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指标任务分解清单

来源:日记大全 发布时间:2020-08-23 点击:

 津市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指标任务分解清单

 一、主要指标分解 (一)引导性指标(23 项)

 1.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00 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10% 。(市统计局)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0000 美元以上,年均增速达到10% 。(市统计局)

 3. 财政总收入达到 10 亿元,年均增速大于 10% 。

 (市财政局)

 4. 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 90% 以上。(市财政局)

 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220 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15% 。(市发改局)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00 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13% 。(市商务粮食局)

 7. 进出口总额达到 7500 万美元,年均增速达到 10% 。(市商务粮食局)

 8.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在 90% 以上。(市统计局)

 9.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在 90% 以上。(高新区)

 1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在 25% 以上。(市科工局)

 11. 城镇化率达到 70% 。(市住建局)

 12.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在 100% 以上。(市金融办)

 13. 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在 280% 以上。(市农业局)

 14.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100% 。(市教育局)

 15.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2 年以上。(市教育局)

 16. 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在 3 平方米以上。

 (市文体广新局)

 1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6500 元,年均增速超过11% 。(市财政局)

 1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1500 元,年均增速超过12% 。(市财政局)

 19.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 40 平方米,年均增速达到 2% 。(市房管局)

 20. 人均储蓄存款达到 40000 元,年均增速达到 9% 。(市金融办)

 21. 居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超过 17% 。

 (市文体广新局)

 22. 森林资源蓄积量增长率大于 3% 。(市林业局)

 23. 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32% 。(市林业局)

 (二)约束性指标(15 项)

 1.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 100% 。(市人社局)

 2. 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在 80% 以上。(市人社局)

 3. 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超过 5 张。(市卫计局)

 4.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 5 ‰。

 ( 市卫计局 ) 5. 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达到 100% 。(市水务局)

 6. 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 100% 。(市交通局)

 7. 城镇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达到 100% 。(市委政法委)

 8. 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达到 100% 。(市委政法委)

 9. 社会安全指数达到 100% 。(市委政法委)

 10. 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 100% 。(市住建局)

 1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5% 。(市住建局)

 12. 空气质量达标率超过 97% 。(市林业局)

 13. 地表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 。(市水务局)

 14. 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率超过 98% 。(市城管局)

 15. 单位 GDP 能耗不超过 0.6 吨标煤 / 万元。(市发改局)

 二、主要任务分解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 1. 打造支柱产业

 (1)打造“两大百亿产业集群” —— 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生物医药方面以溢多利、天津医药为依托,重点扶持新合新、鸿鹰生物、龙腾生物、菲托葳生物、天成生化等企业,打造占地 5.28 平方公里的 “ 两湖 ”生物医药园。到 2020 年,入驻酶制剂系列产品、医药中间体、中药提取、动物药品、医药成药及医疗器械企业 20 家以上,产值达到 100 亿元。(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健康食品方面:以润农茶油、嘉品嘉味、创奇食品、南北特及新中意集团等企业为依托,积极支持食品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重点发展特色休闲食品、调味品、果蔬食品、粮

 油加工,打响新中意、润农、津味绿康、张老头等优势品牌。努力争取一线品牌食品企业落户津市。到 2020 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 30 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40 家。(责任单位:市食药工质局)

  —— 装备制造业。按照 “ 主攻车桥、延伸链条、强化配套 ”的思路,全面对接 “ 中国制造 2025” ,加强与三一、东风、湘电集团的对接,重点发展先进工程机械、汽车整车、现代农业机械、数控车床、精密模具等产品。以中联车桥为龙头,重点发展工程车专用车桥、重型车桥;扶持致远等配套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引进转向节、齿轮等专业配套企业;以大汉客车为依托,推动大中型客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以智鹏机械等为依托,发展农机装备制造。到 2020 年,总产值突破 100 亿元。(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纺织产业。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和工艺,壮大骨干企业,培育自主品牌,加强与省内外纺织服装企业的产业联合,引进知名品牌。全面推进纺织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搞好纺织业转移承接,引进织造、缝制等企业,形成纺、织、成衣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完成年产 20 万锭精梳卡摩纺生产线、年产 10 万锭精梳紧密纺生产线,引进坯布生产、服装加工企业。到 2020 年,纺织产业产能达到 30 万锭,总产值达到 30 亿元。

