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化语境下的传统民族形式] 新写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

来源:程序员 发布时间:2020-03-20 点击:

   

  

 现实主义文化语境下的传统民族形式

 ——评戏曲电影《**伯与祝英台》

  

  

 摘 要: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趋于统一的整体,同时也为电影的发展带来了契机。1953年桑弧导演了第一部彩色戏曲片《**伯与祝英台》,充分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实主义精神相融合,使戏曲的写意与电影照相性的写实高度协调统一。本文就当时的文化语境,试论电影所展现的民族形式,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民族文化、时代精神

  

 戏曲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舞台艺术样式,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十二世纪中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且深刻的影响。戏曲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娱乐消遣方式,其中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取向和精神价值。而戏曲的虚拟性与写意性的特点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与现当代的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精神进行碰撞与磨合。在此文化语境下诞生的《**伯与祝英台》,便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与精神追求。

 一、写意与浪漫主义

    《**伯与祝英台》作为戏曲片,保留了诸多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包括人物的服饰穿着打扮,与舞台表演的服饰相差无几,服装的绮丽与妆容的直观与大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视觉表达力,且作为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色彩的运用与表达都使得强烈的视觉享受,在“十八相送”的片段中祝英台身穿大红戏袍,与身穿蓝色戏袍的**伯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丰富了二人的情感表达,尤其是祝英台,鲜艳的红色戏袍下展现的是对**伯极为浓烈的爱意。而当祝英台嚎哭于**伯的坟前时,素白的戏袍在风中飞扬,极为凄凉而落寞。色彩所传达的意味相当直观,在营造气氛的同时也了传达情感。

 影片中台词的表达方式,仍是沿用了戏曲式的唱词与念白,其唱腔缠绵婉转,韵味醇厚,音乐式的表达增加了语言的层次感,也增添了趣味性。戏曲作为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民族形式,其文学性与音乐性相结合,使得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而人物的形态与举止,其表演方式的细腻生动,动作性的呈现及形式美的建构,不仅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样式,也尽可能去贴近当时的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

 关于取材,极具传奇性的《**伯与祝英台》讲述了一段极其凄美的爱情故事,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并以兄弟相称。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祝英台却早已情根深种,**伯后来得知真相后想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之后**伯因过度郁闷而过世。祝英台便殉情,两人化作蝴蝶飞走。这个故事的浪漫主义色彩相当浓郁。尤其是到了影片的结尾,祝英台于**伯的坟前哭泣时,天色变了,狂风席卷,电闪雷鸣,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当祝英台投身入被闪电劈开的坟墓时,传奇色彩也达到了极致,随即天色转好,两只蝴蝶翩翩飞时,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浪漫主义式的表达与呈现,令影片情感饱满,意味深长。

   二、写实与现实主义

 就影片的电影特性而言,电影的写实性因其照相性的本质,而在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的作品《电影语言》中表示,电影画面具有能客观重现现实的特性。这与戏曲所具有的虚拟性便有本质上的分别。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特定的政治条件和意识形态氛围,电影创作便被要求贯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在这以文化语境产生的《**伯与祝英台》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价值。祝英台具有反封建意识的色彩,作为一个女儿郎,勇于冲破封建社会的枷锁,换装成男子,为追求自己的求学愿望。所展现的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美丽动人、落落大方、机智聪慧,最重要的是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对自我独立人格的确定,甚至试图摆脱男权文化,充分体现了女性的力量,突破封建社会传统女性的刻板化印象。这段凄美的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旧封建社会的不公与狭隘,符合当时的文化语境。

     三、写意与写实相结合

      影片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也令时代精神注入民族精神之中。在表现手法上,场景的拟真化,将棚内场景尽可能贴合现实,并与真实场景相结合。水墨式的远山远水,其意境悠远。客观存在的场景又充满真实生活的质感,较容易的与观众产生共鸣,二者的结合,缝合了当时技术缺陷,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其实仍是存在矛盾,就当时的眼光去审视也无妨。

  

     现实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形式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而这种带有教育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精神,的确符合当时的语境。

     整个戏曲电影的发展是对民族性有益的探索,使写意与写实相统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创造了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形式。

  

 参考文献:

 【1】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159。

 【2】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何振金译)[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407。

 【3】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朱恒夫.中国戏曲美学[M].**:**大学出版社,2008。

  

  

  

 本文来自香当网http://www.xiangdang.net/

推荐访问:民族形式 语境 现实主义
上一篇:【二手房买卖合同【无中介】2013】房屋买卖中介合同
下一篇:庆八一建军节座谈会发言稿2篇 座谈会发言稿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