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化学原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例文参考

来源:四六级 发布时间:2020-12-25 点击:

 贵州化学原药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报告说明

 近年来我国农药工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据 wind 资讯统计,2016 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 377.8 万吨,销量 360.26 万吨,2000 年-2016 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复合增长率为 11.65%。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34377.6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8346.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2.46%;建设期利息 436.1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27%;流动资金 5595.1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28%。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 579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46641.12 万元,净利润 6883.40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4.32%,财务净现值 1815.48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6.60 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快于全国快于西部的发展态势没有变,可以大有作为,也必须奋发有为。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倍加珍惜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倍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好局面,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好状态,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凝心聚力肩负起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历史使命。

 报告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投资融资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分析评价意见。

 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

 项目建设 背景、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分析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

 建筑工程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

 第八章

 工艺技术说明

 第九章

 项目环保分析

 第十章

 劳动安全

 第十一章

 节能方案说明

 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

 第十三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项目投资分析

 第十五章

 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十七章

 风险风险及应对措施

 第十八章

 总结

 第十九章

 附表

  附表 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 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 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 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 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附表 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 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 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 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项目名称:贵州化学原药项目

 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 xx,占地面积约 105.57 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可行性研究范围及分工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

 2、对产品方案、工艺流程、技术水平进行论述,确定建设规模;

 3、对项目建设条件、场地、原料供应及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

 4、对项目的总图运输、公用工程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对项目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和劳动定员的确定;

 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和经济效益评价;

 8、提出本项目的研究工作结论。

 四、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

 1、《一般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五、建设背景、规模

 (一)项目背景

 农药行业为支农产业之一,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本行业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基本不受宏观经济等外在环境的影响。未来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与可耕地面积有限的矛盾日益激化,农药的使用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解决粮食问题主要方式之一。因此,长期来看,农药行业将稳定增长。

 对于化学农药原药生产,其核心技术为化合物合成技术,由于原材料、合成方法的差异,可研发设计不同的工艺路线进行生产,并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程度,终影响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秀的原药企业通过对化合物合成技术的不断优化和突破,提高工艺路线效率,从而形成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没有变,快于全国快于西部的发展态势没有变,可以大有作为,也必须奋发有为。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倍加珍惜加快发展的好势头,倍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好局面,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好状态,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凝心聚力肩负起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历史使命。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70379.93 ㎡(折合约 105.57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74602.73 ㎡。其中:生产工程 42896.57 ㎡,仓储工程 7907.89 ㎡,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 4252.36 ㎡,公共工程19545.92 ㎡。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化学原药 00000吨/年。

 六、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 24 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七、建设投资估算

 (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 34377.69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 28346.4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82.46%;建设期利息 436.1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27%;流动资金 5595.1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6.28%。

 (二)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 28346.47 万元,包括工程建设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建设费用 24623.11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917.31 万元,预备费 806.05 万元。

 八、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 57900.00 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 46641.12 万元,税金及附加 2081.01 万元,净利润6883.40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4.32%,财务净现值 1815.48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 6.60 年。

 (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70379.93

 约 105.57 亩

 1.1

 总建筑面积

 ㎡

 74602.73

 容积率 1.06

 1.2

 基底面积

 ㎡

 40820.36

 建筑系数 58.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52.85

  1.4

 基底面积

 ㎡

 40820.36

  2

 总投资

 万元

 34377.69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8346.47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4623.11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917.31

  2.1.3

 预备费

 万元

 806.05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36.11

  2.3

 流动资金

  5595.11

  3

 资金筹措

 万元

 34377.69

  3.1

 自筹资金

 万元

 25477.69

  3.2

 银行贷款

 万元

 8900.00

  4

 营业收入

 万元

 579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6641.12

 ""

 6

 利润总额

 万元

 9177.87

 ""

 7

 净利润

 万元

 6883.40

 ""

 8

 所得税

 万元

 2294.47

 ""

 9

 增值税

 万元

 2227.27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081.01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6602.75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7552.58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11453.83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6.60

 含建设期 24 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4.32%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815.48

