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来源:程序员 发布时间:2020-03-07 点击:

  **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把农村水利作为“三农”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水利事业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设施26904处,2014-2016年四年来,共争取中央、省、市投入水利发展资金3.5亿元,修建人饮工程9017处;修建抗旱水源工程8处,解决了15万人干旱年份应急用水问题;修建高效节水及灌溉工程16处,发展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修建河堤护岸7处,新建河堤33km,治理河长35km。2017年实施的水利项目共3类5项,总投资1.2亿元,目前完成投资9381.95万元占75%。 (一)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县上组建成立了19个乡镇水利工作站、抗旱防汛指挥部及抗旱防汛服务队、水利建设管理站、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站、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中心、污水处理厂;将原“水利与改水服务中心”更名为“农村供水管理局”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在农村供水管理上,形成了“县有管理局、工程有管理所、乡镇有工作站、农民有用水者协会、水质安全有检验中心”的运行管理体系,确保了工程效益发挥和群众饮水安全。 (二)项目建设管理规范运行。在工程管理上,水务部门坚持“抓管理保质量,抓质量保安全,抓安全保效益”的建设理念,以水源定规模,以区域建工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成立了人饮项目办公室,从项目招投标的源头抓起,跟踪督促项目进度,齐抓共管项目质量,严格规范技术操作,强化落实安全措施,确保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三)项目谋划储备有序推进。2018年争取实施的重点水利项目3项,概算总投资6041.88万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概算投资3035.68万元,实施供水工程939处,受益人口9.9万人,解决3574户1.3万人(贫困户2236户8703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概算投资1200万元,实施灌溉工程15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7990亩;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概算投资1806.2万元。正在编制脱贫攻坚水利工作方案和小型农田水利脱贫攻坚专项工程方案,工程部分涵盖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灌溉、中小河流治理、五小水利、灌区改造等方面;开边瓜菜大棚节水灌溉规划,项目计划12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编制严重不足。我县水利系统干部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年龄普遍较大,特别是镇一级水管所人才结构不合理,干部职工技术素养普遍较低,且临时工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近4年水利系统未安置一名水利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已是青黄不接。水利系统人员严重缺编,专业技术人才仅有5名,同时专业技术岗位编制不足,人员评定晋级困难,这些直接影响到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正常运转。 (二)水利资源比较匮乏,急需加强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所引发的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河流水量逐年减少,甚至断流干涸,部分水库水量下降,地表水资源紧张;城市及工业、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供需矛盾加剧;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没有重复利用废污水这一新水源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县在普及节水型家用设备工作上还是空白。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水污染加剧,水环境质量下滑,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地表水资源日趋减少,地下水已经成为农业灌溉的最主要水源,农民取地下水灌溉无需交纳水资源费,不爱惜和过度抽取给整个地下水的回补修复带来难度,从而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水资源保护涉及环保、水利、镇村等单位,没有形成合力。 (三)养护管理严重滞后,责任意识缺失。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中“重建设、轻管护”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村组对新建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很大,但工程建成后长期处于无管理机构、无管理人员、无管理经费的 “三无”状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产权不明晰,导致“建、管、用”脱节。部分项目竣工移交后设备和设施损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修复,农民群众对水利建设的投资投劳积极性不高,爱渠护渠意识也随之减弱,完全依赖政府建、管、修,群众的责任意识缺失,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四)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工程实施困难。特别是北部乡镇,下剩饮水不安全农户居住多为塬边咀梢或山区地段,受地形限制,供水管道难以铺设,水源不足,项目实施困难;小电井取水深度增加,在单体工程投资不变的情况下,群众投资增大,畏难情绪高;至2017年底,还有饮水不安全人口约2万人,任务繁重,从2016年开始人饮工程项目资金主要靠县级扶贫资金整合和县财政配套,县财政困难,项目资金紧缺。 (五)项目多头规划建设,前期监管困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由水利、农业、国土、农发、扶贫、水保等部门各自承担,资金来源分散,形不成合力,各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分头组织实施,责任不明,缺乏统一指导性规则和规范的建设标准,达不到效益最大化。 三、几点建议 (一)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制度,采取脱产、函授等方式整体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把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技术培训。建立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励干部职工岗位成才,特别要加强基层职工队伍建设,保证镇水管所职能的正常发挥。建议县政府增加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编制,有计划、持续性地招录、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引导水利专业大学生到基层水管所就业,保障人才不断档。建议县上出台政策,在县财政不投入资金的前提下,由各乡镇水管所从征收的水费中列支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增加临时工工资,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我县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加强资源利用保护力度,促进水利改革。要切实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依法用水和水危机意识,形成人人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快改革步伐,严格实行用水定额管理,运用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调整水资源供水关系,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推进涝池和小型蓄水工程建设,不断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推广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做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县政府要明确相关部门、镇村职责,加强水资源管护工作,进一步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畜禽养殖用房统一规划,粪便集中处理,禁止粪便直排垃圾乱倒,减少水源污染,保护好水环境生态体系。 (三)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明确管护主体。要落实好管护责任,做到责、权、利有机统一。要让农民意识到自己不仅有享受使用农业水利设施的权利,也应有按要求认真履行好对农业水利设施维护的义务,使其真正达到建设、使用、维护一体化;要坚持实行定人定责,切实做到定期检查、定期维护,避免互相推诿;要强化建设与使用监督,做到建管并重,确保相关水利设施正常运行;要根据农村水利设施的功能和用途,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对已建成的农业水利设施,如机井、泵站等,可通过承包经营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延长使用年限、提高使用效率和设施的完好率;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农民自觉维护水利设施,对在建设管理农业水利设施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奖励,对破坏水利设施者要予以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夯实水利基础。建立财政对水利投入的增长机制,加大对水利项目建设的倾斜支持,保障水利前期工作经费和项目配套资金。特别是呼吁上级水利部门,根据水利工程运行的实情,核发管理运行费用,确保管理维护维修费用得到有效保障。逐步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实行合资、独资或股份制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水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经营。 (五)统一涉水项目建设规划,明确主体责任。扭转“多龙治水”不良体制,整合发改、国土、财政、扶贫、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水利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整体推进。统一项目建设标准,明确监管单位,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快速推进我县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推荐访问:设施建设 调查报告 水利
上一篇:单元知识小结_第五单元_单元知识小结
下一篇:安居工程【区20xx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改工作落实情况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