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总报告

来源:选调生 发布时间:2020-11-03 点击:

 XX 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Strategic Planning of XXXX

 Creating New Prosperity: More Active & Competitive Future

 总报告

  淮右襟喉 ● 江南唇齿 ● 吴楚要冲

  第一部分 导言:研究结构与基本观点

  1 基本观点 1.1 关于XX市的城市发展 XX发展处在社会、经济和空间的快速转型时期,各方面的发展问题纵横交织在一起。因此,就事论事式的讨论或对单一方面问题的解决不能解决城市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XX的未来发展不是一个城市或仅是城市内部的问题,而是整体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区域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城市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的走向。

 XX城市发展的核心在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本质体现在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的发挥。这是在全球话条件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1.2 关于XX市的战略规划 城市综合竞争力问题,在一定时期内重点是产业问题,城市化问题、城市的空间问题都由此派生。产业问题包括了产业选择、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本战略研究以XX市的产业发展作为切入点,统筹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空间的发展战略,重点落实在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

 战略规划不是总体规划的改进、不是局部问题的研究,而是系统研究和针对性研究,应该跳出国内现有的“总体规划问题补充”式的怪圈,探索规划体系的改善。本战略研究采用“问题——目标——策略——政策”的研究体系,直指城市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并提供行动的策略,加强问题剖析、目标制定与策略研制及政策分析三个系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切实指导整个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

 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2.1 本规划的研究思路 本研究认为,城市战略规划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三个基本的指导思想:

 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必须是针对城市整体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领域之中。

 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必须超越于城市直接面对着的时空范围,从大区域、长时段来考虑城市发展的问题。

 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软件”因素,同时注意体现“软中有硬”的整体发展思路。

 2.1 基本框架及主要特点 1)总报告 总报告采用问题——目标策略——政策的工作框架,突出系统性、针对性、阶段性。总报告是结论性的描述,专题报告是针对重点问题的展开研究。

 2)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包括四个部分:

  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 城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城市战略规划实施研究 3)研究结构框图

 基础研究

 目标与策略

 实施研究

  城市竞争力的测度 未来发展环境评估 专题研究 专题一 专题三 专题二 专题 N 战略规划的推总目标 目标与策略一 目标与策略三 目标与策略二 目标与策略 N 系统问题诊断 系统目标辨识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下,对于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学者概括为三部分因素:即以物质生产为内容的和以物质空间利用为基础的“硬件”因素;以科技进步、人才、创新为代表的“软件”因素;以制度建设、社会网络、价值观、市民参与等为核心的“心件”因素。(见沈开艳等主编《聚焦大都市——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第二部分 基础与环境:发展的主要问题

  1 不可回避的现实:偏弱的城市竞争力 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使城市已处于快速变换和高度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在全球、跨区域、区域和地方等各个层次都存在不同表现形式的竞争关系。

 经济的全球化使投资和企业生产组织不断国际化:资本在寻求最佳的投资回报地,企业寻求最低成本的生产地域组织。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城市的竞争优势逐渐取代城市的比较优势而成为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些地区因为缺乏综合竞争力而变得贫困;一些地区因富有综合竞争力而变得繁荣。

 本研究认为,城市与国家不同,不是一个独立的自我维持的个体,因此,城市综合竞争力应主要强调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性而不是单纯的体系的完整性。此外,城市发展阶段、功能定位以及地域等客观情况的不同,导致了其内涵的不同,因此,在进行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时应针对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评价因子。对XX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测度包括四个方面:城市集聚能力、城市扩散能力、城市发展能力、城市创新能力。

 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测度,是发现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

 XX城市竞争力测度的要素

 内容 指标 城市集聚能力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经济总量、人均 GDP、外来投资、外来人口、房地产市场、 城市扩散能力 城乡差距、交通运输量 城市发展能力 人口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基础设施水平、环保投入、生活水平、财政收入和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社会保障 城市创新能力 创业公司的创业环境、研究和开发力量、接受新技术的程度(研究开发经费投入、风险投资、优惠的税收政策、政府对新企业成长的支持)

 1.1 城市的集聚能力 城市的集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城市成为重要的资源转换中心。通过城市中庞大的生产体系加工着自然资源和原材料,转换成各种产品和货物。

 城市成为价值增值中心。在资源要素的转换过程中,城市经济创造出新价值,成为利润中心。

 城市成为物资集散和流转中心。资源要素的转换促进城市必须运作资源要素、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货物的输出,成为实物分配的枢纽。

 城市成为资金配置中心。一方面,城市中的生产体系对资金产生强大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实物流转和分配,同时进行着资金流转和分配。

