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经济学类论文【西部地区环境资源专题研究】

来源:日记大全 发布时间:2020-03-20 点击:

   

  

 西部地区环境资源专题研究

  

  

 【内容摘要】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类型和气候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多变,资源承载能力较低。受此影响,至今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仍旧分布在西部地区。实践证明,西部地区要摆脱贫困,必须要坚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凋发展,特别是要通过人类的积极活动实现生态环境的重建和恢复。还要制定促进区域发展的各项有利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化带动贫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贫困地区 环境资源 经济 协调发展

  

 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世界面临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技术经济、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环境恶化等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我们有必要用系统的发展思想

  

  

 ,处理和协调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一、西部地区贫困特征及其根源

  (一)西部地区贫困特征

 1.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灾害频繁,加之千百年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大多数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且趋于恶化。这些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和喀斯特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或是干旱缺水,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合理(黄土高原地区);或是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如喀斯特地形地表水渗漏严重);或是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或是上述特点兼而有之,地形条件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人迹罕至,有些地区甚至不适宜人类生存(青藏高原)。

 2.地处偏远,交通极不发达,信息闭塞,商品流通不畅,缺乏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多处于闭塞和边远地带,山大沟深、环境恶劣等因素使得交通、电力和通讯等各项基础建设十分困难。贫困区缺乏与外界沟通的渠道,物资交流极不通畅,外界的生产生活资料难以运进区内,区内的资源和产品也难以运到外部变成商品,即使运出区外,也因昂贵的成本丽缺乏竞争优势。

 3.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西部贫困地区人均土地面积虽然不少,但山地比重太大,农用土地生产力太低,口粮难以自给。贫困地区大多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水质低劣。除了气候干旱原因,地势陡峭难以蓄水和山区财政困难无力建设水利设施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贫困区基础设施薄弱还体现在能源短缺和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许多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方至今还没有通电,国家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确定的8000万人口所在地区都是缺电地区。

 4.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耕地越来越少,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差。凡是贫困地区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地区,形成“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截至2011年,贵州、云南、**、青海、宁夏、**6省区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分别为5.95%、7.2%、10.3%、8.31%、8.97%、10.57%,可以看出,除贵州外,其他5省区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5.84%的水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高速增长,必然降低人均资源占有量,降低人均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恶化了人的基本生存条件。最直接的表现是人均耕地不足导致的口粮短缺,人口发育所必备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满足,人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还由于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条件差,文化和基础教育条件极不齐备,加之贫困家庭无力负担众多子女的教育经费,使得儿童入学率偏低,入学儿童辍学率高,很多人终身失去受教育机会。

 5.在我国西南和西北贫困山区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极其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其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还保留有原始社会的痕迹。据朱风岐和郭来喜的研究,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9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涉及5个民族自治区.24个自治州,并包括44个民族县的全部。有些民族聚集区由于靠近内地,经济较为发达;有些聚集在边远山区的瑶、苗、藏、回、土家等民族经济文化落后,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大都靠国家救济,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还有一些民族聚集区,其新中国成立前基本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二)西部地区贫困根源

 1.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所决定。西部贫困地区多是生态环境严重脆弱区,且交通闭塞,物流、人流、信息流极为不畅,资源短缺,或即使有资源也难以开发利用,或资源利用不合理,逐渐形成了生态环境恶化

  

  

 ——生产及生活水平低下的恶性循环,造成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沿海和东部平原地区的结果。严酷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难以合理利用是贫困地区人民摆脱贫困的首要障碍。

 2.贫困地区人民自身因素所决定。人口素质低是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主观原因。低素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健康水平低,身体素质差;二是人口文化、科技素质差。上述原因加上山区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形成了山区人口特殊的文化特征,即保守而不开放,排他而不兼容,崇尚个性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特性使得山区人VI对新鲜事物、新知识产生一种本能的排斥,对外部社会的文化、经济和技术的介入不自觉的抵制。

