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窗口先进材料

来源:成人英语 发布时间:2020-09-19 点击:

  政务服务窗口先进材料八篇

 篇一

 **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县委的领导下,以“规范、高效、优质、便民”为服务宗旨,认真落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加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集中开展“一站式”服务,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努力建设政务服务体系的新常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以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提高效率为主线,加快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服务项目进驻、审批事项、设施设备、制度规矩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务(为民)服务中心(站)场所的建设。从场地要求、运行模式、服务项目、人员配备、设施设备、中心名称、窗口吊牌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创造了规范、高效、诚信、开放的政务硬件环境。一是**县政务服务大厅于2012年4月底正式运行,建筑面积1200㎡,规划有46个窗口、32个后台,另设有商务服务区、导办咨询台、行政效能监察室、控制室、填单台、便民取水点、更衣间、休息等候区等功能区,并按照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基本配置和标准化建设要求,先后投入400余万元,配置了网络安全系统、服务器及存储系统、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及安防系统、窗口业务终端及办公设备等软件系统,为集中开展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提供了规范、简洁、现代的综合服务平台。二是县内12个乡镇均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包括卧龙镇和耿达镇),由1名副书记、副乡(镇)长或班子成员直接分管便民服务工作,实行了窗口工作人员AB岗制度,各有关部门也积极向基层拓展延伸服务事项,同时整合了群众接待、惠民帮扶等职能,设立民政、计生、农技、林业、国土、农业财政、广电、劳动保障等窗口,**年、**年又按照脱贫攻坚要求从机构管理、场地面积、中心名称、窗口标示、服务项目、人员配置、运行模式、信息查询、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提升,更好地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2013年底我县村(社)便民服务代办点(代办员)建设工作全面展开,经过不断建设和完善,我县125个村(社区)建立了村(社)便民服务代办点(其中卧龙镇和耿达镇6个村),并于**年初正式运行,村(社区)均规范了标识标牌、硬件设施、代办人员、工作制度、工作台帐。实行“自愿代办、无偿代办”原则,大大降低了办事成本。

 (二)积极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

 1.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印发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建设和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的通知》、《**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根据标准及时修订了**县乡镇便民服务工作绩效评估考核细则,成立了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领导机构,确定专(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及其职责。确定了培育一批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县政务中心、威州镇、漩口镇、绵虒镇、雁门乡、克枯乡便民服务中心)。

 2.加强宣传指导和督促。加大标准化宣传力度,县政务大厅和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制作了65副标语,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县政务服务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每月到县级政务大厅和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1-2次全面指导工作和整改进度督促,并分派中心工作人员对口联系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指导和敦促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规范工作,**年共督促指导累计达80余次。

 3.加强交流和学习。为提升我县服务水平,我县积极到马尔康、金川、理县、小金去学习借鉴,同时马尔康、理县、小金也到我县来交流学习,共同提升和进步。

 4.加强培训和指导。多次邀请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开展了政务服务标准化培训。县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具体管理人员和乡镇分管领导和大厅负责人共5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专家从政务服务标准化概述、依据、内容、要求等四个方面以及服务制度、服务质量、服务模式、窗口服务、服务场所、服务设施设备标准化等具体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培训。

 5.加强标准梳理。对接专家对国家标准、省级标准进行了梳理,初步搭建了**县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和框架,总共60个标准(其中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标准15个,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标准11个,服务管理标准体系标准22个,岗位标准12个)。按分类统计采用国家标准6个、省级地方标准19个、制定部门内控标准23个、岗位标准12个,同时按照标准认真实施。