 城市成为信息交换处理中心。

 城市成为人才集聚中心。

 城市成为经济增长中心。

 XX 市在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总体领先于西部落后城市,但处于中部城市的下游水平,即使对西部城市而言,优势也不明显。

 就城市的经济实力而言,XX 市在 35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位倒数第三,经济实力明显偏低。

 吸引外资的情况稍好,全市利用外资规模领先于一些中西部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但与前十名城市相比,则存在数量级的区别。

 XX市作为XX省的省会城市在全省中的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也显较弱。2000年,XX市的市区人口只占全省人口的2.16%,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0.72%,与周边各省会城市相比较有显著差距。

 1.2城市的扩散能力 城市的扩散能力主要体现在:

 扩张城市的市场性占有、配置和利用资源要素权利的作用范围。

 构筑更大空间的经济协作体系。

 扩散城市的优势能力,如技术、资金、管理、观念、加工体系等,提高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从而更确立城市对周边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及城XX 的城市集聚能力 城市人口规模,1999 年市区人口 136.91 万,在 35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 28 位。

 城市化水平,全市城市化水平31.8%,在 35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 30 位;市区城市化水平 78.9%,在 35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城市化水平中排名第16 位。

 全市人均 GDP 为 6848.4 元,在 35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 33 位;市区人均 GDP 为16502.3 元,在 35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市区人均 GDP 中排第22 位。

 利用外资,全市外商投资规模为 26310 万美元,在 35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 20 位;市区外商投资规模为 26310 万美元,在35 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外商投资规模中排名第 17 位。

 资料来源:《城市统计年鉴》2000

 市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

 XX市的城乡差别明显,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表明XX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扩散能力较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较高,且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市区的GDP总量在全市的GDP总量中 占到了73.%,充分显示农村经济的落后;全市吸引的外资全部全部落在市区范围;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市区占了近90%。

 交通运输量的大小多少反映了城市在人员与货物方面对外联系的程度。XX市的对外交通联系通道少,交通运输量相对较小,与周边省份城市相比有明显差距;在XX省内,在客运方面也低于安庆与巢湖,在货运方面低于芜湖、安庆、巢湖、铜陵,仅为安庆货运量的1/2。

 1.3 城市的发展能力 1.3.1人口增长速度 1994-2000年,XX市城市人口由120.0万人增长至152.9万人,每年平均增长5万 部分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值

 安徽 XX 武汉 南昌 南京 马鞍山 常州 苏州 比值 2.74

 3.23

 2.17

 2.48

 2.03

 2.57

 1.93

 1.69

 资料来源:《XX 市统计年鉴》 。

  部分城市市区与全市比较 省外城市 市区 GDP 比例

 市区吸引外资比例 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省市城市 市区 GDP 比例 市区吸引外资比例 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南京 75.1 73.2 87.7 芜湖 53.8 98.1 88.1 杭州 49.4 70.5 73.8 蚌埠 41.0 97.4 72.0 宁波 36.1 65.8 75.7 马鞍山 77.4 100.0 91.7 XX 73.0 100.0 89.2 铜陵 78.4 100.0 92.0 南昌 72.1 78.6 84.5 安庆 26.8 95.0 56.4 济南 69.7 90.6 90.3 巢湖 27.6 90.4 45.7 郑州 45.1 56.0 53.9 巢湖 27.6 90.4 45.7 武汉 81.1 100.0 100.0 巢湖 27.6 90.4 45.7

  (含市辖县)客运总量 (万人次)

 (含市辖县)

 货运总量(万元)

 南京 14269 11193 杭州 17883 11684 宁波 22215 10298 XX 4893 1517 济南 5915 11775 郑州 10433 6768 武汉 9793 15442 芜湖 1636 1589 蚌埠 2097 1411 马鞍山 1394 1356 铜陵 1301 1841 安庆 6412 2705 巢湖 6788 1879

 人左右,主要来自农转非人口增长和暂住人口增长。市区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上升缓慢,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显示了城市吸引力较弱。

 1.3.2经济增长速度 在近十多年的发展中,XX的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周边城市,距离有加大的趋势,表明与这些城市相比缺乏有利的竞争优势。

 1.3.3基础设施水平 XX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处于一般水平,与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在邮电、通讯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在人均用水、用电等方面处于较好水平,对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3.4生活水平 XX市居民生活水平就人均居住面积、居民储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看与周边省会城市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居民人均储蓄在全国35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中处于倒数第二的水平,反映了整体生活水平仍较低。但在XX省内尚处XX 市与周边省会城市人口、经济增长比较(1991~2000 年)

 城市 市区人口(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GDP(元)

