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

来源:日记大全 发布时间:2020-08-26 点击:

 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来安县实验小学 程美 内容提要: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急需引起高度重视。如何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群策群力,但最重要的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及领导的努力与重视,以及教师个体及时地发现与专业的调试相结合,是避免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产生的防火墙。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及时发现 自我调适

 一、教师的心理现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 50%(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检测的结果还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等显示,接近 60%的教室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快乐,70%的教室有时是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的存在的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不仅如此,这些问题已经酿成了严重恶果:江苏盐城市区一名30多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竟然自杀身亡。据其家人事后介绍,这名教师近几天一直休息不好,头脑昏涨,心情很不好;无独有偶,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患严重心理障碍疾病,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这是他自杀前留下的遗书:“这学期,我不知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没有教好学生,心里很难受,感觉自己是在误学生,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例告诉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已经十分令人担忧,急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上告教委整死你:得罪校长治死你:笨蛋学生气死你:野蛮家长打死你:不涨工资穷死你:竞聘上岗玩死你:职称评定熬死你;考试排名压死你;教育改革累死你;计划总结烦死你;虚假资料写死你;光辉职业哄死你;一生操劳病死你;公务员待遇想死你。这是一条流传很广的短讯,它全面而又生动地概括了强加在教师身上的各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则是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概括起来有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超负荷的工作考验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从教育现状看,目前我省学校普遍班额大,教师任务重。人多作业多,批改起来自然就费神费事;教案要写还要抄,考试要评比,期中考、期末考、甚至连一个单元也要考,监考、阅卷、讲评、再加上各种形式的竞赛。老师心力交瘁,很难保持愉快、而超然的心态。此外,大量的留守儿童出现,这些儿童大多父母以外的人监护,家庭教育缺失,基本处于失控状态,更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尤其是班主任,除了教学以外,还要担负起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行为矫正、心理疏导等各种事情,常常觉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

 2、过分的强调竞争,带来人际关系紧张

 现在多数学校仍以升学和教学成绩评价教师。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建立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体系,按教师的教学成绩排队,让老师们之间展开教学竞争。竞争导致教师们认为每一个同行都是竞争对手,每位同事都是潜在的“敌人”。学校管理方面还有更绝的方法是“末位淘汰制”,在“淘汰”这样巨大的压力下,教学成绩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化为教师内部的生存竞争。有的教师为了成绩自动地开始加班加点,而这样的举动对别的老师又是一个警告,于是,新一轮竞争的恶性循环开始了,这使教师疲惫的身心更是雪上加霜。过分的竞争使学校失去了整体优势和集体智慧,导致同事之间剑拔弩张。

 3、量化考核过细,导致教师疲于应付

 现在中小学普遍地重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在指导或者考核上存在过细过死的缺点。对教师的考核管理从早晚的签到签退、到每周的听课次数、学生作业面批记录、指标学生的谈话记录、单元过关试题学生评价、定期的学生评教等。还有的学校学生对老师打分,这不仅影响着老师的经济收入,甚至还导致学校解聘老师。

 无论是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还是纯洁稚嫩的小学生,给老师打分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上课或者教学严厉的老师一般打分比较低。一些老师因此困惑:“怎样对待学生才算最佳?”

 家长向教师要分数,校长向教师要升学率,教师在群体中要争面子,

 过细的量化考核已经严重地给老师带来心理困扰,使他们不得不让自己的脚步围绕着这些条款转,而不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4、社会对教师不合理的职业期待给教师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

 一直以来,我们的社会给教师戴上了一顶冠冕堂皇的帽子:博学、高尚、,充满智慧,清心寡欲、无私奉献……社会对教师的神化是对教师职业的肯定,也是一种不合理的高要求。教师也是普通人,同样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同样要面对生活的琐碎与艰辛,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包容。然而,教师所面临的这些无奈并没有被社会所理解,当这种不合理的期待得不到满足时,就导致一种不满与愤怒情绪产生 ,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过激行为:他们遇到一些自认为不合理的事情时,或是直接跟校长、教育局联系,或是联系新闻媒体,甚至对老师施以暴力……让老师们身心疲惫,“载不动许多愁”,往往在挫折中产生哀怨,心理遭受沉重的打击。

