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聊斋子弟书诗篇研究

来源:软件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0-11-03 点击:

 聊斋子弟书诗篇研究

  摘要:据资料,现流传于世的聊斋子弟书计有 25 种,含有 36 首诗篇。这些聊斋子弟书诗篇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抛开主旨相同的部分,聊斋子弟书诗篇对聊斋原故事主旨的提升或创新,没有否定蒲松龄原有的观点,而是作者基于自己的视角得出的新观点。由此可见,聊斋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一时代的或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去解读,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文化体验,从而得出不同的观点,说明聊斋故事是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且富有生命力的载体。

 关键词:满族说唱文学;聊斋子弟书诗篇;蒲松龄;文化主旨

 聊斋子弟书是清代中晚期满族文学家从《聊斋志异》中选取故事,编创而成的说唱文学,在内容、主旨方面与《聊斋志异》同中有异,语言风格则与《聊斋志异》有较大差异。不同层面的创新,让大众熟悉的聊斋故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也证明聊斋故事的文言文风格,并没有影响它的传播与民众对它的喜爱,以及文学家、艺术家等对其作多种艺术形式的再加工。究其因,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故事,“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1]216 除此外,蒲松龄还注重人物心理活动、人物言行细节,进而使得每篇聊斋故事都富有了耐读性、审美性、想象性。

 一、现存聊斋子弟书概况 子弟书《谜目奇观》以篇名连锦的方式,列举了 128 个聊斋故事,占《聊斋志异》总篇数的 26.1%。因目前面世的聊斋子弟书资料有限,我们无法确知这 128 个聊斋故事是否都被改编成了子弟书,仅据《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子弟书全集》《聊斋志异说唱集》《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珍本百种》等,得知现流传于世的聊斋子弟书计有 25 种。

 被以上四种书同时收录的有《侠女传(全一回)》《莲香(全一回)》《绿衣女(全二回》《秋容传(全一回)》《嫦娥传(全一回)》《凤仙(全三回)》《凤仙传(全一回)》《胭脂传(全三回)》《葛巾传(全一回)》《颜如玉(全一回)》《马介甫(全一回)》《大力将军(全一回)》;被《子弟书全集》《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珍本百种》同时收录的有《梦中梦(全三回)》《萧七(全二回)》《菱角(全二回)》《姚阿绣(全三回)》《钟生(全三回)》《绩女(全二回)》《疑媒(全二回)》《瑞云(全三回)》《陈云栖(全一回)》。另外,《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独有《花叟逢仙(全二回)》,《子弟书全集》独有《洞庭湖(全二回)》《谜目奇观(全一回)》《姊妹易嫁(全二回)》。

 从体裁上看,《侠女传》《莲香》等由诗篇和正书两部分构成,《萧七》《姊妹易嫁》等没有诗篇,只有正书一部分。客观来讲,聊斋子弟书或者说其他子弟书是否有诗篇,与编者的观点有关,如以上四种收有聊斋子弟书的书,仅有《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编者明确了“诗篇”二字。

 从内容上看,聊斋子弟书作者最欢迎选取以描写爱情、侠义、报恩及孝道的聊斋故事进行再创作。这些故事或由神鬼妖怪与人共同演绎,或是人与人之间的演绎。前者隐含着虚幻出来的神鬼妖狐世界与人类社会有着根本区别的观点,即神鬼妖狐可以在男女之情、报恩等方面对人类社会的个体施加一定的影响,但却不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人类社会产生集体性的影响,所以蒲松龄创作相关聊斋故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警醒世人不该违反社会伦理道德或突破社会伦理道德底线。至于人与人之间的演绎,由于故事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极易激发受众的同理心,进而使受众得到一定的教化。显然,聊斋子弟书作者接受了蒲松龄的这种创作心理。

 除此之外,聊斋子弟书所选取的聊斋故事,主人公的性别以女性为主,除《大力将军》主人公确为男性外,其他聊斋子弟书基本都以女性为主人公,甚至在 25 种聊斋子弟书中,有 16 种直接以女主人公名字作为篇名。至于《姊妹易

