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奇人”孟照彬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20-08-15 点击:

 “教育奇人”孟照彬 12-05-23

  作者:

 《人民教育》 记者 任小艾 朱哲

 EEPO 有效教育 如果说工业核心技术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那么教育的核心技术将会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孟照彬

  他是一个能够为国家创造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人,因为他手里握着可以改变中国人才培养方式的金钥匙。设想:当一流水平人才的培育之门被打开时,那令人惊慕而丰厚的宝藏将呈现于世。这个能够创造教育奇迹的人,就是声誉日隆的教育专家——孟照彬。

 孟照彬透露:“当今这个时代,不仅工业革命有核心技术,教育革命也有核心技术,中国人如今已经破解并掌握了培养一流水平人才的核心技术,民族素质的改变就在当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因此,越早认识他,使用他,这个改变就会早一天到来。

 《东西方教育走势图》,是记者看后留下深刻记忆的寻宝图,是孟照彬 82 天不分昼夜,用几乎与世隔绝的方式,集二十几年的研究精华,呕心沥血绘制出来的宝藏中的经典。图中汇集了古今中外 70 多位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名家。从远古走来,直至今朝,从孔子、孟子、春秋战国„„的东方走势,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的西方走势。他用两条走势线,根据不同时期影响最大的标志性人物在教育流程上的作为和特殊事件作为修订参数,绘制出三千年教育变革的发展走势。

 教育走势图中最扎眼的,是走势最后的终端,明显地标示出了“MS—EEP0 孟照彬 1996—2020”、“MS—EEp0 孟照彬 2020—2040”字样,即孟氏有效教育启动、初步形成和走向世界前列的时间。孟照彬的自信,绝非狂傲和枉然,因为在他手中真正拥有实现这一目标的秘密武器。

 二月的北京,料峭的寒风挡不住春的萌动。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记者在北京中育教育研究所,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孟照彬教授,他刚从西部贵州实验区培训教师归来。说起 EEPO有效教育,这个在不少人眼里,带有许多传奇色彩的教授,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全中国找不到第二个” 1999 年初夏的一天,北京,晚上 19:00 整。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间报告厅内,孟照彬正在连接投影仪和电脑。他应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所长裴娣娜教授邀请,为 70 多位教授和博士生作报告。当时,孟照彬在教育界名气不大,人们对他的了解不多,但看到他正在安装的设备,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 20 世纪90 年代,即使是在北师大,便携式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也不多见。

 《科学技术引发的教育革命——五大教育猜想的思考》,当报告题目出现在白色墙壁上的时候,听众开始小声议论:“这个人是谁啊?真够狂的!”“是啊,竟然提出五大教育猜想!以为自己是哥德巴赫啊!”有人开始掩口轻笑。

 38 岁的孟照彬没有顾及这些,他镇定自若,侃侃而谈,从教育现代化的建设,讲到九大技术体系及 36 项教育功能的转换,一边讲,一边用电脑演示化学分子结构、物理反应等虚拟内容。听众从躁动到渐渐地安静下来,整个会场沉浸在孟照彬新颖的讲述之中。两个小时过去了,几乎没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这是我研究的五大教育猜想之一。”孟照彬想以此来结束这场报告。话音刚落,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时,一位老教授举起手:“孟教授,你能不能把另外几个猜想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想听听。”报告又延长了 1 个小时,已经是晚上 10 点了,听众一个没走,会场不断出现掌声和提问,因为孟照彬还有两大猜想没有讲完。

 最终,这场报告一直持续了 4 个半小时。午夜时分,裴教授不得不强行宣布:报告结束。她总结说:“这场报告,让我们知道了这位西部的年轻人在研究什么,这是具有国家视野和国际水平的系统性研究,我们应该向孟教授表示敬意。”掌声再次响起,有钦佩,更有震撼。

 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改革一向如此。

 “孟照彬提出五大教育猜想,简直是异想天开,不知天高地厚。”北师大报告之后,孟照彬的五大教育猜想在全国教育界引起反响,有人劝他放弃,有人开始嘲讽,甚至公然否定。

 来自他人的反对,孟照彬并不惧怕。他知道这是改革进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声音,早有准备。他真正担心和关注的,是基层的声音和基层的问题。

 在指导一线的校长、教师进行教育改革时,孟照彬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孟教授,你的理论讲得很好,能不能现场做给我们看看?”对于这个问题,孟照彬内心有些忐忑。他曾经在某中心城区的几所实验校,尝试给中小学学生上课。记得有一次,因为放入的研究项目比较多,教材内容没讲完,下课铃就响了。这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你看,连专家都上不完课程要求的内容,更别说我们普通老师了,孟教授的方法有问题。”这件事闹得城区尽人皆知。

 在改革早期,任何暂时的不良效应都会被迅速、无限地扩大,如果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可能会前功尽弃。实际上,教育改革的难点并非只此一项,真正的困难在于,任何好的方式方法都面临着潜伏期和迟效性,这是教育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再好的理论和方法用于教育学生,都不可能立即见效,这是很多专家教授不愿意“下水”的原因。然而“不进行教育实践,用纯理论研究和逻辑推测来指导改革,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孟照彬对此非常清楚。

 现实逼着孟照彬“下水”实践。一方面是基层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研究的需要。在与中外专家广泛合作、查阅大量文献和著作的基础上,孟照彬研究出世界上成形的教法有 360 多种,学法 50 多种,他需要逐个验证、筛选,对不符合国情的项目加以改造对没有的项目进行创新。

