12月底,秦皇岛港 5500大卡煤炭价格为 775 元/吨,比 11月底下降 30元/吨。

 (二)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需求增速逐步回落

 1、电力供应持续增长。2010 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 9127万千瓦,其中,水电1661 万千瓦,火电 5872 万千瓦,核电 174万千瓦,风电 1399 万千瓦。截至2010 年底,全国发电装机累计达到 9.6亿千瓦,其中,水电 2.1 亿千瓦,火电 7亿千瓦,核电 1080万千瓦,风电 3107万千瓦。全年累计发电量 4.14 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3.3%。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达到 4660 小时,比上年增加 114小时,是 2005 年以来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后的首次回升。其中,水电 3429小时,比上年提高 101小时;火电 5031小时,提高 166小时;核电 7924 小时,提高 208 小时;风电 2097小时,提高 20 小时。

 2、电力需求增速前高后低。2010 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 4.19 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4.6%。受上年基数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影响,增速前高后低,逐季回落。一季度受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拉动,用电量延续了 2009 年四季度以来快速增长势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仍然是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二季度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用电量增速开始回稳。三季度,随着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钢铁、化工、建材、有色四大行业用电量开始回落,拉动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下降。迎峰度夏期间,全国降温负荷迅速攀升,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快,成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进入四季度,各地节能减排力度加大,重工业用电增速快速回落。11 月份四大主要用电行业累计用电量 108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8%,一

 年来增速首次转负,比全社会用电增速低 5.7个百分点,处于多年较低水平。

 3、迎峰度冬期间,华中、西南部分省市电力供应偏紧。进入 12月份,各地“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前期受到抑制的煤炭和电力需求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强低温天气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取暖负荷大幅上升,电煤库存持续下降;与此同时,煤炭价格相对高企,中、西部地区的火电企业亏损加剧,电厂存煤积极性下降。12月 31 日,重点发电企业煤炭库存可用天数降至 15天,远低于 10月底 21 天的水平。由于电厂存煤下降较快,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和陕西等省先后采取有序用电或拉闸限电措施。

 (三)成品油消费增长较快,四季度柴油出现时段性短缺 2010 年原油产量稳步增长,首次突破 2亿吨,比上年增长 6.9%,为近年来最高增速。原油进口 2.39亿吨,增长 17.5%。原油加工量达 4.23亿吨,增长13.4%,创十年来最高增速。全年汽油产量 7675万吨,增长 5.1%;煤油 1715万吨,增长 15.3%;柴油 1.59 亿吨,增长 12%。全年石油表观消费量 4.49亿吨,增长 12.3%。

  2010 年国际油价震荡上扬,前三个季度基本在 70-85美元/桶间波动,11 月以来,在发达国家 “二次政策刺激”,特别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影响下,国际油价强势上扬,年末达到 92 美元/桶,创 26 个月以来新高。国内成品油价格三次调升、一次调降,成品油消费持续回暖,从三季度开始,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受宏观经济拉动,柴油消费大幅增长。全年汽车销量突破 1800万辆,比上年增长 32.4%,是汽油消费平稳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世博会、亚运会带动旅游消费持续升温,加之商务出行活跃,航空煤油消费保持旺盛需求。

  进入四季度,三秋农忙用油增多,部分地方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用电量一定程度受到抑制,一些地方启用柴油发电,放大了社会正常用油需求,10—11月,江苏、湖北、湖南等地柴油供应偏紧。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积极协调下,石油企业采取了增加进口、调整加工量、加强运输调度等措施,有效增加了国内市场供应。进入 12月份,柴油市场供求秩序恢复平稳,库存逐渐回升。

 (四)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冬季用气高峰平稳度过 2010 年全国天然气产量达到 944.8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12.1%。进口 LNG

 934 万吨,增长 75%;首次进口管道气 44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取得积极进展,煤层气利用量 36亿立方米,增长 42.3%。天然气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主要消费地向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全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预计将达 11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20.4%。

 为防止 2009年冬季的“气荒”重演,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提前制定应对预案。从三季度开始主动协调油气企业,一方面加大天然气增储上产,鼓励开展天然气储备;另一方面加大 LNG现货采购,补充国内缺口;同时,调整检修计划,加快天然气主干管网的投运进度,市场资源供应量得到有效保障。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冬季全国没有出现“气荒”现象。