 3.历史原因和政策上的偏差所决定。战乱、民族矛盾和疆域纷争,导致我国边远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的分配较多地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曾经一段时期,中央政府对于边缘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基本政策是满足其最低生存需要,而对这些地带的工业化和传统农业的改造问题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这种政策上的偏差,客观上加大了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差距,扩大了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贫富差别。

  

 二、环境资源和经济现状研究

 (一)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

  

  

 西部地域辽阔, 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6.8%。人均耕地2.05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8倍;有33.95亿亩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86.69%;有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未利用土地5.9亿亩,占全国的54%。西部地区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38种;45种主要矿产中保有储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有24种,保有储量占全国33%~50%的有11种;全国97.2%的盐、86.9%的煤炭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全国22%的石油、28.5%的天然气储量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资源固然相对较丰富,是该地区的天赋资本,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这些宝贵资源毕竟还是有限的,过度的开采与浪费,会造成资源优势的消失,甚至出现资源劣势,同时资源浪费还会伴随着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严重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投入巨额资金,对石油、煤炭等资源大量开采利用。然而由于技术水平低和管理上的漏洞,致使这些造福于人类的资源,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者甚至达到危及生命的地步。

 (二)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

 建国以来,我国曾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对西部生产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受人为和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局面还没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首先,北部地区沙漠化程度严重,沙漠以每年0.5公里的速度南移

  

  

 ,出现“沙进人退”的恶劣局面,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空间,使人们的生存活动范围日益缩小。据统计,我国常年1至4月的平均有11.5次浮尘和扬沙等恶劣天气,可以看出其频率之高。

 其次,草原退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据统计,**草原年均退化167 万公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32亿元。若按30年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是**草原畜牧业50年总产值的1.42倍。青海省7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并呈整体退化趋势,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占总草场面积21%,生态资产损失量达4.38亿美元,占全国总价值损失量的13.16%。**草原总面积为0.82亿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0.66亿公顷,目前草原退化面积已经达到0.43亿公顷,超过草原总面积的50%,其中,重度退化草原占总草原面积的23.1%,中度退化为32.3%,轻度退化44.6%。草原生态资产损失量达3.4亿美元,占全国总价值损失量的10.22%。**目前85%的天然草地处于退化之中,其中严重退化面积已占到30%以上,草地生态日益恶化。草原生态资产损失量达3.4亿美元,占全国总价值损失量的10.1%。

 第三,水土流失日益加剧。长期以来,随着西部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为满足持续增长人口的生存需要,人们大量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对环境索取不断增加,结果使耕地表面土壤大量流失和浪费。每年有成亿吨泥沙输入长江、黄河,泥沙淤积所造成的江河洪水灾害,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国家一大忧患。人口增加、乱垦滥伐、扩大耕地、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必然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对经济发展的永续承载力。这种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对立,无疑是由掠夺式的人口行为造成的

  

  

 ,而掠夺式的人口行为具有经济主导特征,即人们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之上。

 (三)经济发展缓慢,企业装备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较小,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东部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有关部门在2002年的调查显示: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东部沿海地区的40%。被国家列为重点扶贫的592个县中,有487个在中西部地区,其中全国23%的贫困县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农业是西部绝大多数地区的支柱性产业,但基本上是粗放式经营,表现出结构简单、效率低下、模式单一的特点。工业主要以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且由于总体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原材料加工深度不够,资源能源的利用率低,社会最终产品仅占原料投资量的20%~30%,造成“三废一尘”排放量大,城镇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省的调查,1998年,省内重点企业关键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5%左右,2/3的设备属于国内一般水平或落后水平。一些企业的设备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如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传统工业占89.1%,新兴工业仅占10%左右。西部国有企业技术水平低下,使得技术进步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中贡献较小。由于技术进步贡献所占比重较小,全要素生产增长率在产出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也一定较低。

  

 三、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一)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西部作为一个辽阔的人口众多的区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各地的自然条件又千差万别

  

  

