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读者反应理论与媒介批评

来源:导游资格 发布时间:2020-09-09 点击:

 解构主义、读者反应理论与媒介批评

 解构主义、读者反应理论与媒介批评

  作者:李岩

  解构主义理论的出现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尤其是在美国,不论是来自法国的德里达所代表的解构主义理论,还是米勒代表的美国解构主义,都曾经成为美国大学文科学生人人必读的理论著作。解构主义之所以在理论界和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解构主义对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破坏。正如米勒所言:“所谓‘行而上学’的解构,一向是行而上学的一部分,是它自己的光照范围内的一片阴影······”[1]这就是说一切文本都包含行而上学的素材,同时又包含对这些素材的破坏。“这种破坏被纳入观念的文字、修辞手段和西方的神话,成为它自己光线下的阴影”。[2]

  德里达则认为解构首先是肯定性的运动,不是破坏性的运动。解构不是拆毁或破坏,是对于存在的一种思考,是对形而上学的一种思考,因而表现为一种对存在的权威、或本质的权威的讨论,而这样一种讨论或解释不可能简单地是一种否定性的破坏。解构的关键不在于把人们从这个过程中移开,而是赋予‘解构’被思考的可能性。这样说来,解构相对于结构而言,是在结构主义建构的符号内部能指与所指关系的基础上继续的提问。不过这个提问不是以结构主义为起点继续往前走,而是一条之字行线路,是一条向下、向反方向的。

  一、解构主义对逻各斯中心主义[3]的思考

  解构主义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建构的一系列二元组合概念都是需要重新讨论的。在西方的哲学中,二元组合是讨论和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任何一个二元组合的概念中都有一个是本源,之所以称之为本源,因为它是在场的,是本质的。或者是接近终结之存在的。本源可以派生出其他。例如男/女二元组合中,男成为本源,有异于男性的另一面是女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物是从语言本身就已经包含了的意义。

  1、关于本源

  德里达认为本源不在,所谓终极、本源都是逻各斯中心掩饰本源匮乏的策略。德里达从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的建立的分析过程,提出自己的理由。首先,他认为能指的在可以无止境地替代所指的不在。如果说当媒介成为一个能指时,媒介是传播信息的通道,媒介是一种传播工具,媒介是信息······。这些可以排列在“是”后面的所指,可以无限被替换,直到能指的死亡[4]。所有的在——能指,都是被一个不在——所指解释的。能指在,但是它一直处在被搁置的状态,意义不断滑入其中,又被替代。这就是本源不在的证明。

  其次,德里达等解构主义力图用“补充”的概念取代本源的位置。他们认为补充是无限的。补充不是简单地取而代之,是意义的增补或者积累。因为没有终极的意义,每一次的补充都不会是一次圆满的结束。第三次补充是对第二次意义的积累。所以最后也不可能走到终极。也说明了本源的不在。米勒认为一切文本都存在一种“寄生”(parasite)和“寄主”的关系。这种关系形成一个彼此依赖的链条[5],不断重复、延续、以至无穷。米勒的解构方法也破坏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补充”在米勒这里类似寄生现象。寄主养育着寄生物,使它得以生存,但同时又被它扼杀。而寄主“自身也包含着主客体的双重对立关系”[6],即既是食者又是被食者。补充在产生意义,但不会有终极之路。意义也永远在他处等待。

  2、补充对本源的替代

  关于“补充”过程,德里达作了继续的说明。可以“补充”是因为补充是有间隙的。间隙是一种延异(differance)的结果。能指与所指不是步调一致地出现,所指总是姗姗来迟。因为符号是以替补者的身份出现。之所以能做替补者具有差异性和同一性双重特性。必须有某些相似处,才有可能去替补。必须有差异,是它者,才可能替补。因此符号是一个永远流动变化的网络链,符号的意义不在有它固定的位置(永远在被它者解释)。符号的被替补者的同一性保持住了意义的延搁,延搁制造的间隙有了瞬间的意义。正如米勒认为的那样,一切文本都是关于话语的话语,任何文本都仅仅归入一种确定的意义。文本产生一系列无限联想的结构,其中只有痕迹和线索存在。米勒关心文本和“文本互涉性”(intertextuality),他认为一个文学文本自身并不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而是与其他文本的关系,而其他文本反过来又是与另外文本的关系——文学研究就是对文本互涉性的研究。