 然而“下水”实践,绝非易事。改革的进程,困难重重。

 首先就是时间和经费问题。原有教授岗位的工作已经应接不暇,为了研究还要大量外出调研、培训、上课实践;没有研究经费,甚至出差的费用都需要自行筹措。在早期研究阶段,孟照彬采用免费培训的方式,换取差旅费和实验班、实验校。幸好当时孟照彬并不孤单,康继鼎、辛勤、曹志强、郝春雷等一批忧国忧民的专家学者经常放弃课酬,和孟照彬一起,努力做中国教育改革的推动者。

 一次,孟照彬和几位专家到一个地区作报告,刚结束便有人举手提问:“如果因为改革,学校的中考高考成绩下降了,谁负责?”“要使用新的教法学法,教材内容处理不完怎么办?”“上级不支持怎么办?”„„听到如此多的质疑,有位专家忍不住说:“如此前怕狼后怕虎,

 改革如何进行?我提议,愿意改革的留下,不愿意的就请离开。”转眼间,上百人的会场走得只剩下五六个人。

 基层校长和教师对改革的疑问是最大的阻力。至今,这种质疑依然顽固地存在。况且,改革不是靠一次报告或一次培训就能完成的,有些学校后续工作不跟进,却以“看不出效果”或“家长反对”、“学生不喜欢”等理由中途放弃。“假改革比不改革的危害要大很多”,为此,孟照彬不得不研究出一套科学、严格的检测体系,学校是否执行培训的内容,做的程度如何,一测便知。另一方面,“基层有反对的声音说明教师和学生已经严重疲劳,厌学厌教,他们不愿意再增加额外的研究负担,而这也恰恰说明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此外,还有孟照彬从未想到的困难,比如学科问题。一次讲座中,孟照彬以数学学科为例讲解课型方式,有人提问:“孟教授,你这种方式对数学学科有效,我们语文不适合。”当他以社会学科为例时,物理、化学老师会说:“用这种方式上课,理科就砸锅了!”以小学的教材为例,中学教师看后会说:“小孩子玩玩可以,知识点、考点没几个,中学不能这样。” 现实的种种状况不仅逼着孟照彬“下水”,还逼着他成为“全才”。作为一个执著推行教育改革的专家,他慢慢走上了一条十分艰辛却又十分必要的道路。在培训现场,他的课堂调控万无一失,可以随时上示范课,而且能从听众给出的任意素材引入课题;他可以让任何类型、任意学段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学得开心,学有收获;他不仅能上高中的课、小学的课,理科、文科的课也能上,就连音体美、班会课都能上。这让一些专家感到不可思议,孟照彬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他们的敬重和赞誉:“你真是中国第一人,全中国找不到第二个!” 第二次上大学 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人”的孟照彬,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78 年,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高考考场。孟照彬看着数学试卷发呆,好些题目都不会做。孟照彬从小学开始喜欢篮球,初中到高中期间,他几乎没怎么上课,篮球训练、比赛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的数学是最差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赢得高考的胜利,不能强攻,只能智

 取。他曾仔细研究高考题,发现数学学科中的文字题和几何题分值比例较高,于是集中精力学习了这两种题型,便走进了考场。

 其实,他可以不必那么费劲地参加高考。作为地州级少体校的篮球队队长,他曾带领这个初高中篮球队在省级比赛中 3 次夺冠。省地体工队的领导对孟照彬说,只要他愿意,就可以留在体工队,或者通过简单的例行考试保送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前身)。但孟照彬却一口回绝了这个绝好的机会。他并非草率决定,而是做了慎重的自我分析:兴趣和爱好截然不同,篮球只是自己一时的爱好,并非真正的兴趣。

 孟照彬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将军。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小学教师,他童年的寒暑假几乎都在军营里度过。父亲常带孟照彬去爬山,给他讲解制高点的意义,讲战斗故事。回校后,他会带领小伙伴构筑碉堡,用石子做武器,跟另一所学校的孩子打仗。一天,一个顽皮的小孩扔石块时,不小心砸到了孟照彬的右眼,顿时血肉模糊。经过救治,虽然保住了眼睛,但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到 0.2,直到高中也没有治好,考军校、当将军的梦想破灭了。

 随后,孟照彬有了新的理想:做一名像将军一样的管理者。管理成了他的兴趣所在。

 因此,即使参加高考前途未卜,他也不后悔放弃北京体育学院。从小到大,父母亲都没有干预过孟照彬的决定,对于这次生死攸关的高考,也只是默默地支持他。

 当时,很多人无法理解孟照彬的选择。这个当地的“小名人”有个习惯,外出打球、训练总是随身携带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领袖著作。他带着这些书籍可不是用来消遣,而是在比赛和训练的间隙认真阅读,还写了厚厚的几本读书笔记。“这个孩子从小喜欢读领袖作品,将来必成大事”,有些人很欣赏孟照彬,也有人非常不屑:“这么小的孩子能看懂马克思吗?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结果是,孟照彬不仅看懂了,还从中领悟到深刻的哲学思想,领悟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会使用战略与策略。渐渐地,他养成了遇事沉稳的性格,凡事从大局考虑,善于清晰地规划未来和稳扎稳打地推进目标任务。

