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介入治疗】介入手术费用

来源:司法考试 发布时间:2019-08-16 点击:

  肿瘤介入治疗主要基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供养血管多为动脉,经动脉选择性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肿瘤的供养血管,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肿瘤内的药物浓度,另一方面切断肿瘤的营养来源,促使肿瘤缺血坏死,这样的双重打击其疗效较全身化疗明显提高,且副作用减少。
  介入治疗时注入药物多为三种或四种化疗药物联合用药,以协同作战,增强疗效。对于肿瘤血供丰富的恶性肿瘤采用一次性大剂量灌注化疗后,间隔50天左右再重新动脉插管进行第二次介入治疗,有疗效的话可进行多次这样的介入治疗。
  
  肿瘤介入治疗的机制
  
  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的作用 经肿瘤供养动脉直接灌注化疗药物,其疗效远比静脉给药好,其原因是1.经通往肿瘤的动脉给药使肿瘤组织内药物浓度高,对肿瘤的杀伤力强;2.当药物经过心脏循环后,再次来到肿瘤组织局部,重复对肿瘤细胞进行打击(如同静脉化疗);3.经直接通往肿瘤的动脉给药后,一方面由于药物的首次效应使靶器官内药物量摄取多,增加了化疗药物的剂量,增强了药物对肿瘤的打击作用,另一方面流经身体其他部分的药量减少,减少了全身的毒副作用。有资料报道,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肝癌,在肝脏局部组织药物浓度可高达全身浓度的100-400倍,而癌区药物浓度则高于正常肝组织5-20倍。如ADM、5FU等药物经动脉灌注后,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要数倍于静脉给药。
  经动脉栓塞肿瘤供养血管的作用 对肿瘤供养动脉的栓塞,切断了肿瘤的能量供应,可使肿瘤缺血、缺氧、缺少养分而面临死亡。若同时给予化疗药物,则对缺血、缺氧环境下的肿瘤细胞打击更有力。目前常采用化学性栓塞,即把化疗药物与栓塞物质混合在一起经动脉注入,在起到栓塞的同时,化疗药物慢慢释放出来,既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由于血流阻塞,又延长了肿瘤与药物的接触时间,疗效明显提高。如把碘化油与ADM、DDP混合成乳剂注入肝动脉治疗肝癌,已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经动脉注入免疫药物制剂的作用 肿瘤患者大多免疫功能低下或失调,表现为NK细胞数量减少,活性下降;Lak细胞活性下降;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T辅助细胞(CD3)减少而抑制细胞(CD8)增加及其他一系列改变。经靶动脉直接注入生物因子,可杀伤肿瘤细胞,提高细胞免疫力,减少或避免肿瘤细胞扩散,又不损害正常细胞,不会引起严重功能损害。可弥补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后免疫功能低下的缺陷。给予药物的时间,多数学者倾向于动脉化疗栓塞术后10-14天,再经导管给予。常用动脉注入的生物因子有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Lak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等。
  
  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头颈部肿瘤 自60年代以来,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头颈部肿瘤已被接受,尤其用于头颈部复发肿瘤的治疗,最近又有新的进展。
  1 保留动脉导管,外接便携式灌注泵连续进行灌注化疗,如对口腔癌患者,可根据肿瘤的位置,把灌注微导管插到相应的舌动脉、面动脉等,低剂量灌注顺铂,每周2-3次,然后再进行手术或放疗,不能手术者,可外接埋芷式灌注泵,按置皮下,长期进行灌注化疗。
  2 用球囊导管闭塞供养动脉灌注化疗;充盈球囊暂时性阻断血流,经导管注入化疗药物,使抗癌药物以更高的浓度释放到肿瘤中去,常用药物为ADM、BLM和5FU等,普遍认为,治疗上颌窦癌、口腔癌、口咽部癌,在手术前或放疗前使用动脉灌注化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五年生存率。
  3 微囊化学性栓塞:把导管选择性插入肿瘤供养动脉,先给予灌注化疗,再使用卡铂一微囊(卡铂为60%,乙基纤维素40%)行化学性栓塞。总之,对头颈部肿瘤,先进行局部动脉灌注化疗或化学性栓塞,再给予手术或放疗,是目前最佳治疗模式。
  肺癌的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 1.手术前支气管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以减少手术期间可能发生的肿瘤细胞扩散;
  2 支气管动脉一次性大剂量灌注化疗,用于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支气管肺癌,间隔4-6周进行一次,常用药物为ADM、DDP、5FU等。
  在大剂量一次性灌注化疗后,也可给予碘油乳剂(内含化疗药物)以阻塞肿瘤供血血管及缓慢放出化疗药物;也有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肺癌咯血的。
  肝癌的介入治疗 1.肝段性栓塞:用微导管超选择至供养肿瘤的肝动脉段级分支,先行灌注化疗,再行肝段性化学栓塞。栓塞时注入过量的碘油乳剂,使之“外溢”,可同时栓塞肝肿瘤的动脉血供、微血管及瘤周围的静脉小分支,达到肝动脉、肝静脉联合栓塞,整个肝段发生缺血性梗死,包括肿瘤病灶及其周围的肝实质,类似于外科的“肝段性切除”。切除的手术标本显示瘤及瘤周的微小病灶均完全坏死。由于肝段性栓塞疗效好,副作用小,肝功能不受损害或很轻,故已被多数学者接受,主张扩大应用。
  2 对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一方面多药联合作用,直接打击肝癌细胞,另一方面用碘化油进行动脉栓塞,让肿瘤细胞缺乏血液供养“饿死”,1-2个月后可重复进行多次,有部分病人经这样治疗后可带瘤生存多年。已被广泛应用。
  3 肝肿瘤术后的预防性介入治疗:肝肿瘤切除术后40天左右行首次肝动脉插管,若肝动脉造影未发现复发病灶,先行化疗,再注入碘油5-6毫升,2-3周后复查CT片,以期达到早期发现和治疗小的复发病灶,若无复发病灶,则分别间隔三个月和六个月行第2-3次肝动脉预防性灌注化疗。
  盆腔肿瘤的介入治疗 前列腺癌的动脉灌注化疗:在外科手术前行动脉灌注化疗,可以减少和防止手术后复发;膀胱肿瘤的介入治疗:可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以及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姑息性疗法;子宫和卵巢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在手术前进行,可使肿瘤缩小,术中出血减少;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者及术后复发者,使用动脉灌注化疗,常可使肿瘤缩小,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内支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内支架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管腔狭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肿瘤介入治疗的新进展,置放在受肿瘤压迫或堵塞的血管或其他管腔内,对于恢复管腔的通畅,解除梗阻起到很大的作用。内支架在恶性肿瘤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阻塞治疗上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及支气管狭窄 当肺癌肿块、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灶或纵隔肿瘤包围、压迫上腔静脉时,先用球囊扩张狭窄部,扩张后立即放置内支架于支气管内,缓解治疗呼吸困难和肺不张。
  食管癌所致狭窄或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均可置入内支架,扩张狭窄部,改善或消除吞咽困难症状。对吻合口狭窄者治疗效果较好,常可使患者长期生存,对因肿瘤堵塞食道引起的狭窄只能暂时缓解进食起到一定的姑息治疗作用。
  其他 内支架的置入还可用于下腔静脉狭窄、胆道狭窄(缓解梗阻性黄疸)和泌尿道狭窄等,以解除梗阻,使血管或管道通畅。

推荐访问:肿瘤 介入治疗
上一篇:侧切,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雪中送炭和雪上加霜
下一篇:有结肠炎,能吃哪些水果_孕妇饮食调养食谱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