  二、读者反映理论

  读者反映理论是解构主义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象学是由哲学家胡塞尔命名的。现象学关注的是个人意识、行为与客体——外在于人的世界的关系。在探讨这些关系时现象学认为:个人是有感知能力的(有智商和情商),世界是由可以被感知的事物、行为构成。我们个人与这个可以被感知的世界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研究事物的时候,经我们研究的事物实际上就是在研究者的意识中经历过的,已经概念化的事物。任何被我们所说的事物,都是被我们感知过的事物。感知通过那些错综复杂的彼此相连的方方面面。任何思想都包含了互相依赖的主体和客体。研究一个事物,实际上就是在研究那个经过具体个体通道已经形成概念的事物。那些没有经过意识通道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以这样的观点来分析文学作品,作品在未与读者照面之前,是竖立在书架或摆放在桌子上的书,那些白纸、黑字没有声音和灵气,也同其他事物——那些没有经过我们意识通道的自在于某处的石头、风景一样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为什么同样的书到了读者手中,阅读开始后,读者会使这些白纸上的黑字起死回生,回肠荡气呢?一切在瞬间发生,似乎并不感觉到意识的启动。如果读者阅读的是一部侦探小说,文字变成凶宅、黑暗中楼梯发出的响声、窗户外一双发光的眼睛瞬间从文字中一跃而起,会使你倒抽一口冷气。于是乎,书卷也觉得戚戚、惨惨、泣泣。然而,当你在把玩一块石头的时候,意识通道给予石头的意义远不如一部书来得多。这里又牵涉到被感知的物为感知者提供了多少素材。

  1、阅读召唤意义苏醒

  组成一部小说的各种语言符号已经是经过作者意识通道的关于事件或物的认识,这些蛰伏在书中白纸上的黑字类似冬眠状态的猛兽。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构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读者与文本相遇首先是读者个人意识与文字相遇,这时候作为个体的读者已经有的关于解读的概念或者见识自然渗透在阅读行为中。它包括:读者的文学常识、阅读经验;其他文本知识积累——历史著作、政治著作、新闻报道等;个人经验世界中获得的。

  其二,读者与作者的默契。任何一位作者——不希望任何第二者阅读自己作品的作者另当别论,他与读者一样在相同或者相近的文化背景中生存,他们的意识通道的建构有差异性,也有同质性。差异来自个人的生存小环境有别——家庭、亲友、就读学校、职业、喜好等。同质性来自于大环境——民族身份、传统习俗、政治环境、社会知识与经验等。这些都可以构成文本的动力。做一个机械发动过程的比喻,阅读类似给汽车发动点火,文本就是汽缸。点火不能开动汽车,汽缸不点火也不会有动力。从这个意义讲没有阅读就没有文本,强调了解读之于文本是动力,似乎可以说是“苏醒的”文本——第二文本——属于阅读者的文本。

  其三,阅读与“填补空白”。阅读是非机械性的,文本和阅读一直在互动的状态下朝向下一个句子。文本的世界——充满活力的、具有无限诱惑的,是读者透过文字寻找作者提供的暗示建构出来的。建构过程中读者的意识也融入其中,难分彼此。在文本和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因为有置换——作者的创作与文本、读者的意识与文本,所以有空白。在此意义上,英伽登提出“填补空白”(gap filling)的概念。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填补文本留有的空白处创造出来的。[7]

  这种“填补空白”的理论既可以从符号学中关于纵聚合体(paradigmatic,即联想,或隐喻)结构和横组合(syntagmatic,即转喻)结构之间转换、衔接的论说中找到依据,也可以从解构主义关于“延异”之说中得到支持。文本空白表现在文本片段、句子衔接、选择的差异(意义相近的词制造的空白)中,阅读会提供上述地方缺失的任何内容。填补空白还受到整个阅读活动的影响。阅读是一种充满期待和等待回应的过程。我们最初的期待与文本之间的冲突构成一个临时的虚拟世界,即我们期待出现的结果或者发展的关系。

