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电图教学视频【临床心电图教学体会】

来源:软件设计师 发布时间:2019-04-29 点击:

  [摘要] 心电图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我单位通过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透彻阐述心电基础知识、强调大量读图、结合临床,等方法,尝试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及掌握其临床应用性。
  [关键词] 心电图; 教学;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40.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心电图是《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其临床应用广泛,特别是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及掌握其临床应用性,意义重大[1]。仅将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概述如下。
  1 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理论教学 传统心电图理论课教学立体感差,缺乏生动形象性,特别是诸如对心电六轴系统、二次投影、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成因,等进行讲授时,学生理解困难。近10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在心电图教学中适时、适当、适度应用多媒体教学,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明显提升授课效果。
  例如:l)以动画形式演示离子运动过程、电偶产生运动特点及心电向量运行轨迹,使心电活动形象化;2)以三维效果演示心电向量、心室除极、复极顺序及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使心电活动立体化;3)将传导系统与心脏解剖图谱相结合,将心肌梗死定位诊断与冠脉解剖图谱相结合,将心电图与心音图及血流动力图相结合,力求使心电知识与既往的解剖学、生理学及物理诊断知识相结合,使知识点彼此连接,更为系统化。如在讲解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时,插入一张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图,指出从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是先传导至右心房肌,然后再传导至左心房肌。学生就较为容易的理解为什么左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 P波增宽,呈双峰型”;而右心房肥大,心电图则表现为“P波高而尖”。
  多年的教学实践显示:青年教师计算机应用技能熟练,但教学经验欠缺,中老年教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多媒体课件制备技术不熟练。为此,我们通过加强预讲、集体备课、授课后讨论及与学生沟通、体味学生反馈等方式,共同制备理论课多媒体课件,同事注重每年加强软硬件的配置和更新,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高心电图的多媒体教学水平。这与国内其他学校收获相同[2]。
  2 透彻阐述心电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心电基础知识是心电图学习的基石,但其枯燥、抽象,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将心电图如何产生分成如下三部分进行讲授:l)单个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及电活动的记录方法;2)心肌纤维的电活动的传导以及其记录的方法;3)整个心脏的电活动传导及其记录方法。让学生逐渐了解整个心脏的电活动本质和心电图的产生。在讲授心电图的形成过程时,强调心电图是心电向量的二次投影,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最初阶段能够客观的认识、评价心电图图形,避免僵化、刻板的读图[3]。如我们在此时会简单介绍,在某些病理条件下,由于向量的“对冲”原因,会表现为“正常心电图”。再如:部分临床医师常根据ECG ST-T改变做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ECG诊断。但事实上,影响ST-T改变因素较多,我们将影响因素做如下罗列:如心电基线不稳、口服洋地黄、奎尼丁等药物,低钾血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二尖瓣脱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这样学生会认识到,避免通过某种“心电图形态”改变而“模式化”某种疾病。
  3 大量读图 心电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课内容必须结合阅读心电图才能逐步理解和消化,而心电图的分析和正确诊断又常常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对心电图知识的学习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掌握心电图更是反复实践的过程。经过理论课的授课,学生已有一定的心电图基础,我们在实践课上进行小班化教学,对学生的识图思图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以理论课上的心电图知识为切入点,针对每一个问题,附上大量的图片对比,教会学生掌握分析心电图的基本原则和步骤,重点讲解识图中容易混淆的地方,突出诊断中的鉴别要点。
  4 结合临床 心电图诊断是为疾病的临床诊疗服务的。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将异常心电图与临床紧密结合,一方面提高了生动性,另一方面使学生从解剖、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及临床表现,等多方面了解疾病的心电图表现。如在讲授左束支传导阻滞时,我们先向学生介绍左、右束支的解剖及支配区域,明了左束支阻滞的产生多是有病理意义的。同时讲述在束支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指出新发左束支阻滞的重要临床意义,如有时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可仅表现为新发的左束支阻滞。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内科学习及临床工作中更为全面的认识、评价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临床意义[4]。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们将新技术、新指南贯穿于心电图授课过程中,以尽量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时代感”。如在讲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时,插入医生正在给患者植入起搏器的图片;而在讲心肌梗死时插入冠状动脉解剖图片及支架置入术前、术后的图片,介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心电图演变的影响,使学生对一些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所了解,为走向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心电图的形成原理抽象复杂,涉及物理学、电学等知识,图形变化较多。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上相关探索。尽管如此,心电图做为《诊断学》中的教学重点、难点,在今后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仍需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谢来燕,杨迅,孟凡冬.《心电图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体会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6):151-152.
  [3] 傅强,李志梁,李晓丹等.应用历史和立体几何知识辅助心电图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6):83-84.
  [4] 陈筱潮,徐明彤,伍卫.以临床应用为主导的心电图教学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72-75.

推荐访问:心电图 临床 体会 教学
上一篇:【糖尿病APTT检测的临床意义】糖尿病检测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胃镜下碎石联合口服碳酸氢钠治疗植物性胃石10例:胃石症碳酸氢钠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