 (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 盐化工产业。以湘澧盐化为龙头,在扩大产能和节能减

 排上做文章,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整合,加大下游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优化盐化工产业结构。到 2020 年,总产值达到 30 亿元。(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自身基础和优势,以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引进重点,加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抓好欣龙集团 20 亿元的非织造新材料、投资 10 亿元的红日 220 兆瓦光伏新能源等项目投产达效。到 2020 年,总产值达到 10 亿元。(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2. 建设嘉山新区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创新创业园、“两湖”生物医药园工程建设。重点做好主次路网、津市港区、标准化厂房、集中供能中心、工业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安置小区建设,配套完善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广电等基础管网设施,实现生产要素向嘉山新区聚集倾斜。到 2020 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5 亿元,园区建成区面积在 12 平方公里以上。(责任单位:高新区)

 (2)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做大主导产业规模,带动和促进上下游企业的聚集与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关联性强、集约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扶持融资担保、质量检测、营销策划、物流仓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效能,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品牌体系。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机制,不断激发园区发展活力。(责任单位:高新区)

 (3)打造产城融合新区。

 完善公共服务,加快体育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团湖生态公园建设。发展商贸休闲业,加快津城商贸广场、星级酒店、长山湖公园、湘北汽车城 4S 店等项目建设,全面引入金融、邮政、通信等服务网点,带动集中区综合商贸开发和休闲服务业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 两新互动 ” 。(责任单位:高新区)

  (4)打造创新创业园区。

 加强标准化厂房建设,吸引创新创业团队、企业入驻。支持企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形成政府扶助、企业运作的自主创新技术研发体系。到 2020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30 家、产学研合作企业 100 家,创建高新园区。促进园区集约发展,全面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益,每公顷投资强度在 2000 万元以上,每公顷产出强度 3000 万元以上。到 2020 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 “ 十二五 ” 末期降低15% 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 40% ,废气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园区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责任单位:高新区)

 3. 提升发展质量

 (1)提高创新能力。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建立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技术研发中心,攻克一批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2)强化基础能力。

 注重装备制造业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先进制造装备,整合装备制造企业资源,

 建立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充分发挥职教集团功能,着力把职教集团打造成为企业专技人才阵地和员工培训基地。(责任单位:市科工局、高新区)

 (3)推进“两化”融合。

 把智能化生产管理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应用 ERP 等信息软件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科工局、高新区)

 (4)加强品牌建设。

 依托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争创一批国家级品牌,以品牌促发展。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企业诚信评级制度。(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5)推行绿色发展。

 推进盐化工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大力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装备,促进园区、企业、行业间链接共生、资源共享。支持企业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推广应用,骨干企业数控设备使用率达 50% 以上。(责任单位:市科工局、高新区、市环保局)

 (二)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1.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提升传统农业 —— 稳定面积。到 2020 年,水稻面积稳定在 36.8 万亩以

 上,粮食总产量达到 18 万吨。(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 规模生产。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积极投入粮食生产,推动规模生产,提高规模效益,到 2020 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70% 以上。努力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推进 20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扩大优质油菜、油茶生产,建成 23 万亩油料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农经站)

 —— 提高品质。坚持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粮油作物主推品种覆盖率超过 90% 。积极示范推广先进种植模式,发展标准化生产,加快粮油产业化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优质无公害稻米品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2)壮大特色农业 —— 特色种植业。巩固全国蔬菜大县、全省最大藠果产出基地地位,标准化藠果种植面积达 3 万亩,绿色认证面积 2 万亩;扶持年加工能力上万吨的龙头企业,加工产值突破 2 亿元。大力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到 2020 年,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55 万平方米,产值达到 10 亿元。大力推广设施蔬菜生产,到2020 年,建设蔬菜大棚 1 万个,产值达到 1 亿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 特色养殖业。推进大型养殖基地标准化建设,以旺森养殖、佳和农牧为龙头,重点抓好生猪标准化养殖,到 2020 年,建成 20 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生猪出栏量达 60 万头。以鸿峰兔业为龙头,建成 2 个百万只肉兔养殖基地,争创全国肉兔养

 殖示范县。到 2020 年,全市肉兔出栏量达到 300 万只。(责任单位:市畜牧局)

 (3)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升服务能力。依托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培育神九堰、关山、药山、毛里湖等具有历史、地域、文化特点的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品牌。到 2020 年,力争休闲农业实现总产值 1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7000 万元、旅游收入 3000万元。(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文体广新局、市旅游外侨局)