  在阅读开始时,这个虚拟世界是阅读的起点,接下来的阅读要不断与这个起点发生关系。如果阅读证实了起点的期待,进一步的阅读会在此处开始。如此反复,直至阅读活动结束。如果从起点出发的期待被继续的阅读纠正,即阅读后的意义与期待不相符,我们会修正原先的期待,使阅读继续。英伽登等认为,阅读是一种动态张力(dynamic tension),它居于读者期待和文本的符号式指令之间,其目的是产生一个意义。阅读的结果是产生一个不断改变着的虚构世界。[8]本文在这里将其称作“流动的期待”。

  由于阅读是一个过程,媒介的文本是一个流动的文本——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电视连续剧的播出、每一集播出过程的间断等。“流动的期待”在这里被扩张,被增殖。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文本之间关系都涉及到另外一个主要角色——读者。所有的关系靠读者解构活动显现出来。当我们把读者放在首要位置观看时,研究读者反映成了批评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依照现象学的认识,任何一部作品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被感知的物,作品的意义都是经历过读者意识的。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意义阅读者,读者与作品共同完成作品的意义。

  当读者反映理论把对文本意义的关注点转移到读者而不是文本或作者以后,“什么是读者”的问题自然突现在我们的面前。读者地位的提高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强调读者就是强调“意识”对与每个个体阅读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探讨文本意义产生的复杂性。

  2、阅读是“深化的实践”

  斯坦利·费什(Stanley

  Fish)认为阅读是一种“深化的实践”[9]。这种实践虽然起因于阅读,但是阅读本身具有某种历史性,是在一种浓缩的或者说深化的内在参照体的活动中完成的。费什以阅读诗歌继续解释他的观点。费什如此讲述从事于诗歌阅读的过程:对于有诗歌阅读经验的人来说,他的意识借助于他即将看到的诗歌外形和样式已经结构化了。这表明其诗歌性以及要求其被认可的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一种结构化的样式。如果阅读者一开始就明白他正在从事诗歌阅读(与报纸阅读和医学文献阅读相比较的人),他就会以受益于某一知识的目光去关照语言(诗的)的延伸性,而且这种目光也将关照他在彼时所发现的存在物。诗歌阅读就是关于诗的知识的一次实践。

  所谓阅读是“深化实践”也强调了阅读本身的“被限制”——关于诗歌的知识、作者的阅读经验、欣赏能力的积累、个人的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等。个人的一切又是在社会的、法律的、道德伦理方面,或者说是在话语中确认。在这里,阅读的被限制似乎与我们前面谈到的作者的被限制有类似之处。例如,针对云南一名大学生杀死四位同窗的事件[10]的阅读,针对有关此事件的新闻报道的阅读,都是在“知识的目光”(法律、教育、道德、伦理等)下进行的阅读实践。这种阅读的“深化实践”,无一不受到当下社会话语的约束。关心这个事件的人们很快就把事件当作一个带有社会性的事件阅读,而不是一件纯粹的刑事案件(法院在审理时,根据犯罪事实确认罪行)。正是因为阅读者一开始就明白他们在进行社会性事件的阅读,他们自然受益于社会的目光关注整个事件的延伸性,结果是关于此事件的阅读开掘了不同的角度。

  作者根据对“新浪”网搜集到关于此事件的各种报道和评论(2004年3月18日新浪首页)所作的分析列表如下,以领略这种“深化实践”:

  类 别 文 本 知 识 点

  事 件

  ·公安部A级通缉令:侯金海 (0317 18:04)

  · 公安部A级通缉令:张成军 (0317 18:00)

  · 公安部A级通缉令:李春勇 (0317 17:54)

  ·央视法治在线:马加爵案侦破始末披露(组图) (0317 15:30)

  云南大学“2.23”特大杀人案成功告破情况通报(0317 11:36)

  · 有关部门兑现巨额悬赏 举报人领走25万奖金 (0317 15:48)

  马加爵今日回学校指认案发现场 (0318 05:51)

  ·组图:马加爵乘飞机被押解回昆明 (0317 11:02)

  ·马加爵在三亚承认:当时还想杀第五个 (0318 02:20)

  ·马加爵曾经的下铺兄弟:终于放心! (0318 05:51)