 1991年 占全省比例 2000年 占全省比例 1991年 占全省比例 2000年 占全省比例 1991年 2000年 杭州 135.0 3.25 372.6 8.32 98.6 11.8 1382.6 23.56 2660 22600 南京 252.2 3.68 287.6 4.01 144.1 10.96 1020 12.12 3001 18600 济南 194.9 2.24 287.6 2.34 99.3 7.54 952.2 11.47 2360 17001 郑州 173.2 1.98 213.4 2.27 56.7 6.32 732.0 14.74 2379 11008 武汉 379.2 6.88 420.0 7.07 148.9 18.80 1207 28.74 2381 16200 南昌 137.1 3.54 166.3 3.93 46.5 11.15 435.1 20.14 1995 10260 XX 102.4 1.78 134.5 2.16 38.6 6.36 325.0 10.72 2137 7420

 人均 邮电 业务 总量(元) 本地 电话 用户

  (万户) 全年 供水 总量 (万吨) 市区 人均 生活 用水 量(吨) 全年 用电 总量 (万千 瓦时) 人均 生活 用电量 (千瓦 小时) 南京 665 112 132235 176 1059344 355.3 杭州 730 124 32545 106.5 570930 455 宁波 662 104 22760 94 428129 346.3 XX 304 50 18592 107.8 269526 364 济南 439 77 30186 63.1 576226 365.9 郑州 519 106 31244 81.7 701107 659.8 武汉 570 110 100508 111.6 1024472 217.3 芜湖 266 22 18326 61.6 87898 244.6 蚌埠 190 25 11095 66.3 92635 214.9 马鞍山 262 16 44933 107.7 277892 231.9 铜陵 308 9 18434 135.5 141214 165.5 安庆 101 32 22734 103.1 149699 338.8 巢湖 90 20 3482 59.1 66842 90.1

 于较好水平,但居住面积要低于省内各主要城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全市指标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28, 1344140万元;按市区指标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27,1129232万元 城乡居民人均年底储蓄:含市辖县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34,3373.7元;不含市辖县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30,10360.8元; 1.3.5财政收入和支出 XX市的财政收入状况较好,含市辖县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26, 233628万元;不含市辖县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22,190458万元;但与周边省会城市等相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

 1.3.6固定资产投资 XX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小,人均固 定 资产 投资在35个 省会 城市 及 计 划单 列 市 中排 名 第 32位,仅人均经济增长方式:

 资源驱动型:依靠大量投入廉价的生产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

 投资驱动型:依靠大规模投资使资本深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型: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式。

 财富驱动型:由非生产性的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

  人均住房 市区居民年底储蓄(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南京 13.4 4823726 3786082 杭州 14.1 4336058 3589596 宁波 14.9 2200825 3457632 XX 12.0 1349804 1344140 济南 15.9 3116581 3175983 郑州 13.6 3465008 3119407 武汉 12.2 5748055 5395504 芜湖 21.35 510596 659995 蚌埠 16.22 609393 664676 马鞍山 16.84 498423 333365 铜陵 13.21 244968 217935 安庆 13.69 379748 821627 巢湖 7.27 202501 594424

  (含市辖县)财政预算内收入(万元)

 (不含市辖县)财政预算内收入(万元)

 财政预算内支出 南京 664299 583139 610268 杭州 449593 288002 335243 宁波 501723 319534 459687 XX 233628 190458 173494 济南 460690 359201 370978 郑州 387252 265687 288073 武汉 604658 604658 736416 芜湖

 54200 80112 蚌埠

 51235 55676

  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 南京 2106113

 杭州 2385168

 宁波 1663817

 XX 855962 1991 济南 2123702

 郑州 1456624

 武汉 4312456

 芜湖 460905 2130 蚌埠 236795 717 马鞍山 211673 1792 铜陵 156363 2283 安庆 326267 546 巢湖 317243 712

  地区保险费(万元)

 南京 255051 杭州 220400 宁波 155370 XX 56000 济南 106553 郑州 86207 武汉 236455 芜湖 28134 蚌埠 25208 马鞍山 20651 铜陵 10872 安庆 26732 巢湖 15155

 1990.8元;但由于这些投资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市区,所以就市区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在35个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排名第21位,人均5861.6元。由于过度集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难以全面提升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水平,在一定时期后会对市区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障碍。在XX省内,XX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要低于铜陵和芜湖。

 1.4 城市的创新能力 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所完成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1》研究报告:XX省的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居第17位。在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板块中,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流动能力表现较好,但创新环境较差,创新的绩效不理想。制约XX省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直接投资少、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劳动者素质低、创业水平较差等,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居民收入水平低等方面,说明XX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科技与教育的投入,以及创新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能力与经济的市场化水平高度相关。