 6.加强标准实施和示范。一是基础建设标准化。从场地要求、运行模式、服务项目、人员配备、设施设备、中心名称、窗口吊牌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为集中开展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提供了规范、简洁、现代的综合服务平台,把政务服务中心建成成为标准化示范单位。二是审批流程标准化。对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及程序进行再清理、再规范,严格执行“两集中两到位”,理顺流转关系,清理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三是设施和配套标准化。中心大厅设置了更衣室、卫生间、休息等候区、人员流动通道和无障碍通道、咨询导引服务台和商务服务区、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区、中心计算机房、中心监控室等,局域网、互联网专线、电子政务外网、专网系统、电话通信等信息网络满足工作需要。四是管理规范标准化。进一步健全“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投诉举报制”等工作制度,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工作,努力实施政务公开“零保留”、咨询服务“零模糊”、事项办理“零差错”、业务办理“零障碍”、许可审批“零延时”、服务对象“零差别”、真诚沟通“零距离”,开展“优质服务之星”、“优质服务窗口”评选等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近年来县政务服务大厅累计接待群众40万余人次,受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438759件,按时办结率100%,全县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140866件,办结140866件,按时办结率100%。平均提速46.4%,服务事项按时办结率100 %,服务事项现场办结率 99 %以上,服务对象满意率 95 %以上。五是信息公开标准化。通过质量评价器公开公示窗口工作人员的照片、姓名、职位、所在部门、联系电话、服务承诺、岗位职责、可办理事项、办事指南等标准数据,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结合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在便民服务中心适当位置公布办理事项并及时更新内容。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和交流平台,加大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件数据的录入,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为提高审批效率提供保障。六是考核激励标准化。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了《部门窗口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办法》,修订了《乡镇便民服务工作绩效评估考核细则》,采取量化形式进行,日常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民主推荐与集体决定相结合。全面实行月度、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和季度评优,**年度评选出“党员示范岗”8个、“优秀首席代表”8人次、“优秀工作人员”32人次。同时不断加强文化建设,通过“三八”“七一”经常性开展各种党团和文体、学习培训活动,增强干部凝聚力和向心力。七是效能监督标准化。加强内外部监督,明确权限、责任和义务,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和效能监察长效机制,在县政务大厅及10个乡镇便民中心安装了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电子监察省、州、县、乡四级联通,设置了意见箱(簿),开展社会监督。加强自我监督。强化管理措施,窗口单位分管和主要领导坚持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现场办公。实行督查股工作人员轮流巡查制,每月通报各部门窗口日常工作情况,重点是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评议满意率、不满意率和投诉率等行政效能指标。八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我县12个乡镇(包括耿达镇、卧龙镇)均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中心主任都由乡(镇)分管副职兼任并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具体管理人员,配备了窗口工作人员。场地建设面积在80-270平方米之间,均达到标准。民政、劳动保障、卫生计生、农业、林业、国土资源、财税、水利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均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展开了“一站式”服务,个别乡镇还设置了精准扶贫专门窗口。实行了办事制度和公开公示,各乡镇制定了预约服务、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全程代办、投诉举报等制度并上墙公示,严格执行;做到“五个一”和“五上墙”即:有一条公开办事服务热线,有一本公开服务手册,有一本公开服务台账,有一套公开的服务制度,有一块规范的服务结果公开栏;人员职责、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依据、办事收费标准上墙。同时印制了服务指南,配备了手机充电台、便民药箱、老年人老花镜、针线包等便民设施,制作了便民服务中心政务公开栏,设立了“党员示范岗”、“绿色通道”、优先窗口,印制了便民服务联系卡,设置了举报箱和举报监督电话、投诉电话。我县125村(社区)设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制作了标志牌、公开栏、便民宣传单(册)和联系卡、相关工作制度、代办员座牌,设立了组织机构,规范了工作档案、联系电话、服务台账。

 (三)扎实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

 为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我县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汶府办函【**】103号)文件,参照成都市取消和保留的村(社区)证明事项清单,依法规范群众办事要素材料,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以及主要为规避部门责任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各种证明、佐证材料,最大限度减少证明事项数量,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各类不合理证明,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办事难问题。结合本县“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县各乡镇、县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用(国有)企业对本单位、本系统行业内办理各类事项涉及的要收取得证明材料,以及外单位需求本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按照合法原则、合理原则、信息共享原则、承诺原则进行了全面自查清理。县政务服务中心、县法制办、县编办召集相关部门对取消、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逐一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初审,拿出取消和保留意见并实地走访,进行合法性、合理性核实、清理。经反复清理、汇总后形成了**县取消和保留的村(社区)证明事项清单,取消村(社区)证明事项97项,保留村(社区)证明事项46项,通过“中国·**”门户网站公示公告栏目和**县电视台图文频道进行了公示,并对《**县拟取消和保留的村(社区)证明事项清单》进行了合法性审查,保证此项政策和工作的严肃性、合法性、规范性。清理后,对未列入保留清单的证明事项,各乡镇、县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用(国有)企业不得要求群众再提供,参照行政许可事项做法,对保留证明事项的实施主体、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等进行明确和优化,并制定服务指南。将保留证明事项纳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站(室)集中办理,明确和相对固定具体经办人员,确保及时高效办理并加强督查,确保成效。

 (四)规范清理服务事项,加强窗口办件

 一是对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及程序进行再清理、再规范,把全部审批事项统一、集中、联合办理作为目标,严格执行“两集中两到位”,并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和政务服务中心公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目前进驻县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开展业务的部门共有34个,其中:单设窗口单位26个、综合窗口单位8个,设立分中心单位3个。二是加快并联审批制度的建立,严格行政审批流程标准,印制办事指南标准,解决各审批事项之间互为前置、条件交叉、互相制约的问题;按照“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原则,理顺流转关系,清理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确保并联审批顺畅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年1-12月,**县政务服务大厅共接待群众8万余人次,共计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65565件,按时办结165565件,按时办结率100%,服务事项现场办结率 99 %以上,服务对象满意率 99%以上。