 二、2010 年能源行业的新进展

 2010 年,在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目标的指引下,能源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注重保障民生,不断增强保障能力。

  (一)能源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一是稳步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鼓励开发、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严格限制新建小煤矿。国家规划的 14 个大型煤炭基地有 12个产量超过亿吨,总产量28 亿吨。二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成效。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46号),明确要求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限制,鼓励各类所有制煤矿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进行兼并重组。山西省矿井个数由 2598处减少到 1053 处,内蒙古和宁夏联手打造宁东—上海庙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河南、贵州、山东等省推进煤矿企业强强联合。形成了神华、中煤、同煤、山西焦煤和陕西煤化 5家亿吨级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淮南矿业等 9家年产量在 5000万吨以上的企业,千万吨以上煤炭企业集团超过 50家,产量达到 17.3亿吨。三是加大力度关闭小煤矿。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 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淘汰煤矿落后产能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通知》,2010年,全国关闭小煤矿 1693处,淘汰落后产能 1.55亿吨。目前全国年产 30万吨以下小煤矿已减少到 1 万处以内。四是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2010年关停小火电 11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小火电 7210万千瓦。全国在役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比重

 提高到 70%以上,其中 60 万千瓦及以上清洁机组占 33%,年底全国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到 33 台,在建 11台。2010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 335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 5克/千瓦时。

 (二)清洁能源加快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2010 年全国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 3641亿元,其中,水电 791 亿元,火电1311 亿元,核电 629 亿元,风电 891亿元。非化石能源建设投资占电源建设总投资的比重达到 63.5%,比上年提高 4.8个百分点。云南小湾、四川瀑布沟、青海拉西瓦、贵州构皮滩等一批水电项目陆续投产。截至 2010 年底,全国水电总装机超过 2.1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 22%,水电在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010年秦山二期三号机组和岭澳核电站三号机组投产,结束了核电 3年没有新增装机的局面,总装机达到 1080万千瓦,核电在建机组 28台 3097 万千瓦,在建规模世界第一。2010 年风电新增并网装机 1399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 3107 万千瓦,装机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全年发电量 50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81.4%。2010 年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 4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70 万千瓦。至 2010 年底,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合计占 26.5%,比上年提高 1.1个百分点,累计发电量 7862亿千瓦时,按发电煤耗折算约合 2.63亿吨标准煤。

 (三)扎实开展保障民生工程,城乡用能结构加快升级

  一是改善城镇居民用能条件。至 2010年底,全国除西藏外,其余 30个省区市全部用上了天然气。初步实现长三角、京津唐等重点用气地区多气源灵活调度,弥补了华北和华东地区大中型城市用气缺口。在北方高寒地区大中城市因地制宜建设热电联产机组,解决城市人口供暖问题。二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2010 年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共安排中央投资计划 65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 120亿元;安排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中央投资计划 29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 12亿元。计划用 3年时间对未改造农网进行全面改造,对已改造过的进行升级改造,基本解决农业生产用电突出问题;逐步理顺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目标。三是积极支持边疆地区能源建设。加快项目核准,扩大中央资金政策惠及范围,解决新疆偏远农牧区基本用电问题。实现了新疆电网与西北 750 千伏主网互联,打通了新疆电力外送通道。北

 疆三条天然气管线陆续建成,启动了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南疆三地州 25个市县人口集中地区居民生活用气问题两三年内将得到解决。组织建设西藏拉萨和阿里应急燃油机组,缓解西藏电力供应紧张;开工建设青藏联网工程,西藏电网不再孤网运行;西藏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全面竣工,解决了西藏主电网覆盖的全部 32个县、17 万户、76 万人的用电问题。

 (四)能源储备和输送通道建设加快,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收储,二期项目启动实施,一批商业石油储备基地陆续建成投运,2010年底库容达到 2650万立方米。建成大港等 3 个储气库群,总工作气量 13.9亿立方米;启动华北油田、辽河油田等 10个储气库建设,总库容 244亿立方米。江苏等 5个 LNG接收站加快建设,一期规模 1550万吨/年。涩宁兰复线、川气东送、陕京三线、榆济线、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中卫——黄陂段等一批天然气骨干管道工程相继投运,有效弥补了冬季用气缺口。区域电网互连互通进程加快,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增强。至 2010年底,西电东送北、中、南三个通道的输送能力超过 6900万千瓦。投产了一大批跨区跨省的输变电工程,如西北宝鸡—四川德阳直流联网工程、山西晋东南—湖北荆门 1000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呼伦贝尔—辽宁直流输电工程等。