 2.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1)推动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着力发展组织化程度好、开拓市场能力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集团,以“扶优、扶强、扶大”为方向,引导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做大企业规模,提高农户与市场联结的广度和深度。到 2020 年,新增农业加工企业 20 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示范企业 5 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2)进一步推进农民合作社建设 , 健全组织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完善组织生产、统一服务、产品销售、对外联结等功能。

 政府扶持项目重点向示范性专业合作社倾斜,引导合作社发展连锁经营、兴办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资金

 互助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鼓励合作社通过增资扩股,或以产业、品牌、资产为纽带进行整合与重组,组建联合社或联合会。到 2020 年,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100 家以上,入社农户达到 1 万户;家庭农场发展到 20 家以上;培育各类种养大户 500 户以上;创建综合性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 2 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农经站)

 (3)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着力培养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培育一批规模经营户、科技示范户、营销专业户。引导具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从事农业。鼓励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参加农业学历教育,加大金融信贷、社会保障等政策扶持,支持大学生从事农业自主创业或到农业企业、合作社就业。加快整合培训资源,积极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推进农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促进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壮大。到 2020 年,培养具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业农民1000 人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3. 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1)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加快防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动植物重大疫病预防、测报、控制、处置体系和市、乡、村三级动植物防检服务网络,加强防检执法监督和技术服务,提升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防控能力,有效控制重大动植物疫病发生和流行。“十三五”期间,畜禽、水产养殖病死率分别降低 3 个百分点,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 3% 以下。(责

 任单位:市畜牧局)

 (2)加强农业金融和信息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网站、手机短信系统、电视电台节目等载体建设;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进农产品网上营销;开发应用农业专家系统、物联网技术,提高设施农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预警,增强信息预测、分析和发布能力,及时向农民、农业企业传递农产品产销和价格信息,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城市资本下乡,积极开展包括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 “ 信贷+保险 ” 产品等在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现代支付工具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条件;着力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创新农业保险品种,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形成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3)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在农产品集中区域建立和完善专业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配送专卖等农产品现代营销业和流通方式,加快农贸市场改超市步伐,促进农产品流通和销售。实施 “ 互联网 + 农业 ” 发展模式,引导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农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自建农业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市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4)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依法加强种子、农

 药、化肥等农资管理,杜绝假冒伪劣农资进入生产经营领域,切实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加大农业各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依法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强化农产品品牌营销组织策略。到 2020 年,力争创建品牌 60 个以上,其中 “ 三品 ” 认证达到 50 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经营城市、繁荣市场、搞活流通、提升人气”的思路,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转变,做活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商埠底蕴文章,形成以特色旅游、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为重点,现代物流、专业市场、金融服务、商贸中心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到 2020 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 85亿元,年均增速 12% 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

 1. 培育发展 特色旅游

 重点培育 “ 津津乐道的人文景观 ” 和 “ 津津有味的特色美食 ”等旅游休闲产品,构建休闲、宜游、宜居旅游集散中心。到 2020年,旅游人次达到 40 万,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2 亿元。(责任单位:市外侨旅游局)

 (1)优化空间布局 “十三五”期间,实施“ 11125 ”战略,即构建“一中心、一龙头、一环线、两公园、五景区”的旅游空间格局。(责任单

 位:市外侨旅游局)

 (2)整合旅游资源 建设车胤文化广场和“一宫两馆三中心”,构建城市旅游接待中心;提质改造嘉山森林公园,打通与关山、古大同等景点之间的路网联系,形成旅游集散地;依托药山寺深厚禅宗文化底蕴,构筑集禅宗朝拜、心灵禅修、生态养生、禅文化体验、禅修于一体的度假旅游区;利用毛里湖湿地开发契机,启动登台观景、生态体验、亲水休闲等旅游项目。(责任单位:市文体广新局、市外侨旅游局)

 (3)加强宣传推介 —— 媒体宣传。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策划旅游专栏,发布旅游信息,利用媒体为旅游宣传造势。(责任单位:市外侨旅游局)

 —— 节会宣传。充分利用民俗文化题材,举办六月六孟姜女晒衣节、车胤读书节、牛肉粉饮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提升营销手段。(责任单位:市外侨旅游局)

