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5)

来源:托福 发布时间:2020-12-02 点击: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5)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官上任要点好“三把火”,踢好“前三脚”,体现的是(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2.三度归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海德 B.凯利 C.米德 D.维纳 3.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 )。

A.学习理论 B.社会判断理论 C.三阶段理论 D.功能理论 4.( )也叫小群体意识,指的是为了维护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解决办法作出实事求是且准确的评价,从而导致了错误决策的现象。

A.群体压力 B.群体思维 C.群体极化 D.群体决策 5.阿希的三垂线实验证明了( )现象的存在。

A.模仿 B.暗示 C.从众 D.服从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6.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7.发起者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如权威性、可信赖性、吸引力和相似性等。

8.根据希金斯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

9.解释攻击行为产生原因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挫折一攻击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10.根据服从的对象,服从一般可分为:对权威他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

11.斯腾伯格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包括三个基本组成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

12.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13.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4.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15.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6.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17.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认识而对他人或他群体产生的消极态度和情绪指向。

18.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9.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 答:(1)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成败 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既有长处又有弱点,学会调整自我评价,准确进行自我定位。(3分)
(2)多角度地评价自我 积极地获取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如把同学、老师、父母等对自己的评价综合起来分析,有助于对自己形成一个较准确、客观的认识与评价。(2分)
另外,要多角度地进行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将现实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理想的自我进行比较;
也可进行横向比较——和比自己优秀的、相似的及比自己稍差的人比较。(2分)
(3)确立适当的目标与期望 当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时,就有可能遭到失败与挫折的打击,若个体还没觉察到自己设的期望过高,那就会影响到个体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2分)所以,个体可以把远大的理想分成多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一步地加以实现。(1分)
20.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1)劝说宣传法:通过各种传播媒介传播一定的信息来改变人的态度。(2分)
(2)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的态度。(3分)
(3)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改变人们的态度。(2分)
(4)活动参与法: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3分)
21.转移与消除攻击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答:(1)宣泄:攻击是人的本能,应当寻求社会容许的有效方式来达到宣泄的目的,比如参加体育活动等。(2分)
(2)习得的抑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到了对攻击行为的抑制,包括社会规范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等。(3分)
(3)置换:当个体遭受挫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又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进行直接还击时,个体就会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标表现出攻击行为,这种现象被称为置换。比如“寻找替罪羊”出气等。(3分)
(4)培养同情心:通常的做法就是对人们进行移情教育。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培养人们的同情心,有助于减少攻击行为。(2分)
五、应用分析题(20分)
22.阿尔贝·施佩尔是希特勒的首席顾问,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官员唯唯诺诺,即使希特勒提出了最野蛮的、毫无人性的决策,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人提出异议。

请用学过的概念、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1)希特勒是独裁式的领导,要求下属对其服从(2分)。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2分)
产生服从的原因有:
①命令者的权威性。希特勒的地位高,手中掌握的权力大,容易导致下属的服从。(2分)
②军官的角色规范要求他们服从上级命令。(2分)
③用责任转移来解释,希特勒周围的军官在行为归因上将责任转移给了希特勒,认为他们只是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关心自己行为的后果。(2分)
(2)周围官员之间出现了从众现象(2分)。

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2分)
从众的原因:
①信息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人们把他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3分)
②规范性社会影响 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人们为了获得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使其符合群体的规范和标准,以免陷入困境或遭到排斥。(3分)

推荐访问:
上一篇:初中语文评课稿
下一篇:人教部编四年级上册完整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一至八单元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