 2010 年,我国自然灾害多发,能源战线靠前指挥,加强供需衔接和调度,积极投身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青海玉树地震后第4天即全面实现了应急供电保障;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第 13天,舟曲县城用电恢复正常。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加大跨区电网送电力度,全面实施供电保障方案,能源应急保障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三、2011 年能源经济形势展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存在一些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能源经济平稳发展对于我国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2011年能源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

  目前世界经济已步入本轮危机后的缓慢上升通道,2011年有望延续复苏态

 势,但由于尚未进入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世界经济复苏之路艰难曲折,我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国际方面。一是 201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低于 2010年。2010 年底,OECD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救助和刺激计划相继结束,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仍显乏力,新兴经济体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各国政府有意识地拉动内需,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拉动力量。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普遍预测,2011 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低于 2010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将陷入低速增长或“停滞”状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 4.2%,比 2010年回落 0.6 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 2.2%,回落 0.5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 6.4%,回落 0.7个百分点。二是新兴经济体“高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通胀”的风险。为尽快走出低速增长,发达国家已着手采用“二次政策刺激”,美国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推出 5 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购买计划。欧美等发达国家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资金,通过硬通货的优势地位转移并释放了自身的通胀压力,却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三是国际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受复苏不均衡、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发达国家对出口市场的依赖进一步增强。新兴经济体内需扩张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疲弱,但经济增长仍靠内外需双轮驱动,对来自发达市场的需求依赖仍较大,国际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贸易摩擦、汇率争端和政策冲突将明显升温,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加剧波动。

  国内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启动,将催生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将带动各地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新“非公 36条”政策全面落实,将引导和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国民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推进,劳动者收入持续提高,消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繁荣活跃。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我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2010年四季度至今央行已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利率。2011 年的宏观经济政

 策将更加审慎、灵活,国家将合理调控信贷投放量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侯变化,盲目上项目的冲动将得到有效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比 2010年有所回落。

  总体上,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的政治优势,市场潜力,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以及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组合的综合优势不断提升,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2011年能源经济走势 受宏观经济拉动,2011年我国能源需求将稳中有升,但增速趋降。

  1、煤炭

  2011 年山西、内蒙古等主要产煤省区将进入产能集中释放期,包西、太中银等多条铁路运输通道的投运和改造,将加快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煤炭产能的释放。国际市场上,澳大利亚、印尼、南非、哥伦比亚、俄罗斯等产煤国家产量增加,将继续增加对我出口份额。全年煤炭消费仍将保持适度增长,但受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和“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分工影响,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全年煤炭供需总体平衡趋于宽松。一季度受持续大范围低温天气影响,全社会取暖用煤将保持旺盛需求,煤炭价格大体维持 2010年底水平。

 2、电力

 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发展的积极性普遍较高,与 2010年下半年电力消费受到抑制相比,2011 年主要用能行业电力需求将出现一定反弹。随着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以及农村家电产品普及率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用电也将较快增长。但在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的冲动将得到有效抑制。2011年电力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将达 4.5万亿千瓦时左右,比 2010年增长 9%左右;新增电力装机 8000万千瓦,年底累计装机达到 10.4 亿千瓦,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全口径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将达 4700小时左右。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部分地区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电力缺口。

 3、成品油

  经过前两年销售量井喷式增长后,2011年汽车产销增速将逐渐回落。考虑到单车油耗下降和城市治堵措施等因素,全年汽油消费增幅将有所减缓。“十二五”时期,民用航空建设步伐将加快,2011年航空煤油消费仍将较快增长。受工农业生产、基建和物流运输业的拉动,柴油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当前受煤、电价格机制影响,电企存煤积极性下降,1月份以来已有部分省市拉闸限电,如大范围强低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下游用户以油代煤发电可能性增加,将拉升一季度的柴油需求。

 4、天然气

 随着地区性输气管网加快建设,城乡居民用能结构不断改善,天然气消费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消费量有望达到 130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20%。天然气消费区域将进一步扩大,产地及周边、环渤海、长三角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将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区域,消费结构继续向多元化发展。预计全年天然气产量将接近 1100亿立方米,增长 16%。