 ,整个西部仅选用以资源开发为导向、以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一种产业发展导向不符合实际。有学者认为,西部的发展应是多元的导向,即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坚持和提倡资源开发导向、资本密集型导向、劳动力密集型导向与高技术导向同时存在、同时并举的局面。笔者认同这种观点。当然,多元并不等于每个省区、区域都多元,而是要针对西部内部区域的差异和特点,有的以资源开发导向为主,有的以高新技术为主,有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有的还要以农业开发为主。更重要的是,各种类型开发应形成相互协调的大系统,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并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层次提高,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和竞争的需要。

 西部地区的优势资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和畜牧资源,对全国都有重要意义,不开发是没有道理的。回避资源开发,实际上就等于束缚了西部的手脚。抓住当前国家开发西部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的良好机遇,以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提高资源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是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关键。在资源开发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政府要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倾斜,加强和先进地区的经济合作,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资源产业超前启动,形成一批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在此基础上扩大增长效应和极化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综合治理,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

 对西部地区这样一个生态脆弱且已经恶化的地区,开发与治理的关系本来就显得异常复杂

  

  

 ,既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路子,又不能因噎废食。唯一可行的是在综合开发中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环境整治,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制定生态恢复治理检验或验收标准。综合治理的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要摈弃传统的“竭泽而渔”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即必须改变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同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工业污染防治要从终端控制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区域综合治理转变。要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审查,使每个环节的废物产生量最小化,以达到排放的废物量最小。对产生的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减轻对环境的损害。对生产类型相同,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宜强行停或并,实行集中控制,以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和发挥技术优势。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技术起点要高,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要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科学技术手段,制止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

 农业主要以水土资源开发为中心,创建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高效良性生产结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以粮食换生态的优惠政策,在大江大河上游地区禁止森林砍伐,在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绿化荒山荒地,恢复林草植被。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

  

  

 ,切实保护好现有植被,避免由于人为破坏而造成新的土地沙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根据西部地区的地理特点和二十几年的经验,发展以梯田为主的旱作农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可起到积水积土的双重作用。在粮食生产保证人民温饱的前提下,应适度减少耕作面积,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发展以经济林和灌木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鼓励农民兴修水利和大面积种草,控制西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防沙与治沙方面,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积极治理。当前一定要加大防沙力度,防止沙漠的进一步扩张,转变过去重治理,轻预防的认识误区,认真处理好防沙与治沙的关系。畜牧业发展与草场保护方面,要通过制止过度放牧,实行轮封放牧等保护性措施,恢复退化草地的综合功能,认真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草场保护的关系。

 (三)实施移民搬迁,异地脱贫

 在我国贵州、**、云南、四川、**和黄土高原等地的边远贫困山区,由于石山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人均耕地少、灌溉饮水困难、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极端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广大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难以改善,就地脱贫已不可能。对这些群众的脱贫问题可实施移民搬迁,异地脱贫的办法。移民搬迁形式多样,可组织贫困区群众到较发达地区务工或利用政府资助办产业,或在贫困区选择条件较好地方办开发区吸引贫困群众到此定居,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或者将贫困区居民部分或全体搬迁到经济较发达地区,建立新的聚落,重新开展生产、生活。

 移民搬迁是解决极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可行方法,但必须关注搬迁群众的自觉参与意识,变

  

  

 “要我迁”为“我要迁”,从而使贫困群众“搬得出、脱得贫”。

 总之,在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用系统的思想认真解决发展中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使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早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安国七五科技扶萤论文集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黄困理论**:**人民出版社,1995

 [3] 石山山区综合开发——山区羹设的新起点生态经济,1997.(1)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5] 束凤岐中国反赞硐研兜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6] 郭来喜赞田——人类面临的难惠(云南民族地区簧田类型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 陈钊山地文化特征及其对山地区蛾经济发晨的影响山地学报.17(2)

 [8] 

  

  

 中玉粘,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晨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地理科学进晨,1998.18(4)

 [9] **浩推动山地学学科建设。促进山区可持续发晨山地学报,2001.19(4)

  

 本文来自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

  

推荐访问:西部地区 专题研究 环境
上一篇:党小组活动记录本范文 ***社区党小组生活会活动记录
下一篇:商业联盟合作协议书 联盟商家互惠合作协议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