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来源:初中周记 发布时间:2020-08-16 点击:

 教育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汇总

 简答题部分

  一. .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特点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播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 .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的永恒性 2.教育的历史性 3.教育的继承性 4.教育的长期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6.教育的生产性 7.教育的民族性

 三. .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四. . 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1.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和无等级性(平等性)

 2.教育没有脱离生产劳动 3.教育具有原始性

 五. .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哪几方面?

 1.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阶级性 3.等级性 4.道统性 5.专制性 6.刻板性 7.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六. . 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公立化)

 2.教育的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法制化)

 七0 .20 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 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国际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八. .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九. .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十. .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化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十一. .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十二. . 教育对 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十三. .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学校教育)

 4.个体主观能动性

 十四. .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十五. . 学校教 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十六. .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理想

 十七. . 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

 1.导向作用(规范作用)

 2.激励作用 3.调控作用

 4.评价作用 5.选择作用

 十八. .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十九. . 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十. . 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发展状况 5.民族文化传统

 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十一. . 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

 二十二. .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二十三. . 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3.努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二十四. . 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二十五. .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因材施教 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二十六. . 教师职业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职业心理健康

 二十七. . 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有哪些?

 1.对待事业--终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二十八. . 教师的综合 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二十九. .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专业自我的形成

 三十. .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 2.入职培训 3.在职培训 4.同伴互助 5.自我教育

 三十一. .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阶段

 三十二. . 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该做的主观努力

 1.善于学习 2.恒于研究 3.勤于反思 4.勇于实践

 三十三. . 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4.学生是责权主体

 三十四. . 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那几个特点?

 1.可塑性 2.依赖性 3.向师性

 三十五. .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表现

 1.自觉性,也称主动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2.独立性,也称自主性,这是自觉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形式 3.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

 三十六. . 现代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三十七. . 学生是发展的人表现在哪几方面?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三十八. . 学生是独特的人表现在哪里?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十九. .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表现在哪几方面?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四十. . 师生关 系的作用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四十一. . 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四十二. .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2.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3.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4.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四十三. . 课程类型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4.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6.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7.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课程

 四十四. .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四十五. . 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 2.课程标准 3.教材

 四十六. .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7.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四十七. .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的趋势 2.由“双基”到“四基”的趋势 3.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趋势 4.加强课程综合化与实践性的趋势 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趋势 6.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7.课程法制化的趋势

 四十八. . 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四十九. .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五十. . 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五十一. . 教学过程认识的特殊性体现在哪?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引导性 5.认识方式的简捷性

 五十二. .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五十三. .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五十四. .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原则

 五十五. . 班级授课制的特点

 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按课教学 3.按时授课

 五十六. .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3.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4.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 5.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教育的作用 6.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十七. .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过分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实践性不强,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 3.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5.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五十八. . 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4.探索个别化教学

 五十九. .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5.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六十. .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教学的重难点 3.课程性质和特点 4.学生年龄特征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六十一. . 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1.备课 2.上课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六十二. . 写好三种计划包括?

 1.学期(学年)教学计划 2.单元或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即教案

 六十三. .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求理论联系实际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六十四. .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教学问题 2.提供反馈信息 3.调控教学方向 4.检验教学效果

 六十五. . 教学评价的类型

 1.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3.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六十六. .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目的 2.评价功能 3.评价观念 4.评价内容 5.评价方式 6.评价主体 7.评价过程

 六十七. . 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六十八. .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与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六十九. .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 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8.知行统一原则 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七十. . 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员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七十一. . 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法 2.榜样法 3.实际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

 5.品德评价法(奖惩法)

 6.品德修养指导法 7.角色扮演法 8.合作学习法

 七十二. . 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基本功能)

 2.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

 七十三. . 班级管理的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 2.班级平行管理 3.班级民主管理 4.班级目标管理

 七十四. .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七十五. .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七十六. .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艺术家)

 七十七. .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4.建立学生档案 5.操行评定 6.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7.个别教育工作 8.班会活动的组织 9.偶发事件的处理 10.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11.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知道课余生活

 七十八. .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 2.自主性

 3.灵活性 4.实践性 5.广泛性

 七十九. . 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人活动

 八十. . 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2.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3.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4.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论述题部分

 一. .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部分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全面发展教育不是均衡教育,更不是削弱个性的教育。

 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德育是“五育”的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

 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二. . 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存在的主要问题--片面追求升学率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和过度的应试倾向给我国教育造成了很大危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二是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主要是知识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 ①这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③中小学本身也应积极进行改革

 三. .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方面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④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⑤发扬教育民主 ⑥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⑦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⑧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学生方面 ①正确认识自己 ②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 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②加强学风教育 ③改善校园人际关系

 四. . 教育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③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存在内在机制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①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③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要防止两种倾向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④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五. . 一堂好课的标准

 从教师教的方面看,基本标准有: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 从学生的方面看,基本标准有:

 1.学生注意力集中 2.思维活跃 3.积极参与 4.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六. . 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知即品德认知,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情即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我们对学生应该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

 七. . 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八. .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策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推荐访问:教育学 汇总 简答题
上一篇:有关县基础教育五项督导自查报告
下一篇:交通行业-安康市公务用车车联网管理云平台项目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