 几个月后,成绩揭晓,丘北县 1200 多人参加高考,上线 12 人,孟照彬是第 12 名。不久,孟照彬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文山师专数学系。数学,这可是他最薄弱的学科。在他看来,数学与管理风马牛不相及,他拒绝入学。抵抗 3 个月后,接到又一份通知:如果不

 去学校报到,3 年之内不准高考!在有关招生部门的强制之下,孟照彬很不情愿地来到了学校。因为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孟照彬在数学系郁闷地过了两年,唯一的慰藉只有篮球。

 临近毕业,孟照彬做好了去县城教书的准备,然而学校出人意料地决定让他留校,因为篮球技艺超群,他成为篮球教练和数学教师。就这样,孟照彬平淡无奇地教了 7 年书,出专著、破格评讲师、担任政教主任„„这些都没能让他真正高兴起来,他始终没有忘却自己的兴趣。他大量购买、阅读管理类、文史类、传记类、哲学类的书籍和报刊,用以排解苦闷的情绪。

 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鸿沟太大,似乎遥不可及。然而,人生的转机却在某一天不期而至。

 一天,一个同事举着一张报纸跑过来:“照彬,我找到你想要的东西了,你喜欢的‘管理专业’,这里有啊!”孟照彬赶紧接过报纸一看,上面有一则招生简章:“云南教育学院(后与云南师范大学合并)教育管理系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由我国第一批留美回国的硕士教师和著名专家团队执教。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和领导干部经历者方能报考。”短短的几行字,对孟照彬来说,无异于发现了新大陆,他的眼睛开始放光。“别高兴得太早,离考试只剩 7 天了。”同事好意提醒。只要有一点可能,孟照彬就不会放弃。5 天闭门复习后,孟照彬参加了第二次大学入学考试。有多大的梦想,就有多强的动力,最终他如愿考取。

 孟照彬终于跨入梦寐以求的“管理”门槛,他称之为“幸福时刻的来临”。兴趣点一旦找到合适的土壤,就会进发出巨大的生命力,他完全投入其中。孔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苏霍姆林斯基„„一个个教育家犹如指路的明灯,强烈地吸引着他去探索。每天,教室的灯光总是亮到凌晨两点,周日也是如此。两年的时间,他把学校相关的专业书籍几乎读完,做了厚厚的笔记。当时,云南教育学院的师生都知道,有个叫孟照彬的学生不但篮球打得好,学习也非常拼命。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他开始选择性听课,有些学科干脆不去听讲,甚至拒绝参加考试。

 孟照彬至今感激云南教育学院管理系开明的领导和教授们,他们给了他最珍贵的两样东西:自由的空间和对个性的尊重。他们专门为孟照彬的选学选考一事召开会议:“像孟照彬

 这样有特殊潜能的学生,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他不去听课、不参加考试自有他的道理,我们可以给他潜能分——70 分。” 两次大学给了孟照彬两种不同的经历。文山师专的数学专业虽然是他不喜欢的,但他承认,如果没有数学专业的学习,不会造就他严谨的思维结构。云南教育学院的教育管理专业是他理想实现的沃土,在教授们的呵护下,他如饥似渴地、系统而扎实地阅读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的名著,大量广泛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通过第二次上大学的机会补足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破解教育的核心密码 教育也有核心密码?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教育就是拿着书本讲课,没有秘密可言。但孟照彬却不这么认为。从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开始,孟照彬用了 10 年的时间大量参与中外教育合作研究项目,广泛接触世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在与国外专家的合作过程中,外国专家的态度让他产生了疑问。

 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外国专家的讲解含混不清。指导学生把桌子围起来坐就是团队形态?团队与小组有什么区别?孟照彬充满了疑惑。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外国专家有所隐瞒,他们展示课的备课、反思环节从来不让中国人参加。虽然孟照彬邀请过许多外国专家来中国培训、讲课,参加各种研讨会,但从未有人正面回答过他的关键提问。

 1999 年 10 月份,孟照彬到德国考察。在亚琛大学,他对接待自己的数学学院院长开门见山地提出请求:“德国、美国、苏联的教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你们培养出了大量一流水平人才。我希望能在这里学到一些实质性的内容。”这位院长半晌不吭声,谨慎地回答说:“可能你会很失望,培养一流水平人才的技术和方法是国家最重要、最核心的机密,我们不可能把资料给你。不过,我们可以安排你到中小学的课堂听课,你自己观察、感悟吧。” 原来教育也有核心机密!“如果说工业核心技术能够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那么教育的核心技术将会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从那一刻起,孟照彬下决心要找到破解教育核心技术的密码。他开始“泡”在德国的课堂上,通过实地观察、研究、与学生教师交谈等方式,寻找破解的线索。

 一天,孟照彬按照惯例去亚琛综合中学听课。走进校园时,他发现七八个学生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孟照彬起初并没有在意,直接走进教室听课。4 个小时后,孟照彬走出教室,他惊奇地发现,校园里那些学生还在讨论。“是什么事情能让他们研究得如此津津有味,专注度又如此之高?”这引起了孟照彬的兴趣。他走到那群学生跟前,伸头一看,哇!他看到了一张自己从未看到过、外国专家也从未展示过的一张图表。“这张图表让我看到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奇妙之处。”直到今天说起这件事,他仍然难掩兴奋之情。