 —— 特色宣传。充分利用嘉山、药山历史底蕴,搞好景点推介,依托毛里湖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做活水文章,围绕孟姜女、车胤两位历史人物,打造人文景区。(责任单位:市外侨旅游局)

 (4)打造精品线路 依托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推出历史文化宗教游、生态湿地休

 闲游、乡村休闲体验游三类旅游产品,力争纳入大湘西旅游圈精品线路。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现状和特色,重点培育 4 条“津市一日游”精品线路,吸引湘鄂边乃至国内外游客。(责任单位:市文体广新局、市外侨旅游局)

 (5)开发旅游商品 挖掘具有津市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津市十大名菜”、“津市十大小吃”;形成旅游纪念品(津市竹木加工制品)、旅游工艺品(津市文物仿真工艺纪念品、民俗工艺品)、土特产品(茶油产品、野生菜品、菌类食品、中草药材)三大旅游商品系列。加快筹建津市特色农副产品、工艺品、特色食品文化一条街等旅游购物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市外侨旅游局、市商务粮食局、市文体广新局)

 2.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积极发展货代、快递、仓储、物流咨询等专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在嘉山新区规划占地 1500亩,扩建综合物流园,打造澧水流域水路物流中心。加快建设粮油收储加工、冷链、配送、物流基地。推进物流信心平台、基础设施平台、从业人员培训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

 (2)支持发展现代金融业。

 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形成银行、小贷、担保、证券、保险、基金、信托以及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全面发展的格局。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鼓励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有

 机融合,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和鼓励银行机构突出加强对工业园区、支柱产业、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到 2020 年,新增银行 3-5 家、小额贷款公司 1-2 家、担保公司 2-4 家、保险公司 2-3 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140 亿元,贷款余额达到 70 亿元。(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3)培育壮大电子商务业 。引进专业电子商务运营企业,促进电商进企业、进农村。加快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基地建设,实现仓储配送、教育培训、产品体验、电商孵化、创客运营、电商服务的聚集,形成“互联网 + ”的电商氛围。鼓励工业企业、商贸企业和农村驿站电商发展,发挥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叠加效应。优化产业环境,降低电商创业门槛,带动大众创业、产业创收。到 2020 年,培育电商企业 100 家以上,实现网上产品销售额 10 亿元以上。(责任单位 : 市商务粮食局)

 (4)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发挥互联网对工业、农业、能源等行业的创新促进作用,重点发展现代农业、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新型业态,在研发、设计、制造、市场销售、客户反馈等环节再造生产流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培育新兴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提升医疗健康、文化教育、旅游交通、金融物流等领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 “ 互联网 +” 服务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

 3. 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1)改善提升商贸流通。

 以“扩需求、活市场、聚人气”为总体导向,优化商业功能布局,加大商贸网络建设力度,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整体水平。以连锁经营为方向,积极引进外地品牌连锁商贸企业进驻津市,促进商贸企业扩张和商业服务升级,重点发展面向城乡、服务 “ 三农 ” 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引导宝悦乐城、城隍庙步行街、建设路品牌服装街、六一路小食品批发街、九码头饮食特色街等特色街区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传统商贸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到 2020 年,消费品零售额突破 80 亿元,年均增长 13% 。(责任单位:市商务粮食局)

 (2)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以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为契机,积极培育市域骨干建筑企业、资质房地产企业,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促进住房合理消费。结合旧城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力度,注重完善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合理分配商品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比例,严格准入机制,启动退出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责任单位:市房管局)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1. 建设品质城镇

 坚持提质与扩容并重的原则,优化城镇结构体系,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努力建设结构合理、城乡协调、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品质城镇。(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以中心城区为主体,重点城镇为支撑,交通干道为骨架,形成 “ 一核一环四中心 ” 城镇空间结构。(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2)推动中心城区发展 。实施嘉山新区扩容、旧城区改造、道路提质升级,促进城区良性发展。坚持南扩西拓发展战略,促进津澧融城,统筹嘉山新区、产业基地、居住区与新城建设,促进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融合,提高嘉山新区城镇化水平。建设海绵城市,保护城市水系,抓好三湖公园提质改造以及澧水、涔澹水生态保护及沿江风光带建设。到 2020 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 21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20 万。(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3)加快建设特色城镇 。依托现有山水脉络以及历史文化、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着力营造一批既能承载乡村乡土记忆和历史文化风貌,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特色城镇。依托孟姜女、车胤等文化资源及古迹遗址,将新洲镇建成 “ 江南第一楚城 ” 、常德市特色文化名镇;依托丰富的农、林、渔业资源及交通区位优势,将毛里湖镇打造成 “ 湿地风情小镇 ” 、常德市商贸物流镇;依托药山寺千年古刹和禅宗文化,将药山镇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的禅宗文化旅游胜地。(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乡镇)