 4、消极的情绪长期积累,得不到有效的释放。

 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角色要求他在工作中能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而始终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也就是我们一些教师常说的:“不管自己有多么不开心的事,只要一走上讲台就仍然要用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学生”。教师在工作中、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遭受各种挫折,而社会角色的这一要求促使教师一再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如果教师不善于自我调节,平时缺乏必要的宣泄,消极的情绪一再压抑,日积月累形成了潜在的能量,这种能量一旦超过了个体能承受的限度,就出现“零存整取”的后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客观上,学校领导要正确地看待教师及教师的工作,以人为本,营造愉悦宽松的工作环境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关键。

 1、作为学校的领导,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师观,要有一颗平常心。

 教师的能力、专业水平是有差异的,在管理工作中,要承认这些差异,并接受这些差异。要给每一个教师以成功的机会,对每一个教师都寄以希望。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有用的东西。因此,要科学地安排他们的岗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平和的心态宽容的态度看待教师的工作成绩,科学地评价教师的能力水平,不能简单地“以分取人”,简单地用考试分数来给教师排名。设身处地体谅教师工作的辛苦,在努力为教师降低工作压力的同时,多给他们精神上的抚慰,尽量提高教师收入 。

 2、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氛围

 人不能离开人际关系而生活,特定的人际关系必然唤起一定的心理反应,人际关系不仅影响人的学习和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影响人的认识、情绪、行为倾向和个性,以及身心健康状况。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即使有时有不好的心境也容易得到调节,心理上有安全感。在学校这个相对较为单纯的环境中,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最主要的,很多教师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主管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和谐了,许多心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作为学校领导,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应努力消除位差效应,多使用自己人效应,放下身段,走进教师的心灵。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沟通对象所处的位置有差距时,很难达共识。而自己人效应能够有效缩短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的沟通走向和谐。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而沟通也是如此,如果能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对教师就能宽容、理解,就能做到善待每一个教师,做教师的知心朋友,能让教师消极心理在与自己的交往中得到宣泄。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要求骨干教师主动做好教师之间的协作工作,学校要想方设法增加教师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如相互听课、举行联欢活动、开展一些能释放身心的比赛活动,节日聚餐、假日旅游也不失为一种教师相互交往的好形式。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多组织教师参与师生共同开展的活动,增加教师在非教学环境下与学生的接触,使得师生共同体验和谐相处的愉悦心理。

 (二)、作为问题的主体,教师要学会随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及时进行自我调适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应该积极参与继续教育,自觉地学习一些新知识。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要想靠在校十几年的学习就应付一辈子的教学,是万万不能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寻求发展,开拓视野,使自己站在较高的角度看问题,以较平和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如意。通过学习、内省、立志和实践等方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主动驾驭和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1、学会为自己的心理号脉

 其实,心理问题更多的就像感冒,它会随时随地光顾我们每个人,并且有着它自己的特点,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调整,是可以避免的。下面我就把这些常见的同时又常被我们忽视的症状介绍给大家:

 (1)、行为表现:做事提不起兴趣,记忆力差,容易分心、看书备课效率低,拖沓、懒散;出现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窗等强迫症状;妒忌心强,牢骚满腹。

 (2)、负性生理反应:经常头痛,特别是偏头痛;肩部颈部肌肉紧张、疼痛;睡眠质量差失眠、多梦;精神短少、容易疲劳;胃部饱胀,食欲不振。

 (3)、情绪反应:突然脾气暴躁,容易发火,或者情绪低落老有想哭的感觉,自怨自怜,总是不自觉地想到一些痛苦的经历,且无法自控。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这类症状时,就应该警惕:“感冒”来了。要学会及时调整,否则,时间长了就可能引发心理障碍或极端的行为。

 2、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

 (1)、摒弃不合理的信念,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解读心灵的秘密,了解自己是缓解自身压力的一个有效方式。教师们的心理压力中有一类是来自于对自己的高要求——无法接受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这是因为,大部分教师都有一个不合理的信念:教师必须是完美的,无所不能的。因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这实际上等同于让自己在“理想自我”状态下工作与生活了。其实,教师只是我们从事的,赖于生存的一种职业,它与别的职业区别在于,其他职业只需要付出体力与智力,而我们在付出这些的同时更付出了情感。我们也是一名普通人,应该允许我们的“现实自我”中有平凡、琐碎的一方面,有缺陷,也需要被包容被接纳。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平庸抑或是不完美。只有全面地接纳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能使自己消除那些不必要的烦恼,做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古书上的圣贤。

 (2)、放弃不合理信念,降低职业期待

 所有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有这样的不合理信念:每个学生都应该刻苦认真学习,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品学兼优,他们之所以不优秀,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到全力以赴。在这样的信念的驱使下,教师成了别人眼中的“虐待狂”,他们辛辛苦苦地付出了比别人多了多少倍的努力,劳心劳力,却不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问题怎能不产生?