 (五)强化部门办事大厅管理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投诉举报制”等工作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工作。全面试行“亲情服务、快捷服务、预约服务”的“三服务”,努力实施政务公开“零保留”、咨询服务“零模糊”、事项办理“零差错”、业务办理“零障碍”、许可审批“零延时”、服务对象“零差别”、真诚沟通“零距离”,开展“优质服务之星”、“优质服务窗口”评选等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升规范化服务水平。三是科学配置服务窗口,实行动态化与常态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不断优化调整,让有限的窗口资源服务作用最大化。四是加强业务交流,要求各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业务,与办事群众主动对接、主动协助、主动沟通。五是明确窗口职责,加强工作联动,做好各项交接工作,避免出现档案遗漏、群众误解等状况。六是积极正确引导,热情办理来访、来电,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七是对办事群众耐心解释,站在群众的角度去分析、解答问题。八是加强监督。对每个审批、核准事项,各乡镇、部门都制定相应的内部约束和监督措施,明确权限、责任和义务,做到“谁审批谁负责”。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和效能监察长效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电子监察系统和“96960”效能投诉平台作用,有序展开常规工作督查,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强化管理措施,对窗口及其工作人员实行双重管理、挂牌上岗、自我监督,窗口单位分管和主要领导坚持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现场办公。

 (六)开展“一窗综合受理”综合改革

 1.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

 我县及时对县级部门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在网上进行了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同时,按照“应进必进,授权到位”的原则,将清理保留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取件,严格执行“一窗进出”,对部分单位“只挂号,不看病”、“办事两头跑”的现象进行了整改。经过整改和完善,各部门基本做到标准明确、程序简化、时限合规、要件设立依据充分、审批信息公开透明。同时积极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以服务对象为核心,按照审批业务类别需要,调整部门窗口布局,按主题类别整合为“综合窗口”,结合实际分设商事登记、医保社保、公安服务等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受理与审批既相对分离又相互衔接的运行机制,实现行政服务中心去部门化,达到无差别受理、一窗通办。

 2.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审批联动机制

 按照要求加快实行,并联审批、三级联动审批及“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办理程序,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的现场办结率和按时办结率。“多证合一”登记制度作为便民、惠民的重要措施,依托省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平台,按照“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信息共享、多证统发”的模式,使企业注册更加便利,为营造更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激发我县社会投资创业活力起到积极作用。

 (七)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信息报送

 一是通过质量评价器公开公示窗口工作人员的照片、姓名、职位、所在部门、联系电话、服务承诺、岗位职责、可办理事项、办事指南等标准数据,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二是结合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在便民服务中心适当位置公布办理事项并及时更新内容。三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对于工作动态、好的作法、政务活动信息和其他重要信息,都及时报送,**年总共报送工作信息63期,政务服务信息公开120余条。四是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和交流平台,加大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办件数据的录入,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为提高审批效率提供保障。

 (八)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和“互联网+政务服务”

 一是在县政务大厅及10个乡镇便民中心安装了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了电子监察省、州、县、乡四级联通,建立健全了现场监督、电子监察、行政督查、群众投诉为主体的监督机制。二是完善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系统,要求凡受理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案件必须录入行政审批通用软件规范运行,接受电子监督,防止“体外运行”。现在正在试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三是完善了“**县政务服务大厅”,群众可通过网络对想办理的事项进行网上咨询、网上预审、网上审批等,充分发挥其便民、快捷的功能。

 (九)加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年,我县高度重视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积极行动,认真落实,全面部署、全面推进全县行政权力规范化、公开化,**年1-12月,共受理各类案件量19041件,办结案件量19041件,超额完成州定任务,办理案件一直在全州排名靠前。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求各乡镇、县级各行权部门将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执行《四川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电子监督办法》,把行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股室长期抓,层层落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行权平台规范、高效运行。二是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的通知》,召开“放管服”工作会议、专题会议3次安排部署此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做到亲自抓,重点安排。三是县政管办(县政务中心)、法制办、县监察局、县信息公开办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开展好工作,同时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联席会3次研究工作推进,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2.进一步加强行政权力事项运行办理。要求各乡镇、县级各行权部门要进一步清理优化已录入行政职权目录的权力事项,根据调整后行政权力清单,做好运行平台相应内容的调整,补齐要素、规范内容。按照“列入行政职权目录的行政权力事项必须网上运行,未列入目录的行政权力事项一律不得行使”的要求,所有当前发生行权事项必须在行权平台上网公开运行,同时要及时补录以往已发生未录入系统的相关数据。切实做到办理一个录入一个,坚决杜绝“体外循环”。

 3.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力度。加强了各乡镇、行权部门分管领导和录办件人员业务培训和学习。县法制办随时对具体录入人员进行面对面指导50余人次;县监察局每月定期重点对廉政风险点设置进行指导和违规操作运行行为的监督,加强平台运行监察问责。县政管办会同县政府办、县法制办和县监察局对全县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重点单位26个单位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和指导。

 4.进一步严格监督检查。一是加强对县级行权平台的日常督查。对平台实时录入、办件数、报(预)警、人员配备、台账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建设等情况的现场督查。二是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电子监察系统的作用,全面落实和推进“三重”监督,对等待观望、有令不行、动作迟缓的,启动问责程序,严肃予以追责。随时开展行权平台网上巡查,了解办件量推进情况,对工作不力的单位随时进行提醒并提出要求。对存在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重视不够、整改不到位、报警案件不及时处理、横向比差距较大、行权平台运行不规范,受理、办结案件数与本单位实际受理案件数差距较大、行使行政权力体外循环等问题的单位,一次不达标函询,两次不达标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三次不达标直接问责。目前县监察局电话函询了6个单位。三是各部门派驻纪检组和乡镇纪委书记加大了监督力度,加强本单位行权平台的日常巡查,建立巡查工作台账,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对巡查中发现的预警报警情况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按期整改。