 (4)实施城镇棚改攻坚 。以解决基本居住安全与改善居住环境为目的,抢抓中央加大棚改投入的黄金机遇期,实施棚改三年攻坚。按照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的原则,采取整体搬迁、

 功能改造、搬迁与功能改造相结合三种方式改造棚户区。对 D级危房、建筑结构较差无法修缮加固的区域实行整体搬迁;对建筑结构较好,通过改造、完善功能可居住使用的区域,实施道路、管网、亮化、绿化、立面等功能改造;对建筑结构复杂的区域,实行搬迁与功能改造相结合的综合整治。同时,配套建设安置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到 2017 年,全面完成主城区成片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城中村改造。推进棚改工作向乡镇延伸。(责任单位:市房管局)

 (5)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在完成“天网”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城管建设。依托市智慧城市中心指挥平台。建好公安指挥平台、交警指挥平台、智慧城管平台、智慧社区平台、市民服务平台。启动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食品安全、智慧交通等系统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应用平台、毛里湖生态监测系统、森林防火预警系统等子项目建设。到 “ 十三五 ” 末,基本建成智慧城市平台,逐步实现各类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责任单位:市智慧办)

 (6)创新城市管理 。加强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逐步形成运作市场化、管理网络化、作业精细化、考核标准化的城市管理体系,构建执法相对集中的 “ 大城管 ” 格局。加快城市结构调整,盘活资产存量,扩大增量,激活无形资产。强化城市品牌意识,推进 “ 五城同创 ” ,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完美社区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机制,推行 “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 的社区居民自治模式。(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2. 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目标,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到 2020 年,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 12 个、美丽乡村重点村 35 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1)推进统筹规划 。以常德市城乡一体化试点为契机,深入推进镇村同治,完善乡镇发展规划,形成城乡 “ 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 的工作格局。坚持 “ 用地集约、环境宜居、生产方便 ” 的原则,全面实施镇村示范建设工程,规范农民建房行为,通过配套基础设施、适当奖励扶持等措施,鼓励农户集中建房,着力打造一批人口相对集中、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镇)

 (2)推进基础建设 。继续组织实施农村电网扩容工程、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护工作,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提升。抢抓环洞庭湖基本农田保护项目实施的机遇,推动沟渠整治、毛里湖电排、田间工程配套等水利建设。加大中小型泵站的技改力度,到 2020 年,完成汪家桥、澧阳、新洲、石龟山电排的扩建,改造山塘 3000 口,整修渠道 400 千米。继续实施 “ 农村公路建设攻坚计划 ” ,本级财政每年投入 500 万元,采取 “ 以奖代投 ” 等方式,全面解决农村 “ 断头路 ” 问题。加快农村机耕道和通组公路建设,新建农村机耕道 300 公里。(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局、市电力局)

 (3)推进服务均等 。进一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开通村镇公交专线,降低出行成本。统筹推进城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同享发展成果。按照 “ 建设共担、成果共享 ” 的理念和 “ 技术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 ” 的要求,将相关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到美丽乡村建设范畴。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鼓励农民围绕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建设美丽乡村。(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局、市文体广新局)

 3. 推进津澧融城

 (1)促进产城融合 。探索通过“飞地经济”的模式,推动津澧两地产业的交流发展、优势互补。通过组建两地联合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园区,统筹规划产业和园区发展布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责任单位:高新区)

  (2)促进机制创新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除行政区划壁垒,放大“1+1>2”的倍数效应。创新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推动津澧两地联合组建投融资平台,探索发行城市建设地方债,积极争取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通过政策性贷款、专项贷款和专项资金等政策性融资方式,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3)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全面放开户籍限制,探索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按照便民的原则,在文化、娱乐等方面倡导就近消费,着力推进津澧教育、医疗服务一体化。探索建立一体化社保机制,大力推进养老、医保、