  · 三亚马加爵被捕地点附近 多人称言曾经与他接触 (0317 16:32)

  · 马加爵押解回昆明 警方披露马加爵有反刑侦能力 (0317 15:09) 公共治安

  公共安全

  公安侦破常识、

  办案程序

  社会反映

  安民告示

  · 我抓到了马加爵冰凉的手臂 (0318 05:51)

  · 记者与马加爵同机飞行 三次借机靠近 (0318 02:20) 媒体的介入、兴趣以及介入方式

  社会、民主、法律

  ·马加爵案显示中国信息透明度大幅提高 (0318 06:42) 公共信息与信息的透明度。

  有专家谈到全国发布通缉令,认为这是我们国家公共信息透明度增加,社会进步的表现。

  涉及信息的公共性以及公众获得公共信息的合法权利。

  ·破解马加爵四大悬念--举报人为什么能公开

  (0317 22:51) 举报者的隐私权

  利

  媒介的权利

  ·马加爵被正式拘捕 昆明两律师将为马加爵作辩护 (0318 04:33) 法律的平等基础

  学校、教育

  ·广东高校热论“马加爵事件” 应重视情感教育 (0317 16:35)

  ·时评:凭什么让“教育”当替罪羊 (0318 02:20) 素质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反思 ·被害者全是品学兼优的穷学生 (0318 05:51)

  ·马加爵的父母老师:不可思议 (0318 05:51)

  ·马加爵交待四名同窗如何被杀 (0318 02:20)

  ·家乡父老:马加爵精神失常? (0318 05:51)

  ·马加爵落网之后 云大师生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图) (0318 07:38)

  ·如果给马加爵买双鞋一切会不同? (0318 05:51)

  ·小摩擦不是马加爵行凶理由 (0317 14:56) 个人心理健康

  个人心理调节

  面子问题

  责任心

  人情冷暖

  自我保护

  多一份关爱

  贫困与自尊

  以上28条都是阅读“马加爵事件”的文本,这些文本包括了事件本身的基本元素,更多的是阅读元素,“是在一种浓缩的或者说深化的内在参照体的活动中完成的”的文本。虽然,每一位阅读者在阅读时都有自我意识的支配,但是,阅读者参与文本体验/活动,也与社会、政治、文化话语、社会道德规范等有关系。我们把28条分成几种类型,分析每一种类型的知识点,每一类中包含的内容是一个文本,28条也构成一个文本。正是列表中不同的知识点构成事件的延伸性,关照“在彼时所发现的存在物”。

  三、在媒介解读实践中的读者反映理论

  费什本人强调读者反映批评不是理论,甚至也不是一种方法,而只是文学批评的一种实践行为。显然读者反映批评是不是理论或者方法并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运用其思考成果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现和探究新的问题,并且获得解释,是本书以一贯之的目标。读者反映理论有助于解释那些和大众天天见面的大众传播媒介全天候或者几十版向大众供的各种文本如何与观众、读者共建意义世界。

  解读媒介(文本)与受众(读者)在建构意义时发生的关系的阶段,我们首先用下列图形表达读者阅读时的经历:

  作者充满创作意图的创作行为 文本问世(作品) 原始意图与文本分离(当意图成为文本的时侯分离就开始了) 读者获得“补充”的间隙

  读者阅读开始 作品的意义在意识的通道(参照体系)经过 补充的意义(增加和积 累)进入文本 文本字面意义启动和引导

  1、“填补式”的阅读

  从上图中我们看到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空白是不可避免的,语言符号中能指对于所指的遮蔽性足以证实这一点。例如,关于一只白猫的文字描述是这样的:它足有两尺长,一尺五寸高,身体浑圆,全身白毛。当它穿过人家花园时,慢条斯理,不慌不忙。遇到主人呵斥,撵它走时,它会停下来,与人对视良久。只有当你抄起家什,发出响声,它好象才明白这是真的危险,迅速离去。如果阅读者有过饲养白猫的经历,这段文字使他想起猫的体重、体温、叫声、猫眼的颜色、匍匐的样子等。即使没有养过猫,也同样可以填补意义,如猫叫声,人与动物对视的感觉等。阅读的天然使命就是“填补空白”。这种填补行为对于读者也是一种刺激,与作者共建意义的刺激。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读者并没有意识这是与作者在共建意义。