 孟照彬认为,这种图表就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梳理问题、逐步解决问题的技术操作表,他用 2px 和 5px 来表达。2px 即 2 次排序,第一次是依重要性排序,第二次是依重要性加可行性排序。“在 2 次排序的过程中,思维向度不断扩张,任何复杂的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的切入点,并形成详细的现实性和理想性方案。这是国外很早就掌握的核心技术,而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孟照彬大为感慨。

 “有时候核心技术就是这么一点,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在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探索中,如果少了这张图表和 px,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一句空话。”以此为基础,经过几年的努力,孟照彬研究出有效教育的主流课型之一——三元方式。这种课型是培养思想家、科学家、工程师的最佳方式之一,它特别适合在大中小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尤其适用于科学、物理、化学等探究型学科。

 教育的核心技术绝不止这一项。从德国回来,孟照彬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之中,立志于独立自主地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系列化的教育核心技术。他不断地调研、实践、研究,不断地假设、验证,以至于无法履行原有的岗位职责,在请假、辞职未果的情况下,孟照彬没有怨天尤人,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了决定:由单位人变成自由人,再由自由人变成社会人,彻底解放自我。他变卖了以前投资用的房产,自筹经费,潜心投入艰苦卓绝的全方位研究。

 在教育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直属于“短板”,广受诟病。而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第一步,通过持续研究,孟照彬又找到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操作步骤。

 一天,亲戚来找孟照彬求救,自己的孩子小明不会写作文,总是被老师批评。孟照彬一口答应:“放心,两次课就可以解决问题。”两次课?亲戚有些不敢相信。孟照彬并没有说大话,两节课后,小朗会写作文了,不久还当上语文课代表。

 第一次课,孟照彬拿出一支圆珠笔,问小明:“看到我手里这个东西,你想到了什么?”“就是一支笔呀!”小胡有些莫明其意。“通过这支笔,你能联想到什么?试试看。”“我想到——写字。”好半天,小弱小声说。“非常好,答案没有对错,只要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就能想到更多。”“我想到——作文本,用圆珠笔写作文。”“我还想到„„”在孟照彬的不断鼓励下,小弱努力打开思维进行联想。虽然只联想到几个事物,但他的思维模式开始被打破,创新的火花开始出现。

 第二次课,主题依然是笔。孟照彬引导小明从听觉、视觉、嗅觉、拟人性对话等不同角度观察、思考。“由这支笔你听到了什么?”孟照彬带有引导性的话语点燃了小明的思维。“我听到了制造圆珠笔的工厂里隆隆的机器声。”小弱兴奋地说。“很好,还有呢?”“我想到了圆珠笔的设计者可能是个女性,因为这支笔棱角非常圆润。”小胡的思维发散开来,并出现了跳跃,一连说出了 20 多个联想到的内容。

 这种训练方式叫思维向度训练。思维向度是创造性思维的第一个操作性指标。孟照彬敢于承诺只需要两次课,是因为“思维向度训练的潜伏期一般是 2—3 节课”。经过短短的两次课,小明可以在 10 分钟思考出 30 个向度,再下笔写作文就有话可说了,只要不偏离主题,一定能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

 功能转换度是创造性思维的第二个操作性指标。仍然以“圆珠笔”为例,把笔帽镶在泥塑上,它的功能转化为笔筒;再把它重新融化,可以制作成塑料薄膜„„至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得以实现。

 在传统教科书中,创造性往往会被定义为“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生产别人没有生产出来的物化产品”,这种描述性定义,虽然可以概括创造性的特征,但是无法操作。这项研究的突破在于 1981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罗杰·斯佩里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受此启发,孟照彬研究出常规课堂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系列方式,并

 且研究出具体的训练课型——哲学方式。这种课型彻底改变了语文、政治、班会课的传统教法,而且不需要专门的器材、设施,用孟照彬的话说就是“创造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人的思维是开发潜力最大,也是最值得开发的领域。真正的教育是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是它的高级形态,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这是我的教育思想之一,而且是可以操作的教育思想。”这就是孟照彬的神奇之处。

 实践教育理想的舞台 孟照彬的研究萌芽,开始于他做校长的一段经历。

 云南教育学院毕业时,教授们推荐孟照彬留校,但他却自有打算:“我的兴趣点已经找到,我离不开教育,但是要从事教育管理的研究,我必须把基层的履历走完:教师、班主任、处室主任、校长、教育局局长;我要熟悉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还要熟悉领导干部培训领域。而这种历程从基层开始更容易实现。”所以,孟照彬依旧回到了文山。

 作为文山州第一个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很快,孟照彬被文山州委、州政府任命为地州教育局党委委员兼政治处主任,分管州属十几所学校。因业绩突出,1993 年,32 岁的孟照彬走马上任,担任云南省文山师范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师范学校校长。

 孟照彬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很棘手,他要执行上届领导班子的决定:开除 3 个学生,处分 72 个学生。经过一番调研,孟照彬决定首先从常规抓起,改变校风和学风,努力做到不开除学生、少处分学生。

 文山师范学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校,学校体育、音乐、美术专业班学生数量多,而音体美专业的学生管理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上文化课,他们或者睡觉,或者闲聊,一般的老师根本管不住,因此,没有老师愿意给他们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孟照彬决定亲自给音体美班的学生上课。

 听说校长来上课,学生多少有点畏惧,没有人逃课。但是课上了不到一半,学生就“卧倒”了一片。为上好课,孟照彬做了精心准备,看到学生这种状态,他有点生气,便走到睡着的学生身旁,想叫醒他们。这时,他看到旁边一个听课的学生手红红的,便询问原因。原来这个学生为了不打瞌睡,用力掐自己。孟照彬意识到,这不是学生的责任,而是教学方法