 生育、工伤及低保资金的统一归集和发放。促进津澧通讯、电视台深度合作,推进信息平台、基础建设互惠互用。探索开通两地公交专线,实现出租车无障碍运营,推进津澧交通一体化。建立津澧公安机关信息资源共享和治安协调机制,实现治安防控一体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建设澧水防汛保安体系和澧水沿岸风光带。继续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在垃圾和污水处理、涔澹水治理、违章建筑整治等方面实现同治共管。(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人社局、市水务局)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 突出水环境综合治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 “ 水净 ”“ 水畅 ”“ 水安 ” 为目标,编制《津市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防洪减灾能力,确保饮用水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1)加强水资源保障 。以饮用水环境污染防治为重点,实施城乡饮水安全扩容提质工程,推进水资源和水环境整治工程、湖区与小流域治理工程、河道疏浚工程。结合澧水航道整治,加强澧水津市段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对澧水流域津市段上游 3 公里实施生态拦截,取缔小型码头,关停沿岸小化工企业,恢复生态功能。加强澧水、涔澹水、毛里湖水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涔澹水津市段、毛里湖污染防治工程,使涔澹水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毛里湖整体水质达到 II 类标准。(责任单

 位:市环保局)

 (2)加强水污染治理 。加速城镇污水治理,重点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嘉山新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污水收集管网 50 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8.1 万立方米 /日。配套实施污泥处理设施扩建工程,污泥处理能力达到 20 吨干泥 / 日,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 。全面推进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行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大力治理城区及近郊黑臭水体,对护市垸、阳由垸内黑臭水体进行疏浚、清淤、生态拦截和护坡,修复水体生态功能。推行四格净化系统处理农村单户或联户生活污水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面达到 80% 以上。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建立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加速农药减量增效集成技术的完善和推广。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环保局)

 (3)加强水安全防护 。实施流域河道沟渠治理工程,对澧水河道、境内沟渠进行疏浚,对涔澹水堤段进行固基处理,加强护市垸、阳由垸、新洲上垸、新洲下垸、西湖垸除险处理。加强湖区综合治理工程,推动毛里湖平原水库和城乡后备水源地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快湖区沟港渠疏浚,推进沅澧河湖连通工程。将阳由垸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争取列入重点垸。完成城市防洪圈建设,提升城镇防洪避灾能力,津市防洪圈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责任单位:市水务局)

 2. 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

 实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维护生态保护红线;

 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建设,形成密布城乡、点线面结合的绿色屏障;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进一步增强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1)推进土壤污染治理 。编制《津市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毛里湖镇为重点,建设土壤污染防治示范区,重点治理五公嘴等处重金属废渣污染土壤。通过示范带动,实现全部土壤重金属污染基本消除。其他有机物污染治理面达到 50% ,污染物消除达到 50% ,土壤污染得到控制,生态功能逐步好转。(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2)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推进绿色津市建设,围绕建设 “ 澧水流域生态屏障 ” 的目标,以实施退耕还林、绿色廊道及后续产业、林业血防造林等工程为依托,重点推进药山镇油茶特色经济林综合区、毛里湖镇现代油茶示范园拓展区、新洲镇花卉苗木产业园、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嘉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封山育林,全面落实 “ 禁伐令 ” ,做好 “ 禁火 ” “ 禁荒 ”“ 禁猎 ”“ 禁牧 ” 等工作。完成封山育林 39000 亩,封山护林50000 亩,退耕还林 20000 亩。(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3)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 。以洞庭湖区水生植物园建设、澧水河口国际重要湿地项目申报为依托,建立野生动植物、农业珍稀物种、农业野生近缘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重点监管区、恢复示范区,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生存环境,规范捕鱼、养殖行为,减少湿地围垦和渔业捕捞。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登记管理,强化毛里湖有害生物防治。建立生物

 多样性监管、评价和预警机制。到 2020 年,重点保护物种种群明显扩大,古树名木保护率达 100%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3. 突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

 (1)推动社会用能结构调整 。城市建成区内淘汰 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禁止新建 2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地区不再新建 10 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嘉山新区改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在供热供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其他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责任单位:市发改局)

 (2)防治机动车污染 。全面淘汰 “ 黄标车 ” 。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开展机动车环保检测和标志认证,环保车辆认证达到 50% 以上。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倡导在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使用低碳环保电动汽车。(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环保局)