 因此,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放弃统一的评价标准,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济济一堂的学生,每个个体都带着不同的烙印: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智力及综合素质,就像一棵树上的每一片叶子,有共性,更有诸多的个性。教师能做的其实就是在遵守自己职业操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并超越自己。因此,尊重他们的不同,接受他们中的不完美,放弃不合理的统一标准,既解放了他们,解放了家长,也解放自己,这是一个三赢的结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当教师以这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们的种种行为时,才能不为之生气,不大发雷霆,甚至做出一些失态的举动。我想,相应的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师生关系,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可能都会有所改变。

 (3)、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打造坚忍无畏的内心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说;“心理学不是教人们如何逃避挫折与苦难,而是通过改善他们的认知系统和行为体系,建立一种哲学式的忍耐。”也就是说,心理学就是教给我们一些正确的想法和做法,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我们应对挫折的勇气,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坚实一些,更具忍耐性。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都起源于一些负性的情绪堆积,长时间得不到疏导与释放,因此,积极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往往能较大限度地避免许多困扰的产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埃利斯强调,情绪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该理论认为:使人痛苦的难过的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与坏,但当我们赋予它偏好、欲望和评价是,便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烦恼是想出来。因此,教师因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乐观豁达人生态度,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绪。

 [1]、学会避免负面情绪的互相传染 。《小狗被踢了的故事》我想大家一定都听过,那位老板的垃圾情绪传染了一大群人,直至终点——小狗。因此,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要警惕这种传染,要学会及时地清理他们。比如,在某个环境中有了麻烦,或是遇到了不愉快,在离开这个环境之前做做深呼吸,提醒自己不要把这种垃圾情绪带出这个环境,在心里暗示自己:“这件事到此为止,不再想它”,这种暗示和做法经常做是很有效的。

 [2]、学会转移注意力,避免越说越气,越想越气的情况发生。当不愉快的情绪来了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及时离开带给我们不愉快体验的人或环境,及时地将自己从那种负性体验中解脱出来 ,并努力去做一些能够分散注意力的事情,这样,有助于与我们尽快恢复理智,保持平静。

 [3]、学会倾诉,宣泄困扰自己的负面情绪。?面对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有些人无意中选择了压抑。这更多的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评价,往往认为是有修养的表现,而对宣泄情绪更多地给予否定评价,往往认为是自控力差的表现。因此,他们不大愿意、也不大习惯向别人倾诉。但实践证明,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累积而不是消失,事情并没有真的得到解决。其实“人无完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不会“丢人”,而是注重心理健康、关爱自己、接纳自己的表现。

 (4)、培养有益身心的爱好,建立良好多支持系统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从本质上说,人是孤独的动物,但是他人的温暖与关心是心理的维生素,艰难与喜悦需要有人分享,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诉求。而良好的支持系统,能够让人的内心更加强大,更有安全感。要学会弹性工作,一个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因此,在安排工作时,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管工作多忙,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打打球,有意识地与身边的亲人、朋友聚会聊天,让他们分享你成功的喜悦,分担你失败的痛苦,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地放松,这样才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

 总之,及时地发现与专业的调试相结合,是避免心理问题及心理障碍产生的防火墙。而教师的工作层面在心灵,有了师生心灵的接触,才会有真正的教育。没有身心健康的教师,就不会有身心健康的学生。如何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对教师关心和爱护,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初中教师心理问题和对策》,无锡市西新中学 钱昭平

 2、《教师心理健康到底有多严重》,江苏通州市金北学校 王云娟。

 

推荐访问:心理问题成因 成因 心理问题 对策
上一篇:2017科级干部述职述廉
下一篇:2020年七一党课讲稿2020汇总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