  既然读者的阅读活动作为一项填补文本空白的活动,那么任何文本都不可避免地出现空白处。尽管文本可以刺激并且延伸和滞留以缩小空白,仍然无法控制全部的阅读过程。在句与句、段与段、章与章、镜头与镜头、场景与场景、片段与片段、人物与人物、情节与情节之间,总之每一处变化和进展都留下的空白等待读者去填补,填补同时也成为读者的一种创造和乐趣。

  这种“空白”在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文本中获得什么样的待遇呢?电视作为一种时间艺术,它本身是流动的,也是可以中断的(关于电视天然的可以中断的性质直接依赖于电视的技术控制。中断来自于观众,是因为另有替补频道可供欣赏。来自电视本身,主要在于时间对于电视生存的另一种意义——出售文本中的“空白”时间。这恰恰是本文要揭示的方面)。

  (1)电视连续剧的“空白策略”

  电视连续剧是一种可以无限拖延下去的叙事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多,占据播出时间长,故被分成几集连续播出。长此以往,电视剧分集播出成为惯例。加之连续剧必须在电视台已经安排好的播出时间内播映,播出时间先于电视剧而确定,根据播出时间打断电视剧的连续播出也成了惯例。为了适应电视台全天候播出时间表的安排,将电视剧分集播出制造集与集之间的空白,便于插播广告。于是我们看到电视剧连续的各种样本。如曾经在大陆播放的一部译制电视剧《成长的烦恼》,是从剧中主角的童年开始,延续了几十年。因此出现需要观看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电视文本也不足为奇。电视连续剧《环珠格格》播出后获得轰动效应,便有了《环珠格格2》、《环珠格格3》[11]。新闻报道为了吸引受众,也会把一个故事分成几个片段在连续的时间中刊登或者播放。

  为什么这样有意识增加空白以赢得更多的播放时间和版面的作法并没有造成读者、观众的心烦意乱或不堪忍受的后果?

  首先让我们分析电视连续剧的叙事特征。电视连续剧与其他大众媒介叙事文本的显著特征是连续性叙述。连续性叙事没有明显的截止时间。只要电视台每天开播,报纸每天发行,故事就可以连续讲述。考虑到它可以连载或者联播,故事文本改变传统故事文本的叙事策略,用一种开放式的姿态把人们对于故事最终结局的注意力转移到片断的收场。

  我们从小说或者故事片中看到的故事大多数是封闭式的故事结构,所有的情节安排的主要叙述性的问题都有待于最后结局出场时才获得答案。阅读或观看的乐趣与最后到来的结局紧密相连。这种叙事情节环环相套,悬念跌宕起伏,几乎不留停顿的位置。在开放式的故事文本中,设计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如《环珠格格》中主要人物有小燕子、紫葳、以及皇宫内的几位阿哥。虽然整体来讲几位主要角色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但是,他们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叙事路线,他们碰到的问题不具备内在的连锁性。是可以单独处理,不必等到最后。

  罗伯特·C·艾伦:连续剧对自身进行不朽的设计。也就是说连续剧没有剧终的,可以永远地讲述下去。在封闭式的故事中,有一个最终的结局支配着每一个情节走向它。连续剧中的情节发展不一定要走向最终的结局,它追求把人们对结局的期待分散到一系列不断改变、互相联系但具备阶段性的情节中。这些情节或交叉、偏离、断裂,但是,都具备走向小结局的能力。因为每一集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情节主线,这条情节主线随着这一集的结束而结束。因此,观众的期待在短时间内得到回应,也获得阅读的满足。

  其次,连续剧中每一集与下一集之间空白被认为是一种强制性的中断。但是,这种中断在读者那里却被接受了。因为电视文本作为时间艺术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在阅读它时,读者从整体把握的可能性小,难度大(除非反复播放/收看。如果观众把观看电视剧视作一种休闲活动的话,他们在观看时往往会放松要求,随遇而安),观众一般随着文本内部结构停留某个段上,不从外部去把握整体。每一集和下一集之间的“空隙”对于提高观看者的兴趣是重要的,因为观众会在填补空隙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乐趣。比如故事经常在高潮期来一个“策略性间断”,使好奇心延长,也就是把正文对预设的回应延长,观众会期待下次播出。(下一个点展开讨论)当然这一切的也来自电视走进家庭的技术。如果是外出看电影,这种中断会立即遭到观众的抗议。包括正片放映前播放插片广告的事件,都引起观众的质疑。[12]