 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011 年,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水电重点流域开发力度继续加大,预计开工规模超过 200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2.2亿千瓦。核电机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岭澳核电站二期二号机组实现投产,核电总装机将达 1174 万千瓦。新疆哈密、内蒙古开鲁、吉林通榆、甘肃酒泉、江苏海上风电等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全年新增风电装机超过 1400万千瓦。西部地区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继续开展,预计 2011年将新增装机 50万千瓦。生物质能产业将更趋多元化,产业创新模式和产业链加快培育,利用规模继续扩大,综合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2010 年各地区工业生产增长情况

 2010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7%,增速同比加快 4.7个百分点。其中,东、中部地区分别增长 14.9%和 18.4%,同比加快 5.2和 6.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增长 15.5%,增速与上年持平。

 31 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增速较快的天津、广西、重庆均增长 23.7%。与上年相比,30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山西、上海分别加快20.7 和 15.4 个百分点;内蒙古减缓 5.2个百分点。

 2010 年各地区进口情况

 2010 年,全国进口总额 139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7%,上年为下降11.2%。其中,东、中、西部地区进口分别为 12638亿美元、748亿美元和 562亿美元,增长 38%、47.4%和 41.9%,上年为下降 11.7%、7.5%和 4.3%。

 30 个省份进口同比增长,增速较快的西藏、甘肃、海南分别增长 1.4倍、81.8%和 76.7%。与上年相比,6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海南、吉林分别加快57.5 和 42.9 个百分点;23个省份由下降转为增长,其中安徽、宁夏分别由下降23.5%和 26%转为增长 74.6%和 72%;陕西增速减缓 16.8 个百分点。

 青海进口同比下降 3.6%,上年为增长 24.2%。

 2010 年合成橡胶行业运行再创佳绩

 在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10 年合成橡胶行业回升势头更加明显,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

 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2010 年我国合成橡胶产量达到 310万吨,同比增长 11.7%。2010 年 4 月,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 3 万吨溴化丁基橡胶生产装置、茂名鲁华化工 1.5 万吨异戊橡胶生产装置相继建成投产,填补了国内溴化丁基橡胶和异戊橡胶生产的空白。

 市场价格逐步回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10 年,在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宏观经济预期向好等因素作用下,合成橡胶主要品种的价格维持高位运行,除氯丁橡胶价格小幅下降了 1.1%外,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的价格分别上升了 42%、64.3%、31.4%、15.6%、14.9%。产品销售率接近 100%,产销基本平衡。行业盈利水平不断提高,1-11 月份实现利润 35.49

 意愿,同比增长 38.3%;利税总额 49.1亿元,同比增长 34.2%。

 对外贸易快速攀升,贸易逆差有所扩大。2010 年,合成橡胶进出口总额 49亿美元,同比增长 50.9%;贸易逆差 3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8%。进口总额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6%;进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乙丙橡胶等,顺丁橡胶则减少 14.4%。出口总额约 6 亿美元,同比增长164.1%; 出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但出口总量仍相对较小。

 2010 年化肥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回顾

 在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09 年以来化肥产业逐步回稳,2010 年回升的势头进一步明显,产业总体呈现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一是产业总量稳步增长。2010 年化肥产业实现产值 5773 亿元,同比增长 25.5%。生产化肥 6620 万吨(折纯,下同),同比增长 2.5%,其中磷肥、钾肥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幅分别为 20.2%和 12.7%。

 二是经济效益显著改善。2010 年前11 个月,化肥产业实现利润 244 亿元,同比增长 59.8%。其中磷肥行业利润20.3 亿元,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正常水平。三是投资增速明显减缓。2010 年化肥产业累计完成投资 988.2 亿元,同比增长 7%,增速低于全社会国定资产投资增幅约 18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 1159个,同比下降 13.9%。

 2010 年,化肥产业较好的完成了保障农业生产用肥和价格基本稳定的任务。但产业发展受高品位磷、硫、钾矿资源不足约束,低成本产品产能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有关部门和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氮肥行业开展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加强中低品位磷、硫、钾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国内外钾矿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低成本化肥供应保障能力。