 所得税后

  九、主要结论及建议

  经分析,本期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相关政策,项目建设及投产的各项指标均表现较好,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因此,项目投资建设各项评价均可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控制好成本,制定好项目的详细规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加强项目建设期的建设管理及项目运营期的生产管理,特别是加强产品生产的现金流管理,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同时保证各产业链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控制产品的次品率,赢得市场和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的局面。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一、产业发展情况

 (1)行业整合加速

 2015 年 3 月 5 日,工信部公布了《关于 2014 年第二批不予备案新增农药生产企业的函》,指出我国已成为农药生产大国,企业数量众多,小、散、乱现象严重。根据《农药产业政策》和《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中央关于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有关精神,原则上不再新增农药生产企业备案,应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

 2016 年 5 月 26 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式发布《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 2020 年,农药原药企业数量减少 30%,其中销售额在 50 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 5 个,销售额在 20 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有 30 个。建成 3-5 个生产企业集中的农药生产专业园区,到 2020 年,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 80%以上。培育 2~3 个销售额超过100 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从行业发展来看,集约化、规模化是农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正进入新

 一轮整合期。技术领先、机制合理、经营灵活的企业将成为行业整合的主导力量,通过行业整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生产过程绿色化,产品低毒、高效化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农药行业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并日渐影响到环境可持续发展及食品安全。为此,我国不断提高农药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针对目前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将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2014 年 4 月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

 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另外,针对高毒、高风险农药管理相关政策也相继出台,通过行政手段限制部分高毒农药的生产与使用范围,引导种植户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对于影响环境安全和危及农产品安全的农药品种,在农药登记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未来农药剂型结构不断优化,以高效、安全、经济为目标的农药新剂型已逐步兴起,产品朝水性化、粒状化、缓释化、低毒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3)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趋势

 农药按能否直接施用一般分为原药和制剂,原药是以石油化工等相关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技术和工艺生产或生物工程而得到的农药,一般不能直接施用。原药研发生产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环保和安全生产的要求较高,固定资产设备投资规模大。

 在原药的基础上,经开发研制,加上分散剂等助剂,经复配、加工、生产出制剂产品,制剂直接应用到农业生产,与产量、质量、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生态稳定有密切关系。农药制剂主要以植物保护技术和生物测定为基础,以界面化学技术及工艺为研发和制造手段,生产过程对环境和安全的影响较小。

 制剂企业通过产品的深加工,掌握销售渠道资源,盈利水平普遍高于原药企业,部分实力较强的原药企业开始进入制剂领域;同时,部分制剂企业也逐渐向上游原药领域延伸,获得行业内竞争的主动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16 号)也提出要努力实现原药、制剂生产上下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随着行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未来国内农药行业将呈现原药、制剂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4)生产工艺优化、制剂创新水平提升

 由于创制农药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国内农药企业难以承担巨额的新化合物创制费用,在产品研发上以次新化合物仿制为主,主要生产后专利时期的农药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仿制类农药企业的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原药合成工艺水平与制剂创新能力两方面。

 对于化学农药原药生产,其核心技术为化合物合成技术,由于原材料、合成方法的差异,可研发设计不同的工艺路线进行生产,并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成本以及环境污染程度,终影响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秀的原药企业通过对化合物合成技术的不断优化和突破,提高工艺路线效率,从而形成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农药制剂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一个农药品种的成功,离不开剂型的成功。农药剂型有许多种,且各具特点,通过制剂加工,不仅可减少用药量、延长农药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目前,我国制剂生产技术较落后,生产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低,平均每种原药只能加工七八种制剂,而发达国家的每个农药品种可加工成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制剂。

 随着行业整合加速以及环保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带动原药合成工艺以及制剂水平的进步。

 (5)下游集中用药形成趋势,对农药经营模式产生影响

 我国地域差异较大,气候条件多样,各地区农民有完全不同的种植习惯和用药习惯,且农作物种植单位面积小、品种多、用户数量大,导致农药需求呈现高度分散、品种多样化、差异化的特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流转政策落地,自然村将逐渐减少,土地的使用和耕种将越来越集中。自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以来,各地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快速涌现,农民群体总人数逐渐减少,土地迅速向专业种植机构及种植大户集中,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药集中采购、集中用药、统防统治将成为趋势。