 科技资源优势不等于创新优势,关键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对外开放和吸收先进技术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注重结合地区特点的发展模式,XX 地处中部地区,注重中间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企业是区域创新能力的主体,高校、科研院所都是创新的要素,但不能成为创新的主体。

 XX 要作为科研教育基地的角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学事业费支出 教育事业费支出 科技综合服务业人口(万人)

 在校大学生人数(人)

 实际外资(万美元)

 南京 5610 61917 3.66 168651 77087 杭州 1670 31785 2.51 89109 42025 宁波 917 34895 0.47 16825 39956 XX 225 17269 1.78 48017 26310 济南 1491 40839 1.99 78316 27671 郑州 4056 28823 2.55 86581 20111 武汉 4454 95429 3.91 203888 47550 芜湖 1284 6772 0.12 19772 8620 蚌埠 440 8959 0.42 11032 1207

 马鞍山 135 5872 0.13 6776 1170 铜陵 216 3250 0.03 2105 3751 安庆 265 6306 0.16 3521 4096 巢湖 97 6392 0.09 2553 2363

 1.5 结论:XX市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XX市在全国各城市的发展中,位居中下游水平。总体上领先于西部城市,但在中部城市中仍处于下游水平,即使对西部城市而言,优势也不明显。

 XX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尚处于工业化中期,2001年全市人均GDP为7410元,尚不足1000美元。在今后的一定阶段中,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1999年为48.7%,如果再考虑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目前全市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实际上约在45%左右。

 XX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进入投资驱动阶段,在以后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将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但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的效用递减,因此,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加入,企业将耗尽采用通过资本更密集的技术来提高利润的可能性。

 XX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滞后于工业化,现正开始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也不是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城市化的发展应与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紧密结合,同步推进。

 2 不能失去的机会:未来的发展环境 2.1 区域关系重构 2.1.1有利的国际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于政治、经济格局重新组合的历史时期。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看,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改变。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位主要载体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已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权威机构对 2002 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为 2%左右。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 罗奇预计2002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 1.25%,这几乎与 1982 年的经济增长率相当,成为二战以来的最低谷。同时,世界经济贸易额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前所未有的 24%。

 IMF 预测 2002 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 2.4%,其中亚洲的经济增长率为 5.6%。

 英国经济情报局预测 2002 年全年增速不会超过1.4%。

 IMF 预测 2002 年中国经济增长 7.1%。并认为主要得益于旺盛的个人消费和强劲的公共投资,加上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自身外汇储备数额高,近期受到外来冲击的可能性很小。

 亚洲开发银行、摩根士丹利、所罗门美邦、野村综合研究所、以及国内权威部门都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 7%以上。

 是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而出现的,由于新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扩大了国际市场,从而促使各国经济更加开放,走向国际化。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已经从国家层次拓展到区域层次,朝着国家间相互合作的区域一体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我国加入WTO后,进一步扩大了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大调整;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有效地弥补资本、技术等要素缺口;意味着新的国际分工正在逐步形成,发展中国家可以籍此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1.2 有利的区域背景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已逐步形成了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集聚效应。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的城市群,已经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等各具特色、多层结构的体系结构,具有极高的城市群体效益。

 继沿海地区经济实现起飞以后,长江领域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已成为我国另一个最有希望的经济发展先行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将成为今后数十年中最具有后发行利益、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经济地带。

 XX市靠近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并已具有广泛的联系基础。

 2.2 产业关系重构 2.2.1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概念目前为世界广泛认同的定义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提出的,即:“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1 年发表文章认为,在东亚其他国家竭力逃避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却走出全球经济下跌的阴影,成为该地区正在崛起的经济力量的唯一灯塔。

 日本一顾问公司负责人说,由于中国正迅速取代亚洲其他国家用 15 年和更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工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正在受到比 1991 年更严重的打击。

 美国东南亚商会主席鲍尔说,20 世纪90 年代,东南亚占东亚海外直接投资的70%,中国只占 30%。但现在的情况调转过来,中国吸引该地区的海外直接投资 70%以上。

 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说,虽然中国迅速的经济发展对亚洲构成短期威胁,但这里存在某些积极作用,因为中国在增加出口的同时,将扩大进口,为亚洲其他国家提供更大

 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向及在经济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变化:

 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数字化信息革命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信息技术产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快速发展; 就业结构出现指出重大调整,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人占了劳动力总数的绝大部分。