  对于那些每周播放一集的电视剧来说。如果它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那些等待下一集的忠实观众会在集与集的空白处评价剧中人物的行为、讨论他们的命运、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超过一集的播放时间。媒介为了继续吸引这些观众,也会在其他时间以另外的方式继续对正在播出的连续剧做宣传。如刊登观众的评论,介绍演员的拍摄花絮,请演员参加与观众的见面会和娱乐节目等。

  (2)增加“流转的期待”频率

  所谓的流转是指阅读是在读者的预设(观点)和正文的回应周期性地交替进行。正文不断地回应预设,同时又给出产生新的预设的信息。当回应与预设一致时,阅读进入下一个预设;不一致时,读者调整预设,以便跟进正文。其实在这个过程,我们又看到了德里达的观点,正文看作是能指,所指在不断地跟进,同时所指也是无限的。

  阅读开始后读者做了两件事,一是不断调整心中预期设计的图像;二是把自己认为符合正文虚拟世界的信息纳入其中。把不符合的抛掷一边。在电视益智类节目(《开心词典》见图6)播放时,主持人提出问题,让现场参与者回答,这样一个情节也构成一般性的悬念。观众收看这档节目主要兴趣之一是回答问题。每一个回答都有一个期待,期待着答案,期待着自己回答的正确。对于现场直接参与表演的幸运者来说,还期待着不断积分,实现自己的家庭梦想[13]。我们用下图表示这个流程:

  现场亲友团——母亲、妻子等

  幸运观众[14]的总期待产生并迅速转移到 现场其他观众

  (获胜后给母亲或者妻子送礼物) 电视机前观众

  现场亲友团期待回答“正确”

  回答第一个问题后期待/回应 现场其他观众和参赛选手期待正确/否,心态复杂

  (幸运观众) 电视机前观众希望自己内心回答正确[15]

  现场亲友团期待回答“正确”,或间接参与回答[16]

  回答第二个问题后期待/回应 现场其他观众和参赛选手期待正确/否,有偏向[17]

  (积分越高,期待值越高) 电视机前观众兴致越来越高

  ······

  任何一种叙事文本都是依靠一个句子接一个句子,一个镜头接一个,一个场景接一个场景移动完成叙事的。用符号学的观点解释,经过作者意识通道的意义化成句子时,符号的规则也化入句子——约定俗成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中。阅读是通过符号返回到读者的意识通道,因为有了双方均认可的规则,返回才有可能。但是,任何返回都是经过了读者意识通道的,返回后——阅读产生的意义不是复原式的。况且规则和对规则的实施之间也会留有“空白”——不能完全契合之处。读者在文本的“空白策略”中留下了意义的填充物后,也在期待获知填充物适应与否的结果。多情节转换也制造空隙,观众正在观看,突然场景转换,在一个新的地方,出来一批新人。一个预设尚未得到回应,新的预设又出现,观众的期待不断产生,甚至来不及完成一个周期。

  总之,读者在叙事文本中读到的内容和读者期待在文本中发现的意义之间的空白处充满了张力,也可以说在文本的结构中包含了阅读的结构。阅读结构功能将空白处连接起来去“影响”文本结构。不过不用担心,这些结构不会改变文本结构的基本样态。一切是在文本的引导下进行的。

  电视连续剧的创作就是冲着这个来的。电视剧惯用的手法包括:

  追求平面场景的庞杂,人物的繁多,不用悬念依然可以制造观众的期待值。悬念是小说创造的激情和原始冲动,编织悬念之网需要十分精致,任何的忽略都可能露出破绽。当然,悬念引起的期待是丰富的。如果你在平面的场景中多设几个视点,只要场面允许,利用摄像机推、拉、摇、移,俯视、仰视的变化也可以引起期待。这样做比起悬念设计简单的多。技术可以替代想像的贫乏。一部反映大陆、香港警察联手破案的影片,选择香港赛马场演绎一段戏,理由可以简单到因为大陆的观众对香港赛马活动不熟悉,因此有吸引力。如果大陆观众对海洋公园没有概念的话,这场戏就放在海洋公园拍摄。任何随技术的惯性去组合的结果,对于人来讲,可能都有新颖的点露出。对于它的重复,需要在大量的新的组合出现后才能察觉。