 有问题。是自己的课不够生动?为此,孟照彬专门设计了一个讲故事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效果不明显。是课本知识太难了?他又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孟照彬跟学生说:“你们既然不太想听,那就相互交流一下吧!”当把一部分主动权交给学生时,他发现学生有精神了,三五个人围坐在一起,自然分成十几个小组,连瞌睡的影子都没有了。但不能让他们随便聊啊!“你们按分好的小组讨论一下我刚才讲解的内容,过会儿我提问。”孟照彬发现学生完全动起来了,听懂的学生教没有听懂的学生,比自己还耐心细致。随后的提问检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率大幅度地提高。

 此时,合作学习在国际上已盛行多年,然而孟照彬并不知晓其真正的价值和蕴含的技术分量。他凭着一种教育的本能,研究出这种没有多少理论支撑的合作性小组学习,最初目的只是为帮助这些调皮、学习热情不高的孩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恰恰是他研究的萌芽,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在课堂上照顾到善于听、善于看、善于想、善于讲,喜欢动、喜欢静等不同特点的学生?这些问题为他后来研究平台互动方式、要素组合方式等课型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后期与国外教育专家的合作研究中,孟照彬发现有 17 项学生活动经常出现在外国专家的展示课中,凡是经过这 17 项训练的学生,在课堂上变得非常“配合”,他开始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通过大量著作和文献阅读,他整理出 50 多种学习方式。但数量如此之多,如何让老师和学生掌握?这个问题困扰了孟照彬好几年。在一项项验证过程中,他发现把两三种学习方式放到一起训练学生,效果特别好。他灵感闪现,意识到学习方式是成组出现的。从 2004 年开始,孟照彬的主要精力放在确定学习方式的分组训练和实验上,通过大量的实践验证,到 2006 年,学习方式的 12 组基本组合固定下来,他开始推行专门的学习方式训练课。

 “孟老师,您上的这是什么课啊?根本没有知识点和考点嘛!”“以后的课就这么上了?”不仅听课的专家搞不懂,基层教师更担心这样上课无法应对考试。任凭孟照彬怎么解释都没有用,“他们没有学习方式的概念,也不相信学习方式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之前从来没人提出过学习方式还要专门训练。在现实的逼迫下,孟照彬重新考虑对策:一节课中一半时间

 训练学习方式,一半时间讲授教材内容。实验区的教师发现,虽然只有一半时间讲解知识,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比满堂灌要好得多。

 在事实面前,参与实验的人心服口服。学习方式训练犹如序曲,使整个有效教育有了腾飞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第一位的。可以说,没有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没有教学方式的变革。”孟照彬用坚定的口吻对记者说。

 孟照彬有个“双目标理论”: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吻合的时候,个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大大提高目标实现的效率。文山师范学校成为孟照彬实践教育理想的舞台,用他的话说,“多年思考积累的东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个大舞台上,孟照彬一边实践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一边进行创新实践。

 在孟照彬的管理下,文山师范学校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学生态度积极昂扬,校风校纪得到当地百姓的赞扬。每到春、秋季运动会、汇报会,他都会组织几千人的基本功展示,各地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一次,孟照彬出差一个多月,回校后发现学校比自己在的时候管理得还好,他认为这所学校的管理文化已经成熟,“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他面临两个选择,因学校管理出色,他被推举为文山州厅级后备干部;另外,云南教育学院也向他伸出橄榄枝,提议他担任教育科学管理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并负责筹办云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

 在文山师范学校实施的多项改革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孟照彬对教育的兴趣更加浓厚了,他对自己的规划更加清楚:不走仕途,走教育专家路线。从决定到云南教育学院任教时起,他真正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路正式开始。人才的新分类、人才成长的新周期、东西方教育走势的新高度、五大教育猜想、新教育论纲、教育的基本方式„„孟照彬的研究视野也越来越广阔,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没有差学生,也没有差老师 2004 年,云南丽江古城区金沙江边的大山深处,一所校舍简陋的乡村小学——金安乡三古村小学,孟照彬带着他邀请的美国杜威实验室的珍妮特教授及中加合作 CIDA 项目(即加

 拿大政府国际开发署资助项目)的专家共 30 多人前来听课。这里作为教育改革实验区已近 4年,孟照彬想请众多专家检验农村教育改革的速度和成效。

 珍妮特教授是美国杜威实验室的权威专家,孟照彬认为“她是对中国教育改革帮助最大的一位外国学者”。当孟照彬初次邀请珍妮特教授观摩中国原汁原味的课堂时,珍妮特的反应之强烈出乎孟照彬的预料。“整节课都是讲授灌输式,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不能自由活动,怎么受得了?”“教师要全批全改那么多答案单一的作业,怎么受得了?”“课怎能这样上?”她的表情很激动,甚至一节课没有看完,就愤怒地离开了。

 此后,孟照彬每年都请珍妮特教授来中国,给中国的教师培训、做课并观摩中国的课堂。珍妮特发现,中国的课堂每一年都有新变化,她对中国课堂的批判也逐年减少。这一次,她跟随孟照彬到这所偏远的山区小学,是要检验这里老师的上课水平。