 2010 年炼油行业运行态势平稳

 在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10 年炼油行业产值和产量持续增长,结构调整逐步推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2010 年,炼油行业实现产值 24252 亿元,同比增长 38%。全年国际油价(WTI)维持在 70-85 美元/桶,受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到位影响,炼油行业实现利润 694 亿元,同比下降 3.8%。全年原油加工量 4.23 亿吨,同比增长 13.4%;成品油产量 2.53 亿吨,同比增长 10.0%;在国内汽车需求旺盛等因素带动下,成品油消费量大幅增加,达到 2.45 亿吨,同比增长 11%;全年成品油实现自给,略有富余。

 在重大工程建设上,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稳步推进,车用汽油全部达到国Ⅲ标准。2010 年 9 月,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广西钦州 1000 万吨炼油工程正式投产,提高了西南地区成品油供给能力,优化了产业布局。

 总的来看,炼油行业较好地完成了国内油品保供任务,布局进一步完善,原油加工水平稳步提高,行业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应看到,炼油行业规模以下企业较多,一些大型炼油企业又毗邻城市中心,淘汰落后和搬迁改造任务仍很艰巨。

 2010 年乙烯行业 回 升势头强劲

 在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2009 年以来乙烯行业运行迅速回稳并快速反弹,2010 年回升的势头更加强劲,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对外贸易继续攀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效益继续好转,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

 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天津、镇海两套百万吨级乙烯建

 成并达产达标,2010 年我国乙烯产量跃升到 1419 万吨,同比增长 31.7%。乙烯下游产品产量也随之快速增长,合成树脂及共聚物产量达到 4361 万吨,同比增长 18.3%;其中聚乙烯产量达到 986 万吨,同比增长 28.6%;聚丙烯产量达到 917 万吨,同比增长 13.5%;聚氯乙烯产量达到 1130 万吨,同比增长11.3%。

 市场价格稳步回升。2010 年,在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宏观经济预期向好等因素作用下,合成树脂及共聚物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其中聚乙烯和聚丙烯价格上升了约 15%。产品销售率接近 100%,产销基本平衡,行业盈利水平提高。

 对外贸易继续攀升。2010 年,合成树脂及共聚物进出口总额 5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3%。其中,进口总额 4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3%;进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 ABS、环氧树脂、聚碳酸酯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则分别减少 0.7%、7.1%、22.7%。出口总额约 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6%; 出口数量增幅较大的品种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氯乙烯则下降 3.4%。

 2010 年合成树脂及共聚物进出口态势发生微妙变化,继聚氯乙烯进口量出现负增长之后,聚乙烯和聚丙烯进口量也出现负增长,出口量则出现较快增长,但出口总量仍较小。

 2010 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运行情况

 2010 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主要含烯烃、芳烃、醇、醚、醛、酚、酸、酮、酯类等)取得了较快发展,行业产值、进出口贸易和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以乙烯、纯苯、甲醇、冰醋酸为代表的基础有机化学原料行业实现产值 12862亿元,同比增长 36.8%;进出口总额 605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8%,其中进口总额 356亿美元,同比增长 34.2%,出口总额 24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3.4%。主要产品乙烯产量 1418.9 万吨,同比增长 31.7%;纯苯产量 553.1 万吨,同比增长 18.7%,精甲醇产量 1574.3 万吨,同比增长 26.2%,冰醋酸产量 383.9万吨,同比增长 29.3%。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宏观经济预期向好等因素作用下,行业价格总水平不断走高,在重点跟踪的 73 种有机化学品中,同比价格持平和上升的产品达到59 种,约占 80%,其中,苯酚价格上升近 90%。但受下游产业增幅放缓等因素影响,行业投资明显减缓,新开工项目 715 个,同比下降 3.1%固定资产投资1179 亿元,同比下降 10%,低于化学工业整体水平。

 我国有机化学品需求量较大,供给能力不足,进口主要集中在在民营经济较为活跃的江苏和广东两省,2010 年 1-11 月,两省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0%。但也有个别品种,如甲醇等产能相对过剩,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其健康发展。

 2010 年钢铁产 业运行情况

 一、全球钢铁产量超过危机前水平

 2010 年全球生产铁 10.88 亿吨、钢 13.95 亿吨,同比分别增长 12.7%和15.2%,均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不计中国产量,全球铁产量同比增长 17%,钢产量同比增长 19%。

 二、国内生产和需求上升

 2010 年生产铁矿(原矿)107155 万吨、铁 59022 万吨、钢 62664 ...

推荐访问:经济形势 各行业 分析报告
上一篇: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9页)
下一篇:我国快运速递行业分析报告(doc,88页)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