 5.进一步加大通报力度。县政管办(县政务中心)每月定期通报全县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情况,对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对工作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工作差的单位进行点名通报批评,加大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的监督管理,确保每月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6.进一步加大任务落实。结合各乡镇和县级各行权部门行政权力清单目录、工作职责和实际情况,我县下发了《关于下达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任务的通知》,将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每月任务计划下达给各个单位,要求一是行权事项多、实际发生也多但之前录入为“0”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整改,确保全面完成任务。二是行权事项少、实际发生少的部门要主动作为,做到应录必录,争取实现零的突破。三是各乡镇和行权部门要在既定任务基础上,全力加大工作力度,争取超额完成每月任务。

 7.进一步加强内部交流和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工作交流,明确了各乡镇、县级各行权部门分管领导、管理员、录入员、办理人员。同时各乡镇、县级各行权部门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加入**行权平台QQ群(群,随时进行交流和沟通。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

 一是县政务服务大厅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但不能满足需要,导致民政婚姻登记、住房公积金、国税分中心、地税分中心等不能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便民服务代办点发展不平衡,乡镇可胜任人员不足兼任村社代办员的村干部积极性不高。二是审批窗口难以准确鉴别网上申报的电子材料的真伪,“网上申请”专业性强造成业主操作上常需窗口或技术人员全程指导,“一网式”审批建设推进缓慢。三是一些部门存在不把事项放在行政审批通用软件系统上运行、选择性运行、录入不及时、体外循环、事后补录等现象,电子监察功效未能全面施展。四是“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审批职能归并还不彻底,仍有个别单位窗口授权不到位,办事效率还不能满足群众期望。五是并联审批机制暂不尽完善,一些审批要件手续办理时部分单位间仍互为前置,前置要件又缺少标准化规范要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围绕“规范、高效、优质、便民”的服务宗旨,采取“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服务”服务手段,不断优化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真正为企业、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全县致富奔康服好务。

 1.持续深化简政放权,全力推进行政审批高效化。按照“能简化则简化、能放权则放权、能提速则提速、能合并则合并、能综合则综合”的原则,不断简化事项、优化流程、向下放权,通过简政放权和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梳理审批事项,进一步清理审批环节,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

 2.持续深化平台建设,全力推进便民服务便捷化。一是注重打造便民服务平台。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分中心为补充、乡镇便民中心为延伸的行政审批服务体系建设和“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模式。继续加强我县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代办点在场地建设、设施设备、服务窗口设立、公示公开、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和整改,促进规范化建设,完善县、乡、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积极为群众和企业服好务。二是注重延伸便民服务功能。按照“下放管理权限、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审批程序、限定服务时限”原则,将所有政务服务项目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受理。将党团联络、城市管理、计划生育、职工帮扶、劳动保障、法律援助等方面与群众关联度较高的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窗口统一转接承办,打造“阳光政务”平台。

 3.持续深化机制创新,全力推进政务服务常态化。一是推行“并联式”审批制。建立“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变“流水式”审批为“同步式”审批,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推行“一事一地”、“充分授权”制。凡进“中心”办理的事项,不得在“中心”之外再受理和办理。各进驻部门向在“中心”设立的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首问”负责制。三是推行特色服务。探索创新行政审批运行方式,依托政务服务中心,大力推行全程代办、延时办理、预约办理、服务上门等特色服务。积极统筹协调“放管服”工作,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减证便民”行动等工作。

 4.持续深化科技支撑,全力推进办件电子化。一是加快整合网上政务服务资源。把政务服务体系信息化纳入县、乡电子政务建设要求,增强网上公告、咨询、受理、审批、办理、投诉和监管功能,加大投入,集中开发,实现不同部门间网络技术、资源、信息的共享。二是加快网上电子政府平台建设。完善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扩大政府网上办公范围;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把政府网站办成服务群众、政务公开、了解社情民意和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窗口。

 5.持续深化督查问责,全力推进监督立体化。一是强化监督管理。强化政务服务公开,完善政务服务管理、监督、激励和考核机制,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开展政务服务质量评估,重视综合绩效考评,严肃政务服务纪律,强化明察暗访。二是强化电子监察。充分发挥电子监察在适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网上投诉等方面的作用,扩大电子监察的覆盖面,实现全程监管。三是强化社会监督。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加大查处力度,并通过群众满意度评价器、手机短信调查、随机回访等方式,让群众民主评判服务效能。

 6.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全力推进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坚持将标准化思维融入公共服务全过程,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政务服务标准和行为,为老百姓和企业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政务服务。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考勤、考核和日常管理工作,认真受理、回复服务对象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投诉及建议。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态评选“服务标兵、文明窗口”,树立良好的服务窗口形象。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篇二