 上课的是一位 20 多岁的纳西族女教师,名叫和丽琴。“今天我要上《可爱的草塘》,请来宾随意出素材,我要从这个素材引入课题。”和丽琴的话让在场的专家非常吃惊。孟照彬也很惊讶,和丽琴事先并没告诉他,要上任意素材课,这种课难度较大,况且这个班的学生是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合并而成。

 三古村小学是一所不完全小学,每班只有 10 多个学生,因学生太少,才把 3 个年级的学生合并上课。小小的教室坐不下这么多学生和专家,课堂搬到了学校门口的一小块水泥地上,连讲台也没有。更重要的是,《可爱的草塘》是五年级的内容,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听懂吗? 正在担心之际,一位专家带着一丝不屑走到简易黑板前随手画了一条不规则的线:

 “就以这条线为素材吧!”和丽琴很淡定:“同学们,请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告诉老师,看到这条线,你看到或想到了什么?写在小卡上,然后 6 人组交互„„”这节课以哲学方式开头,由“线”开始,转向如何书写,如何描写景物,进而集中到描写可爱的家乡、可爱的草塘。

 “尊重学生个性”是教育教学中的基本要求。然而如何“尊重”,很多教师心存疑惑。对每个人都说“你很好”是尊重吗?不批评是尊重吗?孟照彬找到了尊重的具体方法。

 和丽琴上的这节课以平台互动方式为主,构建多向度平台是这种课型的关键环节。向度构建的多少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在常规教学中做到“尊重”。在有效教育的评价体系中,“个性特征”共有 10 个二级指标:有的学生善于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善于想,有的学生学得快,有的学得慢等。构建多向度平台的目地就是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优势学习特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相对擅长的向度。“每个人都有成才的巨大潜力,但是每个人都有实现它的不同的优势途径。”这是孟照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多数老师只照顾善于听的,记忆力好的,而具有其他个性特征的学生都被忽略掉了”。

 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描写草塘优美的景色。和丽琴请小组任选一段认真品读,要求按照教师预设的多个品读向度进行学习:朗读,概括大意;品词,品句;理清写景顺序;评价;其他„„用学习卡呈现各组的学习成果。个头小小的三年级学生也踊跃地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在和丽琴的引导下,他们完全可以阅读、理解五年级教材的内容。紧接着学生由组转换为团队,在一个团队中,有的学生负责写、有的画、有的负责提供资料,每个学生都不闲着,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共享成果。在这种教育情境中,你能看出谁是差学生吗? 随后的环节是团队交互分享,因为思维向度不同,表达的内容也就不同,学生们愿意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对知识点等关键项的强化次数和应试能力就在其中。

 “我们下面分成 6 个团队,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可爱的草塘。”和丽琴增加了课程的难度,学生要把他们理解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不同的团队,不同的生活背景,每个团队演绎出来的场景都完全不同。课堂展示的 3 个团队用即兴创作的课本剧、诗歌、绘画 3 种不同的形式呈现了可爱的草塘。这个环节再次将“尊重学生个性”的信条发挥到极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展示生动可爱,引来专家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时间到了,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吧!”和丽琴想宣布下课。“老师,不要,我们还想看展示!”学生们“抗议”了。这时,珍妮特教授用蹩脚的中文说:“我们也想看。”最终,所有的团队都得以展示,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感动了现场专家。“处处是教育,无处不教材,处

 处是展台,无处不讲台”是有效教育的理念之一,在学校外的田埂边上,30 多位教育专家长时间地鼓掌,为和丽琴,为这所边远小学的学生,也为孟照彬。

 下课后,孟照彬身边围了一圈儿专家,祝贺他攻克了中国教育界存在的若干难题。此时,珍妮特教授已是泪眼婆娑,她完全没有想到,一所偏远山区小学,一个少数民族教师,能上出这种“具有国际水平的课”。这与她早期来中国看到的课堂,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见证了中国教育从传统逐步走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转变,心情激动。“孟教授,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这次回国后,我要把美国的庄园卖掉,跟着你在中国进行教育改革。”孟照彬有些吃惊,但没太当真。谁承想,这位雷厉风行的老太太果然在第二年卖掉了美国的庄园,打算扎根中国。有效教育的魅力由此可窥全豹! 重新建构教育流程 去年的一天,孟照彬的父亲兴冲冲地打来电话:“照彬,我找到了一份重要文件。”孟照彬有些迷惑。原来父亲所说的“重要文件”,是孟照彬在 1996 年刚担任云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主任,决心终身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事业时,做的一份发展规划:他设想在自己 40 岁左右完成基础性的教育研究和实验,然后用 10 年的时间初步实现 MS—EEPO 方式应用研究校区、大区的合理布点,再用 10 年时间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化。此时,孟照彬想起父亲的一项经常性的举动:买来各种版本的《孟子》,交给孟照彬,告诉他“有空的时候看看”,从不强迫,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他的发展。“作为孟子的第 71 代子孙,父亲希望我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孟照彬深谙其道。

 时至今日,孟照彬所走过的道路与这份规划基本吻合,难怪父亲如此激动。他早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系统结构和管理控制层面上,后来逐步转向课堂、校长、教师、学生等方面。从 1995 年到 2003 年的 8 年间,在大量的研究、实践中,孟照彬基本完成了教育的系统构建,常规管理、教法、学法等方面的单项研究初步进入实践阶段。自 2004 年起,孟照彬的教育实验开始大规模社会化。随着现实状况越来越复杂,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除基本的教法、学法之外,评价、管理、诊断、认证等问题随之而来。有时候他发现,早期的教育猜想与现实的距离相差十万八千里。随着研究逐步深入,五大教育猜想中的评价体系几乎完

