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公共英语 发布时间:2020-09-21 点击:

2008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盗传必究!) 说明:试卷号码:2502;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17日。

一、名词解释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3.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 (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4.自我中心语言: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5.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二、填空题 l.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_____、_____过程。

开放的;
不断积累的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_____,把被研究者称为_____。

主试;
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_____与_____。

年龄偏小;
年龄偏大 4._____是儿童在扮演他人的角色中进行的游戏。

角色游戏 5.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_。

自然前提 6.柯尔柏格采用纵向法提出了他的三个水平、_____阶段首先发展理论。

六个 7.气质有_____的差异而无_____的区别,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_____一面和_____一面。

类型;
好坏;
积极的;
消极的 8.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_____决定的时间表。

基因 9.具体形象思维的特征是_____、_____。

具体性和形象性;
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 10.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儿童3岁时开始意识到_____和_____的区别。

“愿意”;
“应该” 11.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_____的普遍原因。

听力损伤 12.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焦虑一回避型;
安全型;
焦虑一反抗型;
紊乱型 13.处于象征期的儿童开始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即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_____。

蝌蚪人 三、简答题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答:关键期概念的由来: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1937) 提出来的。他在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中,发现刚孵出的幼鸟,如小鸡、小鹅等,会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学会追逐自己的同类或非同类,过了这段时间便再也不能学会此类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而这段时间是很短的,故称为人类的关键期,又称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转折期。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类研究借用到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如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3.消极强化与惩罚有什么不同? 答:消极强化是指厌恶刺激的去除从而增加反应行为;

起着增加动机的作用;

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起着降低动机的作用。

四、论述题 试论述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特点。

答:第一,兴趣指引这是学前儿童游戏的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注意力集中学前儿童游戏中的高度注意力使得他们在游戏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时会有出人意料的创造表现。

第三,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游戏的过程儿童可以尽情尽兴地体验着愉悦及欢乐的积极情感。

第四,自由性儿童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主动的、无拘无束的,规则来 自游戏的内部,没有目标的压力。

第五,假想与真实的转换儿童经常需要发挥想象力来充实游戏,适时的进行着假想与真实的转换,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第六,人与人(物)的交流象征性游戏中的角色分配需要协商和交流,也会有与材料、玩具的交流等。

第七,各方面能力的延伸游戏发展了儿童的自我控制、语言使用、记忆、与他人合作等各种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 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 “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 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 “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第一,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教养方式;
身体吸引力;
行为特征;
认知能力;
教师的影响。行为特征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之一,行为特征是儿童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儿童个体之所以交往成败不同、同伴地位各异,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冥想不同的行为表现。

第二,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
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
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
而不受欢迎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往往是比较笨拙和不明智的,他们尝试加入群体活动那个,但是 往往被令人讨厌的特征拒之门外,而且由于害羞,他们大多自己玩,很少见到他们表象自己。

该案例中的琳琳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虽然她认为很多人都是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正是这些特征,使其他小朋友都否认和林琳是好朋友。

推荐访问:中央电大建筑设备专科历届考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试题整理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艺术音乐试题及答案 气管切开试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试题及答案(2008年1月) 宝典:中央电大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超级精品 中央电大《法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小抄 专科英语试题及答案 专科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 专科外科护理试题及答案
上一篇:蜗牛奖心得体会思考发言5
下一篇:2014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