 嫁》虽然没有以女主人公名字作为篇名,但也点明了篇中主人公的女性身份。聊斋子弟书主人公性别的女性化,与聊斋故事中的神鬼妖狐等的性别倾女性化有关,也可以说参与故事主体、核心部分的女性,基本都是由神鬼妖狐幻化出来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与人类女子相比,这些女性具有普通人不具备的特殊能力,故而更具女性的智慧,更能着意迎合男性,甚至能帮助男性实现人生理想。这种设置,迎合了受众的需求,能够满足他们内心深处隐秘的渴望,甚至使其可在玄幻的世界中得到精神上的暂时满足,而这正是聊斋子弟书作者侧重选取相关题材聊斋故事的原因。

 以上这些特点,充分体现出了聊斋子弟书作者的能动创作性、审美意识,以及对蒲松龄隐含在聊斋故事中思想的接受和再创。由此,聊斋故事也得以进入到了满族说唱文学这个领域。

 二、现存聊斋子弟书的诗篇概况 在现存的 25 种聊斋子弟书中,明确有诗篇的有 21 种,最少的也有 1 首诗篇,最多的有 3 首诗篇,共计有 36 首。据此,我们可以认为诗篇在聊斋子弟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或者说不同的作者在编创聊斋子弟书时,对其虚幻却又与现实紧密联系,看不出斧鑿痕迹的精妙故事,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创作感受。

 36 首聊斋子弟书诗篇的分布如下:《颜如玉》《大力将军》《葛巾传》《莲香》《陈云栖》《侠女传》《马介甫》《秋容》《嫦娥传》《凤仙传》各 1 首,《绩女》《凤仙》《花叟逢仙》《绿衣女》《菱角》《疑媒》《梦中梦》各 2首,《瑞云》《胭脂传》《姚阿绣》《钟生》各 3 首。基本上是有几回正书就有几首诗篇,差别在于诗篇的位置不同,如《花叟逢仙》的两首诗篇位置就与其他聊斋子弟书的诗篇不同:第一首诗篇不是位于第一回内,而是位于第一回前,相当于是与其正书全部内容有关的诗篇。第二首诗篇则位于第一回正书的末尾,从内容上看是作者对第一回正书内容的概括及评价

 其他被整理者认定为没有诗篇的有《谜目奇观》《姊妹易嫁》《洞庭湖》《萧七》4 种聊斋子弟书。其中,除《谜目奇观》《姊妹易嫁》的开篇确实与诗篇差别较大外,《洞庭湖》《萧七》的正书起始部分也可认为是诗篇。如《萧七》第一回中,前四句为“幽斋寂静晚风凉,隔苑花香味更长。挑灯细玩留仙传,强似那书痴午夜诵文章” [2]451。首先,《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中有子弟书的诗篇仅有四句;其次,以上四句旨在写明创作的时间和原因,与正文内容关系不大。《萧七》的第二回诗篇起首六句也应看作是诗篇,其内容为:“奇缘奇遇寄荒唐,奇话奇文近渺茫。妄向水中求明艳,欲从镜里认花香。生前应欠风流债,今夜忽来醉后偿。” [2]452 从内容上看,它说明了第二回内容发生的原因及内容;从句式上看,比较规整,而从第七句开始,每句开始有 10 个字,且语言风格转为口语化。兼以参照其他子弟书的诗篇,我们有理由认为《萧七》的这部分内容可以看作是诗篇。《洞庭湖》第一回开篇为:“曾闻洞庭有龙君,世上传扬说至今。柳毅当年逢幼女,橘阴树下会波神。编一段柳生落第遇神女,鄙陋狠,不足博青眼惹笑频。” [3]4112 这段话位于第一回内,内容实际上是作者创作《洞庭湖》的原因,虽然最后两句字数发生了变化,但依据《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划分诗篇的方法,《洞庭湖》的这六句可看作为诗篇。

 三、现存聊斋子弟书诗篇的内容 子弟书诗篇的内容比较固定,大致包括作者介绍自己写作时的状态、原因,写作时的景色、正书内容及对正书内容的评价等等。其中,又以表现作者自己的审美情趣、主观意识为主,聊斋子弟书诗篇也基本上是这些内容。具体而言,聊斋子弟书作者在诗篇中有时呈现单一性的内容,有时呈现两类或两类以上的内容。