 (3)全面控制扬尘、油烟污染 。以城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渣土运输管理、城区周边非煤矿山整治、取缔粘土砖瓦厂为重点,全面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全覆盖。推进餐饮业油烟治理,城区主要街道餐饮油烟治理率达 100%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4. 构建多元化生态文明体系

 (1)生态经济体系 。实施 “ 退二进三 ” 战略,完成 “ 北工南移 ” 工程。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严格企业环评准入,实现工业园区内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程无缝覆盖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大力

 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小农庄。利用 “ 一池三改 ”户用沼气建设工程,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实现农村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城管局)

 (2)生态人居体系 。推进 “ 庭院绿化、公路绿化、环毛里湖绿化 ” 工程,深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到 2020 年,村庄绿化率 90% 以上,道路绿化率 90% 以上。推动 “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 试点,重点实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2 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和城市固废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保护。组织开展低碳码头、低碳公路、低碳航道等主题性试点,打造一批绿色交通示范工程,加快绿色交通发展步伐。(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林业局、市交通局)

 (3)生态文化体系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津城活动,开展 100 个绿色单位、 100 个绿色小区、 100 个绿色家庭的 “ 三百 ” 创建活动,按照生态津市建设的要求,逐步完善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环保义务志愿者行动、环保问题公众听证会制度等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 开展交通大会战,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坚持 “ 对内通畅、对外通达 ” 的原则,建成以高速公路为龙头,以水运码头为依托,以客货站场为枢纽,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顺

 畅,城乡内外交通衔接一体,综合交通规模配套合理,运输市场发达,服务便捷高效的枢纽型、智慧型水陆交通体系。沿 G353经小渡口至湖北石首打开东大门;通过 S238 提质改造走药山打开南大门;经沅澧快速干线 2 号大道往澧县打开西大门;走涔澹大道穿涔澹农场打开北大门,全面打通北上武汉、南下长沙、西连重庆、东去九江的通道,形成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陆路交通枢纽。城乡基本形成“五横四纵两环”的路网骨架。重点开展高速公路、骨干公路、客货站场、铁路建设、水运码头、农村路网等六大建设。(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2. 完善能源供应保障

 (1)供电工程 。加快城区变电站及线路建设,改造部分陈旧线路,新增城区及农村变压器布点。根据 “ 津澧融城 ” 发展需要,在津市和澧县交界处新建 110KV 中华变,新出 3 条 10KV 线路分担津市中心城区用电负荷;提高城南区线路分段率,提升供电可靠性。大力发展高压配电网建设,对输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抗恶劣天气能力;适当新增 35KV 变电站布点,缩短 10KV配电线路供电半径。(责任单位:市电力局)

 (2)清洁能源 。大力发展沼气。依托佳和农牧、旺森养殖等畜禽养殖企业,建设一批大中型沼气能源环保工程,全市沼气发酵容积发展到 5000m3 ,沼气发电用气量达到 75 万 m3 ,年发电量 125 万 kw.h 以上,集中供气达 500 户以上,进一步抓好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光伏发电、太阳能建筑、太阳能路灯、太阳能集中供热、供水工程、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

 工程,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在新洲团湖杉堰小区打造 3500 户太阳能示范小区。强力推进燃气工程。紧抓 “ 五县一市 ” 天然气输配,积极推广城市气化工程,普及生活用气,并逐步向乡镇延伸;逐步推进城市公交、出租车和居民用气由液化石油气向天然气过渡。(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局)

 3. 打造网络信息平台

 按照高端化建设、数字化管理、最优化服务的原则,扩大现代通信覆盖地域,加速全市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数字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 “ 三网融合 ” 步伐,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宽带数字电视等 “ 三网融合 ” 业务应用,全市逐步实现光纤入户。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加快在公共场所新建 WIFI 无线热点,尽快实现移动互联的无线宽带开放式全覆盖。完善信息系统,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建设城乡综合业务信息平台,使整个市域实现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责任单位:市智慧办)

 4. 促进市政工程建设

 (1)城市路网 。拉开城市路网骨架,完善主城区“七横八纵”路网体系,让城市更美观、更便捷、更畅通。完成东、南、西、北三个入城口改造,提升津城“第一印象”。提质九澧大道,建成涔澹大道。实施主次干道、小街小巷联接工程。进一步优化道路设施。(责任单位 : 市住建局)

 (2)给水排水 。合理利用城市水系,确保饮用水安全,

 到 2020 年建成日供水 15 万吨的供水系统,健全排水设施,逐步消灭排水空白区。(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住建局)