 **市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于2000年3月15日,前身为**市政务公开中心,位于白沙东路8号,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新办公大楼于**年9月正式启用。全市36个部门的600余项审批服务项目入驻中心。中心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定编13个,设有办公室、政务公开管理科、业务指导科、督查科,热线管理科、运行保障科6个科室,设有党总支、工会、团支部、青年工作委员会、妇委会等党群组织,共有工作人员350多人。现将**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开展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高标准建设,形成便民体系

 1.启用湖南首个市民之家。**年9月1日,湖南省首个“市民之家”在**市正式落地启用。这是**围绕“建设‘两个中心’,进军全国十强”的发展定位和“打造成为全省审批事项最少、时限最短、成本最低的县(市)”的工作目标,强力推进的民生实事工程,也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位于白沙东路8号的**市民之家,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 1.78万平方米,总投资1.25亿元,是集政务服务、信息公开、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其功能布局按照突出改革、便民利民、服务发展的思路,设置财税服务区、不动产登记服务区、金融服务区、社会事务服务区、商事登记服务区、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区、综合配套服务区、中介服务区、公共资源交易区等9个区域。36个单位入驻,办事窗口达180个,涉及市民、企业的600项政务服务均可在此完成,实现“一厅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票制收费、一网式运行”。为促使项目审批便捷高效,在市民之家设置全省首个“中介超市”,公开遴选14家中介服务机构入驻,这一做法被省委改革办《改革每日快讯》进行推介。同步建立“网上中介超市”,公开中介机构的资质、服务内容、等级评定等情况,供企业自主选择,减轻企业负担,提升办事效率。

 2.完善镇村服务平台。2013年开始,我市用三年时间对全市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进行提质改造,共投入2334万元,**年底乡镇(街道)政务中心已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12个乡镇(街道)被长沙市评为达标建设优秀单位。经过改造后**市32个乡镇(街道)37个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由原来的308人增至373人,面积达到5877平方米,**面积3137平方米,其中洞阳镇、大瑶镇、沿溪镇等3个乡镇政务服务中心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积极推动全市村(社区)政务服务站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配备代办员,强化基层代办功能,延伸基层政务服务触角,基层政务服务平台真正发挥了便民的作用,其中镇头镇等乡镇实现工商、公安户籍业务入驻政务中心,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我市基层政务服务向场地达标、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进驻到位、制度健全、标识清晰、服务延伸的标准体系迈进了一大步。

 二、高效率运行,开创特色工作

 1.项目进窗上线。我市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做到“应进尽进”。全市除因取消、下放、体制内审批、涉密涉隐私、场地等原因经请示市政府同意不入驻外,其余全部入驻政务中心和分中心,按要求入驻率100%,所有项目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年,共受理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 76.7万件,按时办结率100%,收税费40.5亿元,没有因行政过错出现红黄牌现象。我市2013年建设了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基本实现了**市政务服务事项“一厅式办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票制收费、一网式运行”,实现对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审批、实时监察、预警纠错、信息服务、绩效考核等功能,并纳入了长沙市与湖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体系,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年,加快网上办事大厅和省、市政务服务网的对接共享,在省内率先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无障碍联通。目前,306个事项实现网上预审,208个事项实现网上在线申办,其中84个事项已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已通过平台办理各类业务45000多件。

 2.打造网上市民之家。升级完善**市网上办事大厅,进行功能拓展和界面创新,建立网上办事(含网上办事大厅、移动APP应用、WAP版、微信公众号等移动渠道)和网下办事无缝统一的办事系统。借鉴银行ATM机服务模式,以简单且需求量大的个人办事为主,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市政务中心部分事项网上自助办理,开通手机网上办事大厅和公众微信号,实现手机预约、办事指南和办事进度查询、缴费支付、服务评价等功能,逐步实现实体服务大厅与网络虚拟服务大厅相融合,打造成畅通民众诉求的直通车、监督政府的曝光台、政府决策的数据库、“永不下班”的网上政府。

 3.率先推行建设投资项目审批系统性改革。**年4月,我市在全国县级首推建设投资项目审批系统性改革,通过制定实施方案、细则流程、考核办法,对建设投资项目涉及的所有审批事项进行重新设计,建立“一个部门一个窗口一并受理一文办结”的审批服务新模式,尽最大可能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压缩审批时间。由发改、国土、住建三个部门牵头,按照立项、供地审批、设计审批、施工许可、联合验收5个阶段实行并联审批、内部流转,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阶段范围审批事项、时限、资料的梳理和优化,项目联合会审,协助处理相关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还取消和暂停了一批前置审批,调整和规范了审批程序,合并了一批审批项目,项目业主单位在审批全过程原则上只需提供一次材料。改革后,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由原来的171个工作日缩短到68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备案类由原来的152个工作日缩短到56个工作日,审批时限缩短60%以上。今年5月,对标北上广,大力削减涉企收费项目,全力推进建设投资项目审批再提速,政府(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备案)缩短到30(2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内,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建设投资项目网上审批情况在全省位居前列。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这一改革举措。