 严格讲,聊斋子弟书诗篇中内容比较单一的只有 4 首,如《梦中梦》第二回诗篇,《疑媒》第一回诗篇,《胭脂传》第二回诗篇,《莲香》诗篇。它们通篇抒发了作者因正书故事而生的评价性感慨,除此外,没有涉及其他内容。如《梦中梦》第二回诗篇:“富贵浮云转眼中,人生何必苦经营。塞翁得马安知福,郑子复蕉总属空。倚翠偎红虚伉俪,绶黄衣紫假簪缨。看明世事炎凉态,自可以悲悯化而为和中。” [2]480 从功能看,这类诗篇更易左右受众对正书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不利于受众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不但是聊斋子弟书诗篇,其他子弟书诗篇也很少有这样的内容。说明诗篇区别于一般的诗歌,它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正书内容,所以往往会包含两类或两类以上的内容。聊斋子弟书诗篇的内容主要如下:

 一是作者评价与正书内容同现。《大力将军》诗篇、《姚阿绣》第三回诗篇属于此类。后者为:“优劣原来不易分,莫将皮相费精神。窃效芙蓉银粉面,偷窥金母幻中身。窈窕终究归君子,狐娘暗里作冰人。刘郎自此遂心愿,永夜长眠梦亦沉。” [4]644 前两句是作者对《姚阿绣》正书内容的总体评价,后四句则夹叙夹议,既叙述了正书内容又表达了作者对正书中具体内容的评价,整首诗篇准确地呈现了作者的观点。

 二是自然景色描写与作者感念同现。《花叟逢仙》头回前诗篇、《姚阿绣》头回诗篇和第二回诗篇、《绿衣女》《绩女》《瑞云》等的头回诗篇即是如此,但有时自然景色和作者评价在内容上的比重不同。如《绿衣女》头回诗篇:“杏花初放柳条青,最好年华是妙龄。多把春风添笑脸,少将愁锁挂眉逢。千般世态千般幻,一场热闹一场空。太平是福休言富,安乐值钱莫怨穷。” [4]386 除第一句是自然景色外,其他七句都是作者因《綠衣女》而生的人生感念,意在劝人“安乐守贫”。《绩女》头回诗篇则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作者的感念、评价隐藏在后四句诗中,即:“绿杨夹岸柳垂丝,恰是夭桃正艳时。蝶翅轻沾花气软,燕泥新砌水痕湿。玄姬织绮香骸谴,神女遗钗幻梦迟。此日天公留次地,牡丹多赋洛阳什。” [2]454 三是自然景色与作者创作时间、创作原因同现。如《萧七》诗篇、《菱角》头回诗篇。后者为:“小楼春暖卷珠帘,林外娇喧鸟欲言。堤边杨柳条条嫩,陌上花香朵朵鲜。雨点疏梅翻翠叶,和风桃杏正含丹。煦园氏闲阅聊斋消午困,拈霜毫把文语翻成俚鄙言。” [2]446 值得注意的是,前六句描写的自然景色是作者身处的自然景色,与正书内容并没有关系,后两句则是作者创作的时间及原因。

 四是自然景色描写、故事情节及作者感念同现。《秋容》诗篇、《姚阿绣》第二回诗篇。如前者为:“凄风苦雨夜窗幽,坐对残篇拭倦眸。畸士背人能古道,名媛作鬼亦风流。拈来戏语都成趣,话到前因鬼也愁。我笑陶生真倜傥,谈经夜与鬼淹留。” [5]19 与《绿衣女》头回诗篇一样,该诗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也是作者身处的自然景色,其他几句则既点出了《秋容》的主要故事情节,也表明了作者对它的看法。

 聊斋子弟书诗篇的内容不止以上几类,充分说明它们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研究聊斋子弟书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四、现存聊斋子弟书诗篇主旨与聊斋故事原文主旨的关系 与聊斋子弟书正书内容相比,聊斋子弟书诗篇虽然篇幅短、内容少,但由于它是作者以正书内容为基础创作而成,同时又包含了一些与正书内容无关的内容,所以它的主旨比较丰富。将其主旨与聊斋故事原文主旨对比,会发现有的聊斋子弟书诗篇主旨与聊斋故事原文的主旨一致,有的则对其作了创新,即与聊斋故事原文的主旨不同,是子弟书作者对聊斋故事的创新性见解。