  由于连续剧人物繁多,给它一个最终答案不容易。多主角化是它又一个突出特征。曾经在国内播放的译制电视连续剧《豪门恩怨》,男主角与三个子女之间,与前妻后妻之间,前妻与男友之间,该男友与男主角之间形成的复杂关系,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结局。每一集该谁出场没有必然性。因为他/她在一个平面上。如果想让某个角色离开,你可以设计他去非洲,或者任何一个远方。想让他回来,可以在任何时候。大陆类似的连续剧《金粉世家》、《大宅门》等也是拥有几十个人物角色的。观看这类由群体角色构成的电视剧,需要忠实度。一旦连续观看,欲罢不能。复杂的人物关系,多个人物命运引起的期待值很高。如果你只在偶尔的时间看一集的话,会因为搞不清人物关系放弃继续观看。

  为了想方设法来拉拢观众,用商业化手法刺激期待也是我们常见的手段。在一集结束时提出问题,如:“本集郭靖的伤是谁疗好的?同时还要附一句:请赶快拨打节目热线电话********,或点击本栏目网站www······,如果您猜中的话,有机会获得免费欧洲之游。我们将抽取两名幸运观众······”下集依然如此。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以这种方式刺激观众或读者的期待。

  2、“解释团体”的解读[18]

  当读者反应理论把读者从阅读行为过程中单独取出研究时,应该将其放置何处,又成为一个问题。在回答文本“意义到底寓于何处,是在文本中,还是在读者中?”这样一个老问题时,费什的答案时:“在两者中都不存在”。这个答案又提供一条揭示读者身份的思路。在这样的答案中,读者已不是个体化的读者,读者是在解释团体中存在的。费什指出,意义(meanings)既不是确定的(fixed)以及稳定的(stable)文本特征,也不是受约束或者说独立的读者所具备的属性,而是解释团体(interpretive

  communities)赋予的。解释团体既决定了一个读者(阅读)活动形态,也制约了这些活动所制造的文本。[19]

  因为“无论文本和读者都具有解释团体(Interpretative

  Communities)所具备的功能,解释团体既是文本的外形/特征,也使读者的行为能够被理解”。解释概念取消了文本和读者的对立,把二者放在一个地方——赋予其活力的团体/体制语境/情势之中。这样一来,“文学批评史不会成为一种旨在对某一稳固的文本进行精确阅读的发展史,而会成为一种由团体/体制所制约的参与者为把某一文本置于其关照视野之内而不断努力的历史。”[20]这种解释也回到了阅读是深化实践的说法上。

  费什这个观点的哲学基础是关于人的自由的状态。自由或者说解放是“思考处于明晰时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能够明白他们的需求中哪一些是有意义的,或者说是真实的;因为他们最终会明白真正的自我(解放)”[21]。所谓自由是可以被认识或者解释的,也就是一种思考的结果。同理,人们阅读作品的时候,是按照阅读作品的一定规则进行的,同时也处在自由-思考的状态。费什先生通过课堂实验发现并证实了这一点。费什利用上一堂课留在黑板上的一组人名,请第二堂课另一班的学生解读。费什告诉他们这是一首宗教诗歌,因为这个班的学生学过宗教诗并告诉他们黑板上写的是一首诗。用于实验的一组名单——“诗”如下:

  Jacobs-Rosenbaum(雅各布逊、罗森鲍姆二位语言学家)

  Levin (列为,语言学家)

  Thorne (索恩,语言学家)

  Hayes (海斯,语言学家)

  Ohman (奥赫曼,文学批评家)[22]

  当费什在名单的周围画上一个正方形的框,在框线上方注明第43页。名单变成这样:

  第43页

  Jacobs-RosenbaumLevin

  Levi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

推荐访问: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 解构 媒介 批评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师德工作总结
下一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单元综合检测系列卷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