 经济运行方式由过去的分等级、层次向网络化发展。

 2.2.2 未来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而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正面临着产业集约化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 以中西部地区开发为标志,将对这些地区中心城市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出更高要求。

 2.3 城市空间的转型 传统城市的发展走向开放和区域化,网络城市的概念正在形成。网络化区域城镇空间体系与传统城镇体系的含义有所不同,这种超越等级关系的网络化特点体现在空间关系、职能关系以及活动联系上。

 在这样的城市群中,城市间的水平联系取代垂直联系而具有主导性地位。因此,单纯从各个体城市角度出发确定未来发展规模和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将被削弱,而在更大程度上与区域发展背景相关。

 处于这一网络中的城市,其环境质量与运行效率的提高不能完全从自身范围得到解决,而更多地依赖于整体的环境质量与效率。

 新的城市功能区建设和城市功能与结构的调整成为城市空间形态转型的重点。

 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基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增长源泉构成来讲,是以高投入为主的增长转向以使用效率提高为主的增长,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要快于投入物增长速度,且前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并居主导地位。

 从增长形态来讲,是从速度效益型转向效益速度型,经济波动的幅度趋小,经济增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从增长依赖路径来讲,是由非均衡增长转向均衡增长(“均衡”是指消费、人力资本和人均收入均以同一速率增长)。这意味着结构性扭曲与瓶颈的逐步消除,所有部门的要素收益都趋向等于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从增长潜力的角度来讲,是由趋于衰竭的经济增长转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周振华,《中国经济分析 1996——增长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下,对于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学者概括为三部分因素:即以物质生产为内容的和以物质空间利用为基础的“硬件”因素;以科技进步、人才、创新为代表的“软件”因素;以制度建设、社会网络、价值观、市民参与等为核心的“心件”因素。

 (见沈开艳等主编《聚焦大都市——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以各类开发区为代表的城镇新功能区的出现不仅产生相应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新的交通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些功能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具有区域性的意义,并与现有的城镇空间交织在一起组织成联系紧密、功能整体的地域城市化空间网络。从空间关系上具体地讲,个体的城市空间结构将融于区域整体结构之中。

 3 不能忽视的挑战:产业与空间重塑 3.1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城乡的差距扩大与城市化推进的问题。虽然XX省是上一世纪末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但XX地区在农村的改革的过程中,并未如东部地区一样使城乡二元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三农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心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城乡产业的脱节、城市拉力的有限、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推进城市城市化进程,使XX市在进一步确立中心城市地位的同时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不断集聚的力量将被“落后的外围”消解。

 人口压力与城市化推进的策略问题。从XX市发展的特点看,城市化水平提高尚处在数量型扩张阶段,城市化的重点除了规模上的考虑外,更重要的是城市化的质量目标。

 人口地域转移的方向。东部地区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快速城市化,以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和大量小城镇的崛起为主要特征,无论从这种模式的发展条件或经验教训的角度已经不应成为 XX地区城市化的主导方向,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如何选择城市化的道路不仅影响到这一地区城镇空间形态,而且也将影响到这一地区的整体现代化进程。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必须基于区域整体范围内探索城乡的合作和人口城市化的合理取向。

 3.2 在全国和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城市的地位与周边地区的关系问题。XX市的发展一直游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边缘,从全国范围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强了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但XX市周边城市处在相似的经济和产业发展阶段,在投资、产业和产品的市场分割上,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如何确立中心城市的问题。需要把自身放在全国和周边区域范围内,理性地认识XX市目前具有的优势和差距,积极应对来自周边的竞争。能否担负加入世贸组织过度期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 79.50

 市场竞争环境 39.50

 社会保障体系 33.50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32.50

 世贸组织规则 25.00

 国外反倾销应诉和国内关税保护 18.00

 政府政策透明度 14.50

 投资环境 12.00

 加入世贸组织协议的执行 11.00

 世贸自由化和贸易保护的影响 10.00

 起市场的中心、运营管理中心、科技中心的作用,起到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3.3 空间扩张的压力 城市空间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首先是地区内人口继续增长的压力。从现有人口增长水平,这一地区人口将继续增长 10%-15%,主要集中在今后 20-30 年内,而这一阶段也正是市化继续加速时期。

 XX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三位一体的城市社会转型,对城市空间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城市化经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城镇群的整体建设和中心城市的培养是这一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XX市近十年人口增长情况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人 口( 万人) 100.2 102.36 105.99 108.86 112.66 115.96 119.01 122.01 127.94 130.28 134.47 资料来源:根据公安年报户籍人口数。