 在此背景下,农药制剂企业的销售模式也将发生转变。原一家一户、分散购药的格局将被打破,农药施药主体将由农民个体逐步向种植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转变。国内现有的农药经销商也将发生分化,原有的村级及部分乡镇级经销商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退出农药经销

 市场,大大缩短厂家与终端用户之间的经销层级,甚至出现厂家与种植大户的点对点直接销售。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最关键时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从国际国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点的新常态,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综合分析,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发展总体有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为我省扩大国际国内开放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大数据和网络强国等战略,为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创造了宝贵契机;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我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供了政策支撑;国家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为

 我省缩小与全国差距带来了重要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省完善现代基础设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社会事业等提供了良好条件。

 从我省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基础条件日益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资源红利、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正在叠加释放,全省上下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这些积极因素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传导影响,一些长期积累的发展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面临很大挑战。主要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省 90%以上的贫困人口、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处于集中连片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全部脱贫困难不小;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市场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缩小与全国的差距难度增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大部分传统产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新兴企业规

 模普遍偏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的任务非常繁重;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加之劳动力、土地成本持续上升,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降成本的任务艰巨,政府债务率不断攀升,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去杠杆的压力不小;城乡发展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保障兜底还不牢,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能力和素质不高,不同程度存在着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为政不廉等问题,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惩治和预防腐败任务依然繁重。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

 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四、行业背景分析

 1、《到 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到 2020 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单位防治面积农药使用量控制在近三年平均水平以下,力争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

 2、《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中国农药工业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进一步调整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并提高我国农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4、农药的定义和分类

 农药主要是指用来防治、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的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农药包括原药和制剂。农药制剂由农药原药和农药助剂制成,其中农药原药起主要作用,分为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制剂可以分为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和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性化剂型及水分散粒剂等。

 农药按生产方法与来源分,可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按用途分,可分为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

 5、全球农药行业概况

 (1)全球农药市场总体稳定增长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推进,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年代全球农药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进入 21 世纪之后,世界农药销售额总体仍然呈现增长趋势。根据 PhillipsMcDougall 的统计数据,2016 年按分销商水平计,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实现销售额 499.20 亿美元。

 根据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咨询公司 MarketsandMarkets 出版的《2021 年全球作物保护化学品市场趋势与展望》报告数据,作物保护化学品市场有望以复合年增长率 5.15%的增长速度增长,到 2021 年市值有望达到 705.7 亿美元。市场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世界人口增长导致的粮食消费和需求的增加、农业操作和技术的不断改善以及严重的病虫害引发的产量损失。此外,受到诸如生物农药需求增加、农民对病虫害综合管理接受程度的上升以及在新兴市场较多的机会等因素的驱动,作物保护化学品市场有望进一步增长。

 (2)全球农药需求量呈现地区差异

 农药消费水平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欧洲、北美洲等地区是传统农药消费市场,但是该等地区市场已经趋于

 饱和,近年来其对农药的需求趋于稳定,而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农药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目前,拉丁美洲和亚洲已成为全球农药需求大、增长快的市场。

 (3)全球农药生产、研发高度集中

 经过几十年的激烈竞争与兼并重组,世界农药行业已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以先正达、拜耳、巴斯夫、陶氏益农、孟山都和杜邦为代表的六大公司构成世界农药产业的第一集团,占据全球 60%以上的农药市场份额。

 (4)全球过专利期农药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市场空间巨大

 从专利的角度上讲,农药品种分两类:专利产品和非专利产品,非专利农药又包括了专利到期农药产品和非专利农药产品。

 从全球农药市场份额来看,2001 年,过专利期农药的市场份额为65%,2005 年上升到 70%,2010 年已经达到 75%。在 2000-2010 年间,专利农药的复合增速仅为 1%,而非专利农药的增速为 4.1%。新药的开发者在专利保护期内可以享受较高的利润回报,但过专利期农药由于仿制者的竞争导致价格下滑,替代低端农药,其需求量往往会大幅增加,市场价值仍会快速增加,所以不管是研发型公司还是以仿制为主

