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职级制现实意义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20-09-11 点击:

  校长职级制的现实意义:杜绝“校长独善其身学校一塌糊涂”2017年许多地方都开始了校长职级制的实施,如果说前几年还是北京等地做探索的话,那从2017年开始,许多地方都已经走向了不可回头的实施。相信2018年校长职级制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校长职级制的开展,“校长职务化、校长官员化、校长行政化”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校长职业化、校长学术化、校长专业化”。校长任命将从上级行政部门主导逐步走向靠实力说话,能上能下。这样一来,“校长”这个角色就彻底成为了为师生发展服务的角色,学校教育将经历一次从“官本位”走向“人本位”的深层次变革。现行的校长任命几乎都由上级行政部门主导完成,校长也是一个只能上不能下的职务,需要调整时一般需要保留校长现有公务待遇,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徒增了许多不必要的空职、闲职。在实际工作中,想做事,会做事,能成事的人无论在哪一个岗位都是能做事的,但不想做事,不会做事的人基本上很难找到一个能成事的岗位。校长职级制的实施将会为大量想做事,会做事的人开放出成事的机会和空间,让“能力”成为选拔的主要标准。校长职级制的推广首先带来了校长评价方式的变革,但将变革推向深入的一定是对校长工作内容评价的变革和评价本身的变革。一、校长职级制评价的难点校长职级制评价的难点在于明确评价的目的,制定评价的标准。对校长的评价应该从“曝光不好的”“鼓励好的”这样简单、二元的思路转变成“评价是一种标准的公示”。评价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评价标准的设立让更多的校长明确工作的方向,工作得更有成就。校长职级制评价的目的不是简单的评价校长工作,对现有校长而言,评价就是通过评价标准的设立,让更多校长明确工作方向,工作得更有成就。而对潜在校长而言,则会通过校长职级制评价的开展,鼓励更多人明确校长工作职责,进行更多校长人才的储备。对校长职级制评价标准的设定直接影响评价的方向。标准设定的不科学将会导致校长工作方向出现偏差。,甚至会导致校长职级制举步维艰。二、校长职级制评价的重点校长作为学校一把手的首要职责是管理运营好学校,确保为师生发展提空优质的环境与资源。但在现实中,有校长并不具备良好的运营和管理能力,索性一门心思自己“做学问”当“专家”,反正时间一到自然会有他人去接手,个人待遇只要能安全着陆,就会只升不降。或者至少保留原待遇这样一来,学校就成了校长个人晋级的跳板,对学校师生都造成非常糟糕的影响。校长职级制推广的现实意义就是要把校长与学校办学业绩进行挂钩、捆绑评价,以此杜绝“校长独善其身,学校一塌糊涂”的情况。在进行校长职级制评价中,除了政治方向等基本内容以外,以下10个方面应该作为校长职级制业务考察的重点内容:一、评价学校的学生培养状况。首先应根据学校现有生源状况对学校进行评估,过程性和终结性的评估应指向“学校是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样的目的,如果评估仅仅指向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会导致各个学校之间进入生源抢夺大战,恶化教育生态。这是典型的“制度使人变坏”。一所学校的意义不是把好生源、好师资聚集在一起取得好成绩。学校作为组织存在的意义是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最好的成长。因此,评价学校的学生培养状况,要遵循“增幅”和“过程性”的原则,根据学校为学生培养所做的努力对学校进行评价,量化标准多元。二、评价教师团队的成长情况。教师团队是教育事业的财富,学校让教师团队成长为教育的生力军是学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教师团队的成长不应只重视学历提升、获奖多寡,更应重视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升,理念的转变和教师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评价,应重点关注学校针对教师团队现状做了哪些培养工作,有何成效,对学生成长有何帮助等具体、可量化的方面。三、鼓励学校进行家校合作。每一所学校的家长群体构成都不同,学校的家校合作模式不能进行简单复制和移植。“家校合作共同育人”是探索的前提也是探索的方向和目标。校长是否带领学校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进行多种模式的探索,而非简单使用是否有家长委员会,是否有家长课堂等单一量化标准,应该成为对校长考核的重点内容。通过家校育人结果的呈现进行学校评估是对校长学校运营能力的深层考核。四、鼓励学校开展自主教研。学校的教研就是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每所学校都能主动解决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就变成一个高效能的组织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自主教研的评价应该从“文山会海”走向“实效评价”,从看文件、听汇报走向开学看规划、期末看效果。学校自主教研的开展某,是学校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学校自主教研的领头人一定是校长,校长的学术领悟力和学术实践力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五、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核心,立德树人的落实必须依靠学校课程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评估应从“开齐课程”的要求逐渐向“课程建设”过渡。鼓励学校进行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的探索。教育行政部门若无法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指导,只重视数量,就会使学校陷入疯狂开社团活动的误区中,延误学校课程建设的时机,导致学校课程看起来繁花似锦却无实效。另外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都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进行课程建设绝不仅仅是搞活动,而是要通过课程实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课程建设进行评价的重要意义。六、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常规管理的评价应从人、财、物的高效使用、资源的合理搭配等方面进行考察。早年进行的ISO9000认证将企业的管理方式引入学校无非也是想要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但企业标准未必适合学校环境,随后这项工作不了了之。其实学校管理并不复杂,所有管理的目的都是为师生服务,学校常规管理的流程和秩序是保证学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七、学校文化对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都会产生强烈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绝不仅仅停留在学校外显、硬件文化的建设上,这种“装修式”的文化建设见效快,易量化,可以说深受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喜爱。但是,这种“面子工程”的评价方式,本身对学校文化就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学校行为和文化走向一种敷衍和功利。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价应从学校的定位、立意、品位、育人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促使学校拥有健康的文化场。八、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品牌建设的评价有助于学校对办学行为的规范和自查自省。学校品牌建设是学校组织化特征的体现,也是学校走向良性发展的体现之一。学校品牌建设的评价指标是多元的,学校品牌的建设是学校文化逐渐固化、传承的过程,有助于学校保留良好传统,进行文化传承,同时也有助于督促学校与时俱进,加快自身调整的步伐。九、学校管理团队的培养是学校持续发展实力的体现。梯队型管理团队的培养要破除“教而优则仕”的传统路子,大量挖掘有管理潜能、熟悉业务的新型管理者。管理团队的培养会提升学校办学和管理品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团队培养的评价应着重在梯队建设、技能提升、理念前沿,实效呈现等方面。将学校落后的管理局面通过管理队伍的打造进行改变。同时为本区域储存学校管理干部。十、每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根基不同。学校评价如果放在同一起跑线难免有失公允,甚至会无形中增大校长、学校和教师的压力。同时,同一起跑线的评价方式会促使家长选择现有的优质学校而无视成长性高的学校,这是由不恰当人为评价带来的教育不均衡。许多现有优质学校的绝对教学质量并非优秀,仅仅因为其生源优于其他学校,在以成绩论成败的评价体系里,这些学校脱颖而出。进行学校评价时,将学校作为独立个体,以学校个体现状进行评价是相对客观、公正的。校长职级制评价看起来复杂,但实际并不难。把握好评价的目的,设置好评价的标准,就能顺利达到以评价促发展的结果。

推荐访问:校长职级制工作总结 职级 现实意义 校长
上一篇:04“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
下一篇:竞聘内科副主任工作思路和打算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