 3.4 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问题 “开发区现象”在XX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开发区究竟是工业园区还是新城区?靠出售土地滚动开发的模式究竟是暂时性的,还是长期性的措施?开发区的性质与责、权、利究竟如何界定?开发区管委会是否应该负有社会职责?对开发区的性质、功能、开发模式、开发主体、开发总量确切定位是XX未来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3.5 如何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 20世纪50年代起,XX市确立了“风扇形”的城市形态,成为我国现代城市空间规划的经典范例,但在城市近几年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张压力、特有的城市形态与园林城市的格局的保持、生态空间的丧失),城市空间已经形成无序扩展。这种失去方向的发展不仅严重破坏了城市发展的传统,而且威胁到城市周围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XX市的城市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性的十字路口:一个计划经济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面临着传统工业的衰落,而新经济结构还未形成;一个条块管理模式下的省会城市在经济区域化的浪潮中优势降低,而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还未建立;一个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经典的城市形态已淹没在巨大的开发压力中,而新的空间结构

 还未萌芽;一个国家级的园林城市正承受生态空间被蚕食、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而新的生态环境系统还未培育;一个市民热爱的家园城市已难以再让人们有更多的自豪感;而适居城市的梦想还在追寻……….

 第三部分 目标与策略:更具有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未来

 XX市目前需要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目标,为城市的产业与空间建立起一种新秩序,以适应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要求。因为这不是局部的问题,不能只在问题产生的同一层面上去思考和寻求解决办法。重要的是主动适应竞争,聚集人口和资本,提高城市地位,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培养城市的活力和竞争力。

 XX市城市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创造新的繁荣——更具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未来。针对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报告确立六个分目标及相应的策略组:

 着重区域发展战略的“合作的城市”(cooperative city);着重产业发展战略的“创新的城市”(creative city);着重生态发展战略的“生态的城市”(ecological city);着重空间发展战略的“可生长的城市”(organizable city);着重城市生活质量的“适居的城市”(livable city);着重城市运行管理的“效率的城市”(effective city)。

 图3-1 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推进系统

 寻求新的繁荣

 子目标与 策略组一 子目标与 策略组二 子目标与 策略组三 子目标与 策略组四 子目标与 策略组五 子目标与 策略组六 合作的城市

 策略 1.2.3. .

 创新的城市

 策略 1.2.3. .

 生态的城市

 策略 1.2.3. .

 可生长的 城市 策略 1.2.3. .

 适居的城市

 策略 1.2.3. .

 效率的城市

 策略 1.2.3. .

 更具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未来

  测 关于城市规模的预测 1978-1990年,XX地区总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1990-2000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1‰。2000 年底,XX 全市总人口为 438.18 万人。1990-2000 年,XX 市区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 6.5‰,机械增长率为 19.9‰。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 年 XX 市区人口为 165.84 万人。

 从人口规模增长的情况来看,XX 地区人口的增长基本保持平稳,而市区人口增长迅猛,屡屡突破规划所确定的规模。根据 XX 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来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还将持续下去。

 根据《XX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对人口规模的预测:到 2010 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 520 万人,城镇人口将达到 176 万人;中心城市建成区总人口控制在 166.7 万人以内,用地规模控制在 150 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综合用地控制在 90.0 平方米以内。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2002 年)预测:2010 年 XX 市区人口规模将达到 200 万人,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 180 平方公里以内。

 XX 市“十五”计划预测:至“十五”期末,全市总人口控制在 460 万人以内,其中非农业人口200 万人左右。

 战略规划所提供资料(2002 年)中预测:至 2010 年,市区常住人口为 234 万人。

 本次战略规划对 2010 年 XX 地区总人口进行预测:

 根据 XX 地区发展的不同可能性,在预测中采用高、中、低三个方案,其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16‰、14‰、12‰。计算所得相应的人口规模分别为 514 万、504 万、494 万。

 综合考虑三个方案,规划预测 XX 地区 2010 年人口规模应为 500 万左右。

 2000 年市区人口 165.84 万人。由于规划将肥东、肥西一些乡镇纳入市区范围,这部分共 26.08万人计入现状人口,得到用于预测的人口基数为 191.92 万人。

 预测 2000-2010 年间,市区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 7‰,年均机械增长率为 20‰,则市区 2010年人口规模为 250 万。

 关于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XX 市城市化水平(按非农业人口)1990 年为 26.0%,至 2000 年增长到 32.6%,增长速度为 2.3%。

 《XX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预测:到 2010 年,XX 市城市化水平将达到 55%。

 XX 市“十五”计划预测:“十五”期末,XX 市城市化水平参照值为 55%。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1999)预测:2010 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达到 40%。