 的非专利农药公司仍非常关注专利过期农药的开发与利用。PhillipsMcDougall(Agrow 母公司 Informa 旗下的种子和农药咨询公司)预计到 2023 年,将有 166 个农药化合物的专利过期,新增市场价值将超过 110 亿美元,这也将是国内的农药企业未来新的产品市场空间。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行业基本情况

 (1)发展起步晚,增长迅猛

 我国农药产业起步晚,大致经历了建国初期至 80 年代有机氯农药、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期有机磷农药和 21 世纪杂环类农药和生物农药三个发展阶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为提高农药自给率,国家不断加大对农药行业的投入力度,我国农化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生产工艺技术显著进步,有力提升了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水平。

 近年来我国农药工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据 wind 资讯统计,2016 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 377.8 万吨,销量 360.26 万吨,2000 年-2016 年我国农药原药产量复合增长率为 11.65%。

 (2)成本优势明显,已成为农药出口大国

 近年来,我国农药出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农药出口国。目前我国农药出口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涉及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农药出口数量第一大国。发达国家农药企业受

 环保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农药产能一直在向外转移,我国农药企业在原料配套、资源(能源、水)、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从而成为主要的产能转移承接者。我国农药出口以原药为主,制剂产品占比较低,原药出口有较强优势,制剂多销往经济较落后的国家。

 2016 年,我国农药进出口数量分别为 8.4 万吨和 140.1 万吨;进出口金额分别为 7.49 亿美元和 35.46 亿美元。2008 年至 2016 年,我国农药出口金额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3)农药登记发展迅猛,但剂型局限、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发展农药产量的同时,我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也在加快,农药登记发展迅猛。1982 年我国正式确立农药登记管理制度,1984 年首个农药有效成分取得登记。从 1984—2006 年,每年农药有效成分登记数量不超过 30 种,2007—2016 年,农药有效成分登记数量明显提高,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有效成分共计 665 种,有效期内登记农药产品 35,604 个,登记企业 2,218 家。

 尽管我国农药登记发展迅猛,但存在剂型局限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颗粒剂是我国传统农药剂型,占60%左右。其中,占制剂市场 35%的乳油产品,含有的大量芳烃类溶剂

 毒性大,不仅污染环境,也会危害人体健康,许多国家已经限制了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溶剂在农药中的使用,国内对传统芳烃类溶剂使用的限制也势在必行。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等水基化农药新剂型占比不到全部制剂登记数的 20%,迫切需要加速推进农药制剂行业的产业升级。

 另外,我国登记剂型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上但凡出现开发前景好的新产品,保护期刚过,很多企业便集中登记、蜂拥生产,不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充斥农资市场,容易形成产能过剩、企业恶性竞争的局面,影响农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 市场分析

 1、行业准入壁垒

 我国农药行业实行准入制,开办农药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农药定点生产企业资质,国家对新核准农药企业制定了较高的门槛。目前执行的标准为:原药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 5,000 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5,000 万元(不含土地使用费);制剂(加工、复配)(包括鼠药、卫生用药)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 3,000 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 2,000 万元(不含土地使用费)。2015 年 3 月,工信部指出,从鼓励农药企业

 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提高产业集中度出发,原则上不再新增农药生产企业备案。

 此外,生产农药产品必须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和农药登记证,其中农药登记证的办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成本,如原药登记需进行两至三年的环境、药效、毒性、残留等试验,从办理至取得登记需付出数百万的费用,且随着国家登记政策日趋严格,取得农药登记证所需的时间更长、成本更高。

 2、技术壁垒

 农药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于创制型农药企业来说,其核心技术体现在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新药创制和产业化也是跨国农药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对于仿制型企业来说,其核心技术体现在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创新。后专利时期,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工艺路线的效率、关键中间体的自给能力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能力是企业树立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所以农药行业的技术壁垒主要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新药创制及产业化;二是生产环节中工艺技术的突破和优化;三是制剂的配方、配比、制剂加工技术;四是制剂产品的服务推广及应用技术。

 3、市场进入壁垒

 由于农药产品品质原因导致的赔付成本极高,国际知名农药公司出于对自身产品品质的保证和满足其自身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在原药采购上非常关注产品质量的保障、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原药供应商。