 (3)市容环境 。大力推行城乡统筹发展,城乡清扫保洁工作实现全覆盖,城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80% ,垃圾密闭运输率达 100% ,压缩式收集率达 10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资源化利用率≥ 30% ,合理规划布局,建设标准公厕。(责任单位:市城管局)

 (4)城市绿化 。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加强公园绿地和公共附属设施绿化建设,兴建一批市内花园和郊区公园,打造澧水、涔澹水风光带等绿化景点。完善小区绿化,发展垂直绿化,扩大绿色空间,提倡灌木、乔木、花卉、草坪间种,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特色。到 2020 年,力争人均绿地面积达到 11 平方米,新建园林式庭院单位、小区 100 家。(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住建局)

 (七)构建和谐社会 1. 开展精准扶贫

 (1)推进农村精准扶贫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以人为本、村户主体原则,全面实施扶贫攻坚工程。按照 “ 发展一批、搬迁一批、兜底一批、救助一批、助学一批 ” 的要求,深入推进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到户、生产发展到户、技能培训到户、教育助学到户、危房改造到户 “ 五到户 ” 工程。加快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小型农田水利、电力、道路、信息网络等项目建设。到 2016 年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

 整体脱贫、 13 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责任单位:市扶贫移民局)

 (2)开展城市精准扶贫 。构建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廉租住房等全方位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城市贫困人口 “ 建档立卡 ” 工作,实行 “ 一户一卡、一户一策、一户一结对 ” 。出台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奖励政策,建立弱势群体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企业岗位定向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就业率。利用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市低保等政策,对城市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失去劳动能力者等群体实施兜底脱贫。健全扶贫攻坚考核督查、资金管理机制,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彻底脱贫。(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2. 发展教育事业

 大力实施 “ 教育强市 ” 战略,增强教育对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到 2020 年,教育综合实力和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常德市前列,初步形成 “ 城乡一体、一校一品、活力迸发 ”的津市教育品牌。(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按照 “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 ” 的发展思路,推进一镇(街)一高标准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加强村级幼儿园、社区幼儿园的建设,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 十三五 ” 期间,打造 1 — 2 所特色品牌幼儿园,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 80% 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2)均衡发展基础教育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到 2020 年,小学六年巩固率达 97% 以上,初中三年巩固率达 96%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 90% 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对建档立

 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大普职分流比例,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积极筹建湘西北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扩建和职教中心建设工程。到 2020 年,职业中专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省级和市级重点专业比例占专业总数的 40% ;建成省、市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2 个,校企深度合作实训基地达到 5—6 个。(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4)积极发展特殊教育 。加大特殊教育发展力度,构建完善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体系,保障残疾儿童接受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权利。到 2020 年,除丧失学习能力的儿童外,力争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 。实施市特教学校搬迁工程,将其打造成澧水流域具有一定办学特色的特教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5)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以津市电大为依托,提升成人教育办学水平,建设社区教育、农民教育阵地,整合教育资源,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丰富教育形式,促进社区教育、农民教育快速发展,逐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6)完善教育基础设施 。全面推进津市一中美丽校园建设,完成津市二小新校区建设,对津市三中校园办学条件进行升级改造,加快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建设进程。以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为平台,推进 “ 智慧教育 ” 工程,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 “ 三通两平台 ” 建设,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长效机制。到 2020 年,教育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4% 。(责

 任单位:市教育局)

 3. 推动科技创新

 (1)突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优化科技创新社会环境,加大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生物医药和健康食品、汽车零部件、轻纺工业、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加快食用菌研究所建设,开展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到 2020 年,产值突破 10亿元大关。引导企业加大高新科技投入,加速科研技术成果转化。(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2)打造科技创新的人才高地 。坚持人才首位战略,

 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新模式,引导规模以上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培养一支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3)提供科技创新的保障平台 。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设立适应科技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税收保障政策。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逐步实现企业孵化器从综合通用型向专业细分型转变。完善企业基础数据库平台、项目申报与跟踪服务平台、经济情报信息平台、智能物联网平台建设。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加强技术交易平台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责任单位:市科工局)

 4. 完善医疗卫生事业

 推进健康津市建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分级诊疗,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

推荐访问:津市市 分解 清单
上一篇:高考历史考点专项练习-交通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变迁
下一篇:对于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结讲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