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晨读资料(三)

来源:人力资源 发布时间:2021-04-18 点击:

 1 1 新高考语文晨读资料(三)

 一、成语积累 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 含辨析例句) )

 成语适用的对象和范围一般比较固定,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造成误用。

  第一类:人、物不分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如: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不能用来形容花木) 【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如: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使用对象错误) 【洗心革面】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倚马可待】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如: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不能用来形容做事)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如:《大河之舞》自 1994 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是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只可指人,不能指其他的)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如: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第二类:谦、敬不分 【蓬荜生辉】自谦之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荣幸。如: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如:王小海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这里明显颠倒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正确)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或文章,多用于自己一方。如: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用在这里颠倒了主从或尊卑关系,显然不正确) 【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自己位列其中会让余者蒙羞。如: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鼎力相助】“鼎力”指能够扛(gāng)鼎的巨大力气、能力,是赞美他人之辞。如: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二、 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

 2 2 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 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 98749 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 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举人 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太学 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àn)

 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3 3 ■博士 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教授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三、作文金句

 【1 1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适用于珍惜时间。白昼不要白白地度过,青春一去不复返。

 出自清·翟灏《风俗编·时序》:“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2 2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适用于顺应时势,看清时局,抓住规律等。聪明的人能顺应时势制定计划,愚蠢的人却违背道理采取行动。

 出自《后汉书·朱浮传》:“盖闻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于郑也。” 【3 3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

 适用于自由。

 原诗为宋代欧阳修写笼中鸟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哪怕是“金笼”总不如“山林”,关键在于自由的可贵。

 【4 4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适用于志向,自信,自强等。

 原诗是清代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藓自是低等植物,多寄生于 【5 5 】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就老。

 可以替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自南朝《乐府》《子夜歌》 (其十六):年少当及时,蹉跎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6 6 】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适用于读书等。

 选自唐代翁承赞《书斋漫兴二首 》(其二) :官事归来衣雪埋,儿童灯火小茅斋。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最佳。

 【7 7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适用于认识到别人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等。

 选自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 【8 8 】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

 适用于自己奋斗,自立等。

 原诗选自唐吕岩的《渔歌子·方契理》:举世人生何所依,不求自己更求谁?绝嗜欲,断贪痴,莫把神明暗里欺。

 【9 9 】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

 适用于要经历磨难,才能成长;要经受漂泊,才能有所作为。

 原诗选自于明朝俞大猷的《秋日山行》:溪涨巨鱼出,山幽好鸟鸣。丈夫不逆旅,何以及苍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忠勇之心,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热血男儿的刚毅形象,令人赞叹。逆旅,客舍之谓也。

 《庄子·山木》:“阳子之宋,宿于逆旅。”以旅店为家,谓生活不安定,长年在旅途中奔波,联系到俞大猷的军旅生涯,这是真实的写照。“丈夫不逆旅”是反诘,也表现出某种矛盾心境:丈夫也有父母妻儿,也该享受天伦之乐,他何尝不知道逆旅之苦累,思乡之痛楚,却决然离家而去。这一取一舍,用最质朴的语言表现出来,却放射出眩目的光辉。一家不圆,为的是万家团圆;一人弃家,为的是苍生有家;一夫甘受鞍马劳顿之苦,为的是天下百姓能安居乐业。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可敬可钦。

 【 10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适用于正气、操守等,其中“浩然气”可以替换。比如一点诚信意,千里快哉风。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

 宫崎骏经典 金句分析 01 我不知道将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

 —— 《千与千寻》

 4 4 解读:这 个 句 子 适 用 于“ 理 想 ”“ 努 力 ”“ 迷 茫“ 等 主 题 。例 如 ,写“ 迷 茫 ”时 ,可 以 这 样 用 :我 们 都 有 过 迷 惘 的 时 候 ,寻 不 到 理 想 ,看 不 清 未 来 。可 是 ,一 如 宫 崎 骏 所 言 ,“ 我 不 知 道 将 去何 方 , 但 我 已 在 路 上 。

 ” 迷 雾 挡 不 住 我 们 前 进 的 脚 步 , 一 点 点 往 前 走 , 未 来 自 然 云 散 天 明 。

 02 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长,总会有这么一个人,让你想要温柔的对待。

 —— 《哈尔的移动城堡》 解读:这个句子适用于“友情”“爱”等主题。例如,写“爱”时,可以这样用:世界这么大,人生这么长,总会有这么一个人,让你想要温柔的对待。一如有个人,遇见,就是一生。

 03 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

 —— 《千与千寻》 解读:这个句子适用于“离别”“友情”等主题。例如,写“离别”时,可以这样用:每一站旅程,都有固定的旅人。而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不要落泪。我在终点等你。

 04 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

 —— 《幽灵公主》 解读:这个句子适用于“友情”“希望”等主题。例如,写“希望”时,可以这样用: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被生活绊倒时,坚强地站起来,去拥抱未来的那处温暖。

 05 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不会再见了。

 —— 《千与千寻》 解读:这个句子适用于“友情”“珍惜”等主题。例如,写“珍惜”时,可以这样用:人永远都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不会再见了。因此,珍惜你所拥有的吧。他们会因为你的珍惜,变得弥足珍贵。

 06 你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争取。

 —— 《猫的报恩》 解读:这个句子适用于“人生”“主动权”“努力”等。例如,写“人生”时,可以这样用:由别人安排的人生,终归是别人的,而我们若想活出自己的色彩,就不可以等待他人的安排。自己想要的,自己争取;自己想做的,自己努力。

 07 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忘记,只不过是想不起而已。

 —— 《千与千寻》 解读:这个句子适用于“回忆”“自我”等主题。例如,写“自我”时,可以这样用:《千与千寻》里,当千寻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忘记了白龙时,钱婆婆这样说:“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忘记,只不过是想不起而已。”乱花欲迷人眼,我们常常在迷雾中迷失自我,不过没关系,那些发生过的故事不会忘记,而我们终将拨开云雾,见到晴天。

 08 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

 —— 《猫的报恩》 解读:这个句子适用于“理想”“生活”等主题。例如,写“理想”时,可以这样用:我始终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自己,在做着我不敢做的事,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既然“我”可以做到,那我为什么不行? 09 已经走到尽头的东西,重生也不过是再一次的 消亡。就像所有的开始,其实都只是一个写好了的结局。

 —— 《千与千寻》 解读:这个句子适用于“命运”“改变”“过往”等主题。例如,写“过往”时,可以这样用:已经走到尽头的东西,重生也不过是再一次的消亡;就像所有的开始,其实都只是一个写好了的结局。然而,如果可以,我依旧想重新走过这段路,路上繁花似锦,路旁人若当年。

 10 人生就是...

推荐访问:高考语文 资料
上一篇: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第9单元教案:课题3溶液浓度
下一篇:部队班长述职报告例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