 对农药原药出口商而言,先行占领市场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优势。对后专利时期的农药产品而言,先期突破该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形成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就可以通过长期的品质保障和稳定的供应,先行与区域市场领先的跨国农药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即使出现新的竞争者,为规避产品品质、供应风险以及重新登记所花费的时间及成本,跨国农药企业也会优先选择原有的原药供应商。

 4、环保壁垒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对企业环保投入规模进行了硬性规定。2008 年 3 月 1 日起,新设原药企业环保投资不得低于总投资的15%且不低于 750 万元,新设制剂企业环保投资不得低于总投资的 8%且不得低于 160 万元。除了设置环保投入底限外,行业的环保要求还扩展到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农药生产企业从生产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的整个链条处于有效的环保控制之下,从

 而将农药的生产与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持在低水平,并将这一控制能力纳入对农药生产企业的整体评估之中,提高了农药生产与销售的合规难度。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一)项目场地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 70379.93 ㎡(折合约 105.57 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 74602.73 ㎡。

 (二)产能规模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 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分析,建设规模确定达产年产化学原药 00000 吨,预计年营业收入 57900.00 万元。

 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期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选址原则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当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二、建设区基本情况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界于北纬 24°37′~29°13′,东经 103°36′~109°35′,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总面积 17.62 万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截至 2019 年末,贵州省辖 6 个地级市,3 个自治州,52 个县,11 个自治县,9 个县级市,15 个市辖区,1特区。常住人口 3622.95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16769.34 亿元,其中第

 一产业增加值 2280.56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6058.45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8430.33 亿元。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可以大有作为、必须奋发有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最关键时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从国际国内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点的新常态,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综合分析,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发展总体有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为我省扩大国际国内开放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家实施大数据和网络强国等战略,为我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创造了宝贵契机;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我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供了政策支撑;国家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为我省缩小与全国差距带来了重要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

 略,为我省完善现代基础设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社会事业等提供了良好条件。

 从我省来看,经过“十二五”时期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基础条件日益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资源红利、生态红利、劳动力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正在叠加释放,全省上下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这些积极因素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传导影响,一些长期积累的发展性矛盾、结构性矛盾、体制性矛盾逐步显现出来,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面临很大挑战。主要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省 90%以上的贫困人口、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处于集中连片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实现全部脱贫困难不小;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市场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大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缩小与全国的差距难度增大;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大部分传统产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新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去库存、去产能、补短板的任

 务非常繁重;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加之劳动力、土地成本持续上升,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降成本的任务艰巨,政府债务率不断攀升,财政金融风险加大,去杠杆的压力不小;城乡发展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民生保障兜底还不牢,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社会信用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风险,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任务依然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干部能力和素质不高,不同程度存在着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为政不廉等问题,提升能力、转变作风、惩治和预防腐败任务依然繁重。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3%,增速连续 9 年位居全国前列,赶超进位实现新突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6%,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十大产业总产值超过 1.2 万亿元,数字经济增速连续 4 年位居全国第 1,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成果全面巩固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97%,森林覆盖率达到 60%,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 9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0%;城镇新增就业

 75 万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9%左右和 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

 三、创新驱动发展

 按照“点-轴”与“增长极”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通道,以大中城市为支撑,加快形成“一圈、八极、四带、两廊”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发展格局。

 (一)着力推进黔中核心经济圈建设

 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重点打造以贵阳城区为中心,周边息烽、开阳、瓮安、福泉、都匀、西秀、惠水、长顺、普定、织金、黔西等高速公路沿线城市为节点的 1 小时黔中核心经济圈,使之成为带动黔中经济区发展的主引擎。进一步做大贵阳中心城市,加快贵安新区建设,把贵阳-贵安建设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着力推进圈内其他城市发展。统筹区域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分工合作,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贵阳-安顺、贵阳-都匀、贵阳-息烽-开阳-瓮安-福泉城市带、产业带;建立完善贵安新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创新跨区域经济区开发合作机制探索有益模式和经验,推动黔中核心经济圈率先发展。