 根据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在城市化水平达到 30%以后,城市化将进入加速期。据 1997 年的相关统计,世界上高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为 78%;中等收入国家为 49%,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为 42%,上中等收入国家 74%;中国为 32%。

 本次战略规划认为:随着 XX 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人口向非农的转化将加速,2010 年城市化水平达到 55%是基本合理的。

 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

 1978-1990 年,XX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3.6%,1990-2000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8.8%。至 2000 年,XX 市国内生产总值为 325 亿元。

 XX 市“十五”计划预测:“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 4%左右;第二产业年均增长 10%以上;第三产业年均增加 12%以上。

 《XX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预测:至 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在 2000 年的基础上再增加 2 倍,接近 1000 亿元。

 XX 市政府提出:到 2010 年,XX 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00 亿元。

 本次战略规划认为:在 XX 现阶段,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由超常规增长阶段过渡到适度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将更加重视内涵和稳定。增长速度将在目前基础上略有下降,在一个适当的速度下平稳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采用高、中、低三个方案,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采用 12%、10%和 8%,则 2010 年 XX 市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 1009 亿元、843 亿元、702 亿元。考虑到在国家致力于推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XX 市总量基数低,经济发展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预测中应采用偏高的数值,到 2010 年 XX 市国内生产总值可能达到 900 亿至 1000 亿元之间。

 关于产业结构预测

 1990-2000 年,XX 市三次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8.0%、19.4%、22.9%。XX 市三次产业比例由 1990 年的 28.7:45.3:26.0,转变为 2000 年的 11.1:47.7:41.2,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

 XX 市“十五”计划预测:在“十五”期间,XX 市三次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4%、10%和 12%。到 2005 年,三次产业比例演变为 9:45:46 的“三、二、一”结构。

 本次战略规划认为:XX 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第二产业在未来还将有大的发展。从城市产业发展方向来看,XX 市是一座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城市,工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由于城市经济实力不强,其腹地经济水平也相当落后,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从第三产业目前的质量来看,虽然 XX 市的第三产业将迅速发展,但仍无法取代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的趋势将加快。因此,XX 市三次产业仍将维持“二、三、一”结构。

 根据以上分析,预测中采用三产增长速度分别为:第一产业 6%、第二产业 11%、第三产业12%,则 2010 年 XX 市产业结构为 7:48:45。

 关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预测

 1990-2000 年,XX 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7%,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XX 市“十五”计划预测:2005 年 XX 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2000 元左右。

 《XX 市 “十五”时期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预测:2015 年 XX 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5800 元左右。

 本次战略规划预测:根据 XX 市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增长的预测,到 2010 年,XX 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18000~20000 元左右。

 1 合作的城市(cooperative city) XX市作为省会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中心城市职能。但无论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还是在国内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下,新兴地区的发展往往表现为区域化的特征。一个城市,即使是上海,也无法有效地应对新的区域竞争。一定范围内的城市之间形成整体的合作竞争关系,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活力和竞争力。

 XX市城市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城市所依托和联系的地区和城市,必须建立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协作关系。这首先需要认识到开放的合作是多赢的策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分工和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中去。在合作中寻找竞争的优势,在竞争中寻找合作的优势,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保持活力。

 这一目标涉及三个层面:区域的合作、城市的合作和城乡的合作。

 1.1 区域的合作 XX市的区位特点是位于江淮之间,长江中下游之间。因此既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吴楚要冲”的区位优势,也有“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无奈。

 XX市是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最近的一个省会城市和大城市。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上海经济区规划中,XX省处在范围划定的边缘。

 虽然范围的划定并不重要,但距离长江下游和中游两大城市南京和武汉几乎等距的区位还是使XX市游离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之间。

 1.1.1 目标与地位 区域的合作首先是加强与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合作,成为长江流域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近期目标是装配/制造层次的制造业基地,逐步向区域性的研究/开发、管理/控制中心职能发展。

 1.1.2 发展策略 树立“开放的XX”城市形象。既要引进来,主动吸引东部地区的大企业的投资和开展跨地区的企业合作,也要走出去,将金融、信息、流通管理的核心部门直接放在上海,及时捕捉国内外市场信息,指导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加强政府间的合作,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是今后 20 年我国重点发展地区,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西部开发将沿江而上。

 根据发展战略设想,长江经济带的综合开发目标是建成亚太地区最大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流域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沪宁杭为群体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密集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经济密集区和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经济密集区。