 4.率先在全省推行行政审批三级帮代办服务。依托市、乡、村三级完善的政务服务体系,拓展公共服务内容、创新公共服务形式,把各级审批服务窗口前移。率先全面推行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三级帮(代)办服务,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变“群众多人多次跑”为“干部一次帮(代)办结”,通过强化业务竞赛,开发智能帮代办机器人,瞄准市级建设投资项目,无偿全程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年,共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帮代办服务16525件,为企业选址组织上门联合踏勘210次。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人、只需一趟事办成”的目标,有效的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难题。

 5.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自**年4月起,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坚持先点后面、先易后难、先破后立、先拿来后创新、先软件后硬件,先市直单位后垂直单位有序推进的方式,遵循“一事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的路径,按照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重点打造了“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趟办结”政务服务新模式,共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1064项,其中入驻政务中心621项,607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占入驻中心事项97.9%,到**年底,我市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目标,部分事项将实现“跑零次”目标。继续深化建设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编制了11家单位涉企审批事项流程清单;进一步缩减前置条件,取消了节能备案登记,减少了审批环节和收费。**年6月14日,受省委常委谢建辉委托,省商事制度改革调研组来市民之家专题调研;6月22日,原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来到市民之家调研“最多跑一次”改革情况,对这一首开先河之举表示赞赏,并要求我们周密部署、全程跟踪,落地见效,加快形成政务效率的“高地效应”,坚决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2018年5月,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视察市民之家,对**率先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所作大量工作、在全国创造经验,并获得国务院的表扬给予充分肯定。

 6.试点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年,**市成功入选国务院确定100个县市区作为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重点围绕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户籍管理、医疗卫生、涉农补贴、城市综合执法、养老服务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8月22日,全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启动仪式暨现场动员会在**召开,省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部门负责人、14个地州市及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市代表国家级试点单位发言。此项工作得到湖南省政府领导以及国务院办公厅领导高度认可,并指示在湖南省政府网和中国政府网(政务公开在行动专题—进展成效栏目)推介报道。

 三、高水平管理,打造服务品牌

 干部是推动政务服务工作最核心的因素,我们通过提升文明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心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力打造一流的服务标准。

 一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1228”党建工程,紧扣堡垒指数和先锋指数。深化党建“三亮三比星级化”考评,将支部建在大厅,形象树在窗口,打造一批党员微服务示范项目和党员示范岗,建立了一支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干部队伍。

 二是加强日常管理和作风锤炼。加强对窗口和科室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和日常管理,对大厅窗口作风纪律实行常态化督查,严格落实首问责任、窗口首席代表、一次性书面告知、限时办结、电话回访、请销假公示、窗口人员AB角等制度,将日常管理作为考核主要依据。实施大厅网格管理机制,由网格组长加强对网格内的学习教育、审批服务、作风纪律等方面的管理,开展季度“红旗窗口”和

 “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在政务中心营造了“赶、超、比”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政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规范了服务行为。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大厅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百姓转”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两立、三声、一双手”的文明服务公约,实行微笑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制度。对大厅窗口作风纪律和内务管理实行常态化检查。推出夏季免费凉茶、备用药箱、婴儿椅、手机充电站、公共免费WiFi等系列服务措施, 细化便民服务。

 四是开展“寻最美、创最优”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宣传推介我市在“创最优、争试点”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倡导文明新风尚,树立政务服务新形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新成就。评选30个“最美服务明星”、“最美服务窗口(政务大厅)”、“最美服务举措”,在主流媒体和自媒体上宣传推介。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总结提炼为创建“全国政务服务最优县、全国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县”的优秀经验,培育形成政务服务新风尚。**年,市民之家共接待中央文明办等各级领导视察和省内外兄弟单位观摩学习90余批次,成为了宣传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

 **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县市、先进地区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互相学习借鉴,扬长避短,共同促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发展进步,迈上新台阶。

 篇三

 为全面严格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三办”(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工作要求,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区政务中心公安窗口坚持“服务为本、便民为先、效率为上、满意为要”的工作理念,不断整合办公资源、完善工作机制、加大便民力度,窗口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从资源整合入手优化办公环境

 一是扩展办公场地。为确保5.22大学生落户新政推出后,窗口接待工作能有力有序进行,大队领导提前谋划,积极沟通,在区政务中心大力支持下,公安窗口办公场地由原来的20平米扩大至200平米。二是增加工作人手。大队及时抽调一名具有丰富业务知识和接待经验民警补充窗口,同时,在原有2名辅警力量的基础上,分局又为窗口新增6名辅警,确保力量到位。三是增设服务台位。窗口将原来2个受理台增加至5个受理台,且专门设置业务咨询台,让咨询与办事群众及时分流。

 二、从制度建设入手确保服务规范

 一是推行业务知识一口清。大队对所有民警和辅警采取集中授课和每日微信推送【每日一课】的方式,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并定期编发《户政业务疑难问题解答系列知识》,推送民警和辅警学习,确保接待人员业务一口清。二是推行首问负责制。所有申请事项均由首次接待的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做好咨询解释、服务指导、办事引导,直到所有申请事项办理结束,严格做到不“冷、硬、横、推”。三是实行限时办结制。