 全被推翻,在实践过程中,他研究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式。而到此时,已很少有人能跟上他研究的脚步,他只能孤军奋战。

 到 2006 年,累积的研究问题愈来愈多。“如果不能建构新的教育流程,有效教育的‘教育’二字就要打问号了!”孟照彬感觉到压力日渐增大。他不分昼夜,一心一意地搞研究,完全忘却了研究以外的一切,对身边发生的事基本上视而不见。

 一天,多日连续窝在家里翻阅资料的孟照彬,在妻子“逼迫”下,外出“放风”。等回到家,妻子指着他的脚忍俊不禁,孟照彬有些摸不着头脑,低头仔细一看,一只脚穿的是黑色皮鞋,另一只脚穿的是棕色皮鞋,自己穿着不成双的两只鞋子在街上转了一圈,还完全不知晓。“我终于领教了陈景润的风采了,你没撞电线杆子吧!”妻子觉得又好笑又心疼。那时候,孟照彬满脑子里想的全是有效教育,全是:MS—EEPO 操作系统。

 教育体系是指与教育的基本目的、基本任务相同的各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或要素)构成的总和。在传统的教育学教科书上,教育流程是从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到课程、教程、教材、教法、学法、评价、管理等,从上到下的顺序结构。孟照彬认为“这是不科学的,这种纵向排列,很容易让教育的若干流程偏离实际,比如课程专家只关注课程,而忽视了学法、教法、评价、诊断等内容”,他决定进行结构性修改。这可以算得上是一件石破天惊的大事,意味着整个教育体系的重大变革。“要改变中国教育传统现状,必须建构一套科学、严密、理论联系实际的、强大的教育体系。” 经过多年奋战,横向排列的教育流程图终于成型(如图所示)。在孟照彬的理论中,教育目的、战略方针、培养目标构成了教育流程的 3 个最高层面,教育目的是相对稳定的,战略方针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培养目标有其基本形态,但应随着不同行业的要求有不同的排序;学法、教法、评价、管理、技术装备和检测、诊断、考核、认证、选拔应分列课程、教程、教材的两边。孟照彬说:“开发课程、教程、教材的专家必须同时精通学法、教法、评价、管理、检测、诊断等。课改举步维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缺少这样高水平的专家队伍。”

 在这个教育流程图中,孟照彬还罗列了教育专家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遗传学、脑科学;哲学、美学、数学;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MS—EEPO 教育流程图

 此后,所有的操作系统、方法策略、培训体系都围绕这个图展开。

 在一次培训中,孟照彬提出几个问题:“教程设计与实现它的主流方式是什么?”“教材编写与实现它的基本方式有哪些?”“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准是什么?”“课堂中相隔多少时间进行动静转换为宜?”几个问题问得现场的教科院所长、研究人员、教育局长、校长、骨干教师语塞。在孟照彬的研究中,这些都是教育管理调控的常规问题,都有量化指标和标准常模。

 “在国际上,美国的基本教学方式是‘三中心方式’,德国是‘二元方式’,俄罗斯是‘三驾马车方式’,中国没有自己的基本教学方式,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孟照彬说。其次还有评价、管理、考核、认证等教育流程中所有的项目,都要研究出其基本形态。“基本形态的项目一般都具备稳定性、科学性和可重复性,这样的方式方法,才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移植。”孟照彬总结道。为了形成稳定的项目形态,孟照彬用了大量时间进行整理提炼,使教育流程和培训项目逐步稳定,近几年已进入微调阶段。

 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他研究出教育流程中各部分的常态标准:教法有 12 项,教师一般需要掌握 5 项;学法有 12 组,师生需要掌握 5 组;评价方式有 12 种,教师一般要掌握 5 种等。孟照彬认为,普通教师掌握 9—12 项普及型内容,就足以达到国内前沿水平;省级专家要掌握 20—25 项才能达到当前的国际水平;掌握了 30 项以上,才可以说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只要一条高速公路的钱,只需要 10 年的时间,就能培养出 100 名国家级专家、1000 名省级专家、1 万名地方专家,10 万名骨干教师。当我们有了足够的人力资源,就能改变整个中国的教育面貌,一流水平的人才将大量出现,民族的命运也将会随之改变。”对此,孟照彬信心十足。因为没有经费,没有行政权力,现今孟照彬对自己唯一的保护措施就是知识产权。但孟照彬坦言,有朝一日,他会将所有的研究成果“和盘托出,无偿奉献给国家”。

 如今,有效教育大型实验区已扩展到全国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孟照彬来说,每个实验区每年至少去两次,每次一般需要 5 天。他即使 365 天一天也不休息,一年时间也跑不完全国 40 多个应用推广基地。2010 年,广西全区有效教育改革启动之后,他白天在实验区培训,晚上行路,连续 56 天夜以继日地奔波,殚精竭虑,几近昏迷,医生的诊断是“重度疲劳综合征”。因过于劳累,孟照彬原本受伤的右眼多次发炎,并危及到左眼,一看电脑屏幕便疼痛流泪,他的研究大多时候只能依靠手写和口述。但这一切,并没有延误他探究中国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我的研究远远没有结束。以上很多方法都是通过取样方式完成的,在实践中不断取样,找到合理的系数后,再在实践中验证这个系数是否有效。但如果要进行科学的验证,还需要进行长期而精密的实验。” 在孟照彬的记忆中,他忘不了一件曾让他感动和振奋的往事。