 著名经济学家马洪认为,“未来最有希望增长的地区,就世界范围来说是亚太地区,就亚太地区来说是东亚地区,就东亚地区来说是中国,就中国来说是长江经济区”。

 组织正式和非正式的招商活动。

 建设区域交通大通道。在现有合宁、沪宁快速通道基础上,建立联系东部地区的第二条高速公路通道(芜湖—宜兴);加快沿江铁路和港口建设;主动加强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的联系,并考虑共建区域性国际机场的可能,XX机场近期发展以小机型为主的支线航空。

 建设向西、向北的高等级公路,加强与京珠高速公路、京九铁路、欧亚大陆桥等全国性大交通通道的联系,确立XX作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交通枢纽地位。

 1.2 城市的合作 1.2.1 目标与地位 都市群地区是全球一体化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也是我国国土开发的趋势,与沿江地区城市的合作是为XX市自身创造发展条件以及提高XX省整体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与沿江地区合作的城市包括: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以及大量的周边县级城市。

 建立以综合交通为依托的皖中城市群,是组合发展的城市地区,成为长江经济带上联接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新兴发展区域。沿江地区为依托,发展成为XX省中部城市密集区和经济核心地区,真正发挥“省会”城市的中心作用。

 1.2.2 合作的重点 各城市间重点是产业分工与合作,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并以开发区和运输通道建设为切入点,为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各个城镇之间取得空间与功能的平衡、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创造条件。

 1.2.3 发展策略 产业的协调和共同发展。确立各自产业优势和分工互补关系,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城市建设的协调。协调重点包括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快速交通联系、基础设施表3-1 皖中城市地区发展条件一览表(1998)

 城市数量 面积 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个 占全 省% 万Km 2

 占全 省% 万人 占全 省% 万人 占全 省% 亿元 占全 省% 皖中 城市群 304 33.0 4.74 34.0 2017 32.8 464 40.0 1145.3 40.8 安徽省 920 100 13.9 100 6152 100 1161 100 2805.5 100

 建设共享、沿江港口协调开发及与综合交通集疏系统的衔接等。

 自然资源地区的保护和开发。重点是跨行政区的巢湖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和开发。

 建立联系沿江地区的快速交通网络。并由此扩大向北、向西的经济联系和经济腹地。

 1.2.4 合作的步骤 逐步巩固XX市的区域地位,通过重点地区建设和沿江通道建设将促进沿江城市带形成,共同形成网络化的城市地区。

 依据“合-芜都市圈”、“皖中城市群”、“宁-合-芜”成长三角的步骤,逐步培育一个整体合作的城市区域。并在国家的长江带开发和中西部开发战略中,发挥重要转承作用。

 1.2.5 建立一日商务圈的交通网络 交通基础设施正处于向网络化、快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的阶段,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使XX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之间能够实现一日往返。

 商务圈则意味着可以满足短期商务出行,一日商务圈包括往返交通时间以及商务处理时间,发展的目标是使单程交通时间减少到2~3小时以内。随着几条主要南北快速干道的建设,在这一地区建设一日商务圈是具有技术和市场保证的。“宁-合-芜”成长三角正是可以满足这一条件的空间范围。

 1.3 城乡的合作 XX城市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城市相比,不仅是城市的经济总量低,更重要的是城市外围地区的差距。三县工业占全市总量不足8.6%,农副产品加工率低,这种差距的存在及不断扩大的趋势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

 关于 XX 与周边经济协作区范围的研究很多,如上海经济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等。根据 XX市计委《XX 市与周边地区经济联合研究》(1999),提出 XX 应作为南京经济协作区第三中心城市。

 报告提出南京经济协作区区域范围,西起长江中、下游结合部,东连长江三角洲,包括南京、南昌、XX3 个省会城市,镇江,扬州、泰州、芜湖、淮南、马鞍山、铜陵、安庆、黄山、九江、景德镇、滁州、六安、巢湖等 14 个省辖市,宣州、池州 2 个地区,共辖 15 个省级市、61 个县,土地总面积、总人口分别占全国的 1.6%和 5.3%,GDP总量占全国 5.5%,人均 GDP 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XX 在南京经济区 19 个市地中,城市经济总量次于南京、南昌,居第三位,在经济联合中起领头作用。

 经济联合方向:以南京经济区为依托,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城市的联合与协作;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有重点的参与西部地区的生产分工;构筑“合—芜—蚌”成长三角,推进省内中心城市的经济联合 经济联合的主要领域:根据“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增强自身,扩大引力”的原则,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机电工业、旅游业、园艺业、荒草地开发、物资商品和劳务协作为经济联合的主要领域。

 本次战略规划认为 XX 经济协作地区应确立以沿江地区...

推荐访问:战略规划 报告 城市
上一篇:委外安装维修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协议书样本
下一篇:5.1世界文化之旅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