 所有窗口业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随到随办,一次办成。材料不全、一次说清、二次办成。

 三、从便民举措入手确保服务更优

 一是实行延时服务。

 窗口民警主动“早到十分钟,晚走一刻钟”,为前来办证办照的群众提供“延时服务”,尽可能延长工作时间,确保群众办证办照当日受理。二是实行预约服务。针对**辖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部门需要办理户口的量大、且时间要求高的问题,窗口部门服务采取灵活多样的预约服务,接受大型单位的预约申请,并专门建立辖区单位微信服务群,民警在微信服务群中开通业务咨询和预约服务项目,方便辖区单位时时咨询与预约。三是实行取证提示服务。利用内部电话在窗口安装短信群发器,二代身份证件办好后,由窗口工作人员直接通过短信对群众予以提示,提前领取,有效缩短群众取证时间。

 篇四

 市医保局以确保社会保险“最后一公里”服务到位为宗旨,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规范高效平台建设,标准优化业务流程,依法依规科学经办”为主线,实现了“服务便利、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市医保局连续9 年被评为“全省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先进(优秀)单位”,市医保局政务服务窗口连续6年被评为“**市政务服务示范窗口”,**年窗口5名同志被评为“政务服务标兵”“政务服务明星”。

 制度体系健全,依法依规经办。一是制度化业务流程。先后两次对业务经办流程进行了较大幅度优化,既突出窗口咨询、审批、备案、接单等功能,又确保经办环节设置科学、效能优先,通过规范、再造、标准化业务流程,形成了“以窗口服务为主导、以经办流程为主线、以后台监督为保证”的业务运行机制。二是制度化窗口服务。结合窗口实际和“三化”建设要求,制定了医保窗口工作服务规范及工作人员纪律要求等制度,为更好地向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窗口服务奠定了制度保障。三是制度化监督机制。重新修订了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内设机构职能职责、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等,公开办事依据、程序、办结时限,公布咨询和监督举报电话,开通12333 咨询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多路径查询和监督渠道,形成了从制度到措施的完整监督链。

 平台建设规范,高效高速经办。一是基础扎实的硬环境。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并依托延伸到全市政务服务窗口、定点服务机构、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了规范高效的业务运行平台硬环境,在全域范围逐步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大病保险、门特疾病、工伤生育待遇核定等业务经办“一单制”无障碍前台即时结算。二是安全规范的软环境。市、县(区)两级经办机构业务职能有效整合,按权属合理分配,形成了基金征收、管理、支付标准化模块软环境,构建了全域无障碍服务的管理模式。三是功能齐备的窗口区。依托市政务服务中心整体规划,窗口建设标准统一,区域清晰,设施齐备,同时,配备了电子评价仪,方便办事群众监督业务经办工作过程和对服务质量直接进行评价,促进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创新服务手段,为民亲民经办。建立服务承诺等制度,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时限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积极开展“柜员制”服务,做到“一个窗口接待、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最大限度减少了办事群众的等待时间。努力提升窗口服务人员“依法依规经办”意识,进一步确保了依法依规经办到位、风险防控措施到位、办理事项公开到位、服务质量管控到位。一直把队伍建设放在作风建设的首位,内训外培提升能力,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尤其是窗口人员的思想认识、业务素养、服务水平。严格把关按需用人,优化经办流程确保窗口人员科学配置,狠抓考核工作,确保按时办结率、提前办结率、现场办结率、群众满意率达100%,筑牢服务窗口建设,更好服务参保群众,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篇五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行政服务中心大力支持下,林业局紧紧围绕“服务林农、发展经济”这一中心,以“便民、规范、廉洁、高效”为服务宗旨,坚持“求真务实、精简效能、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原则,以有序、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树立了林业窗口的良好形象,自2011年我局服务窗口进驻县行政服务中心以来,各项工作均走在服务中心各个窗口的前列并多次评为“先进窗口”。

 一、领导重视,为窗口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窗口服务方式的推行,既是实施政府效能提速、优化服务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林业局党组对县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的工作非常重视。党组书记、局长杜刚及分管副局长周盛志经常过问窗口工作情况,掌握林业窗口业务的进展情况,解决工作人员在办理证件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求对即办件即时办理、对承诺件从速办理,尽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工作效率。

 二、强化学习,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素质

 为了做好林业行政许可,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纪律作风,我局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二是认真学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林业各项行政许可事项的法律依据及工作程序,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悉各类许可件办理程序、工作要求和电脑操作;四是认真学习行政服务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严格遵守。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加强学习,内练素质,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展示了良好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职业道德和作风纪律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至今,林业行政许可事项没有出现一例差错,无投诉和超时限事例发生,受到了前来办事群众和行政服务中心的好评,树立了良好的林业窗口形象。