 2007 年,孟照彬的有效教育遇到了空前的学术阻碍,全国各地的实验区纷纷瓦解,近乎停滞,连成效显著的广西玉州也举步维艰。面对挑战,新上任的玉州教育局局长左右为难,不知所措。

 当时,中英国际合作项目正在玉州进行。为了挽救处于困境中的玉州,广西教育厅师范处处长何锡光急中生智,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把国际培训基地设在玉州,推行中英合作项

 目,但是不用英国的实验教材,也不用英国专家的方法,而是采用孟照彬教授的方法和教材,继续进行有效教育实验。教育厅副厅长杨伟嘉对此表示赞同。

 一石激起千层浪。何锡光提出的这种“借壳”的设想,立刻遭到负责中英项目的英国驻中国代表的激烈指责,被指“你们损害了英国项目机构的形象和专家的尊严”!不久,在重庆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何锡光处长直接向教育部有关领导汇报了这件事,得到的答复是:“我们支持孟照彬教授的这种做法,把国外先进的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广西的做法我们认为是正确的。” 于是,国际培训基地在玉州正式落户,在一片叫好声中,教育局局长坚定信念,推行孟照彬的有效教育有了底气,实验区得以保存,也使孟照彬教授度过了危机。

 然而,玉州坚定地实施孟照彬有效教育一事,引起英国剑桥大学的高度关注,他们不能接受这种项目形式。在与教育部反复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英方决定派剑桥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密斯,亲赴玉州进行实地调研。剑桥大学数学学院,以培养过许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而著称于世。

 蓝眼睛、高鼻梁的密斯先生,在中英项目中方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陪同下,满腹疑惑地来到玉州。刚一落地,密斯就提出到下面听课的要求。

 3 天时间,50 多岁的密斯马不停蹄地走访学校、听课,总共看了 6 所学校,两所农村学校,两所城乡接合部学校,两所城区学校,听了 6 节课,有小学的,有中学的。他一定要看个究竟、弄个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非得要用孟照彬的理论,而不用英国的。在走访学校、听课的整个行程中,密斯始终一言不发,表情严肃。即便是在用餐时,他也不和任何人交谈。

 准备回国的当天上午,密斯终于开口了。在众目睽睽下,他先是不露声色地走到教室前,然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 3 个交叉的圆。当时,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黑板上的这 3 个圆上,莫明其意。随后,密斯分别在 3 个圆里填上“团队”、“主体”、“大容量,高难度,高速度”字样,然后转过身,解释说:“第一个圆指教学活动不是靠教师和学生单打独斗,而是靠团队进行的;第二个圆代表学生,指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第

 三个圆代表高难度和高水平,它和前面两个圆交叉并相互结合后,就能产生很理想的教学效果。” 密斯稍微停顿了一下,带着感慨的口吻说:“像这样高水平的课,我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过了。”说这话时,密斯的脸上分明写满了“无奈”。因为将 3 个圆中的 3 个要素结合起来的课,非常少见。密斯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玉州坚持要用孟照彬的方法。

 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服气的密斯先生,心里很是纳闷:中国的课堂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好?

  而今,破解了这个秘密的人就是“教育奇人”孟照彬。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目前在其他国家,通常“团队”和“主体”两个要素可以体现,但将“团队”、“主体”、“大容量,高难度,高速度”这三个要素同时都体现出来,特别是以一种常态的教学方式体现,无论是农村、城乡接合部、城区都能体现出来的,几乎是没有看到过。

 孟照彬告诉记者,他研究的五大教育猜想需要 30 多万项实验,其中核心实验 3000 多项。这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大量的问题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这是改变人才培养方式的一个特殊使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即便个人穷其一生,也不可能做完,需要几代人持续不断地研究,不断反复,不断验证,不断实践,不断提炼,不断大众化。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孟照彬将继续行走在“上下求索”的研究之路上。

 我们期待,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能够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我们确信,东西方教育走势的终端,独占鳌头、位居首位的必将是炎黄子孙。

 本文刊载于《人民教育》2012 年(8)第 17 页

 “EEPO 有效教学”教案 课 题 菜园里 目 标 知识目标 认识生字和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主体课型 要素组合方式 情感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儿童自主识字的兴趣。

 设计意图

 好的开头,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触摸实物,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让学生尝试自主识字,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在“看看、摸摸、读读、议议、画画”的学习过程中,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牢固地识记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在教学中,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讲,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探究,加深情感体验是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

 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架设探究的平台。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再学习的热情,又使学生将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还美化了环境。

 教学环节 1、今天有几位神秘嘉宾赶来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它们。如果认识,大声地同他们打声招呼。(课件逐一快速出示十余种蔬菜)

 2、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板书:蔬菜)齐读,正音。你喜欢吃蔬菜吗?为什么? 学习“菜”: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草字头的字还有哪些? 3、这些蔬菜的家在哪里?(板书:菜园)齐读,正音。种着许多蔬菜的地...

推荐访问:奇人 教育 孟照彬
上一篇:xxxx年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引进招聘紧缺人才报名登记表
下一篇:《药》读后感例文2020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