 现存聊斋子弟书诗篇所具有的与聊斋故事原文相同的主旨,一是体现在为官者应清廉为政,慎重审案,不制造冤案上。如子弟书《疑媒》作者在第一回诗篇中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诗篇指出:“自古恤刑是帝王,下民清问费衷肠。施恩心慎三章法,被泽情深九月霜。狱拆纵能知李代,冤含谁复思桃僵。我今奉劝为官事,共效皋陶姓字香。” [2]458 而蒲松龄在《胭脂》的最后也表达了同样的观念:“甚哉!听讼之不可以不慎也!纵能知李代为冤,谁复思桃僵亦屈?然事虽暗昧,必有其间,要非审思研察,不能得也。呜呼!……” [6]480 同处于清代中晚期的他们,都在强调官员审案要慎重的事,说明当时官员在审案中的确存有很严重的问题。二是体现在对“惧内”一事的看法上。子弟书《马介甫》诗篇点明:“阃威大振甚难堪,狮吼床头胆欲寒。天下应无再造散,闺中难觅洗心丸。丈夫气短成俘虏,娘子权高据将坛。” [5]13蒲松龄则在《马介甫》中指出:“惧内,天下之通病也。然不意天壤之间,乃有杨郎!宁非变异?” [6]766 为表达自己对像杨万石及其妻子之类人的憎恶,他甚至还在文末附了一篇续言。究其实质,无论是子弟书《马介甫》,还是蒲松龄笔下的《马介甫》,其讲述的“惧内”都与不孝紧密相连,而如果说“惧内”仅是夫妻间你情我愿的话,那么“不孝”则是违背社会伦理的事,所以它们的作者在作品中一再谴责的惧内问题,其实是在谴责社会上所存在的不孝问题。

 有些聊斋子弟书诗篇提升了原聊斋故事的主旨,如蒲松龄在《侠女》中用“人必室有侠女,而后可以畜娈童也” [6]233表达了对侠女的肯定,但并没有指出他肯定侠女的什么品质。子弟书《侠女传》作者则直接在诗篇中指出:“天下难容不

 平事,囊中常有恶人头。隐娘剑术人争羡,红娘奇踪世罕留。” [5]2 前两句直白地称赞了侠女敢于惩恶的狭义精神,后两句则说明侠女的剑术水平很高以及功成后即隐退的淡泊精神。

 有些诗篇的主旨与聊斋故事的原主旨完全不同,如子弟书《绿衣女》《胭脂传》的诗篇中所展现的安乐守贫主旨。根据子弟书作者在子弟书中的陈述以及史实,子弟书作者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但身处中下层的他们,又没有能力改变现实,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到聊斋子弟书诗篇中,就是他们宣传安乐守贫的人生理念。如《绿衣女》诗篇后四句指出:“太平是福休言富,安乐值小莫怨穷。” [5]8 众所周知,蒲松龄在《绿衣女》中,只是陈述事情,并没有发出任何感慨。子弟书《绿衣女》的作者之所以因一个简单的人妖相守相离的故事生发出安乐守贫的观念,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贫穷的人才会去寺庙读书。为什么他的视角如此独特?自然是境由心生。作者已经习惯长期贫穷却安逸的生活,别说他没有能力去改变,就是有能力去改变,也无法弃安逸于不顾,所以他借于璟在寺庙读书得遇美貌女子最终却又失去她的事,暗喻自己如果为挣脱贫穷去努力的话,最终也只能像于璟那样,以失败告终。持此观念的,還有《胭脂传》的作者,他在第三回诗篇中指出:“安乐自寻身外累,明珠却向暗中投。” [5]43 但正如上文所言,蒲松龄在《胭脂》原文中强调的是为官者断案要慎重,而非是否安乐守现状,去不去追求幸福的问题。

 除以上主旨外,聊斋子弟书诗篇还蕴含着很多值得人深思的主旨,如《颜如玉》诗篇关于“黄金”的主旨,折射了作者的金钱观;《凤仙》《梦中梦》两者的第二回诗篇中关于“人情冷暖”的主旨,反映了作者的处世观;《菱角》第二回诗篇关于“佛法慈悲”的主旨,表明了作者的宗教观,等等。即是说,抛开主旨相同的部分,聊斋子弟书诗篇对聊斋原故事主旨的提升或创新,并没有否定蒲松龄原有的观点,只是看待同一个聊斋故事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而已。由此可见,聊斋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一时代的或不同时代的人去解读,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证明聊斋故事已逐渐成为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别样载体。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张寿崇,主编,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辑校.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珍本百种[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黄仕忠,李芳,关瑾华.子弟书全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清蒙古车王府藏子弟书(全二册)[M].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辑校.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 [5]关德栋,李万鹏.聊斋志异说唱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推荐访问:聊斋 诗篇 子弟
上一篇:优秀教师发言稿0
下一篇:论文提交填写示例(其他专业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