 三、坚持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政务

 根据《行政许可法》要求,我局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项目每年都认真进行审查,对每一项许可项目的内容、时限、程序、申报材料、收费标准重新加以梳理,对实施许可项目本着“应进则进”的原则,全部进入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受理。根据县行政服务中心要求印制的办事流程服务指南放在窗口醒目位置,将林业行政许可事项、依据、程序、收费标准等公开,使人民群众办事更加透明、便捷;使群众对需要审批的事项一看便知、一问则明、一办即成。

 自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以来,我局共办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木材运输证、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征占用林地办理等行政审批事项335件,办结率100%。

 践行了“笑容在中心、规范在中心、便捷在中心”的办事准则,让办理业务的群众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四、创新服务举措,打造满意窗口

 为打造满意的林业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始终坚持“守好工作岗位,塑造崭新形象”宗旨,牢固树立创“一流形象,一流服务,一流业绩”理念,依照“微笑服务,方便群众,快速反应、加强沟通”的服务思路,创新服务,创造便捷的服务方式和温馨的服务氛围。县行政服务中心实行流动红旗评比以来,林业服务窗口连续获得流动红旗6次,受通报表彰2次,并在窗口长期建立党员示范岗,起到了服务带头作用。这些荣誉的获得,主要源于我局坚持以下服务举措:

 (一)实行首问责任制。在日常工作中,窗口工作人员按照“一次讲清、一次办结”的办事原则,让前来的办证单位和个人“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简化了办事程序,提升了工作效率,拉近了与办证单位之间的距离,营造了和谐的办证环境。

 (二)进行提速服务。为使我局窗口办理进入快车道,我们开展“提质提速、优质服务”活动,提出快速受理、快速核准、快速颁证。为简化程序,在各种手续齐备的情况下,窗口提前办理;对于特殊情况,我局特事特办、急事快办。

 (三)做好延时服务。为尽可能减少办证单位往返次数,我局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接待完毕最后一位办证单位或个人才能离岗下班。同时为方便办证单位和个人,在特殊条件下,窗口工作人员在下班后要延时服务。加班加点工作是经常的事,但窗口工作人员从不抱怨,从不叫累,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五、遵纪守法,规范操作

 多年来,林业窗口工作人员始终坚持廉洁自律,恪尽职守,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不敷衍塞责,不推委扯皮;同时严格遵守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做到仪容整洁、佩证上岗,不擅离职守,工作资料、用品摆放整齐,保持窗口的卫生整洁,对来电、来人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杜绝使用伤害感情,激化矛盾,损害形象的语言,坚持上班签到,从未出现过脱岗、迟到、早退现象;加强与其他各窗口的联系和团结,遵守办公秩序、积极主动、热情服务,未出现借口推托搪塞办事人,并不断查找问题、整改落实,端端正正走好每一个步骤,扎扎实实树立林业优质服务窗口形象。

 篇六

 在**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里,有一支业务扎实,作风优良,坚韧执着,勇担重任,思维敏捷,创新创优的服务队伍,他们中既有60后、70后,也有80后,他们中有窗口新兵,也有业务尖兵,有的在窗口的岗位上一干便是近20年。这个由7位同志组成的窗口,认真履行行政审批职能。35000多人次咨询,4521户企业设立、3736户企业变更、391户企业备案、422户企业注销、6018户企业名称核准。责任在肩,透过这些数字的背后,我们可以想像其中凝聚了登记注册服务窗口同志们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是一个个行动的具体结晶,见证了他们商事制度改革两年以来的坚守和付出,是他们向社会、向群众交出的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

 用铁肩担当重任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实行招商引资带动**发展的战略和商事制度改革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各类工商企业注册纷至沓来。必须让这些企业进得来,留得下,有发展,为**发展添砖加瓦,注册窗口一线任重道远。带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登记注册窗口实际工作,依据省、市局及政府的相关文件,在简化程序、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发展打造便利、快捷的“绿色通道”。新企业登记注册和企业变更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外,凡允许企业进入的领域,大门一律敞开。全面梳理优化登记注册流程,整合优化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公示、发照等程序,缩短登记审批时限,及时对登记注册窗口作出调整,增设“三证合一”特色服务窗口,实行“一站式审批”,实现工商营业执照、“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窗口办结”。为了确保业务能及时受理、高效办结,多次开展业务专题研讨,保证最短的时间精通最新业务,反复练习新升级系统各项业务操作与测试,精心准备新政落实的各项基础工作。有效的应对措施带来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效应,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三证合一”,“双随机、双告知”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第一时间在登记注册窗口得以延伸,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在**这块创业创新的沃土落地生根。

 用服务打造团队

 登记注册服务窗口是市场监管局向社会展示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干部素质、工作作风、服务意识直接代表着**区的形象。只有打造一支优良的团队,才能更好地营造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窗口首席代表首先是向每位工作人员渗透廉洁、高效、文明、规范、便民的窗口文化内涵,让每位工作人员明白单位的工作理念、工作作风、核心价值观等,并不断完善注册窗口日

推荐访问:政务服务窗口先进事迹 政务 窗口 先进
上一篇:2020年两会学习思想汇报模板
下一篇:体育学校干部作风建设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