 (二)加快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增长极

 加快培育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兴义、凯里和都匀 8个城市增长极,做大中心城市,完善城镇功能,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重点城镇交通快速联结,打破行政区划,推动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区域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增强城市增长极的发展动力,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形成以遵义市中心城区为核心,遵义、仁怀、桐梓、绥阳、湄潭等县(市)城区为支撑的城市增长极;以六盘水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六枝、盘县、水城等县(区)城区为支撑的城市增长极;以安顺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平坝、普定、镇宁等县(区)城区为支撑的城市增长极;以毕节市中心城区为核心,大方、纳雍、赫章等县城区为支撑的城市增长极;以铜仁市中心城区为核心,江口、松桃、玉屏等县城区为支撑的城市增长极;以兴义中心城市为核心,兴仁、安龙、贞丰等县城区为支撑的城市增长极;以凯里中心城市为核心,黄平、台江、雷山、麻江等县城区为支撑的城市增长极;以都匀中心城市为核心,福泉、贵定、平塘、三都等县(市)城区为支撑的城市增长极。

 (三)加快推动高铁经济带发展

 依托贵阳-广州、贵阳-长沙、贵阳-昆明、贵阳-重庆、贵阳-成都高速铁路主轴及沿线城市,重点推进贵广、长贵昆、渝黔、成贵 4 条

 高铁经济带建设。大力推进贵广高铁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网、特色产业带、生态旅游带和新型城镇带“一网三带”建设,建设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推动沿线重点城镇加快发展,打造成为与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长贵昆高铁经济带建设,加快推进高铁沿线综合交通大通道建设,加快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打造旅游精品路线,加快沿线重点城市发展,构建形成特色产业带和城镇带,实现东融长株潭和长三角、西连滇中经济区合作发展。积极推进渝黔高铁经济带建设,加强高铁沿线交通网络建设,加快经济带内城市间产业分工合作,打造高铁沿线无障碍物流“绿色通道”。积极推进成贵高铁经济带建设,推进高铁沿线交通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能源电力等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做大特色农业,提升文化旅游业,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壮大沿线重点城市规模。

 (四)积极推进乌江和南北盘江-红水河经济走廊建设

 推进乌江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建设以乌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打造优质白酒、优质茶叶、煤磷化工、特色装备等沿江特色产业带和“乌江千里画廊”精品旅游线路,构建沿江宜居绿色城镇带,打造乌江绿色生态廊道,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努力

 构建畅通、绿色、开放、繁荣的乌江经济走廊,加快培育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推进南北盘江-红水河经济走廊建设,着力加强连接珠江-西江流域地区综合交通大通道建设,着力发展壮大沿江能源化工、特色食品、生态畜牧业、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推进沿江特色城镇建设,构筑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培育全省经济增长新的支撑带。

 四、 “ 十三五 ”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围绕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守住增长速度、居民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安全四条发展底线和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协调进步、民族文化繁荣、生态优势突出、民主法治健全、人民幸福安康的多彩贵州。

 ——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实现新跨越。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左右,到2020 年,确保达到 1.8 万亿元,力争 2 万亿元,人均超过 5 万元。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第一产业增长 5%;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产业增长 11%左右,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

 总值的比重达到 20%;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长 11%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 1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5%以上,达到 2.1 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1.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到 50%,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 1.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2.5 件,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530 万人。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 50%和43%。民营经济比重达到 60%。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新跨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 20%,耕地保有量 6555 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20 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下达的目标要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5%。森林覆盖率提高到 60%,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 85%以上,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0%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主要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扶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实现新跨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贫困村按国家标准

 全部退出。农村常住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 12%左右和 10%左右。城镇新增就业 35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 95%。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3.5岁。文化、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0%,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 130 万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全覆盖。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实现新跨越。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4000 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达到 1500 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7000 公里。形成“一枢纽十六支”机场布局,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 3000 万人次/年。内河航道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航道里程达 3950 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 950 公里。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 150 亿立方米以上。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出省带宽能力达到 10000Gbps。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新跨越。全面深化改革步伐加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开放平台和合作机制更加

 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取得重大进展,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引进省外到位资金达到 1 万亿元左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 20%以上。

 ——社会建设和法治保障实现新跨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崇...

推荐访问:例文 贵州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一篇: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监理细则
下一篇:交通局节能减排工作期间汇报总结2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